時尚觀察家

“看著過往服裝搭配時髦的日本、歐美編輯紛紛換上舒適運動鞋,不禁笑歎,這股舒適的運動風尚應該是回不去了”


An-J 時尚筆記

2017-4-30

運動好時尚  舒適回不去

昨天打開臉書,立馬被好友PO的adidas全白Utltrs Boost燒到;今天公司同事熱列討論著打算上網搶購NIKE AIR VAPORMAX FLYKNIT,忍不住上NIKE網站瀏覽,順手訂了一雙自己DIY的訂製NIKE跑鞋……

 

A post shared by Nike Sportswear (@nikesportswear) on

曾幾何時,運動風如此融入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印象很深的是,約莫10餘年前,主跑時尚多年的我在主管指示下改跑運動休閒線,每天面對的品牌也從Prada、Gucci、LV,變為Adidas、NIKE、Puma、Reebok……專業運動品牌,但時尚中毒頗深的我,即使品牌已熱情相贈多款運動鞋,卻依然習慣每日踩著美美高跟鞋四處走跳,並成為記者會全場唯一沒穿運動鞋的「那位」。

其實,當時運動時尚風潮正熾,2003年名模Christy Turlington與Puma合作的瑜伽服飾系列Nuala,因瑜伽運動風潮興起躍升詢問度最高品牌,緊接2005年Stella McCartney與Adidas合作推出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其他如NIKE、Reebok、Puma、New Balance亦競相推出時尚休閒款,詢問度之高絲毫不遜今日眾家運動品牌。

↑2005年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系列

但或許這類運動服飾與鞋款皆以專業運動功能為訴求,質材配色更是休閒亮眼,正如當年的我,因自認難與服裝搭配而自動放棄,漸漸隨著運動熱潮過去,這股時尚運動風也被大眾所遺忘。

運動時尚真的消失了嗎?當然不!就像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默默經營至今已超過10年,當年廣受年輕人喜愛的滑板風,在美國嘻哈、搖滾等流行音樂歌手的帶領下,再加上台、港藝人的加入,漸漸轉型為今日大家熟知的潮牌,並在偶像的親身示範下,大家越來越習慣在假日穿上舒適的帽T、LOGO或塗鴉T恤搭配牛仔褲、運動褲與厚底休閒鞋,展現專屬自己的休閒風貌。

不過,運動時尚真正躍上檯面(恕我這樣說),仍應歸功主流設計師的親身示範。仔細觀察不難發現,跟隨著設計師的世代交替,新進竄起的年輕設計師幾乎都是聽著流行樂、穿著舒服運動服與運動鞋長大的Y世代,華裔設計師Alexander Wang正是其中代表,不僅每一季設計融入運動風,今季大熱門更是他與Adidas的跨界合作。

即便是X世代末期出生的設計師也不例外,Marc Jacobs一向愛在作品中加入街頭元素、自是其中表率,Celine創意總監Phoebe Philo更是白色運動鞋的擁護者,春夏更不忘在系列中加入復古運動鞋與適合搭配的服裝。更遑論時尚界當紅炸子雞Gucci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不僅在作品中加入運動元素,甫落幕2017秋冬大秀謝幕就直接穿著T恤、棒球帽走上伸展台。在服裝設計師帶頭穿,並創作適合搭配的服裝系列,透過個人、年輕部落客的親身示範,自然將運動風拱上時尚潮流的頂端。

↑左-Marc Jacobs A/W 2017

中-Celine S/S 2017 白色復古運動鞋

右-Gucci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

畢竟不是人人都買得起頂級名牌的運動風服飾與運動鞋,一般普羅大眾自然回歸運動的始祖––專業運動品牌、快時尚去尋找合適的設計。看準這股時尚運動浪潮,眾家品牌競相與跨界明星、名人合作,光是Adidas旗下就有Stella McCartney與Alexander Wang二位王牌設計師,Puma更與人氣女星蕾哈娜合作的聯名款運動鞋、皮草拖鞋更是甫上市就一搶而空,這股運動風要不熱也難。

 

#THECREEPER restocks in the original colorways September 29!

badgalriri(@badgalriri)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再回歸人體工學的現實面,還有什麼比運動服飾與運動鞋來得舒適健康?記得多年前跑時裝週總要準備多套漂亮服裝與美麗高跟鞋,既霸佔行李箱空間,每日數場秀趕下來,最痛苦的莫屬於腫脹酸痛的雙足,即使抬腳加貼休足時刻也難以紓緩,甚至曾在Chloe秀場上,目擊某歐美編輯於秀後散場時,直接從包中掏出運動鞋換掉腳上的美麗高跟鞋。

近二年拜運動風抬頭所賜,腳上的運動鞋大大減輕跑秀的壓力,腳痛的機率更是大幅減少,看著過往服裝搭配時髦的日本、歐美編輯紛紛換上舒適運動鞋,不禁笑歎,這股舒適的運動風尚應該是回不去了。

 

◎Photo Via:An-J 時尚筆記, INSTAGRAM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