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生活家

“《周處除三害》阮經天瘋魔暴行在中國吸金近30億台幣!為何能爆紅?中國官方「放行大賣」隱藏政治意涵?”


無影無蹤

2024-4-10

《周處除三害》為何在中國爆紅吸金近30億台幣?「陳桂林私刑暴力」過審隱藏著政治意涵?

《周處除三害》絕對是近年中國電影市場最具代表性的一隻「黑天鵝」。截至本文截稿為止,該片在中國已經獲得6.5億元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28.8億元)票房,是台灣電影在中國的第二佳票房成績,僅次於《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2018)。不過相較中國的火爆成績,在台票房僅新台幣4700萬元,甚至打不平6000萬的製作預算。

↑《周處除三害》票房在中國獲佳績

阮經天攜《周處除三害》星運再翻身!缺席金馬成演藝生涯最深傷疤,經歷生命的淬鍊,以「贖罪」姿態重返大眾視野

阮經天攜《周處除三害》星運再翻身!缺席金馬成演藝生涯最深傷疤,經歷生命的淬鍊,以「贖罪」姿態重返大眾視野 金馬60即將來臨,真是令人期待。一個獎項堅持了60年,走過華語電影的風華,孕育出多少影帝影后。其中,堪稱「死亡之組」的最佳男主角獎,入圍男星更是直抵台灣一線演員的顏質演技天花板,分外令人引頸期盼獎落誰家。

《進擊的巨人》闖入現實世界?A24《人造意識》女主角也滑交友軟體,千奇百怪的電影宣傳,《厄夜叢林》的可怕傳聞至今未被證實...

《進擊的巨人》闖入現實世界?A24《人造意識》女主角也滑交友軟體,千奇百怪的電影宣傳,《厄夜叢林》的可怕傳聞至今未被證實... 電影拍好之後,自然會需要行銷及宣傳,吸引更多人進電影院來獲得票房及口碑。電影之所以被稱為工業,當然是有著環環相扣又綿延不絕的關係,某些電影除了周邊商品及授權商品,別忘了還有電視、光碟、串

一部描寫幫派、邪教題材的台灣電影能夠在中國獲得如此驚人票房,實在不可思議。目前的五名在中國獲得賣座票房的電影除了《周處除三害》(以下簡稱《周處》),其餘全是愛情電影。過去對岸觀眾對台灣電影的想像就是愛情、小清新,但《周處》全然顛覆了這一點。

故事描寫名叫陳桂林的通緝犯前往警局自首碰壁,發現他在通緝令上僅排名第三,想說自己已經罹患癌症末期,於是決定乾脆將排名前兩位一一殺掉,讓自己成為最「大尾」的通緝犯。不過前兩位通緝犯卻也各有本色,令他吃盡苦頭。飾演陳桂林的阮經天所展現的精湛演技,讓他在去年金馬獎上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周處除三害》劇照

上至專業媒體,下至坊間,已有不少關於《周處》的分析,解釋這部片的賣座原因,似乎已經成為一個「周處學」。有些中國評論家指出這部電影的暴力美學讓中國電影相形見絀,讓其它同檔期電影看來很小兒科;也有人指出《周處》這種以私刑暴力反抗社會不公不義的情節,讓苦悶的中國人感同身受,因為對他們來說,最大的邪教不是法輪功,正是共產黨。

共產黨過去確實避免讓私刑暴力的社會寫實題材登上院線,賈樟柯的《天注定》(2013)就是代表,它與《周處》一樣都是根據真人真事啟發改編,也同樣描寫小人物的以暴制暴。不過差異在於,《天注定》是導演賈樟柯對中國社會提出控訴,共產黨自然不可能給出龍標(放映許可),《周處》講的是台灣社會,所以似乎沒有這些忌諱。

↑《周處除三害》劇照

也許討論《周處》為什麼賣座,本質上就是訂錯了主題。在中國這樣一個沒有分級制度的國家(無分級制度意味著所有電影小孩都得能看),光是能夠上映這種尺度與類型的電影,只要不是品質太低劣,都肯定有一個基本盤。何況導演黃精甫本身是香港電影工業出身,能夠給出香港動作片的製作水準,其實觀眾會買單並不意外。

真正要討論的是,為什麼《周處》可以在中國上映?

網上一直有傳言指出中國大量刪減《周處》,但實則不然,片長其實都是134分鐘。主要調整的是片末的屠殺場景,據說是以其它角度的鏡頭替換,也有些微刪減,觀眾仍能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這說明了中國電檢對《周處》確實可謂格外寬容。

↑《周處除三害》劇照

討論此事之前,讀者必須先有一個認知,什麼電影能夠登上中國市場發行,是官方說了算,而什麼電影能賣座、不能賣座,官方也有一定控制權。舉例來說,歌頌中共政權的主旋律電影往往能夠獲得更多戲院的排片場次,更多場次,就代表觀眾選擇其它電影的機會減少,而往往眾星雲集的這些愛國電影也能獲得基本票房。甚至頻頻傳出觀眾明明買的是別的片,票面上卻顯示主旋律電影的情形,說明系統也有造假空間。

↑《周處除三害》劇照

相反的,中共高層看哪部電影不順眼,也能抽掉它的場次,甚至直接禁演。近年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無疑是《隱入塵煙》(2022)。該片描寫西北農村一對老夫老妻的故事,作品毫無商業性可言,不僅沒有明星加盟,敘事也是典型寫實的藝術電影風格,沒想到因為感動行銷得當,結局暗藏對社會的控訴,意外引發話題,票房竟突破一億元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五億元)。不過隨後電影竟在爆紅後突然消失,各大串流媒體皆下架了影片。

↑《隱入塵煙》劇照

金馬60最佳男主角吳慷仁《富都青年》,死亡之組演技分析,看影帝如何打敗阮經天、許光漢、林柏宏與王柏傑!

金馬60最佳男主角吳慷仁《富都青年》,死亡之組演技分析,看影帝如何打敗阮經天、許光漢、林柏宏與王柏傑! 有時候跟朋友聊到電影,會想知道對方推崇某部片的原因,是因為導演的手法?還是整體的製作?又或是美術設計及特效?還有很重要的,是演員。每年底舉行的金馬獎,這幾年先不論其他原因,入圍者及獲獎者,都越來越年輕,也是越來

金馬60典禮太感人!影帝吳慷仁、林青霞、李安、張艾嘉金句連發。史上最年輕影后、首位最佳攝影女性得主創歷史。串連歷史到未來,帶著我們的電影夢萬馬奔騰

金馬60典禮太感人!影帝吳慷仁、林青霞、李安、張艾嘉金句連發。史上最年輕影后、首位最佳攝影女性得主創歷史。串連歷史到未來,帶著我們的電影夢萬馬奔騰 金馬60盛典串起華語經典電影作為序幕,從近年強檔國片:《我的少女時代》、《返校》、《想見你》、《緝魂》...到過往的《花樣年華》、《色,戒》、《無間道》、《臥虎藏龍》

據說當時核可《隱入塵煙》拍攝的部門還遭到整肅。但顯然《周處》不是「不小心」過審,哪怕審查委員全體睡著,光看劇情簡介也知道這部片不符合主旋律思想,而且片中對暴力的描寫也相當直接,可不是「擦邊」而已,但官方不僅在審查上刻意「放水」,眼見它大賣,也沒有減少排片的跡象。這些跡象都說明了,《周處》得以賣座,是中國官方刻意放行而達成的結果。

至於為何放行?這背後當然有政治意涵。《周處》創下的賣座成績,很容易讓臺灣電影人回想到過往兩岸影人交流密切的時期,不過隨著中國政策越趨緊縮,電影審查標準不一,又有范冰冰陰陽合約案使得整個產業面臨整頓,最後新冠疫情衝擊,使得許多在對岸發展的台灣電影人紛紛回巢,認為至少台灣在創作環境上相對穩定,政治局勢也更安定。台灣文策院近年釋出利多,也讓台灣電影人認為未必只能倚靠對岸資金。

↑《周處除三害》劇照

但近年台灣電影卻並未因為產業表面上的活絡而出現真正意義的現象級賣座大片,許多作品還是得靠國際串流平台如 Netflix(網飛)的慷慨開價來生存。這時候一部台灣市場根本連回本都很掙扎,甚至評價平平的作品,卻能在中國輕易就拿下近三十億新台幣票房,在此先不論雙方怎麼談拆帳,光是這個數字本身,就已經釋出了強而有力的訊息。

三月中旬,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被問到《周處》大賣的看法,他便說道:「這說明兩岸同胞同文同種,特別容易共情共鳴。我們一貫支持並積極推動兩岸影視劇的交流合作,鼓勵台灣相關業者來大陸發展。」

↑《周處除三害》劇照

而一向被稱為中共高層傳聲筒的胡錫進也同樣在三月中旬發文談《周處》,其中兩句話饒富深意,他寫道,「大陸能放這部電影,說明政策面完全可以接受這種故事的複雜性」,還說「覺得引進電影不能看得咱們唉聲嘆氣,覺得大陸就是『條件不允許」,其實大陸這幾年的電影進步挺大的。」這似乎更暗示了對岸未來可能會願意接受更多台灣電影西進。

胡錫進還看似溫和地寫道:「大陸與台灣當局在統一問題上處於對立狀態,但台灣是一個相對發達的社會,有一些與發達對應的東西,這一點無需否認。」

從裡到外來看,中共允許《周處》過審,甚至「放任」它大賣,加上後續一些簡直像是「招安」的柔性文宣與說法。已經表明中共當局的新政策,究竟這真的是所謂的「兩岸共榮」?還是準備要展開「統戰」新紀元,就憑大家各自想像了。

↑第6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

 

 

◎Photo Via:達志影像, 一種態度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金馬執行委員會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