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導演阮鳳儀:「女性更需要一種距離。」從女性歧視到自我設限,梳理陰性視角看男性與女性;看他人更要記得望向自己。“


Wazaiii

2023-8-27

阮鳳儀從《美國女孩》到新手人妻,陰性視角是「把女性先當成一個人來看待」,讓角色共鳴成為了解女性的語言

陽光充足的夏日早晨,導演穿上米白亞麻套裝散發脫俗氣息,她是因《美國女孩》拿下金馬58屆最佳新導演獎,近期因結婚喜訊幸福幸福滿盈的阮鳳儀。

成名作《美國女孩》讓你我看見了她細膩的情感刻畫、對移民家庭自我認同的探討。然而,在她的故事之前,有一個屬於「陰性視角」的觀察,那是阮鳳儀身為女導演與創作者的敏銳,既看出去、也望向自己,是個人的也是導演與觀眾的,她的電影讓我們看見了不同的世界,而本次專訪便希望從阮鳳儀的女性視角,延伸更廣的人生視野。

任何形式的愛都需要經營!YouTuber Blaire Chen 為獨立女性在理性與感性間找到完美平衡點|Wazaiii 專訪|

任何形式的愛都需要經營!YouTuber Blaire Chen 為獨立女性在理性與感性間找到完美平衡點|Wazaiii 專訪| 隨著社會意識形態更迭,被塵封已久的女力逐漸甦醒,儘管獨立女性當道,如何與自己和平相處,在家庭、感情中建構舒適的關係,仍是大部分人必須學習的課題。而作為一名具有影響力的 YouTuber

什麼是真正的獨立女性?如何不落入「女權自助餐」?愛上自己的女性身分就是「做自己」的開始!

什麼是真正的獨立女性?如何不落入「女權自助餐」?愛上自己的女性身分就是「做自己」的開始! 獨立女性 VS 大女人 哇哉上課《獨立女性養成術》上線之後,經常有人詢問我關於「這樣做算不算獨立」的問題,有些人認為獨立女性應該一切靠自己,不能軟弱,不能求助,要證明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能做到,甚至可以比男人做得更好。

婚姻是組一個 Team,電影是他們的喜馬拉雅山

採訪當天,洋溢著幸福的氣息,結婚數日的阮鳳儀,沒想到她說出自己原本跟現代許多女性一樣「沒有特別覺得需要結婚」。她與丈夫苗華川本來就是朋友,完全沒有約會談情的念頭,她說:「即便後來感受到他開始喜歡我,我還都特別醜、都沒打扮,因為他小我三歲,弟弟輩的我以前是一概不考慮。」

↑阮鳳儀前陣子與《美國女孩》的製作人苗華川結婚

從「完全不考慮」到成為結髮夫妻,阮鳳儀開玩笑的說:「因為這個人都嚇不走。」在同一個產業、相同劇組,兩人的關係既是情侶又像夥伴,本是許多人害怕的關係對阮鳳儀來說卻是另一種優點,她分享:「國外有很多情侶結婚前會一起去做些挑戰,像是爬喜馬拉雅山,看看兩個人能不能合作、一起度過這個挑戰。我覺得對我們來說,把電影完成就像是爬過我們的喜馬拉雅山。」

↑阮鳳儀分享與苗華川的婚姻關係,就像是一個 Team

阮鳳儀的回答深思熟慮,卻不見古板、世故的色彩,從感情、婚姻到家庭,身為一個女性該怎麼保有自己?她直指關係中的界線:「人跟人之間就是要有界線…然而華人家庭是沒有界線的。」她舉了很喜歡的加拿大作家艾莉絲・孟若的例子。孟若曾分享自己沒有辦法在家裡寫作,她只要把自己關在工作室、家裡的房間,小孩就會吵著找她,「反觀,世界不會這樣要求爸爸,但若媽媽把自己關起來,大家是不太能接受的,所以我覺得女性更需要一種距離。」阮鳳儀表示。

彷彿在回顧過往也像是在鼓勵旁人,阮鳳儀說:「當你很相信你正在做的事情的時候、當你全力以赴的時候,你可能要承受被誤會的風險,但是時間會證明一切,你要讓大家看到你想做的事情,但你也要為自己負責。」

「小事製作」藝術總監楊乃璇,到法國駐村、在歐洲演出、受邀參加愛丁堡藝穗節,解放一切限制成就大事|Wazaiii 專訪|

「小事製作」藝術總監楊乃璇,到法國駐村、在歐洲演出、受邀參加愛丁堡藝穗節,解放一切限制成就大事|Wazaiii 專訪| 身體從我們出生開始,就與我們共存乃至安息。有人說「身體是心靈的一面鏡子」,肢體語言會反應出我們的心理狀態,當你的身體過於緊繃的時候,心靈自然無法鬆弛奔放。 ↑「小事製作」於2020年文

流行女皇 Madonna 瑪丹娜的「壞女性主義」,突破性慾框架、發起情慾革命,她反抗的是整個父權時代!

流行女皇 Madonna 瑪丹娜的「壞女性主義」,突破性慾框架、發起情慾革命,她反抗的是整個父權時代! 女星瑪丹娜從出道迄今,一路以來風風雨雨爭議不斷,而她前衛的言行,如今看來可以說是女性主義的領航者,她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很自豪,也很自信,她說,「大部分的女人到了一定年紀,便接受她們不允許展現某些行為的刻板規定,但

無所不在的歧視 VS 身為少數的優勢

個性裡帶有天生的衝勁與獨立,這樣的特質不僅表現在生活上,也顯現在她拍攝的故事裡。身處工作人員多為男性、陽剛的幕後工作,雖在美國研讀電影碩士,但在台灣拍戲她也遇過「女生不能坐器材箱」的習俗,導演分享:「工作人員人很好,拿了另外一個小椅子給我坐,但其實這是一種歧視。」

上述例子涉及約定成俗的習慣,阮鳳儀舉了另一個讓她更有感的:「在讀很多男導演的訪談時, 他們會很樂意分享一個 take 可以拍70次、80次、90次,男導演總是引以為傲,工作人員也很接受,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導演的『堅持』。可是很少聽到女導演這樣做、這樣『說』,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她點出大家心底都知道、但沒說出來的話,「我感覺是因為工作人員並不會允許她們拍到這麼多的 take,更正確來說應該是...社會對女性的容忍度比較低。」

性別不平等不完全只是電影的問題,但不代表電影裡沒有這樣的問題。因此我們聽過所謂的女導演的崛起,陰性視角對於男性凝視的反動,身為女導演的阮鳳儀能夠銳利捕捉到對於角色詮釋的失衡與誤解,進而在電影中帶來顛覆,這也驗證了她冷靜的分析:「我覺得身為少數其實就是一種機會,因為妳的視角還沒有被看到,它不會只是一個障礙。」

把女性先當成一個人來看待

那麼究竟何謂陰性視角?「我覺得是把女性先當成一個人來看待,不要讓性別先定義這個人。」阮鳳儀舉例,「很多的男導演拍家庭主婦其實拍的很無聊,她們不是外遇、就是做家事做得很不甘,但家庭主婦也可以很快樂呀,她們是有很多面向的。」又或是很多男導演拍女生早上起床,都拍的超美、頭髮很順、很漂亮,「但女導演通常很少會這樣拍,因為她知道沒有一個女生早上醒來長那樣。」

↑電影中導演如何詮釋女性角色,也反應他們平時看待女性的角度

透過阮鳳儀才能看見的故事「共感」

陰性視角並非是女導演的特權,阮鳳儀話鋒一轉便提到,「許多出色的男導演也很會拍女性,他們把『她』當成一個立體的人看待,詮釋這個角色在某個情況下怎麼做決定,這樣的視角不會全然是正面的。」換句話說:「陰性視角也可以是批評女性的!」

對阮鳳儀而言,陰性視角的意義與需要在於它體現了我們是否可以共感角色,試著去理解他人。從一個人 —— 導演或角色 —— 的視角我們可以看見那個人怎麼對待他者與世界,透過電影我們可以再將這樣的視角傳遞給他人。

身處陽剛的幕後工作,這就是阮鳳儀喜歡、堅持繼續拍電影的原因:「以女性為主的故事和女性主角太少了,我有很想說的故事,而且是我才能說的。」

小時候的她就像梁芳儀,不甘心服從、只能乖乖的支配,成為受保護的角色;成為導演之後,她會去坐器材箱,只是坐了一、兩個月也覺得無聊(尤其器材箱並不好坐),回歸問題本質阮鳳儀表示:「把電影拍好比較重要,坐什麼其實也沒差了。女性不要自我設限,就是勇敢的去闖,重點是讓實力為自己說話。」

學習歐巴桑精神,做自己、被誤會也沒有關係

留著一頭俏麗短髮,阮鳳儀給人一種自由、不受拘束的氣息,那種自由不是任性而為,而是經由理解,達到對自己與他人皆釋懷、尊重的自由。如此「理解他人」的過程並不簡單,更多時候是與壓力、愛、各種關係的交雜,她帶著有些無奈又好笑的口氣分享籌辦婚禮的過程:「每一個人看到我都說『妳一定要當最美的新娘。』、『你要把頭髮留長!』或是建議『要不要再瘦』...」籌備了一年的婚禮,就聽了一整年,阮鳳儀說:「我就會想,所以我的外貌是最重要的囉?然後怎麼都沒有人去跟另外一位講?」

若女性電影與陰性視角能對大眾觀念有所推移的話,阮鳳儀希望藉由自身影響讓社會的觀念再「更有自覺」一些,也希望華人女性能更早就活出自己,她說:「以前聽過一種說法,『歐巴桑』是一種很奇特的生物,沒有性別,完全不在意別人的想法,很做自己。」她希望,「華人女性可以更早做到,不需要等到變成阿姨。」

從聽到親朋好友對婚禮的「好心建議」會生氣,到無視、理解最後讓它們 let it go;從不婚族到步入婚姻;從生活到電影裡的故事與角色,阮鳳儀的女性視角讓觀眾都能成為角色的投射,在更寬廣的視野裡窺見原本忽略的與誤解的。面對女性在各種領域遭受的不平等,最後她溫柔且堅定的說:「如果這是需要爭取的,而且會被討厭、被誤會,那沒有關係,我們一起往這個路上走。」

 

◎責任編輯:Christine Kuo (@christinekuo_)

◎Photo:@markphotostudio, @fengifionaroan, 金馬執行委員會

◎Fashion:Chloé, MAX&Co., FERRAGAMO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