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看過樂擎的文章嗎?在 Instagram 坐擁91.2萬粉絲,有著「文字擺渡人」之稱的他,在社群上分享讀者向他傾訴的故事,也出了幾本書。誰能想到從幼稚園被檢測出學習障礙開始,到大學以前都常被老師、同學欺負的他,竟然成為以溫暖文字渡人的心靈作家?在快速又高壓的社會環境下,時不時需要補充點「雞湯」洗淨心靈、轉換情緒。擺渡人的任務就是協助落水者渡河,順利抵達彼岸。樂擎從法律系出身,不懂得賣弄華麗辭藻,而是將樸實的文字編織成一篇又一篇扣人心弦的故事,引渡每一個受傷的靈魂。讓人不禁好奇,如何他是如何跨越學習障礙,寫出正能量雞湯,運用文字療癒他人,吸引各年齡層的讀者?
↑樂擎新書發表會
暢銷作家 Peter Su 專訪 — 沒有所謂的金句或廢話,「我一直堅持信念做我認可的事。」承認脆弱,讓文字成為療癒出口 微涼早晨飄著細雨,咖啡廳裡交雜植栽綠意與老舊二手書的獨有氣息,在這惹人生厭的世界,提醒著一絲絲的美好。Peter Su 拿出自己準備的雞胸肉健康餐盒,開心分享自己寫作之餘,如何運動、吃得健康、
喚醒被悲傷藏匿的自己,暢銷愛情作家肆一的暖心字句|Wazaiii 專訪| 人的一生,難免有失意的時刻,無論是為愛情、家庭、又或者是事業。這時候的我們,多半是希望有人能夠理解自己的。 當困在煩惱中,找不到出口時,若有一位作家肯站在孤獨與傷心的立場,告訴你其實他都理解,相信閱讀他的作品,絕對能撫慰人心,給人一絲
突破學習障礙,翻身心靈導師
「什麼契機下踏上文字創作這條路?」
「我有學習障礙,後來到了台大讀書,希望分享一些讀書的方法、升學歷程,給跟我一樣家裡比較沒有資源、不會唸書的同學,2013年的時候,我在 Facebook 回答學業相關問題,這些問題回答久了,開始有同學分享他們的故事與,包括愛情、友情⋯⋯各式各樣的問題,有一天我突然覺得可以將這些故事寫出來,因為單純回答問題看久會膩,道理就是那些而已,但故事即使有很多雷同之處,每個人的經歷終究不同,重要的是可以讓大家感覺到自己並不是孤單的,所以2016年左右開始在 Instagram 上面陸續寫故事,算是一個契機,也一直持續到現在。」
↑儘管畢業多年,樂擎仍時常為學測生加油打氣
「學習障礙對你有什麼影響?怎麼克服?」
「學習障礙主要是無法專心,看字會跳,選擇題很容易看錯,專心程度也比一般人還差,後來去三軍總醫院做檢查,他們有開一些幫助專心的藥,加上醫生有教一些方式,拿尺對著要讀的字⋯等等,還是可以改善。學習障礙對讀書一定有影響,對寫作的話還好。我可能沒辦法跟一般同學一樣,乖乖的坐在那邊專心吸收,我比較適合自己學習,我有一些自己的讀書方法跟技巧。一開始當然會感到很挫敗,我媽媽是老師,老師的小孩都有一種成績要比較好的原罪,常常被拿去跟別人比較,好像成績不好你就什麼都不是,蠻挫折的,但我覺得這也是一種經歷,讓我更能夠對其他人有同理、傾聽不同人的想法。」
↑透過學習障礙經驗,帶給讀者滿滿正能量
「為什麼會給自己擺渡人的使命?」
「擺渡人這個稱號其實是之前演講的學校幫我取的,我覺得還不錯就拿來沿用。落水者要怎麼度過,不是擺渡人決定,是乘客自己選擇方向,但我不覺得擺渡他人是一個使命。使命,聽起來就是非要達成。我喜歡做這件事情,但當使命其實會有限度,說實話有很多求助者,我不見得能夠看到他們的訊息,或是我自己也在低落之中,我不可能有那麼多能耐,但傾聽是我能幫助到所有人的事,有時候幫助別人也好,聽聽故事也好,其實更像是一個互相過程。他跟我分享故事,我再反饋給他,我覺得是有意義的投資,它能幫助到人,所以我喜歡把這件事繼續做下去,但是跟使命不太一樣,醫生就是要救人,那是他的工作,我覺得自己沒有到使命那個程度。跟讀者之間我是扮演傾聽故事、給建議的角色,有點像是老師,比較獨特的定位,比如醫生心理諮商師,一種職業的感覺,所以我覺得不太一樣。」
↑傾聽讀者的心事,扮演陪伴者的角色
「為什麼喜歡幫助人?幫助人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首先幫助別人本來就是一件快樂的事,大多數人找你傾訴之前,心裡本來就有答案,已經知道該怎麼做。所有人都知道要遠離渣男渣女、碰到家暴就要放棄、劈腿不應該原諒,但是很多人情感上都過不去。他跟你分享的時候,其實想要心中的答案得到你的肯定,覺得不是只有他自己這樣想,他下的這個決定是不孤單的。第二他希望有人可以聽他訴說,可以理解他的難過,這才是來求助的人真正想要得到的東西。其實很多時候在這些故事中,我自己也可以得到成長,有點像是看完電影,像主角那樣體會一段旅程,得到對我們自己真實的影響。」
「覺得自己跟其他創作者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多厲害的人,只是聽故事寫故事的人。我不是文科出身,我的本科是法律,沒有那麼強的文字造詣,使用文藻的能力沒有他們那麼厲害,但是我可以用比較簡單、樸實的文字,在最短的篇幅把一個人的人生,濃縮到10張圖片,在不到2000字中呈現出來,同時讓大家喜歡,這是我一直以來的理念跟目標,也是我正在做的事情。我想要做到的是讓讀者透過文字看到我想分享的故事,並感同身受,從中發現其他人可以走出來,為什麼自己不可以?其他創作者大部分是寫自己的生命故事,或是虛構出來的小說,我覺得我和他們定位上有一點差距,我比較像一個平臺。我的用字比較樸實,不追求寫作上成就,我從來不覺得我自己是作家,我只是單純的喜歡幫別人寫下故事。」
↑和其他創作者不同的是,樂擎擅長用最短的篇幅呈現一個人的故事
同理心背後的霸凌陰影
「別人的故事帶給你什麼力量?」
「就像看電影也會對人生產生影響,不管是你人生的價值觀,或是對世界的想法也好,別人故事帶來的力量,在自己面對低谷時候也是會有幫助的。不管是談感情、與人相處,看著故事中不那麼好的示範,我都會提醒自己,不應該讓情緒反應或說出口的話,傷害自己所愛的人。在安慰人時也會想到,女生讀者分享過男朋友做了什麼很感動,我也會同樣做給我太太。同理心是我從聽故事當中學到最重要的功課,不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很多人在小康家庭、優渥家庭中幸福長大,沒有遇過太多的風浪,在這樣的狀態下,真的比較難同理別人的遭遇,比如批評對方你考不上好大學是你的錯,是你不夠努力,可是他們有沒有想到對方沒有跟他有一樣資源,父母沒辦法給他補習,甚至課後要去打工,世界從來都是不對等的,所以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除了在網路上與讀者互動,也會至各地演講分享自身觀點
「面對自己的感情,也能這麼坦然跟客觀嗎?」
「我覺得很難完全做到完全客觀。我跟某一任女朋友去日本,結果在當地分手,最後以朋友的身份走完行程,我回台灣第一件事,還去講了關於愛情的講座。我一直很深刻當時主持人還以「關於愛情的問題,讓我們有請樂擎出來。」之類的話開場介紹,我那時候開場的第一句話是『可是我也才剛失戀。』面對自己,永遠不可能客觀坦然,每個人都是主觀的,也會受到所身處的環境跟狀態影響。但我可以做到更快冷靜下來,暫時把情緒先放一邊。就像心理醫生在面對自己憂鬱情緒時,比較知道如何掌控。」
↑樂擎與前女友於日本旅行時分手後書寫的文章
「以前的感情,有沒有影響到你的寫作?」
「那當然一定有啊,即使在寫別人的故事,編寫的時候一定會把自己投射進去。對我來說,最深刻的感情當然是我太太,這幾年的各種低谷,都是她陪我一起走過,那是最令人深刻的。我和太太的關係蠻有趣,有時候她是女朋友,有時候我是女朋友,我自己的個性很多時候比較偏女性思維。每一次遇到難關、出現變故、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她會扮演堅強的角色,比我冷靜來安慰我。這是我們相處之間蠻棒的事,可以互相輪流軟弱、互相輪流堅強,一起前進,不會只是誰照顧誰。」
↑用浪漫話語,表達太太對自己的重要性
「給過這麼多感情建議,有沒有什麼難題是你覺得無法化解的?」
「很多感情都無法化解,像親生姊姊跟自己搶男朋友,什麼可怕奇怪的事情都有,人生不可能什麼事情都有答案,比如爸爸媽媽真的都愛孩子嗎?我覺得不一定,很多父母會傷害小孩、情緒勒索,在人世間沒辦法找到一個通則,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因為你根本沒有經歷過。但正是因為我知道世界如此多變,所以我沒辦法篤定的告訴他人,你就這樣做就對了。而是我知道,每個人都有他的經歷跟生長環境,當他做了一個選擇,背後一定有他的原因,那個原因不見得是你可以瞧不起,或是評論『這是最蠢的決定』。我再直接說一點,所有人都覺得為什麼要跟渣男、渣女在一起?為什麼對方已經對你家暴,還不離開?可是沒有想到,他可能需要對方,對方給他很多陪伴,也有吸引他的地方,因此才會離不開。當你換個立場思考,你不見得要跟他做一樣的選擇,但也無法那麼無情評論。 」
↑在難過的故事中,穿插溫馨感人情節,引起讀者同理心
「充滿正能量的你,有沒有過最難熬的時刻?」
「應該是我一直都是弱勢的一方吧?從幼稚園被檢查出學習障礙開始,就常常被同學欺負,大概到高中之前,我都被同學霸凌、欺負,因為跟不上別人就會成為害群之馬,很容易成為群體中被針對的對象,被老師、同學看不起。那段時間很難熬,我的童年沒有什麼快樂回憶,在大學之前都不是那麼開心,不會特別想要回想起之前的事。所以我更能夠理解,在社會上處於弱者的感覺,也更願意傾聽不同的想法或觀點,不只是站在精英主義,或是高高在上的角度。因為聽很多故事,發現這世界上很難分黑白對錯,沒有那麼簡單,沒有絕對的壞人跟絕對的好人。比如有人在別人面前高高在上,但其實他很願意捐錢幫助人;或是一個滿嘴髒話,看起來很糟糕的人,但他其實很善良。很難用簡單的對錯黑白去區分,我們生活太習慣快速做決定,很容易有這種二元思維,但我覺得這世界大部分人都處在灰色地帶,根本不存在所謂絕對的對錯。」
九零後暢銷作家張西專訪 — 五個代表形容詞:「當個誠實面對自己的人吧!」|Wazaiii Give Me 5| 社群媒體的出現與崛起,讓大家多了不同管道來抒發心情,人人皆能透過這些免費卻傳播力十足的軟體,向世界傳遞自己的理念與觀點,不論何事、何時、何地。 而有一些人,他們的文字與想法,總能引起多數人的共鳴或
與其努力上班,不如和毒雞湯一起厭世!「在哪裡跌到,在哪裡躺好。」為什麼我們會被這些金句的「毒」療癒? 生活在這個令人十分不滿意的世界裡的我們,相信對於「雞湯」都非常熟悉,當然不是喝的那種。那些所謂的雞湯文章和金句,我覺得對於人來說很多時候還是有不小的幫助的,因為就算是那些早就知道的道理,我們還是會需要不同的人、不
被討厭也需要勇氣?
「怎麼在創作跟讀者期待之間取得平衡?」
「期待通常是一個不可能滿足的任務。我的讀者年齡 Range 很大,就像你小時候喜歡海綿寶寶,可是長大突然不喜歡了,難道是海綿寶寶的錯嗎?每一個文字都有年紀限定,或許現階段這些文字能打動你,但過了這個年紀,你會有不同的想法與成長。至於讀者期待我會區分什麼是正確,或我能改的。比如我曾經批評過性別意識,我的言論太偏向女性觀點,就被讀者指正過,我注意到了就會改善、更加注意,這個就是合理的期待。有人說我變了⋯等等,這樣的期待太糢糊,它只是一個感受,我沒辦法符合每一個人,所以就放寬心,人在江湖哪有不挨刀?當你一篇文章有一、兩百萬人看的時候,怎麼可能每個想法都一樣?所以被批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網路評論真的回不完,我覺得有盡力做到,對自己問心無愧最重要。有道理的批評我會虛心回應,純粹的罵聲,就學會接受吧。這一行本來就是這樣,負面評論是必然的,不可能只要名聲沒有負評,學會接受有人會討厭你,被別人討厭也需要勇氣。一開始面對攻擊,當然不太好受,有一點煎熬,覺得好像沒做什麼嚴重的錯事,為什麼被罵?後來就漸漸釋懷,因為很多時候發表這些言論的人,他們自己生活也過得不是那麼容易。」
「創作路上有感到辛苦過嗎?」
「寫一篇故事只要花一兩個小時,可是光找要寫什麼可能就要花三四個小時以上,那是最難的事情。有時候花很多精力寫了一篇自己覺得很棒的文章,結果反應卻不是那麼好,難免也會難過。現在比較釋懷了,如果要這麼在乎別人的反饋,就會身陷在循環中,不管是文字創作者或網紅、Youtuber 也好,很容易被訂閱數、觀看數綁架,這是難免的,如何跳脫這些堅持做自己,我覺得是要在任何平台發表、跟公眾接觸的任何人,都需要學的功課,經驗多了慢慢就會學習應對了。」
「遇到令人震驚的故事,你會怎麼處理?」
「奇奇怪怪的事情真的很多,世界沒有大家想得這麼和平。我曾經跟婦女基金會合作,寫性侵的故事,還被 Instagram 撤下來,這種黑暗面的故事很多。面對讀者,你能夠給的安慰都很有限,只能說一些鼓勵的話,說實話我也不確定自己能夠帶給對方多大的幫助,但大部分跟你講這些事情的讀者,他們是能理解的,至少可以告訴他們你的故事我看到,你會慢慢好起來,我能做的就是這樣子而已。」
↑樂擎與婦女基金會合作的文章
揮動文字魔法棒治癒人心
「文字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從書寫文字中,我可以得到快樂,有時候就像畫完一幅畫,會得到成就感,這是最主要原因。文字是能以最低成本呈現故事的方式,只要一個人就可以創作,而且文字是我們每天使用的語言,它有很多的想像空間。即使至今,它都是一個非常高效能夠傳達故事,並且讓人獲得共鳴的一個方式,所以只要人的語言不結束,即使過再久文字都不會消失,永遠都會有它的重要性。」
「你希望透過文字帶給讀者什麼改變?」
「我希望透過文字產生一種感受,不管是為故事感到難過、產生某個意識,覺得自己應該要更善良,或是從故事跟想像中得到療癒,讓讀者有辦法產生共鳴,知道自己不是孤單的。我從來沒有希望透過文字去改變誰,我也不認為單純的幾篇故事有辦法產生改變,但是至少我可以讓大家更有同理心,或是製造某一種感受。就像一部電影,說真的能夠對人生產生什麼深遠影響嗎?有些電影真的可以啦,但是它不是一個常態,只要你覺得這部電影是好電影,能感同身受,多多少少產生某些影響,我覺得就夠了。」
化文字為溝通橋樑,虛擬真實來去自如
「書本出版跟網路的創作之間的差異是什麼?」
「網路創作就是短、快,因為大家沒有時間看,以前我的文章很長,但後來發現大家沒有耐心看那麼長的文字,所以我試著把它放在圖片上,效果改善蠻多的。買書本的當下,讀者就有一個更深入的動機,希望從書當中得到知識,已經決定靜下心花一段時間閱讀整本書,跟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一個故事標題,感興趣就花3分鐘時間看看,那個心態跟會不一樣,所以我出的書,內容一般來說是還原後的完整版,把比較長的內容放進書中。就像電影跟抖音,看到抖音通常會接著滑過去,電影你反而會花時間聽它說話,比較深入讓人思考、反思。」
「會給想要成爲文字創作者的朋友什麼建議?」
「我覺得就直接寫,每個人的寫字風格、狀況都不一樣,與其空想不如去做,一開始沒有人能做得好,我現在回頭看過去寫的文字也想把自己掐死,但會發現自己其實有進步。只要有開始,你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任何事情最困難的都是開始,不過你總是會找到自己的方式。」
↑新書《願你去發光,而不僅是被照亮》
後記
如果你常瀏覽 Instagram,那一定多少看過樂擎的故事。平時看到頂多隨手滑一滑打發時間,但當情緒低落時 ,這些文字則成為一劑良藥,安撫傷疤,帶給你莫大的力量,樂擎的文字及觀點正是有如此魔力。訪談過程中,我有幾度被樂擎的話語觸動到,留下幾滴淚,在我看來他的文字和其他創作者最不同的是,他不追求創造金句、不追求寫出驚世巨作,而是希望透過文字與故事讓讀者明白,自己並不孤單。也許你曾覺得生活黯淡無光,但相信在樂擎的文字中,你能找到遺失已久的希望,學會掌舵自己的船隻。
責任編輯:Vannie(@pin_ching)
◎Photo Via:樂擎, INSTAGRAM(@luke7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