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自我是無數人一生的課題,面對生活、事業和人際關係,人人都想活得精彩、漂亮,卻總是事與願違,箇中的問題往往都出在人為自己設下的框架,虛假自我包裝的盲從、錯誤自我認知的迷惘、不願自我和解的執迷,這些壓抑和束縛正是阻礙人們活出自我的原因,然而學會解放自己談何容易,意識到自己身處在框架內更絕非易事,因此,今次想跟讀者們分享3部有關拋除框架、活出自我的電影,也許我們距離達成這個人生課題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不妨可以透過觀賞這幾部電影得到些許或能改變你一生的啟發。
↑人往往替自己設下框架,而這些框架也讓我們無法活出自我
18部必看邪典電影:《洛基恐怖秀》、《美國殺人魔》、《The Shining 鬼店》...一起崇拜惡的次文化,釋放內心小惡魔! 老實說,80後出生 Y 世代的我,高三第一次接觸到邪典電影,而大學時期才真正打開邪典電影的大門,但是要到2010年代,我才真正知道,那些以前完全衝擊感官,重新打破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的「非
《腦筋急轉彎》、《靈魂急轉彎》、《淑女鳥》...4部療癒系電影,帶你感受情緒、修復悲傷! 生命的許多時刻,或低潮、或高昂、或悲傷、或喜悅,在跌宕起伏之間總有許多情感和思緒是難以輕易言說的。當我們遇見挫折和過不去的難關時,大哭一場可能是種宣洩情緒不錯的方式。尤其是,看一部療癒系電影,會讓我們在面對現實人生時更加有勇
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
由 David Fincher 執導,由 Edward Norton、Brad Pitt 主演,改編自 Chuck Palahniuk 同名小說的《鬥陣俱樂部》可說是二十世紀末最具代表性的邪典電影之一,它用誇張強烈的表現手法硬生生的撕開觀眾的虛假包裝,質疑人們對物質的慾望;詰問人們對表象的塑造;諷刺人們對真實的忽視,藉由遍佈全片各處的符號細節和視覺語言表達對資本主義的蔑視和對當代社會的憤怒,大膽前衛的敘事手法和殘酷卻真實的訊息成了它的招牌特色,以下就來看看幾個這部電影刺激人們拋除框架的例子吧!
↑《鬥陣俱樂部》以誇張的表現手法質疑人們對物質的慾望
如果你在電影正式開始前就仔細觀察螢幕,會發現影像中重複出現了幾次「WARNING」的字樣,在第三次出現時按下暫停,便能發現劇中重要角色 Tyler Durden 給觀眾的一段話:
「如果你正在閱讀這段話,那這就是為你而準備的。你在這段毫無意義的內容中所讀到的每一個字都是在浪費你的人生。你沒有別的事情要做嗎?你的人生已經空洞到找不到其他更應該做的事了嗎?還是你就這麼崇尚權威,以至於把所有尊重和信任都給了『自稱為權威者』?你會閱讀所有你該閱讀的東西嗎?你會思考所有你該思考的東西嗎?購買任何你被告知應該想要的東西?離開你的公寓。尋找異性對象。停止過度購物和自慰。辭掉工作。挑起鬥毆。證明自己還活著。如果你不捍衛自己的人性就會成為大眾的一部分。你已經被警告了……泰勒」
↑《鬥陣俱樂部》劇照
在電影進展過程中逐漸被揭露的主旨,實則早在最初就明白的展示給觀眾看了,這樣的呈現方式除了表達文字本身所代表的意涵,也就是試圖破除一切普世價值所賦予人們的枷鎖外,同時亦呼應了觀眾內心深處其實很清楚自己被一直以來認為「正確」的觀念給綁架了,卻欺騙自己繼續過著相同的人生。
↑《鬥陣俱樂部》的呈現方式,戳破了我們心中對於自己的逃避
這部電影的一大重點訊息便是對於物慾過高的資本主義時代的諷刺,不少彩蛋和細節也都象徵著這點,像是導演在電影裡的每一個場景幾乎都藏了一個星巴克的杯子,代表了現代人對於「品牌」此一資本產物的盲從,或是作為主角的「敘事者」為了填補工作和生活上的不順遂所造成的空虛和挫折感,瘋狂購買 IKEA 傢俱的行為,暗示了人們為消費而消費,始終無法滿足的鋪張浪費。
↑《鬥陣俱樂部》預告
很多觀眾都誤解了 David Fincher 欲透過這部電影訴說的事情,在沒有看懂暗喻及反諷的情況下,再加上現代人容易被冒犯的前提,《鬥陣俱樂部》成了「有毒的男子氣概」的代表,錯誤解讀和過度引用文本的觀眾奉其為聖經,並成立一個個說穿了就是沙文主義的厭女團體或是企圖執行恐怖行動的叛亂組織,甚至在世界各地都出現了真實版的地下鬥毆活動,而因這部在他們眼裡驚世駭俗的電影而感到不安的媒體,則以「極度厭女」、「絲毫不具社會責任」等字句批評,甚至將之與法西斯主義連結,以進行道德上的譴責。
↑許多媒體將《鬥陣俱樂部》貼上的「極度厭女」標籤,進行批評
其實這部電影看似富含深意,所欲傳達的道理卻並不複雜,若要用電影裡的一段台詞來概括,大概就是「沒有恐懼。沒有煩亂。讓那些不重要的事情真正消失的能力。」,當你了解讓自己害怕、焦躁的事物時,擁抱它並且超越它,你就能捨棄那些你根本不需要的人事物,並且解放真正的自己。
淑女鳥 Lady Bird
由 Greta Gerwig 執導,由 Saoirse Ronan 主演,由 A24 出品的《淑女鳥》是一部青春喜劇電影,講述作為一名天主教高中學生的主角 Christine McPherson 對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滿意,面對令其百無聊賴的家鄉,她只想遠走高飛;面對自卑的清寒家世,竭盡全力隱藏;面對不喜歡的本名,就用「Lady Bird」自稱,她本以為自己正在一步步邁向理想的自我,卻渾然不知在不久的將來,自己的認知將會完全的改變,以下就來看看幾個讓她真正認識自我的例子吧!
↑Christine McPherson 不滿於現在的生活樣貌
Lady Bird 為了和學校裡受歡迎的學生 Jenna Walton 交朋友,便對因 Jenna 違反服儀規定而責罵她的修女的車子進行惡作劇,同時向 Jenna 謊稱一棟美麗的宅邸就是自己的家,裝作自己家世顯赫,因而成功的與對方成為朋友,卻也在過程中冷落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Julie,導致兩人的關係疏遠。
↑Lady Bird 與她最好的朋友 Julie
Lady Bird 在咖啡廳打工時認識了音樂人 Kyle Scheible,兩人對彼此都有好感,儘管在數次的相處中都能感受到對方的價值觀與自己並不契合,Kyle 在她眼中仍然很酷、很有魅力,在一次曖昧的氣氛下,兩人發生了性關係,過程中,Kyle 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要 Lady Bird 無需擔心,事後卻否認了自己說過的話,這讓她大失所望,為自己心中理應特別的第一次感到不值。
↑Lady Bird 與她眼中很酷的音樂人 Kyle 發生關係
Lady Bird 與 Kyle、Jenna 以及 Jenna 的男友相約一同參加畢業舞會,然而當 Kyle 來到 Lady Bird 的家接她時,不僅沒有下車迎接而是坐在車內按喇叭示意她出門,更在行進的過程中與另外兩人臨時改變主意,決定不去參加舞會而是去朋友家的派對玩,這讓期待舞會已久的 Lady Bird 瞬間清醒,認知到自己和這些人的關係是個錯誤,便要求 Kyle 載她到 Julie 家,並與對方重修舊好,結伴參加舞會。
↑《淑女鳥》宣傳海報
另一方面,儘管 Lady Bird 的母親告訴她家裡的情況很難負擔得起她在家鄉以外的地方念大學的費用,她仍堅持要去夢想中的東岸念書,並在疼愛女兒的父親的支持下,偷偷申請紐約的大學,母親發現後便拒絕和她說話,直到開車送她到機場的時候也仍不和她告別,而是正準備要回家時才回心轉意,只可惜 Lady Bird 的飛機早已飛走了。
↑Lady Bird 的母親載 Lady Bird 去機場時,因為賭氣而不願與 Lady Bird 道別
到了紐約後,Lady Bird 發現父親偷放在她行李箱中的母親所寫的告別信,再加上在一次派對中喝酒過度送醫,在醫院醒來後看見隔壁床的母子,才驚覺自己身在異鄉無依無靠,濃厚的思鄉之情和對母親的愧疚油然而生,於是在確認了當天是週日後,便前往附近的教堂觀看她從前只覺得無聊的禮拜,並打電話回家留言給父母親,對他們說出自己的的內心話和感激。
↑《淑女鳥》預告
Lady Bird 一直以來都用自我否定的方式來追求理想的自己,否定自己的原生家庭、否定自己的故鄉、否定一路上的成長經驗,並去討好那些她認為自己想要交好的對象,偽裝成她認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卻在日後才知道,那些她否定的人事物正是造就她的關鍵,而那些她以為自己渴望的其實早就被她真實的內心感受給拒絕了,活出自我從來都不是向外尋找,而是向內發現。
看奧斯卡熱門日本電影《在車上》前先了解天皇導演黑澤明!首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亞洲導演、《星際大戰》都取經 ↑黑澤明 馬丁‧史柯西斯說過:「黑澤明是許多電影人的老師,我也是其中之一。」黑澤明的電影,就像約翰福特、希區考克、大衛連、維斯康提、奧森‧威爾斯、費里尼等人的作品一樣,成為千千萬萬電影科班學生不斷
2022第94屆奧斯卡討論亮點不斷!影帝威爾史密斯暴走後態度轉變主因、Apple TV+《樂動心弦律》搶先 Netflix 《犬山記》 成首獲最佳影片串流平台 2022年第9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歡樂、尷尬與火藥味交雜中落幕。《沙丘》最大贏家拿下6項技術獎項,潔西卡雀絲坦(Jessica Chastain)以《神聖
在車上 Drive My Car
由濱口龍介編導,由西島秀俊主演,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的《在車上》,作為當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無疑是實至名歸,這部電影對於情感的捕捉十分細膩寫實,透過在劇情層面的獨特描繪、在人物關係上的巧妙安排以及演員技巧精湛的演出,從遭逢變故後的陰鬱壓抑到誠實面對自己後的解脫寬慰,其中的掙扎和心境轉折即便無法感同身受,也絕對猶如清澈淨水中的一滴墨般於每個觀眾的心中擴散開來,著實觸動了人們的情緒,以下就來看看幾個直視內心後與自己和解的例子吧!
↑《在車上》導演濱口竜介
作為舞台劇演員兼導演的主角家福悠介在兩年前喪失了他的妻子,一直都知道妻子與其他男人偷情的他始終沒有說破,而是繼續和對方過著一如往常的生活,然而,妻子的意外喪生讓他抱有極大的愧疚感,心想如果自己有好好和對方說清楚,面對彼此的黑暗面,或許妻子就不會離開,這也導致了他最初不願將自己習慣一邊駕駛,一邊聽著妻子為他錄好的台詞錄音帶播放的愛車 SAAB900,交付給劇場公司派來載他的女司機渡里美沙紀,因為這台車象徵著他與妻子之間的連結,若將其交由外人來駕駛,就好似代表著自己放過了理應為過去的結果背負責任的自己一樣。
↑家福悠介不願讓劇場公司請的女司機開他的車
不過,隨著家福逐漸感受到美沙紀平穩而令人舒適的駕駛技術,並且習慣與她共享車內的空間後,兩人開始理解、信任彼此,家福也因而得知美沙紀在一場土石流意外中沒有抓住機會拯救從小到大經常虐待自己的母親,並為此感到後悔不已,兩人在交談的過程中意識到彼此都曾經歷過「失去」的傷痛且仍未放下,而這段談話就好像是在陪伴、療癒對方的同時與自己和解一般。
↑兩人在駕駛過程中,漸漸開始理解、信任彼此
家福在電影中導演的舞台劇名為《凡尼亞舅舅》,改編自偉大的俄羅斯作家 Anton Chekhov 的同名小說,他運用獨特的執導方式,將原作改成多國語言的版本,並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員不帶情緒的讀本,一方面是為了讓演員們能夠將專注力放在彼此的表情和細微動作上,另一方面則是讓他們在反覆誦讀的過程中和自己對話,使自己與角色真正的合而為一,而這樣誠實的面對自我,正視內心最真實渴望的概念,似乎亦暗示著家福心底深處也希望自己同樣能正視妻子的死,並且放下過去。
↑劇中的舞台劇《凡尼亞舅舅》
家福的 SAAB900 紅色轎車不只是他與妻子之間的連結,更串起了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透過電影中家福和妻子的情夫,也是《凡尼亞舅舅》演員班底之一的高槻耕史在車上的談話,他認識了過往未能知曉的妻子的另一面,始終留在車上的錄音帶代表的是妻子仍活在他的回憶裡,而女司機美沙紀的出現則改變了家福,讓他開始與自己和解,放開方向盤的同時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SAAB900 紅色轎車串連了他與妻子的連結,更串起的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即使對方是最親近、深愛的妻子,家福終究無法看透他人的內心,越發糾結、苦惱的同時,妻子在他心中的模樣也隨之越發模糊,但學會放下執念,轉為和自己好好相處,是他重新自我認識的第一步,而當他真正的認識自己時,那份模糊便會豁然開朗,或許,活出自我並沒有那麼難,放過自己、正視自己,你看到的可能就是你最真實的樣貌。
↑《在車上》預告
從當代社會文明幻化成的枷鎖,到錯誤理想加諸於自身的束縛,再到後悔與困惑建構出的牢籠,以上3部電影的主角所肩負的框架都不一樣,我與螢幕前的讀者們亦都身處在截然不同的框架內,所以或許這些拋除框架、活出自我的方式並不能做為參考,但若能影響你們開始認識自己,與自己對話,豈不也是美事一樁?各位不妨在一個沒有安排的週末午後,從本次的片單中挑選一部電影來觀賞,相信能夠帶給你們前所未有的感受。
◎Photo Via: 達志影像, INSTAGRAM(@yyyk1983 ,@patrickmaohuang ,@movie____marker ,@annielee0529 ,@yoyo_movie_ )
◎Video Via: YouTube(@andrewsfilm9163,@UniversalPicturesTWN,@cinep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