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氣女團 TWICE 正式宣布來台開唱!出道十年以來,TWICE 從未在台灣舉辦過演唱會,而這場台灣演場會,將也是周子瑜首次回鄉開唱。說到周子瑜,這位來自台灣的女孩,在2012年隻身前往韓國追夢,以年僅13歲之姿進入競爭激烈的 JYP 娛樂成為練習生。她的起點與多數韓國偶像不同,子瑜因為語言、文化與社交上的隔閡,初期被貼上了「冷漠」、「難以親近」的標籤。尤其在2015年參與選秀節目《SIXTEEN》時,雖然因吸睛的外貌一開始受到關注,卻因表演實力尚未成熟而面臨來自各方嚴苛的批評。
↑TWICE
↑TWICE 要來台灣了,子瑜歡迎回家!
然而,正也是這些質疑,形塑出子瑜的成長敘事,這一位外表出眾卻還未打磨的「原石」,在不斷努力與自我挑戰下,最終轉化成令人驚艷的「璀璨寶石」。韓國媒體也開始從批評轉向讚賞,指出她在舞蹈、歌唱乃至韓語表達方面的顯著進步,認為她的蛻變是堅毅精神與不懈努力的真實證明。子瑜即使每天都得練習到很晚才能回到宿舍,他依然每天觀看有氧舞蹈影片來維持體態與動作的節奏感。若時間有限,她甚至利用沐浴時持續反覆哼唱自己的演出部分,力求記憶與技巧並進。
↑周子瑜13歲就赴韓徵選,成為練習生
但是 2016 年初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事件」,將周子瑜推上政治風暴的中心。因為在一檔節目中揮舞台灣國旗的子瑜,遭到中國網民以及官媒抨擊,JYP 最後發布她低頭致歉的影片,希望息事寧人,卻引發台灣社會及全球粉絲的強烈反彈。在韓國,媒體輿論幾乎一面倒地譴責 JYP 的處理方式,並對年僅 16 歲的子瑜展現高度同情與保護的情緒。
這場風波意外鞏固她在韓國的「無辜受害者」形象,不僅使她的知名度與好感度大幅上升,也讓她成為韓國社會對外部政治壓力反感情緒的投射對象。韓國媒體以極具同理的語調描繪她在鏡頭前落淚的模樣,強調她的純真、年幼與非自願性,進一步推升她的人氣與形象。這場爭議還促使韓國娛樂圈重新審視外籍藝人的處境,成為TWICE 其他外籍成員在國籍問題上避險的「前車之鑑」。
↑TWICE 團員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
歷經風波洗禮,子瑜展現出的不僅是視覺焦點,更是具備實力的全方位藝人。韓國媒體細緻描繪她從一位內向、不善言辭的少女,成長為能自信表達、具備幽默感與情商的公眾人物。她在節目中逐漸展現「四次元」、「真誠可愛」等特質,並透過對粉絲的真摯回應,贏得深厚的情感連結。在一次粉絲見面會上,子瑜因臉部浮腫主動向粉絲坦承「今天有點腫,看起來像饅頭臉」;原本只是出於一點點的小羞赧,卻意外讓粉絲為她取了「饅頭子瑜」的可愛暱稱,並以溫暖語氣鼓勵她「今天也很漂亮」。如此意外的互動讓子瑜感動不已,當她願意以最自然、最不加修飾的模樣面對粉絲時,粉絲所給予的回報是更深層的情感連結。
我一個人比較好!單飛更紅的韓星 女團和男團為數眾多的韓國演藝圈,根本可謂百家爭鳴的景象,每年各家經紀公司皆不斷培育練習生,再成軍團體出道,攻搶每個世代粉絲的心。 只是,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的莫非定律也總是不斷上演,而有不少面臨續約問題,與解散後各紛飛發展,或是退團單飛的明星,以及只是說好「偽單飛」不解
BTS 防彈少年團即將全員退伍!官方無預警釋出12週年預告,躍出韓流偶像規格,麥當勞聯名、前進白宮...全球性「BTS Phenomenon」的魅力 BTS,防彈少年團,一個並非來自傳統認知中,韓國三大經紀公司的七人男子團體,從被韓國主流忽略的小團,花了五年時間成為幾乎整個西半球無人不知曉、「全球化」最徹底的韓國
除了人格魅力之外,她的專業表現也不斷進步,尤其舞台上的表現力與肢體控制能力大幅提升下,便逐漸從「視覺中心」過渡至「舞蹈核心」之一。她穩定的中低音區嗓音亦在後期獲得更多主唱分配,甚至在2024 年以個人專輯《abouTZU》正式展開 Solo 生涯,並打入 Billboard 200 榜單前 20 名。
↑周子瑜首張 Solo 專輯《abouTZU》Live 演出
↑周子瑜首張專輯主打曲《Run Away》
其實子瑜不僅對結果重視,也對「過程中的學習與成長」深具自覺。她曾在接受韓國媒體訪問時表示,希望透過不斷磨練獲得「實力派藝人」的肯定,而不是單純仰賴外貌。她還表示希望將自己參與創作的作品收益捐出,用行動體現「善的影響力」,展現超越偶像的公共角色價值。
↑周子瑜專輯歌曲《Fly》是她首次以韓文作詞,並說:「如果這首歌受到喜愛,我想把收到的版權費捐出去,幫助更多人。」
周子瑜的成功不僅限於韓國,更在全球引起共鳴。她被稱為「台灣之光」,成了台灣文化軟實力的一部分。韓國媒體分析,她擁有「東方美學中的清麗」與「西方審美中的立體五官」完美結合的面容,這使她在亞洲與歐美市場均具競爭力。而她舉止間的內斂與優雅,則觸發粉絲的保護慾,成為典型的「女友型」偶像形象代表。此外,她的台灣背景更讓她在海外尤其是在華語圈具有高度代表性,並在「旗幟事件」意外強化了她在國際媒體間的關注度與議題價值。韓國媒體指出,她的身分象徵著 K-POP 的全球化野心與文化包容性,同時也揭示多國籍藝人所面臨的外交與公關風險。
子瑜的故事早已超越一位偶像的成長紀錄,更像是一段時代交會中的縮影。從異鄉求夢的青澀少女,到橫跨語言與文化界線的全球明星,她走過的不只是星光閃耀的舞台,更穿越了政治的陰影與大眾情感的波動。那份不言放棄的執著、對舞台的敬意、對粉絲的真誠回應,使她成為一道無形的橋樑──串連著文化的差異,也牽引出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共鳴。而對於子瑜的下一站,我們也會抱著守護以及期待的心情,看著他繼續綻放令人驚艷的花火。
↑TWICE <THIS IS FOR> WORLD TOUR 即將到來,搶票搶起來!
◎Photo Via:達志影像, Facebook(@TWICE), INSTAGRAM(@thinkaboutzu)
◎Video Via:YOUTUBE(@JYPEntertainment, @TW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