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關於我轉生成為韓國人的那件事,長幼、性別、階級、容貌,怎麼到處都是對立?”


太郎

2025-2-21

為什麼韓劇主角的生活都那麼慘?《魷魚遊戲》、《照明商店》、《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開局人生到底有多難!

戲劇反映人生百態,如果你是韓劇粉一定不難發現,即使是喜劇類型的故事,依然蘊含韓國的社會議題在其中,最顯而易見的,當屬社會階級中「貧富差距」的論述。至於什麼原因釀就了此現象,便得回溯到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致使韓國多家民營企業甚至國家瀕臨破產邊緣,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申請緊急救助款,但也同時喪失經濟主導權後所導致中產階級崩壞,韓國社會貧富差距急遽擴大,形成社會嚴重兩極化。

⭡韓國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社會分化嚴重

事件雖已過二十多年,然而貧富差距影響之處遍及所得、居住、教育、文化、健康……等,各領域差異皆持續擴大,並同時讓下一代承繼(甚至更甚)前代的壓力,形成了不管多麼努力也難以提升的社會結構。 

「湯匙階級論」

儘管如何努力工作依然無法擺脫貧困、超脫階級的現象,使得韓國誕生了許多反應社會現況的新名詞。

「湯匙階級論」,形容韓國社會看似表面上階級間可自由移動,但實多為「出生的階級決定一切」,因此任誰都想成為含著「金湯匙」、「銀湯匙」出生的幸運兒;這樣的名詞還繼續向下延伸出「銅湯匙」與「土湯匙」。

⭡韓國出現了「出生便決定一切」的湯匙階級論

「地獄朝鮮(헬조선)」

在無法扭轉的窘境不斷持續下,2010年韓國網路上所流行的新詞;將英語「hell」與韓國歷史名稱「朝鮮」合成,諷刺當今的韓國社會與過去的朝鮮王朝時期同樣有如「地獄」般的生活,充分表達出年輕世代對未來的絕望。

 

⭡年輕世代對生活感到絕望

「三拋世代」

2011年,因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所誕生的新詞,指為生存下去而只好拋棄「愛情」、「婚姻」和「生育」的一代,日後來還延伸出「五拋世代」、「七拋世代」;最近則來到將住所(放棄買房)、人際關係、健康、夢想、人生等,甚至於生命都幾乎拋棄的「全拋世代」!如此下墜的狀態,正也是韓國為亞洲國家中自殺率最高的主因;人們的生活極度高壓,無論在校園或職場(甚至軍中),皆有層出不窮的霸凌事件,而霸凌加害者又多為原生家庭教育所影響,這些悲劇和「階級差距」中的惡性循環,脫不了關係。

⭡極度高壓的生活,讓人們選擇拋棄愛情求生存

為了擺脫下流,只能鋌而走險

韓國社會中的階級差距現象,也成為韓國影視作品經常探討的主題。像是在 Netflix 平台上一舉知名的《魷魚遊戲》,正是描述一群「除了『命』之外,沒有什麼可以再失去」的人們,為了逃出底層不惜鋌而走「超大險」、孤注一擲的故事。2019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寄生上流》,主角貧窮的一家人,為緊抓賺大錢的機會,計畫對上流富裕家庭進行詐騙,一家子靠著話術「騙」進豪宅,卻沒想到招惹原本寄生於豪宅中「騙吃騙喝」前輩的故事,相當精采,是必看級的韓國電影(奉俊昊作品)!全片以大量「上、下」意象呈現等級的強烈落差。

⭡多部影視作品探討韓國社會貧富強烈差距問題

此外,《寄生上流》也同時帶出韓國社會中特殊的居住型態,「半地下屋」與「考試院」等(「屋塔房」則再稍微舒適一些),這類以相當廉價租金入住的房型,是失業者、貧困家庭等經濟弱勢者的聚集之處,因此也經常成為犯罪事件的發生地。2019年韓劇《他人即地獄》改編自點擊率高達八億人次的網路漫畫《驚悚考試院》,故事描述隻身來到首爾求職的少年(任時完飾),在考試院中遇到奇怪住戶而被捲入危險事件。順便補充由同演員任時完主演的《未生》是韓國社會新鮮人的職場故事,當中亦有職場霸凌的描述。

⭡《寄生上流》中的半地下屋,真實刻畫韓國經濟弱勢族群現況

⭡《未生》演出社會新鮮人遭職場霸凌

沉迷以貌取人,遊走犯罪邊緣

除此之外,數位時代下的韓國青少年校園暴力事件加劇,社交平台上「外貌迷思」的偏差價值觀影響著許多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網路上匿名攻擊言論的增加……等,也催生出韓國動畫電影《整容液》與韓劇《假面女郎》描述主角為了持續被大眾認可、吹捧的外貌狀態,不惜遊走犯罪邊緣的「失控」情境。

⭡描寫外貌迷思、行為偏差的《假面女郎》  

⭡《假面女郎》由三位演技精湛的女主角獨撐大樑,分別為 NANA (左)、高賢廷 (中) 、李寒星 (右)

韓劇《SKY Castle 天空之城》則講述高級社區的上流貴婦們,用盡心機、不擇手段,將孩子們推入韓國至高學府的一連串故事;在韓劇《惡鬼》、《照明商店》、電影《與神同行》中大量描繪韓國的貧困與一般階層在生活上的難處。

⭡《照明商店》中,有多則發人深省的故事

⭡在韓國彷彿有著隱形的階級制度,升學、就業等皆會受其影響

⭡《惡鬼》中,也描繪了貧困家庭的苦難

另外,韓國社會雖也有 LGBTQ 社群,甚至有比台灣更大的同志娛樂場所聚集區域,但此社群在主流社會並不被友善對待,因此形成非常極端的「檯面上下」的光景,相對也顯示出韓國社會對「性別議題」的不友善。而生活中的性別歧視、刻板印象釀就非常高的性犯罪率(性騷擾、性侵害、性暴力、性剝削等等),女性及男性陰柔特質者經常感受到對生活的不安全及恐慌,女性憂鬱症人口更為男性的兩倍多;這樣的現象在《82年生的金智英》、《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致我的解離》……等,皆是深刻探討性別議題與身心疾病議題如何交織的影視作品。

⭡徐睿知在《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中飾演患有反社會人格的作家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也探討了自閉症等身心疾病群體如何在社會生存等議題

身為喜愛韓國娛樂的你來說,或許常會對韓國「主流社會」的態度感到些許遺憾,在帶給世界如此美麗豐富的內容文化之下,卻有那麼多陽光無法照到的角落;期望有朝一日,年輕人們無需再拋棄自己的「夢想」,平穩而安好地生活。

 

◎Photo Via:tvN, Netflix,Disney+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