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消費者

“修復電影讓不曾在電影院看過該片的觀眾,能夠得到「在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懷舊體驗。”


太郎

2019-4-20

《鬼店》、《終極追殺令》...數位修復電影熱潮再啟!一起感受屬於老靈魂的浪漫

去年最愉快的觀賞修復電影體驗,是在八百人巨幕廳欣賞了完完整整的《鬼店》(The Shining)!無論是電梯門打開,血海倒灌進來的那一幕,還是傑克尼克遜歇斯底里、抓狂的追逐,果然還是要大銀幕看起來才有那種坐立不安卻又很刺激的暢快感(雖然一個人在家把燈關暗暗的看也是很過癮啦)!

 

Daily film videos(@kidcassidyclips)分享的貼文 張貼

↑1980年的鬼片《鬼店》,去年重新修復後再推出,多幕電影中的畫面至今仍堪稱是經典。

最近幾年「數位修復電影」不僅限於影展或特定藝術展場,幾間發行商也與電影院配合,舉辦修復電影主題放映,例如《鬼店》、《2001:太空漫遊》、《發條橘子》、《猜火車》、《終極追殺令》、奇士勞斯基的「藍白紅三部曲」等等。

 

(@ellebedinskaya)分享的貼文 張貼

 

 

(@blackpearlstef)分享的貼文 張貼

↑「數位修復電影」也會與電影院配合,舉辦修復電影主題放映,好比《猜火車》(上圖)、《終極追殺令》(下圖)都是近幾年修復後再推出的電影。

除了好萊塢電影之外,《霸王別姬》、《滾滾紅塵》、《大俠梅花鹿》、《戀戀風塵》、《尼羅河女兒》、《青梅竹馬》等經典華語電影數位修復版,也都在電影院重新上映過,更深受「影展青年」們的喜愛。

 

電影抒情文(@chloescinema)分享的貼文 張貼

 

 

Ju的癮食記錄(@ju.collection)分享的貼文 張貼

 

 

陳韋廷(@maine_watin)分享的貼文 張貼

↑近年多部經典華語電影數位修復版,也都在電影院重新上映過,像是《霸王別姬》(圖一)、《滾滾紅塵》(圖二)、《戀戀風塵》(圖三)等。

數位修復一般是指根據當年作品的膠卷、影帶的保存狀態,將經年累月的損傷與劣化狀況進行修補的作業。如果修復素材是「原始底片」,也就是當時拍攝電影的母片,以現在的技術可以修復到4K的程度!但如果母片未被完整保存,只剩下放映用的「拷貝片」,那麼整體修復難度就會提高,加上多次放映會有更多磨損,所以可能還需要以現今技術加入後期的拼湊,呈現出的畫質細節也就沒有原始版本精細了。

 

Manoj Kaladhar(@manojkaladhar)分享的貼文 張貼

↑過去電影的母片容易因為多次放映而產生磨損,數位修復則是將經年累月的損傷與劣化狀況進行修補的作業,但畫面的呈現仍會根據保存完整度而有所差異。

不過數位修復的功夫不只是「修」,而是得花更多心思在如何修復才能不失去老電影最珍貴的「質感」,畫面上的髒點、顆粒、色調、閃爍感都是老電影的靈魂,除了讓不曾在電影院看過該片的觀眾能夠得到「在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體驗,更感動的是讓大家真的欣賞到這部「老電影」本身!

 

Gioia La Guardia(@gioialaguardia)分享的貼文 張貼

↑修復電影的髒點、顆粒感與色調等等,都是它身為「老電影」的精髓與價值。

目前以六零至八零年代電影修復再上映的較多,老電影通常片長比現在的電影再長一些,也有別於現在娛樂片訴求強而有力的起承轉合,而是著重於鋪陳,慢慢的說一個故事,所以節奏是比較優雅緩慢的。六零年代的電影則非常浪漫主義,講究整體構圖的和諧與搭配,看起來就像油畫藝術品一樣,服裝上有諸多細節與豐富的配色,也是最具時代感的時期,例如經典的《真善美》、《窈窕淑女》、《第凡內早餐》等等,因此這個時期的電影極有特色,充滿濃厚的Vintage感。

 

The Sound of Music(@soundofmusic)分享的貼文 張貼

 

 

Audrey Hepburn(@hepburnworld)分享的貼文 張貼

 

 

(@movieslutz)分享的貼文 張貼

↑從修復後的六零年代電影《真善美》(圖一)、《窈窕淑女》(圖二)、《第凡內早餐》(圖三)中,可以看出這時代講求細節與構圖的特色,並能夠感受到濃厚的Vintage感。

七零年代後,電影開始有更多寫實主義色彩,更多反思、反映自我意識和非主流的題材出現,特別是八零年代有非常多青少年電影:《早餐俱樂部》、《翹課天才》、《紅粉佳人》、《少女十五十六時》等等,與2000年之後那些歡樂或好笑的校園YA片(Young Adult movie)氛圍截然不同,它們著重在成長的掙扎與找尋自我這件事上,非常值得一看。

 

Grunge.but.aesthetic.(@ssssadteenssss)分享的貼文 張貼

 

 

(@mostly_80s)分享的貼文 張貼

↑七零年代後,電影開始有更多寫實主義色彩出現,像是《早餐俱樂部》(上圖)、《紅粉佳人》(下圖)等,都是反映自我意識的經典青少年電影。

八零至九零年代有相當多可以列為人生「不能沒看過」的賣座電影:《回到未來》系列、《七寶奇謀》、《侏儸紀公園》、《大白鯊》、《E.T.外星人》、《法櫃奇兵》系列、《星際大戰》系列、《春風化雨》、《刺激1995》等等,這些電影雖然套路簡單明瞭,卻可一再回味。

 

Amanda Fiega(@amandafiega)分享的貼文 張貼

 

 

Dead Poets Society(@deadpoets80s)分享的貼文 張貼

↑八零至九零年代有相當多賣座電影,雖然套路簡單明瞭,卻可一再回味。

小時候看的電影,長大還是記得那個故事,而且電影中的時尚,轉過一輪後,又成為今日的流行指標,像是短版上衣、夾克外套、雷射塑膠材質、鮑伯頭、Choker項鍊、金屬圓框眼鏡……這些都是復古潮流,歷久不衰,對於喜歡「舊」東西的人們來說,老電影滿載了有質感的溫度,和無法言語的情懷。看到今年金馬奇幻影展的片單上居然有《異形》,還有《亂世佳人》《突變第三型》,這些都是必須看的片啊!如果有機會(還買得到票的話),請大家盡可能不要錯過,用大銀幕感受老電影的浪漫吧!

  

◎Photo Via:Google, INSTAGRAM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