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Youtuber 鼻妹和眼肉芽以「瀨戶內海 P 人地獄」系列影片,在 Threads 上引發極大熱議,也讓大眾在認識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同時對瀨戶內海的行軍旅程感到害怕。但如果好好的把自己丟到瀨戶內海,感受光、感受風、感受海,那會是什麼感覺?這次 F 編在秋季會期開幕之際,親身到場感受,並帶回了一些感動與 Wazaiii 讀者分享。
↑夕陽餘暉下的瀨戶內海。
藝術祭以瀨戶內群島為舞台,每三年舉辦一次,展期分為春、夏、秋三個季節,展現瀨戶內各個季節的魅力,每座島、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最讓人感動的是,在這座豐饒之海因為受到工業化、人口老化等問題的嚴重侵蝕下,藝術祭讓希望重新回到了這片海上。
藝術作為東京旅遊的新想像!遊麻布台之丘、橫濱三年展,在愜意的都市氛圍汲取新興藝術療癒能量 生長於「哈日族」年代的我,迷戀安室奈美惠的九頭身、見證木村拓哉的全盛時期、宇多田光的〈First Love〉等,對於日本自然有與生俱來的好感。揮別疫情陰霾,旅遊回歸新常態,日本的距離與觀光的友善配套,總是我短假期的不二選擇。
日本沖繩一日藝文散策—深入當地特色劇院與小店、復古風情美國村...電影迷的避世小天堂 台灣人前往沖繩旅遊,總是以三大行程為主,就是購物、浮潛和美麗海水族館。每每跟來訪沖繩的朋友詢問計畫與行程,發現就是上述三個答案。我覺得這完全沒有不好,不過如果只完成了這三項行程,所能接觸到的,終究只是沖繩的表象。
直島——地中美術館
出自安藤忠雄之手的地中美術館坐落其中,藉由清水模的巧妙設計,天光傾瀉在場域之中,讓這棟建築在細微的忽明忽暗間呼吸。莫內的《睡蓮》在此靜靜綻放,整座美術館彷彿為它而生,禪意和侘寂緩緩流淌著;當《睡蓮》終於出現在眼前時,我很小心地不讓眼淚在不經意間從眼角悄悄滑落。
↑整座地中美術館建築採用天光,忽明忽暗,彷彿會呼吸一般。
直島——《家計劃》系列
直島家計劃系列共有七處,每一處都是以島上古宅和藝術結合,其中「南寺」、「水」、「護王神社」是我最有感受的三處。「南寺」是幾近全黑的場域,感官和意識的邊界在這裡被模糊了界線。「水」展現了直島的人文歷史,並在宅邸內注滿水,當雙足浸入水池,為炎熱的島嶼帶來一絲涼意。「護王神社」承接了攝影師杉本博司的創作脈絡,不會融化的冰連結了地上與地下,將光和海引入黑暗之中。
↑「南寺」是最神秘的一座場域,必須親自體會。
↑「護王神社」出自攝影大師杉本博司之手,像是一座從地底通往天國的階梯。
↑「水」道出直島本村地區的歷史脈絡,也讓夏天變得沁涼。
住進歷史裡!精選5間老建築新風格飯店,紐約超酷機場、巴塞隆納紡織中心、京都任天堂舊總部…躺著旅遊輕鬆體驗 喜愛旅遊的我,具有時代歷史風情的飯店,會是心中首選。原因無他,住進充滿故事的空間裡,不用出門就等於擁有一趟深度小旅行,一個翻身就能看見滿滿的時間痕跡。 ↑飯店大廳。PHOTO:Cotton Ho
「P人旅遊」是什麼樣子?選對城市放慢腳步,學著放空旅行,不合拍的就大膽捨棄吧! 最近看了一篇挪威首都奧斯陸 Oslo 的城市宣傳廣告《Is it even a city?》,裡面敘事者一直在抱怨,「這城市太小了,30分鐘就走得完」、「城市中心有人在游泳」……仔細聽聽,全部都是假抱怨真炫耀,營造出 Oslo 悠閒的
豐島——豐島美術館
宛如水滴般的建築,滴落在休耕的梯田上,偌大的場域開了兩個洞口,圓形以外的海風、天空與山林、蟲鳴與鳥叫,都被借為一景,是純然的、原始的美。隨著太陽軌跡改變,「泉」自然湧出,水珠相互追逐、聚集,然後周而復始,喚回我對於「時間流逝」的感知。我們在這裡待了好久,一片一片的雲劃過洞口,繞著我們打轉。
↑豐島美術館在偌大的場域開了兩個洞口,裡頭觸眼可及的一切都是展出的一部分。
女木島
這裡是「桃太郎」傳說中的鬼島,雖然處處都是鬼的蹤跡,卻充滿了人情味。我們在怪誕、荒謬的桌球桌上,和拿著球拍的陌生人歡快地對打著。在用插畫描繪著回憶中服裝的商店中,我們留下了關於服裝的記憶;同行友人用自己爺爺奶奶最喜歡的顏色畫了一件衣服,寫下:「我想讓你們也看看這片景色。」
↑《Little Shops on the Island》系列精巧有趣又充滿互動性,人和人在這裡得以產生連結。
↑女木島是《桃太郎》傳說中的鬼島,島上處處有鬼的蹤跡。
瀨戶內的海
瀨戶內海的海是特別的,有著某種平靜、黏稠、油畫般的質地,在日落的魔幻時刻尤其動人。但點綴著海的不是波光粼粼的閃爍,而是一個又一個在這片海留下回憶的人們。
◎Text & Photo:Fumo Lin(@furmo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