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生活家

“你也想走上朝聖之路嗎?從這3本旅行書單推薦給你勇氣,別怕暫離人生軌道,答案就在路途上。”


Jasmine Wazowski

2025-7-31

別怕踏上朝聖之路!3本教你勇敢走進世界的旅行書單推薦,在路途上學會成為新的自己

最近打開社群,最讓我震驚的一個新發現,是不同時期、旅遊習慣也很不同的朋友們,竟然不約而同地踏上了徒步朝聖的旅程。

一個人旅行是為了不留下遺憾!3個你應該鼓起勇氣的原因,無論生活、愛情,有些事當下不做就錯過了!

一個人旅行是為了不留下遺憾!3個你應該鼓起勇氣的原因,無論生活、愛情,有些事當下不做就錯過了! 記得還是學生的年紀時,在書上看到馬克吐溫的一句話:「勇敢是抵抗恐懼、駕馭恐懼,而非沒有恐懼。」以前對這句話沒有太多想法,但經過好幾次的旅行和工作經驗後,我對這句話真是無法同意更多了。 品嚐夏日

他眼中的柬埔寨不是你想的那樣!跟著自媒體創作者烙賽瑞奇 Outside Richie 把旅行玩成大富翁|Wazaiii 自我放逐日記|

他眼中的柬埔寨不是你想的那樣!跟著自媒體創作者烙賽瑞奇 Outside Richie 把旅行玩成大富翁|Wazaiii 自我放逐日記| 你是否覺得旅行很像在玩大富翁呢?旅行者有可能遇到改變人生的「機會」,當然也會迎來無法掌控的「命運」,這般難以預料未來的遊戲總是讓人上癮,而我們更在一圈又一圈出發與回到起點之間得到

這條我一直以為只屬於背包客、資深旅人的路,開始出現許多熟悉卻意想不到的臉孔 —— 從嬌滴滴的時尚線媒體朋友,到50+的長輩阿姨,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走在這條路上,有人是裸辭100天重新找方向,有人是暫離家庭和閨蜜一起完成夢想,也有人只是單純想「 一個人靜一靜、走一走」。

↑ 曾經以為這條路只屬於背包客,如今卻遇見了許多意外的同行者

那一刻我意識到,也許我們這一代人,終於開始允許自己從「應該」的人生軌道暫離,開始渴望踏上世界的角落重新找到自己。推薦給所有正在人生道路中,面對下一段未知旅程的人們,以下三本書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別跟山過不去》、《野性的呼喚》。它們的共通點除了都被翻拍成電影,更重要的是,都傳遞著一種力量:走出去吧!

↑出發吧,答案也許就在路上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面對母親突罹患癌症去世、家人分崩離析,自己的婚姻生活不如預期,人生幾乎跌至谷底的美國女作家雪兒·史翠德,26歲時雖然從未有過背包客旅行的經驗,卻決定要獨自一人,挑戰名列美國第三長距離的太平洋屋脊步道。

↑Cheryl Strayed

這趟徒步之行經歷了響尾蛇、黑熊、酷熱氣候與大雪封山等各種大自然考驗,讓她面臨恐懼、憤怒與疼痛,但一路排除萬難的過程,不僅讓她找到了自己的步調、也開始挖掘出原本壓抑在內心的難題與傷口,隨著一步一步走向開闊視野的終點,領略到了人生真正的意義。

↑由 Reese Witherspoon 主演作家 Cheryl Strayed

整段歷程也被她生動的文筆給記錄了下來,成為後來由影后瑞絲·薇斯朋演出的著名傳記電影《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電影預告

我自己非常喜歡作者在出書後接受歐普拉採訪時,曾分享過的一段話:「每踏出一步,就會引領我踏出下一步,下一個真相也跟著自己揭開。我們全都會受苦、我們全都會心碎、我們全都會有難題,它們是人生的一部分。光是體會到這個事實,對我就意義深遠。」

Oprah's Book Club 2.0

真實的人生就是如此的殘酷,沒有人能夠一帆風順,誰不是在跌跌撞撞中變成真正的大人,而真正的堅強是跌倒後,還願意站起來前行的勇氣。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別跟山過不去》

人生的迷茫,其實不分男女與年紀。《別跟山過不去》這本書是在2015年被改編上映的美國傳記片,由勞勃·瑞福和艾瑪·湯普遜等人主演,無論是原著還是電影,皆引起廣大中年男女的共鳴。

↑《別跟山過不去》電影預告

有沒有可能,就算不再年輕,但仍然想做一次自己的人生冒險王?知名旅遊作家比爾.布萊森,在年近50歲兒孫滿堂時,一個決定搬回美國居住的決定,點燃了他內心的冒險魂,揪了多年未見、中年發福的老友一起走上阿帕拉契山徑,嘗試用「兩條腿」與「笑中帶淚的過期幽默」,完成超過三千公里的登山旅程。

↑Bill Bryson

「路的終點可以是一片森林。」這句書中最經典的一句名言,短短的幾字卻能帶來強大的後勁,畢竟經歷了攀山越嶺、餐風露宿的艱辛過程,對於終點的絕世美景抱有期待,也是合理的。但有沒有可能,重點在於過程、不在於目的地。過程中的感受或意外的收穫,才是更有價值的東西。

↑《別跟山過不去》由 Robert Redford 和 Nick Nolte 主演

不要讓外界的看法,決定了你能到達的距離,何不走自己的路,定義自已的樂趣。

↑《別跟山過不去》

《野性的呼喚》

作家傑克·倫敦於1903年發表的動物冒險小說《野性的呼喚》,是美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被譽為「史上最好看的動物小說」,百年來甚至多次被翻拍成電影。

↑《野性的呼喚》

帛琉的神秘水母、洛磯山脈的冰川奇景,還有非洲大草原的獅子與大象,當我們在呼吸而他們正被消失在地球表面

帛琉的神秘水母、洛磯山脈的冰川奇景,還有非洲大草原的獅子與大象,當我們在呼吸而他們正被消失在地球表面 週四下午在咖啡館工作,隔壁一桌的對話傳入耳朵,聽起來是一桌銀行員工在聊天,不時提到「永續」、「ESG」與「綠能」等詞。 彷彿隨著地球的升溫,環保的問題也越發火熱,全世界都進入了綠色時代。 在旅遊業也不

抗癌作家吳娮翎 oopsWu 成為自己的第一步:勇於嘗試、將阻力變助力,打破疾病框架登聖母峰基地營,龜速前行也不輕易放棄!

抗癌作家吳娮翎 oopsWu 成為自己的第一步:勇於嘗試、將阻力變助力,打破疾病框架登聖母峰基地營,龜速前行也不輕易放棄! 當我開始爬山的時候,從郊山到大山,周遭的朋友都勸我不要,或是勸我再多練練,那樣的大山,不是我這種生病的人可以挑戰,當我從大山,走向喜馬拉雅山時,不要的聲音又出現了,我其實也不確定我可不可以,

這本書的主角,是一隻狗 —— 巴克。從小生長在優渥家庭的寵物犬,因意外被拐賣到加拿大北邊的育空地區當雪橇犬,也讓原本溫馴的牠開始展露野性,逐步掙脫原生家庭的馴養,最終在極地冰原上重新學會生存,回到大自然的懷抱。

↑《野性的呼喚》電影預告

「生活就是這樣,沒有公平的遊戲法則,一但倒下去,就是生命的終結。」這本書乍看寫的是動物的視角,但在冰天雪地的困境裡想盡辦法適應環境、生存下去的動物,但卻和人類世界如此相似。大部分的人類不也是在原生家庭和環境中,被形塑成周遭所期待的模樣,直到走入全新的、陌生的天地,看見截然不同的視野和生活方式後,才有機會覺醒,開始聽見內心裡不同的聲音,嘗試成為另一個可能的自己?

主角 Buck

這三本書雖然文字風格不同、角色不同,但其實都訴說著同一個訊息。走出去吧,不需要為了證明什麼而上路,不需要走到多麼厲害的終點才停止,旅行總有盡頭,但故事不會結束。我們一起在路上,學會成為新的自己。

 

 

◎Photo Via: 達志影像, Unsplash, INSTAGRAM(@lets_talk_about_lives, @sunnyounglife, @sotufilm, @boxofficehistory, @luminabookstore, @tonsan_bookstore, @eraticket)
◎Video Via: YOUTUBE(@G78TW, @OWN, @gmanshowtw, @20thCenturyStudiosHK)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