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觀察家
“Netflix 動畫《膽大黨》主題曲演唱者 Creepy Nuts 是誰?認識跟《坂本日常》、《我英》...一起爆紅的日本音樂人!”
2025-4-8
時尚觀察家
2025-4-8
曾經,日劇主題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青春回憶;現在,動漫歌(正確說是動畫歌)很可能才是王道!舉例來說,《膽大黨》動畫在描述「身手矯健長髮女」生前最後在屋頂跳舞的情節搭配動人配樂,無非讓漫畫原作中幾格的畫面,建構成令許多人灑淚的三分半鐘。
↑《膽大黨》劇中的「身手矯健長髮女」是名帶著遺憾而自殺的單親媽媽
20首日本動畫主題曲:《灌籃高手》、《七龍珠 GT》、《數碼寶貝》...陪伴童年的日文歌,前奏一下就想哭! 講到日本卡通,除精彩的劇情引人入勝,主題曲或是片尾曲亦是精髓之一。今回,Wazaiii 便整理出20部經典日本卡通,除簡述其故事內容之外,也會同步放送其主題曲(片尾曲),當然,若沒看過這些卡通,我們挑選出的
《BLUE LOCK 藍色監獄》劇場版來襲!5部必看「運動番」日本動漫:《灌籃高手》、《排球少年!!》...讓不運動的人也熱血沸騰 「運動競技」類題材一直是日本動畫漫畫作品熱愛描述的文本之一,也有相當穩定的市場。原因一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必定都有運動經驗,或在學生時期參加過「運動社團」的經歷,所以能對主角所遭遇的
能催出淚水的另一個例子,則是《灌籃高手 THE FIRST SLAM DUNK》從井上雄彥素描手稿變成動畫,配景音樂由 THE BIRTHDAY的〈Love Rockets〉相襯。那些歌曲曾是是你我的回憶,而現今這些動畫歌不僅能成為當紅熱曲,連演唱者也可以跟著一起大紅大紫。
↑THE BIRTHDAY〈Love Rockets〉
仔細探究,目前日本當紅的音樂人及組合,幾乎都曾與動畫合作;像是 YOASOBI(《我推的孩子》《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葬送的芙莉蓮》)、King Gnu(《劇場版 咒術迴戰 0》)、米津玄師(《GQuuuuuuX》《我的英雄學園》《蒼鷺與少年》)、Aimer(《機動戰士鋼彈UNICORN》《鬼滅之刃 遊郭篇》)、Ado(《ONE PIECE FILM RED》《間諜家家酒》)……等。
↑《葬送的芙莉蓮》主題曲 - YOASOBI〈勇者〉
誇張點說,從80年代開始,很多歌手都因為唱了動畫歌更紅,甚至也有因此翻身。到了網路時代,傳播的速度更快了,讓這些日本音樂人在海外也跟著紅了起來。動畫歌早就不是「卡通歌」,而是個光環很亮的名牌,是掛保證好聽又很有話題的!
↑《劇場版 咒術迴戰 0》主題曲 - King Gnu〈一途〉
如果以近幾年來看,動漫歌基本上有兩個套路,第一是因動畫作品而創作的流行歌,第二是動畫使用歌手已創作的作品。但有個狀況與以往不同,就是網路的使用方式;這麼說好了,如同千禧世代的台灣人,因為資訊較過往更易獲得,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著動漫畫的回憶,更不用提創造出 ACG 文化(編註:)的日本,根本已經寫在同世代日本人的 DNA 中。拿 YOASOBI、米津玄師這兩個已經超紅為例,YOASOBI 的 Ayase 和米津以前都是玩樂團的,後來用電腦軟體 VOCALOID 創作,並在網路發表,立刻就引發注意;而他們呢,當然也有個人喜愛的動漫畫。
↑《蒼鷺與少年》主題曲 - 米津玄師〈地球儀〉
至於利用 VOCALOID 在網路發表爆紅才走到幕前出道的,則是一位從未露臉卻備受肯定,聲音聽過一次就不會忘的 Ado。那首在 YouTube 創下以148天達成破億觀看的〈うっせぇわ〉讓 Ado 成為話題人物。
↑Ado〈うっせぇわ〉
其喜歡迪士尼也喜歡提姆波頓的這個反差感,也表現在 Ado 的歌曲及風格上。而與動畫的合作是在 Ado 紅了之後,《航海王劇場版:紅髮歌姬》找她擔任角色美音(紅髮歌姬)的演唱部份。電視版《航海王》也延續使用 Ado 的歌當片頭曲與插曲,連《間諜家家酒》、《鬼太郎》同樣與 Ado 合作,此外還有日劇、電影、活動、廣告……等皆向她招手。
↑《間諜家家酒》第二季片頭曲 - Ado〈クラクラ〉
如果錯過會用編曲軟體也擅長 VOCALOID,堪稱天才的 Vaundy 會相當令人惋惜。他的新作〈走れSAKAMOTO〉可是最近大熱的動畫《坂本日常》的主題曲!Vaundy 也是在網路上發表創作而受市場關注,作品甚至被 Spotify 相中作為廣告歌之用;雖剛出道就碰上疫情,Vaundy 不但不受影響還矚目度激增,多首作品能快速攻破上億的觀賞及收聽數。
↑ Vaundy〈走れSAKAMOTO〉
小松菜奈演出的那首〈踊り子〉,便是出自 Vaundy 之手。上段提到 Ado 在《航海王劇場版:紅髮歌姬》中所演唱的一首〈逆光〉之曲也是 Vaundy 所創作;此外,在《間諜家家酒》、《我的英雄學院》,還有下面要提到的《鏈鋸人》中都有合作的曲目。
↑ Vaundy〈踊り子〉
用動畫來介紹歌曲與音樂人,一定得提到話題作品《鏈鋸人》。這部很 B 級的漫畫改編成動畫時,第一季12集,主題曲是米津玄師很快節奏的〈Kick Back〉,片尾則找來12組藝人,製作曲也做了12支不同的影片來搭配。
↑米津玄師〈Kick Back〉
這12個組合裡,特別要提到的是很怪又很可愛的 ano;她很難以簡單幾句話來做描述,連包含穿著打扮也很有自己的風格。從偶像團體退出後,ano 以主流風格的出道單曲〈AIDA〉,搭配了動畫《TIGER & BUNNY》的片尾曲;歷經七個月後,這首夾雜廣東話並讓她登上紅白的〈ちゅ、多様性。〉跟著《鏈鋸人》動畫爆紅。
↑ano〈AIDA〉
2024年她推出了《亂馬1/2》重製版主題曲〈許婚っきゅん〉,但更要關注的是 ano 與 YOASOBI 的幾田りら(ikura),不僅擔任動畫《惡魔的破壞》兩位主角的配音,也分別創作與合作了兩首歌曲。同年呢,她還演了《我推的孩子》真人電影版,那動畫版呢,主題曲就是讓 YOASOBI 紅到海外的那首〈Idol〉。
↑YOASOBI〈Idol〉
日本音樂天才米津玄師 Yonezu Kensh,將壓抑情感寄託創作〈Lemon〉、〈ゴーゴー幽霊船〉...自閉症「不正常」經歷讓他唱進人心! 2018年,高收視率日劇《 Unnatural 》,一首主題曲〈Lemon〉紅遍日本大街小巷,走到哪裡都聽得到〈Lemon〉的旋律,連帶海外也引起了一波話題,〈Lemon〉
《蒼鷺與少年》票房爆棚、《你的名字》賺盡觀眾眼淚!從動畫大師:宮﨑駿、新海誠、大友克洋…看日本動畫電影如何成為不同反響的浪潮 常逛的唱片行,正在預購《藍色巨星》這套動畫電影的限量黑膠彩膠盤;這套去年上映由漫畫改編的動畫電影,隨即造成轟動,並在漫畫作品時,即被視為是一套可以聽得見聲音的漫畫,因此馬上填上個人資料,預
Ano 主流風格出道的首張專輯《猫猫吐吐》中的11首歌中,有兩首廣告歌、兩首電影主題曲,以及三首動畫歌,還有一首「很ano」的〈猫吐極樂音頭〉,MV超可愛請務必看!
↑Ano〈猫吐極樂音頭〉
在《鏈鋸人》片尾曲演唱者公佈時,有個動畫迷肯定不陌生的名字出現,那是戴眼鏡的女歌手 Aimer。話說 Aimer 剛出道時非常神祕,也是只聞其聲的沒有亮相過。而對「鋼彈迷」來說,號稱「正史結局」的《機動戰士鋼彈 UNICORN》推出七部 OVA,又時逢大週年慶,因此原本每集一首歌的配置,在最後兩集,端上的並非是人氣歌手的作品,而是當年出道僅兩年的新人 Aimer 來演唱(雖然她也唱過《死神 Bleach》的片尾,但聲勢無法跟鋼彈相比)。不過,那兩首歌卻最是讓鋼彈迷印象深刻,理由無他,除了歌曲本身外,Aimer 的聲音實在太棒了!
↑《機動戰士鋼彈 UNICORN》第六集主題曲 - Aimer〈RE:I AM〉
雖然沒有像《鏈鋸人》片頭曲加片尾曲一次搞13組藝人,但是話題動畫《咒術迴戰》也不能錯過。當然 KING GNU 的人氣不在話下,片頭曲跟電影版都是他們的作品。然而,來過台灣的 ALI,他所演唱帶著強烈放克加嘻哈的片尾曲,還搭配了與劇情無關的舞蹈,連劇中人也以很街頭流行的樣貌出現,這些是製作組的巧思,非常值得一看;ALI 也因為這首歌曲,知名度暴增。
↑《咒術迴戰》第一季片尾曲 - ALI〈LOST IN PARADISE〉
同樣也來過台灣的羊文學,〈more the words〉配在「涉谷事變」的片尾,還特別加入真實的涉谷街景,有趣的是那個熟悉的階梯,似乎也在《派對咖孔明》中現身。請務必聽聽羊文學,他們與台灣創作歌手 LÜCY 的合作,音樂真的超好聽的。
↑羊文學 & LÜCY〈OH HEY〉
才剛結束訪台行程的 CREEPY NUTS,是歌手 R- 指定跟 DJ 松永的組合。雖然演唱以饒舌曲風為主,但風格並不限於嘻哈,而是以快節奏的節拍為基底,加入大量特殊音效,組成朗朗上口的旋律。前陣子串流平台熱燒的動畫《膽大黨》,就連不知道 CREEPY NUTS 的人,也因為動畫而喜歡上那首〈Otonoke〉,這是特別替動畫創作的單曲。
↑CREEPY NUTS〈Otonoke〉
然而讓他們成為話題的,是很煩但很紅的《肌肉魔法使》,那首〈Bling-Bang-Bang-Born〉透過網路社群燒到了全世界。沒看過動畫不打緊,歌是一定要聽,也要看一下何謂「BBBB 舞」。不過他們客串演出的日劇《極度不妥》,片尾曲〈二度寢〉則很順耳很耐聽。
↑CREEPY NUTS〈Bling-Bang-Bang-Born〉
說真的,在《鬼滅之刃》動畫推出前,LiSA 的台灣粉絲應該沒有很多,但是透過動畫,有更多人接觸到不了同的流行歌曲。像是鋼彈迷應該都聽過樂團 THE BACK HORN、[Alexandros]、MAN WITH A MISSION(與 milet 合作《鬼滅之刃》的狼人樂團)。
↑《鬼滅之刃》片頭曲 - LiSA〈紅蓮華〉
而第一個登上 THE FIRST TAKE 的虛擬偶像 — 星街彗星,很可能是現在因動畫而更廣為人知的新星。動畫歌和流行音樂間的界線已經模糊不見了,以往屬於 ACG 粉的樂趣,早已普及至一般大眾。補充一個話題,除了主題曲、片尾曲、插曲的這些「歌曲」之外,近年來配樂也相當受到重視,如果喜歡《膽大黨》的電子配樂,不妨先搜尋「牛尾憲輔」,然後再找《乒乓(動畫)》跟《惡魔人 Crybaby》,接著再找他常合作的電氣 Groove,除了會發現也有幾部動畫合作之外,NETFLIX 影集《地面師》的配樂也會在其中喔!
↑首位登上 THE FIRST TAKE 的虛擬偶像 — 星街彗星
◎Photo Via:達志影像
◎Video Via:YOUTUBE(@MuseTW, @TheBirthday, @Ayase_YOASOBI, @KingGnuOfficial, @KenshiYonezu, @Ado1024, @Vaundy, @anoofficialchannel, @aimerSMEJ, @ALI-ic5wf, @hitsujibungaku_official, @creepy_nuts, @lisaSMEJ, @The_FirstT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