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2025年去哪裡看展?田中達也、草間彌生、故宮「大美不言」⋯一次蒐羅海內外名家大作!”


Wazaiii

2025-1-3

2025上半年各大藝術展覽一次看:田中達也、草間彌生、故宮「大美不言」⋯找到適合自己的藝術旅程!

延續 2024「羅丹」與「梵谷」來台洋流、《戰鬥之城.終》的沙盒都市,2025 年台灣的藝術展覽蒐羅海內外名家大作:田中達也微縮場景的幽默創意;草間彌生繽紛鮮豔的當代視角;尼德蘭黃金時代特展帶來的歐洲經典魅力。你我無論是假日輕旅行,還是走春期間的重磅休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藝術旅程!16—22歲的青年朋友還能善用元旦贈送的文化幣,在富於藝術氣息的綺夢中,徜徉於美術場館裡。

↑奇美博物館珍藏展《畫師們》,希利斯.范.提勒伯赫二世作品〈全家福〉,豐盛的食物與牆上的畫作透露這戶人家的富裕,以及當時藝術收藏的風潮。
photo via:奇美博物館

故宮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打造「大美不言」特展,穿越古今綻放典藏精粹的五種極致之美!|Wazaiii 時尚郊遊去|

故宮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打造「大美不言」特展,穿越古今綻放典藏精粹的五種極致之美!|Wazaiii 時尚郊遊去| 莊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若美的真諦能穿越時空與文化,會以何種姿態展現?國立故宮博物院偕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 Van Cleef & Arp

逛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個展前,看懂無限點點與糾纏她一生的怪物!

逛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個展前,看懂無限點點與糾纏她一生的怪物! 你的可愛點點南瓜,糾纏她一生的怪獸——草間彌生 ↑21世紀十大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 日本香川縣的直島上,有一顆座落於港邊的巨大黃色南瓜,即便沒有去過香川縣的人,可能也都在哪裡看過這顆充滿著黑色點點的黃南瓜。同時在島上另一端

田中達也特展:大師眼中的微型組合

 ↑《田中達也特展:大師眼中的微型組合》主視覺
photo via:寬宏藝術

藝術展不總是嚴肅沉重,也可以趣味盎然!擁有大量粉絲的微型藝術大師「田中達也」,即將於中正紀念堂舉辦第三次台灣特展。今次祭出160+ 全新創作,並首度亮相多項精彩內容。

 ↑《LIFE》與鮪魚握壽司一起逛街買新衣
photo via:寬宏藝術

發想來自日常生活,展覽分為 HOME、FORM、COLOR、SCALE、MOTION、LIFE、WORLD 七大主題,巧妙賦予日常物品全新生命。例如,巧克力書房、釘書針摩天高樓,甚至捕捉全球生活經驗,疫情常客「口罩」化身為夏日迷你游泳池。繪本《壽司買衣服》的全新角色也將新鮮出爐,希望生魚片不會因此熟透。展覽完美詮釋田中達也的創作哲學:「轉換視角」,觀眾從小見大,拾起平凡中的不凡。

 ↑《HOME》用綠色口香糖打造舒適臥房
photo via:寬宏藝術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5/1/10-2025/4/6

展覽地點:中正紀念堂1展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看啥小 — 微型藝術博物館

↑《看啥小 — 微型藝術博物館》主視覺
photo via:KKLIVE   

2025年的台北「小」事成雙,《看啥小 — 微型藝術博物館》 V.S. 田中達也的拇指摔角擂台賽現正熱映中!

↑《看啥小 — 微型藝術博物館》集結全球 21 位藝術家的200 + 精彩作品,讓你我拾起放大鏡「一覽眾啥小」。
photo via:KKLIVE   

《看啥小 — 微型藝術博物館》集結全球 21 位藝術家的200 + 精彩作品,讓你我拾起放大鏡「一覽眾啥小」。展場一共分為「迷你就是美」、「奇幻烏托邦」、「小藝術大思維」、「重塑真實」及「超越極限」五大主題,不只有甜甜圈高爾夫球場、義大利麵海怪等奇異場景,也見微知著地觀察社會議題。

↑比利時影子創作藝術家 Vincent Bal《Concerto for Piano Peeler》 
photo via:KKLIVE   

藝術家們不乏驚艷技法,來自比利時的 Vincent Bal 與燈光共譜影子創作,芬蘭藝術家 Juho Könkkölä 的摺紙藝術在反覆的摺痕間成長;川普、蔡英文與陳時中等政治名人,成為台灣米雕大師陳逢顯刻在米芯裡的名字。藝術家小輩們也致敬前輩,讓梵谷、達利、莫內齊聚一堂。而英國街頭藝術家 Slinkachu,也驚喜帶來五件潛伏在展場中的隱藏作品,看見奇怪的蟲子或物品,可別輕易放過,因為小驚喜正悄悄藏身其中!

↑Gaspard Mitz《A Well Deserved Break》致敬達利《記憶的堅持》作品。
photo via:KKLIVE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5/1/10-2025/4/6

展覽地點: 華山文創園區 紅磚六合院西 1 館 ( 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 1 號 )

大美不言

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重量級展覽「大美不言」即將結束,光彩奪目的展品將微調內容後,移師嘉義故宮南部院區,再現絕美風華!由故宮博物院、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及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的三方聯名特展,展覽包含了五大「藝術姿態」主題,邀請觀者穿越時空、文化與工藝,展開一場視覺與心靈的對話。

 ↑「奇幻仙境」展間
photo via: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

「菊花之姿的永恆對話」以銅胎畫琺瑯菊花紋方壺為代表,透過琺瑯詮釋菊花象徵的長壽與安逸;「動靜之間的和諧」選用《向竇加致敬》,藉流暢線條捕捉不定型的藝術化境;「來自奇幻仙境的冒險」帶來朱碧山款「張騫乘槎」銀槎,以東方傳說中的浪漫場景引領觀眾進入夢幻世界;「神秘莫測的紅色魅影」陳列 CURL百寶匣,結合東方古典與西方摩登,散發幽然光彩;「五彩繽紛的時光穿梭」首推紫水晶鐲,奪目的色彩是古今交會的視覺饗宴。展品如詩般的美毋須多言,嘉義,再續前緣。

 ↑「奇幻仙境」展間
photo via: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5/1/23-2025/4/20

展覽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圓點的強迫妄想》,1998_2024
photo via:北師美術館

說到「圓點」與「南瓜」,你心中是否浮現某個藝術家的名字呢?沒錯!草間彌生延續 2024 年梵谷、羅丹大作來台的潮流,與北師美術館合作舉辦睽違九年的臺灣個展——「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展覽鎖定她1951年至2005年間的創作歷程,分為「草間的綻放」、「圓點.原點」、「草間的蟄伏」、「Love Forever」五大主題。

 ↑《幻影的彼方》,1999
photo via:北師美術館

草間彌生以獨特的藝術語言打破以歐美男性藝術家為主導的藝術圈。她的作品以圓點表達對愛與和平的追求。《納西瑟斯的花園》以數百顆銀色球體反射觀眾影像,寓意自戀與和平的反思,挑戰藝術品的市場價值。作為殿堂級藝術家,草間彌生在男性主導的藝術圈中用作品自明地位,更回應當代性別與社會議題的叩問。

 ↑《點》-1 ,1951
photo via:北師美術館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4/12/21 - 2025/5/4

展覽地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4 台北當代
photo via: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是商業藝術的重要焦點,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機構與收藏家。去年展會有全球 78 間頂尖藝廊參展,充分展現台北作為東亞商業藝術重鎮的魅力。台北當代由具備國際資源與經驗的 The Art Assembly 操刀,預計帶來更多國際一級作品,並促進台灣藝術家與全球藝術圈的交流。

↑2024 台北當代
photo via: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相較之下,ART Taipei 由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主辦,作為下半年舉行的台灣藝術博覽會,深耕在地資源與藝術脈絡,展現台灣藝術市場的多樣性與地方特色。兩大藝博會相輔相成,共同推動台灣藝術市場的蓬勃發展。不論你是大隱隱於市的愛好者,或是從未接觸當代與商業藝術的「看展小白」,2025 台北當代一定超乎預期!

↑2024 台北當代
photo via: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5/5/9-2025/5/11

展覽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那些在戰火下劫後餘生的藝術:紐約修道院藝術博物館、柏林和解教堂...如何守護成藝術愛好者重要課題

那些在戰火下劫後餘生的藝術:紐約修道院藝術博物館、柏林和解教堂...如何守護成藝術愛好者重要課題 藝術在戰爭當前顯得渺小。烏克蘭已故繪畫大師普里馬琴科(Maria Prymachenko)藏於家鄉伊萬科夫博物館的部分作品,據悉在烏俄戰事中遭到空襲毀損;那些曾被畢卡索誇讚用色鮮明且線條大膽的民俗風畫作,隨著戰火不息

亞洲藝術新活力:從歷史共鳴到文化交流,台日藝術史如何重新勾勒的多元性與國際觀

亞洲藝術新活力:從歷史共鳴到文化交流,台日藝術史如何重新勾勒的多元性與國際觀 最近幾年,日本對於台灣藝術家的邀請頻率以及興趣顯著增加,這一趨勢反映了日台兩國之間文化交流的深化與多樣性發展。這種現象的背後,原因可以追溯至歷史、經濟與文化等多重層面。早在台灣日治時期(1895-1945年),日本的文化、語言和藝術即已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大美不言南下嘉義,嘉義洋溢熱情的油畫畫家也行到台北城!適逢陳澄波誕辰130周年,國立臺灣博物館攜手基金會,以八件陳澄波原作為核心,搭配台博館特長——自然史典藏與標本,呈現臺灣山川人文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勾勒出今日島嶼的樣貌。

特展展出陳澄波〈北回歸線地標〉、〈農家〉、〈東台灣臨海道路〉、〈濤聲〉及〈玉山積雪〉等經典畫作。還使用微動畫科技讓畫作動起來。同時,臺博館的自然史標本,恰巧紀錄台灣的豐富物種。更深入探討地理現象們「錢」進漁業、跨區貿易的方針,從八幅畫作鳥瞰北半球生態系。就讓我們一起到台博館,和陳澄波與博物學家一起,走揣幸福與快樂的真正所在。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4/12/3-2025/5/11

展覽地點: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主視覺
photo via: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獻上跨年大展:「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間包含51位藝術家,146 件展品。膠彩是擁有特殊紋理的媒材,以膠調和顏料,折射台灣一路以來複雜的社會與政治脈絡;從日治時期的「東洋畫」,到戰後移植東方水墨與西方立體派特色,再到高等教育體系開設「膠彩畫」課程。至於藝術家陣容,從你我在歷史課本見過的「臺展三少年」陳進、林玉山、郭雪湖,到強力推廣「膠彩畫」的林之助,畫家們在作品吸納與反芻中西藝術風格,不斷追尋立身之本。展品包括華建强的〈仲夏悠遊〉、鄉原古統的〈夏之庭〉、許深州的〈樹冰〉、袁旃的〈獨立〉,以及陳敬輝的〈少女〉等作品。

↑郭雪湖《圓山附近》
photo via:臺北市立美術館

↑陳進《悠閒》
photo via: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5/10/12-2025/2/2

展覽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

↑《路易絲.布爾喬亞: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采了》主視覺
photo via:富邦美術館

你是不是也曾在日本旅遊友人的限時動態中,驚見一隻「巨大黑色蜘蛛」?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台灣首次大型個展於 3 / 15 登場富邦美術館!此展覽曾於東京森美術館創下 20 萬人次參觀的紀錄。此次展覽將展出兩件代表性蜘蛛巨型蜘蛛雕塑、早期繪畫及其他經典創作,完整呈現這位當紅的當代藝術家如何運用繪畫與雕塑追索情感與記憶。

↑《歇斯底里之拱》,1993。
photo via:富邦美術館

事實上,母親是布爾喬亞藝術創作的核心,她曾說蜘蛛是「聰明、耐心又保護子女的母親形象」。展覽分為三大主題區域:「第一章:不要遺棄我」探討母性、女性角色與親密關係,展現布爾喬亞如何以藝術表達對母親的情感及其影響力,代表作《蹲伏的蜘蛛》溫柔又充滿張力,體現母性與守護意象。《逃家女孩》則刻畫了她嚮往未來與依戀過去的矛盾情感;「第二章:剛從地獄回來」中,布爾喬亞僅用一句話語道盡來時路的創傷與韌性;「第三章:天空的修復」從身體苦難報以璀璨果實,而《雲與洞窟》似乎提出兩種療傷方案,既可安身於洞窟中,也能仰望天空,抱懷希望。無論你是離家奮鬥的北漂青年、與母親相愛相殺的兒女,或只是想在 Instagram 上分享她標誌性的蜘蛛雕塑,都能在展場中感受到那些未曾平息的痛楚與疲憊,不禁呼出:「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一句,太精彩了。」

↑路易絲.布爾喬亞《情侶》,2003。
photo via:富邦美術館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5/03/15-2025/6/20

展覽地點:富邦美術館 (110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79號)

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

↑奇美博物館特展《畫師們》展期自即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photo via:奇美博物館

配合「台南400年」慶祝活動,奇美博物館特別穿越四、五百年前的尼德蘭,一觀當代的繪畫風潮。尼德蘭指的不僅是四百年前統治南台灣的荷蘭,還包括現今的比利時和盧森堡。當地的藝術市場順應經貿發展,彼特·布魯赫爾一世、波許、維梅爾和林布蘭等大師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尋創新與品質的平衡。

↑奇美博物館珍藏展《畫師們》,作品〈果實環串中的聖露西〉透過科學檢測發現,黃色標示出來的區域與環串果實靜物屬於不同畫布。
photo via:奇美博物館

新舊衝突也激發展覽的火花,科學檢測改革古老畫作的傳統詮釋,畫師們的創作過程在科技面前無所遁形,《果實環串中的聖露西》便是重要證據。通過紅外線、紫外光及X光檢測,館方發現這幅畫實際上由兩塊已畫好圖像的畫布拼接而成。觀眾在此當中也重新從新欣賞藝術,破譯尼德蘭密碼。

↑奇美博物館透過科學檢測尋找具有參考價值的文物資訊,探索畫作不為人知的祕密。
photo via:奇美博物館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4/10/26-2025/8/31

展覽地點:奇美博物館(台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

↑《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主視覺
photo via:聯合數位文創

英國最偉大的「光之畫家」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以卓越的光影運用與大膽的色彩實驗,重構風景畫的藝術表現。他捕捉瞬息萬變的天空、翻騰洶湧的海浪,以及晨昏交錯的光影變化,展現自然界的壯麗與戲劇性。他的作品不僅影響 19 世紀的藝術發展,更啟發了印象派及現代主義畫家。適逢透納誕辰 250 周年,「全球透納第一藏家」英國泰德美術館(Tate)的巡展即將於六月登陸台灣,帶來 80 件透納的經典畫作,完整呈現他如何透過光影,為風景畫注入情感與力量。

↑英國泰德美術館
photo via: TATE

透納辭世後,將大量油畫、水彩與素描遺贈國家,成為泰德美術館的核心館藏之一。本次展覽不僅是泰德美術館歷來最大規模的透納作品借展,更特別加入近 30 件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藉由跨時代的視角對話,展現透納藝術遺產的深遠影響。策展人伊莉莎白.布魯克(Elizabeth Brooke)表示:「其中最受矚目的《藍色瑞吉山,日出》,巡展結束後將封存 10 年,這可能是近十年來最後一次近距離欣賞這幅作品的機會。」無論是透納流動如詩的光影畫作,還是這場難得一見的個展,皆致力於捕捉歷史長河中最珍貴的瞬間,勢必引發崇高的迴響。

↑巡展結束後將封存 10 年的透納《藍色瑞吉山,日出》
photo via: 聯合數位文創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5.6.27-10.12

展覽地點:中正紀念堂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主視覺。
photo via: 時藝多媒體

東方與西方的「五千年歷史」如何攜手合作?《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將於故宮北部院區隆重登場。本次展覽精選 81 件經典畫作,解鎖雷諾瓦、梵谷、塞尚,以及馬諦斯、高更諸位你我並不陌生的藝術名家,完整呈現 19 世紀至 20 世紀西方藝術發展的重要脈絡。展覽以「身體姿態」、「肖像與人物」、「徜徉自然」、「從城市到鄉村」及「水岸風光」五大主題,透過不同時期的畫作,探索藝術家對這些題材的演變與詮釋。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特別展出多位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如瑪麗‧卡薩特、貝絲‧莫莉索與蘇珊‧瓦拉東,展現她們勇闖男性主導的藝術界,並為西方現代藝術帶來嶄新視角。

↑文森梵谷《花朵盛開的果園》,1888。
photo via: 時藝多媒體

本次展品由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The Met)提供, The Met 自 1870 年成立以來,珍藏橫跨五千年的人類文明與藝術精華,每年吸引超過 5百萬+ 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而今年,適逢故宮 100 週年院慶,東西方藝術在此交會,匯聚千年文化底蘊,共同打造一場無與倫比的藝術饗宴。

↑奧古斯特.雷諾瓦《彈鋼琴的兩位少女》,1882。
photo via: 時藝多媒體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5/06/14 - 2025/10/12

展覽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Photo Via: 寬宏藝術、KKLIVE、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臺北市立美術館、富邦美術館、奇美博物館、聯合數位文創、TATE、時藝多媒體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