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3 月 8 日婦女節,這幾天大家應該都有被電商的「女王節」、「女神節」廣告洗版吧?
↑38 婦女節是為了女性而產生的節日
這幾年下來,可能是因應各種購物節的興起,還有女性主義抬頭,女性的經濟消費能力變得更好,所以除了「 3 / 8 婦女節」的稱呼之外,電商們都打著「 3 / 8 女王節」、「 3 / 8 女神節」,甚至衍生出了「 3 / 7 女孩節」的旗幟,來促進 3 月 8 日這一個紀念日的消費。這些固然是電商的一種行銷手段,但也側面反應了女性經濟能力提升,有能力可以寵愛、犒勞自己的事實。
↑電商因應女神節,而推出各種購物優惠
而 3 月 8 日婦女節初衷,正是為了紀念勞動的職業女性。
冷靜!為什麼你的錢包要過38婦女節? 2019年11月11日,天貓商場雙11的交易額,僅6分44秒就超越2013年雙11全天成交額,打破1,000億人民幣只經過1小時03分59秒,晚上12點最終數字停在2,684億人民幣,在新零售、外賣、物流日益發達的今天,電商對於造節促銷可以說是中毒般的癡狂。
在真正平等的桃花源,那裡沒有「婦女節」 女性主義是個時常被誤解的名詞。幾年前在台北的捷運上聽到別人的談話,一個年輕男子跟朋友說:「台灣有這麼多女生要男朋友幫忙提包包,在公司搬重物的時候又說人家是女生搬不動,女性主義太強盛才會這樣,養出一堆公主!」當下覺得十分不可思議,女性主義這樣龐大的議題居然被簡化到提包包跟搬重
麵包與玫瑰
過去婦女的工作環境相當惡劣,薪水也不高,早在 1857 年的時候,就爆發過第一次大規模的抗議。在該年的 3 月 8 日,美國紐約的製衣和紡織女工,遭到當局派出警察鎮壓並驅散民眾,但也因此 2 年後,促成第一個工會組織的建立。
↑今年 3/8 在中爪哇眾議院前舉行了紀念 2023 國際婦女節( IWD )的行動
在這之後的數十年之間,幾乎每年的 3 月 8 日都有類似的抗議活動,在這之中最知名的一次抗議,莫過於 1908 年的 3 月 8 日,美國芝加哥有將近 1 萬 5 千名婦女走上街頭,要求縮短工時、增加薪水、獲得選舉權,更喊出那句知名的「 We want bread and roses too! (我們想要麵包還有玫瑰,麵包代表經濟保障,玫瑰代表生活品質。)」成為婦女爭取權益時,標誌性的一句口號。
↑在1912年勞倫斯遊行中,也使用了「 We want bread and roses too! 」這句口號
在 1921 年 9 月 9 日至 15 日之間,莫斯科召開了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保加利亞代表建議為紀念俄國女工在二月革命中的行為,把 3 月 8 日定為國際勞動婦女節,並從隔年開始生效,舉行紀念婦女節的系列相關活動。
↑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領導人—克拉拉·柴特金
不用婚姻證明自己的姊姊們
以前女性的工作環境不僅惡劣、連職業選擇跟發展都很有限,但在現代社會中,職業女性已經撐起了社會運作的半邊天。大家有發現嗎?這幾年下來,成熟獨立的女性力量漸漸受到群眾的重視,過往我們在電視劇中,會看到 30 歲以上未婚的男性被稱為「黃金單身漢」,但是 30 歲以上未婚的女性被稱為「敗犬女王」,好像女性只要不結婚,就算事業有成,人生還是不夠完整。
↑Netflix 韓劇《淚之女王》劇照
近幾年風向慢慢變了,30 歲以上的女性可以是「請吃飯的漂亮姊姊」、「乘風破浪的姊姊」,有錢、有能力的成熟女性依然很有魅力,不需要結婚或是依附他人也可以過得很好。偶像劇題材也慢慢從滿屏的「萬能霸道總裁 X 不黯世事傻白甜」,變成「縱橫職場的姊姊 X 貼心年下小奶狗」的劇情,姊姊的戀愛可以只談情,不談婚姻。
↑《請吃飯的漂亮姊姊》劇照
影劇裡慢慢開始重視女性的能力、財力,強調女性可以反過來成為經濟、能力較好的那一方,是很重要的轉捩點。想結婚的人,可以努力打造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現在已經是一個女主外、男主內也很正常的時代了;單身的人也有自己的精彩。想談戀愛就談,女性不結婚,怎麼了嗎?離婚了,又怎麼了嗎?喜歡小奶狗,一點都不丟臉啊!
女性也可以很強大!8個政治女強人:美國副總統賀錦麗、紐西蘭總理潔辛達、芬蘭總理馬林...追求理想時也成為她人的燈塔 我對「政治」這兩個字最初的印象來自於小時候的課本──政治,是眾人之事。卻發現所謂「眾人」似乎不包含老弱婦孺,尤其是參與政治的人,清一色是男性。 ↑政治舞台上大多以男性為主
4大依附關係看新時代女性養成記:擺脫依賴展現獨立,脆弱時也能照顧自己 新時代女性讓人欣賞的就是獨立、自主、無所畏的勇氣,要怎麼樣成為這樣享受孤獨,同時獨立?其實一點都不容易,大多數這樣的獨立都是許多眼淚跟苦難換來的成長,得不斷跟自己對話,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當可以靠別人的時候,還要選擇靠自己,那必然得有強大的信念
只有自己才能成為歸宿
過去會認為成為家庭主婦是女性的終點,好像一定要有個男人,才叫有個「歸宿」,刷老公的卡、被老公捧在手掌心,才叫做「被寵愛」。但小宅經濟正熱的現在,有些女生會在結婚前,就先替自己買一間小套房,或是小坪數但功能完整的房子,對於財務規劃、投資、風險管理的意識也更強,都是為了保障自己有「後路」,不管結不結婚,都有一個「歸宿」,不用等別人寵愛,自己就可以寵愛自己。
↑現在我們不需要依靠男人,也能寵愛自己
越來越多的女性政治人物、企業家、高管們出現在公眾視野裡,仔細看會發現,她們除了有良好的經濟基礎之外,還有個人的生活風格與品味。她們的存在鼓舞了同樣身為女性的我們,有能力才可以活出更漂亮的自己。工作、讀書、進修、旅行都可以豐富生活,除了保障該有的麵包之外,也可以有餘力替自己買一朵玫瑰。
↑前德國總理梅克爾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熟的女人麵包與玫瑰都要。
◎Photo Via:NETFILX, Pexels, 達志影像, INSTAGRAM (@skylanddorams ,@sandraferrervalero76 ,@filcamscgilsicilia ,@lbhsemarang ,@shopee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