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 是「Boy’s Love」的縮寫,為描述「男男戀愛」關係的一種創作類別,尤以女性主體意識為中心、由女性主導創作與幻想的男男戀情文本,最早始於七零年代的日本少女漫畫與小說,內容多為陰柔氣質美少年之間的純愛故事,表達濃厚的浪漫主義,特色是當中具有主動的「攻」方與被動「受」方等人物公式(設定)存在;日本以「腐」作為BL文化的通稱,而將熱愛收藏、閱讀或直接創作 BL 作品的女性稱為「腐女子(ふじょし)」。
「腐女子」流行至台灣時逐漸變成「腐女」一詞,曾經被主流媒體嚴重誤用,將「腐女」當作女性的「御宅族」(日本 ACG 文化的專精愛好者)或「宅女」(足不出戶的人)解釋,但「腐女」並不直接等於「御宅」或台灣人所理解的「宅」。
而早期所認知的 BL 文化,並不是現在一般的「同志文化」;過去的主流 BL 作品中,主角大多並沒有自己是「同志」的意志,雖然角色形象是生理男性,但動念與戀愛的契機,主要是「付出與回應」的表現,不是那麼明確地與「性向認同」有關,如角色「陷入戀愛」卻依然堅持自己並沒有同性戀傾向,宣示自我「原直男」的劇情等等(網路術語或稱「被掰彎」)。
當中又以 BL「同人誌」中,假想少年漫畫或動畫的角色之間有戀愛關係,將異性戀人物(或並沒有明確表示為同志的人物)作配對的「二次創作」、「衍生創作」為大宗主流,其內容多與現實世界的同志文化與生活方式有一段差異;故「腐」文化一般並不直接代表同志文化,一般 BL 作品也與「以男同志社群為主要受眾」的「同志作品」有所分別,「腐女」並不是女同志的意思,其本身與 LGBTQI 文化運動也並沒有太絕對的正相關聯。
當蠟筆小新成為集體回憶,誰能不被這些動漫聯名感動呢? 在前年那個還能出國散心跟趴趴走的年代裡,一如往常的會來個新宿 Beams Japan 走走逛逛。我通常都會住在這一區,畢竟睡過頭要去趕飛機樓下就可以搭接駁巴士,到了店門口,就看到幾個酒醉大叔,不停的喊著:「新醬~~~新醬~~~」然後開始模仿屁股見光外星人的動作
《玩具總動員》隱藏在喜劇裡的成熟思考:長大不一定是要告別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玩具總動員電影的1995年,是媽媽拎著到電影院看的年紀,那時候不知道什麼是皮克斯誰是史蒂夫賈伯斯(當年他擔當該公司的執行長),電影院裡被人類史上第一部由電腦動畫製作的卡通長片而驚艷不已,飛來飛去的巴斯光年、栩栩如生的綠色抱抱龍、正義勇敢的胡
但隨著時代變遷,社會性別價值觀上的進步,BL 作品的發展、走向,都與女性在社會中的位置與群眾「性別意識」抬頭有越來越深化的交互影響,根據日本酷兒領域研究學者溝口彰子著作的《BL 進化論:男子愛可以改變世界!日本首席 BL 專家的社會觀察與歷史研究》一書,認為 BL 作品是現代女性重要的情感寄託,女性作者根據女性的「理想」,創造出完美的男性角色(雖是「男性」,但並沒有俗稱的「直男臭」),而讀者將自己或其他人投射在美男角色中,從而獲取更多的「掌控權」(自主權),在保持距離的狀況下享受虛構愛情與展現情慾。
BL 作品反轉原本的性別架構,不受限於傳統男女刻板印象,跳脫性別二元,也展現出當代女性欲「脫出父權體制下」的男性操縱,擺脫「男性凝視(male gaze)」壓力的迫切渴望;BL 創作便漸漸從低調的小眾文化圈,成了流行文化中的一大環,甚至發展出自己的產業鏈!主要讀者群也從異性戀女性擴散開來,近年閱讀或熱愛 BL 文化的男性(稱為「腐男」,而有許多腐男本身就是男同志),在年輕世代中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而作品風格與路線也更加多元化,除了故事尺度從稱為「清水」的純愛浪漫故事到「肉漫」的十八禁激烈性愛內容都有,角色塑造也不再局限於美少年,有各種不同年齡、不同職業、跳脫傳統模式的樣貌(有黑社會和黑社會戀愛的故事、妖怪和人類戀愛的故事、褓姆和單親爸爸戀愛的故事等等等都有!),也從紙本漫畫、小說發展至電玩遊戲、手機遊戲、電視動畫、網路動畫、廣播劇、舞台劇…以及近期被熱烈討論的「影視」作品等等,其實現在「BL 作品」和「同志作品」之間的界線已越來越模糊,也沒有再那樣強調文字上的區分,顯示「腐的市場」、腐社群之壯大與主流化!
志村健-就算聽不懂日語,也讓你忍不住笑出來的魅力! 2020年3月29日,日本重量級諧星泰斗-志村健(志村けん)不敵武漢肺炎 COVID-19(新冠肺炎),宣布確診的四天內病情急轉直下,最終病逝於醫院,享壽70歲;幾乎是突如其來的消息,令所有日本人錯愕不已。 志村健本名志村康德,出生於 1950 年
Harry Styles、Troye Sivan、劉若英...遊走性別界線的歌手 跳脫框架活出靈魂的真實 如果提到打破性別界線的歌手代表,我會毫不猶豫回答 David Bowie,他是所有當代歌手的偶像,是六零到九零年代的傳奇,是整個時尚圈的寵兒,是跳脫肉體框架活出靈魂的存在,David Bowie 就是
比如具有泰國特色的 BL 戲劇,描述校園美少年的戀愛再加入日本 BL 漫畫的異性戀公式,廣受海外觀眾歡迎;而日劇《大叔的愛》(おっさんずラブ)是主流電視台製作的電視連續劇,雖於深夜時段播放,但已是日本性別意識的一大突破,以及相較之下,雖然韓國主流社會更為保守,但韓國娛樂文化世界已成功創造出「soft masculinity」,一種較為流動與陰柔的男性形象,韓國網路 BL 漫畫更是豐富而蓬勃發展,這些皆是腐文化已進入新時代的展現。
雖然早期定義上是分開的,但現在台灣有許多 BL 愛好者,本身也成為了同性平權運動的倡議者與參與者;透過日漸多元的作品與跨平台積極互動,創造 BL 經濟,不僅以輕鬆的方式使大眾關注討論多元性別議題,也是提供了比以前更寬廣的空間,讓觀眾去摸索自己的接受程度,那麼傳統偏見或框架便有機會漸漸消除,真正用「愛」的千百種形式去改變世界,感恩 BL,讚嘆 BL!
◎Photo Via:達志影像, IMDb, Instagarm(@cat_saezuru, @310jp, @sky132576, @duftf2106, @aiko_yuuki_18, @huangjing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