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位 gay 蜜聊天,我們談到「開放式關係」。他跟我分享自己的交友 APP 上有一個情感狀態的設置,其中一個選項就叫做「開放式關係」。我問他究竟是開放什麼?他詭異的一笑:「當然是『性』啊,難不成還是感情啊?」
有過那麼幾秒鐘,我嘲笑自己的天真。
是的,開放式關係開放的自然不是感情,而是性。但這樣大膽而粗暴的定義顯然沒有什麼內涵可言。秉持著熱愛冷知識的精神,我上網查了一些關於「開放式關係」的介紹,說真的這並非一個現代名詞,可能從很久很久以前,人類社會早就已經有人在實行「開放式關係」了,只是當時還沒有如此時髦的稱呼,甚至狹義的去定義,封建時代的一夫多妻也是以男性為出發點的「開放式關係」。一個男人可以擁有多段的情感、性關係,而那些女人也守著「秩序」默認這層關係。情欲、金錢和家庭都有著冥冥之中的平衡感。
↑經過長時間的淘洗,人們對於愛情、情欲、金錢和家庭交織成的價值觀,都在冥冥之中形成一種平衡感。
但自從一夫一妻制實行後,成為現世認定的關係標準時,開放式關係以一種「不正常」且非道德的面目讓人充滿難言之隱。首先我想說,擁有開放式關係的人不表示就特別「亂」,遵循一夫一妻制的也不表示他特別「正常」。相反的,開放式關係要維持下去,其實特別考驗所有關係內的人。也就是說,要處理好一段成功的開放式關係,你必須是個更為成熟、充分瞭解自己、擁有較高溝通技巧,並且能夠體恤對方的人。畢竟,即使像薩特和西蒙.波娃那段著名的開放式關係裏,也不免有時會有猜忌、爭吵、背叛、嫉妒等各種情緒。
|西蒙波娃的愛情指導棋|越墮落越快樂,問題是,你敢嗎? 4月14日是西蒙波娃的忌日,她在1986年過世,享年78歲。 這篇稿子是因應 Wazaiii 編輯部的要求,特別從西蒙波娃的愛情觀切入的。他們希望我能聊聊這樣一位存在主義、女權主義先鋒是如何影響當代人對愛情的看法。可是,如果你真正清楚的理解西蒙
脫出桎梏,解放枷鎖的新時代!「突破框架系」片單推薦 最近 Youtuber 名人「娘娘」的影片中(一位來自泰國的同志),說了一席言簡意賅,鏗鏘有力的話:「後現代主義已經沒有所謂的普世價值;二元對立、二分法這種東西,早就應該被打破了。」
「他們早就已經各玩各的了」
這句話大概率會出現在哪裡?我們評論一對名人夫妻,他們對外擁有正常的婚姻關係,且只會以這樣的面目示人,但據說私下其實並非如此的時候。但經年累月過去,他們沒有離婚,也沒有任何關於兩個人不合的傳聞,依舊是多數人眼中幸福的家庭。
美國性治療師和兩性作家 Tammy Nelson 形容這種關係為「新夫妻制」 :「這是當下越來越多的夫妻擁有相對於傳統一夫一妻制更為靈活的關係。在這種新型關係裏,婚姻或固定戀愛關係的參與雙方互為對方的主要關係依附者,只要不威脅到這種主要關係,戀愛雙方都能擁有其他形式的外部戀情。」
所謂微妙的平衡是什麼?就是在不威脅到主要關係中的兩個人的地位,雙方都默許對方擁有其他形式的愛情或性關係。
感覺這種關係的自由度很大對不對?
在這裡又要對嚮往這樣的自由的人說一句吐槽的話了。
因為自由是有代價的,其代價就是他們要比一夫一妻制的人付出更多,讓對方感到更有安全感,且不必擔心地位受到威脅的一切作為。在情感層面的依賴性、綑綁性更強,而不是形同陌路,成為名存實亡的婚姻或關係。
↑嚮往自由嗎?其實在古代,人類社會早就已經有人在實行「開放式關係」了,就例如封建時代的一夫多妻制。不同的是,這類型制度,只允許一個男人可以擁有多段的情感、性關係,而古代時的女性們在社會價值觀綑綁下,只能順從。
性與愛,真的可以分開嗎?
1980年代,在愛滋病被發現之前,美國中產社會的家庭中曾經隱密但規模龐大的流行過一個風潮:換妻俱樂部。他們代表著性解放、自由戀愛和第二次女權運動影響後暗藏在不少家庭中的隱蔽遊戲。
但如今,我們討論的開放性關係則在一個更為廣泛的定義裏。它不是簡單的換妻或多P性愛、封建社會的一夫多妻。願意接受開放式關係的"戀愛取向",平行於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之間。
但它們終究都要面臨一個問題:性跟愛,真的可以分開嗎?
多數開放式關係中,雙方在外都有開放的性。但也有一種開放式關係,只有一方在關係之外和別人有性,另一個人沒有。換言之,他接受他的愛人和別人有性關係,但他自己則沒有這個欲望,只要對方在感情上履行承諾並給足安全感就好了。
有些則會要求對方和一個陌生人只能發生一次性關係,因為多做幾次愛後也許就不只是性了。為了避免情感上的糾葛,只允許對方有性無愛。
由此可見,開放式關係的規範與結構是相當「客製化」的,並且需要嚴格堅守客製化規範,否則情感信任基礎也很容易就崩塌了。而這些規範其實也側面證實了,在人性中,性與愛確實沒有那麼容易分開。
◎Photo Via : INSTAGRAM, IMDb,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