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成年之後,中年到來,誰不是活成當初最不想成為的樣子?但這種莫可奈何,我可沒從86歲的小野洋子身上看到”


凱特王

2019-3-20

想嚐嚐這杯充滿性慾的怪味雞尾酒嗎?

「每個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卻沒有人知道她做了什麼。」

這是約翰藍儂對小野洋子的描述,大致上也是我們對她的粗略印象。大家都知道她,但具體是幹嘛的?還真不知道。

因為約翰藍儂,我們稱呼小野洋子為「遺孀」。她可能是這個世界最有名的寡婦了,畢竟是「搖滾界的第一夫人」啊!只不過在大多數披頭四歌迷心中,小野洋子更像一位邪惡的女巫、壞女人,他們寧可相信是她直接導致披頭四的解體,而不是藍儂與麥卡尼之間早就存在嫌隙。

 

music world(@musicworld1999)分享的貼文 張貼


↑在多數披頭四歌迷心中,小野洋子與約翰藍儂的情感是導致披頭四解體的原因。

尤其藍儂死後,小野洋子作為所有遺產與遺物的繼承人,30幾年來依舊不斷的曝光自己,更讓人們覺得她一直在消費自己有名的老公。「約翰藍儂的老婆」這張標籤彷彿原罪般,幾乎讓我們忽略這個女人其實是一位當代先鋒藝術家。

 

也許該嘗試拋開偏見了,撕掉「約翰藍儂」這張標籤,看完這篇文章介紹,你也許會承認小野洋子真的是位不平凡的女人。

 

Yoko Ono(@yokoonoofficial)分享的貼文 張貼


↑想想86歲的你會在幹嘛?水瓶座的小野洋子依舊活躍在她天馬行空的藝術領域中。光是這一點,就足以玩味。

1933年2月18日,小野洋子出生在日本一個富裕的家庭中。父親是銀行家,母親是現實主義畫家,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彈琴、學畫,是個按照大家閨秀標準來養的千金。19歲時隨著全家移民紐約,西洋文化的開放與自由,逐漸喚醒她內心壓抑許久的叛逆。

 

SPIRIT HOUSE(@spirithousecollective)分享的貼文 張貼


↑小野洋子移民紐約後,西洋文化的開放與自由,逐漸喚醒她內心壓抑許久的叛逆。

小野洋子與第一任丈夫開創了藝術風格極端的激浪派,他們反商業、反學術,推崇不拘一格的行為藝術,其宗旨為「企圖將藝術弄得不像藝術。」但小野洋子後來並沒有成為激浪派中的任何一員,因為她認為激浪派儘管去除了藝術原本的條條框框,卻也在另一個反向建構起了條條框框。世俗規範是她一直避免的東西,所以她在先鋒藝術圈一直都以特立獨行的個體存在著。

 

Yoko Ono(@yokoonoofficial)分享的貼文 張貼


↑世俗規範是小野洋子一直避免的東西,這也是她在先鋒藝術圈一直都以特立獨行的個體存在的原因。

既然小野洋子是一位藝術家,與其從約翰藍儂遺孀的角度認識她,不如從她以前到現在所標榜的身分切入,對她來說才合理公平吧!而要了解一位藝術家的內心,一定要從她的作品開始。藝術是小野洋子與世界溝通的媒介,也是她之所以是她的原因。

我們一生都在追尋自我,透過任何形式、物件,或者他人的評斷來窺探自己的內心。但有些人卻連了解自已的慾望都沒有,甚至不知如何表達,而有些人則到了遲暮之年依舊不停地的探索、追求,並且毫不在意外界的批判與責難,堅持做那個最舒服的自己。

 

Yoko Ono(@yokoonoofficial)分享的貼文 張貼

 

我想,每個年代都有叛逆的靈魂,我們都曾拒絕成為父母口中或社會期待的那個自己,但真正能將信念貫徹到底的又有多少人呢?成年之後,中年到來,誰不是活成當初最不想成為的樣子?但這種莫可奈何,我可沒從86歲的小野洋子身上看到。


↑2009年2月25日,威尼斯雙年展宣布,小野洋子「對語言藝術的革命性突破」,將授予她終生成就獎—金獅獎。但時至今日,絕大多數人對於她的身分標籤,恐怕還是約翰藍儂的遺孀。對於她的藝術作品,仍然有著兩極化的爭議與評價。

《切片》是小野洋子最為人所知的行為藝術表演,她一共表演過三次。第一次1964年在日本東京,第二次1966年在倫敦,第三次2003年在巴黎。表演過程很簡單,小野洋子靜坐在舞臺中央,邀請現場觀眾用剪刀剪下自己身上的衣服,並可將布料取走,直至她全身裸露。《切片》的表演其實是在對抗當時普遍存在於社會上的性別歧視,她用這場行為藝術來控訴男權社會對女性身體的侵襲與消費。

 

The Lonely Palette(@thelonelypalette)分享的貼文 張貼

 

 

Carlie Febo(@carlieccarlie)分享的貼文 張貼


↑《切片1964年日本》是小野洋子第一次表演這場行為藝術。

 

The Personal is Aesthetic(@aesthetic.resistance)分享的貼文 張貼

 

 

Arte 365(@arte_365)分享的貼文 張貼


↑《切片1966年倫敦》,相較於日本觀眾的羞澀,倫敦的人們為了想要得到她身上的衣服,爭先恐後撲向她,最後她不得不尋求保安維護。此舉也反映出60年代西方世界追求自由的狂放氣息。而這場表演之所以更加出名,是因為這是身為觀眾的約翰藍儂第一次見到小野洋子。

 

Kate Finkelstein(@finkelstein_art)分享的貼文 張貼


↑《切片2003年巴黎》,她在臺上說:「來吧!剪下我的衣服,隨便哪裡都可以。每個人剪下的面積不要大於一張明信片,並請將這碎片送給一個你愛的人。」

 

The Very Bored Girl(@theveryboredgirl)分享的貼文 張貼


↑《蒼蠅1971》,小野洋子創作的電影《蒼蠅》,整部影片只有兩個主角,一位是裸身躺著的女人,另一個則是一群蒼蠅。鏡頭跟著它,停留在她身體的不同位置,蒼蠅輕微的運動,看上去十分色情,洋子說這是她的自傳體電影,她的作品總是如此打破人的慣性思維。

 

Brenda Marcos(@lafilistea)分享的貼文 張貼


↑《蘋果1966》,只有一顆蘋果,人們會花200英鎊來看它一點點腐爛。有趣的是,約翰藍儂看到後,直接把它吃掉了,洋子當時很詫異,他怎麼就這樣把蘋果吃掉了?

 

 

(@torti72ks)分享的貼文 張貼


↑《NO.4 1966》,洋子拍攝的短片《NO.4》,四個螢幕同時展出近距離拍攝的屁股,背景聲音為這些屁股主人,以及那些想獻出屁股的志願者的採訪。當時正處於性解放運動的年代,短片一出引起了巨大反響,Swatch甚至出了一系列手錶,用錶帶上的圖案向這部短片致敬。

 

The Bookman and The Lady(@thebookmanandthelady)分享的貼文 張貼

 

↑《葡萄柚》是小野洋子在1965年的出版著作有人說,這本著作代表小野洋子一脈相承的思想體系,從她年輕時就已經建立完整,而且執行透澈。那些覺得她的藝術形式無聊透頂的人都該看看,也許會有不同的見解,也或許會像這本書最後的建議:閱後即焚(讓你覺得無聊到對買下這本書的自己生氣,然後想燒了這本書。)但是不是也有一種可能:看完覺得挺有意思的,並不想燒掉這本書呢?這本書的內容,是透過隻字片語對閱讀者下達指令或建議,所以這最後的開放式結局也是對讀者的一大實驗。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很有趣,想一窺究竟?

身為一位先鋒藝術家,一位世界知名搖滾靈魂人物的老婆,小野洋子始終知道自己站在風口浪尖上,被批判與評價是不可逆的宿命。

 

Yoko Ono(@yokoonoofficial)分享的貼文 張貼


↑小野洋子始終知道被批判與評價是不可逆的宿命

那些惡毒的話從來就不曾停止過,有人說,小野洋子為那些跟她一樣不具備才華,只會譁眾取寵的藝術家提供了一條捷徑:去戀愛,找個有名的對象,再從他們身上撿一些殘羹,也足夠自己消費半生了。

但當你放下成見,只從作品去窺探洋子時,又不免被她獨特的人生路徑所吸引。因此我不免要這麼想:我們有時討厭一個人,甚至不顧一切去詆毀她,不是因為她真的壞到什麼程度,而是特立獨行的她做了我們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惹得我們既羨慕又嫉妒?

嗯,一定是這樣的吧!

 

◎Photo Via:達志影像, INSTAGRAM, Twitter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