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珠寶是自我風格的表述以及讓自己看起來更美好,從這點來看,該是打破性別的。”


翻滾小姐

2021-6-28

Tiffany&Co.、BOUCHERON 詮釋珠寶中性奢華,Marc Jacobs、Harry Styles 都是不能沒有珠寶的男人

六月是同志驕傲月(Pride Month),正巧看到 Tiffany 推出的 Stand For Love 形象短片,致敬品牌以各種形式歡慶愛情並頌揚世上所有形式的愛,片中一群來自 LGBTQIA+ 社群的紐約客表達對愛的信念,美麗動人,而且無分男女都穿戴 Tiffany,這讓我不禁想聊聊珠寶的性別。

↑左為 BOUCHERON 的 RUBAN DIAMANTS 鑽石緞帶,右為 Tiffany 的 T 系列

↑Tiffany 推出的 Stand For Love 形象短片。

 

珠寶也有性別?先不妨看看身邊的男同事或同學(居家防疫的此時可能只能先看老公或男友),再回想一下參加派對或宴會時,男女配戴珠寶首飾的比例,應該不多吧,就連讀者定位為男性的時尚精品雜誌,也極少看到珠寶介紹。珠寶,似乎專屬於女性,配戴珠寶的男性不但是少數,有時還會被認為「很娘」,但時光回推4、500年,戴珠寶的男性可不少,甚至是主流,因為哥戴的珠寶不是裝飾,而是權力的象徵。

 

從落跑新娘到 TIFFANY 傳奇設計師~Elsa Peretti 和她給的人生啟示

從落跑新娘到 TIFFANY 傳奇設計師~Elsa Peretti 和她給的人生啟示 年輕的女孩讚嘆著地窖裡滿牆的人骨裝飾,昏黃光線為骷髏憑添詭譎陰影,但她著魔似的經常來到這座位於羅馬的嘉布遣會聖母無玷教堂(Capuchin Crypt)地窖,她望著 4 千多具從地面堆疊至頂部而成的僧侶骷髏,彷彿看的是米開朗基羅

珠寶奢侈的虛浮泡泡之後,是 De Beers 從與自然共處的實踐中,學習並昇華的永恆之美|從故事看珠寶|

珠寶奢侈的虛浮泡泡之後,是 De Beers 從與自然共處的實踐中,學習並昇華的永恆之美|從故事看珠寶| “謝謝 DE BEERS ,讓我身處奢侈品產業二十年,如今依舊未能忘卻那顆最善良的初心。 ” 從很多面向來說,珠寶編輯確實是一個夢幻職業。比如單就一趟國外出差,品牌會安排賓士等級車負責接送至機場、機位艙

閃亮的權力遊戲

16世紀文藝復興在歐洲遍地開花,對古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和人文秩序的復興,頌揚人體之美和手工藝的思潮,對服裝變得講究,精雕細琢和繁複華麗不再是宗教和神祗的專利,此時也開始出現的金雕、蕾絲和緞帶和裝飾性強的珠寶,尤其是中產階級崛起,精緻昂貴的服飾和珠寶裝扮最能彰顯擁有的財富。

這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肖像畫中,他不僅配戴珠寶,連衣服上都飾滿寶石,據說他擁有的珠寶首飾,超過同時代的任何女性,原因正是珠寶象徵著地位和財富,跟現在男人熱衷名錶和跑車是一樣的。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肖像畫中,他不僅配戴珠寶,連衣服上都飾滿寶石。

 

除了炫耀財富與權力地位,珠寶也是忠誠的象徵,現今許多男士仍會配戴的戒指就是確認效忠對象的方式之一。這兒說的可不是效忠另一半的婚戒,當時所配戴的貴金屬戒指,常會有家族徽章或效忠領主的象徵圖案,方便用於信封的封蠟,以及在社交場合人際的辨識。

戴珍珠耳環的男人

男性配戴耳環在當時也是很時髦的事,繼任亨利八世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傳聞中的情人─ 沃爾特羅利爵士(Walter Raleigh )就經常配戴女王贈與的珍珠耳環(女王自己很愛珍珠)。

↑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與傳聞中的情人沃爾特羅利爵士經常配戴珍珠耳環。

 

再後來的英王查理一世,也是珍珠耳環愛好者,被送上斷頭臺時仍戴著鍾愛的水滴形珍珠耳環。

 
 
 
 
 
 
 
 
 
 
 
 
 
 
 

On Dis Dae(@ondisdae)分享的貼文

↑英王查理一世

 

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也總是披掛著最閃耀的珠寶,在凡爾賽宮接見各地使節,正是法國國王對珠寶的熱愛,推動後來法國珠寶產業的發展。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打造的巴黎是所有女人趨之若鶩的|當代時尚男子圖鑑|

路易十四打造的巴黎是所有女人趨之若鶩的|當代時尚男子圖鑑| 首先,這是一個連載。再來,這是一個談論關於時尚、關於男人的文章。世間男子百百款,唯有列入圖鑑中的才是傳奇。 今日,提到時尚之都我們第一個反應肯定是「巴黎」,這裡不僅是許多精品的誕生地,法國亦成為優雅的代名詞。 但我們都知道,文藝復興的

從 HARRIS REED、PALOMO SPAIN 等獨立設計師品牌看見「性別流動」,不只是把衣服「中性化」這麼簡單

從 HARRIS REED、PALOMO SPAIN 等獨立設計師品牌看見「性別流動」,不只是把衣服「中性化」這麼簡單 「一旦你能自由的表達自身的性別流動性,心就會被啟動,讓你更能對抗偏見,不去在意他人的想法,也會變得更明智。」在 GUCCI 與英國電影製作人 Jade Jackman 合作的短片《The Fut

亞洲大公的瘋狂珠寶

男人配戴珠寶的歷史,最輝煌頂峰就屬文藝復興時期,但不僅是歐洲皇室和貴族的男人,亞洲也有用珠寶來彰顯權勢地位的瘋狂富豪,最知名的就是16世紀前半至19世紀中葉於印度建立政權的莫臥兒王朝(Mughal),印度王室深厚的珠寶文化,一部份源自他們天然的地理條件,印度戈爾康達(Golconda)礦區出產頂尖等級的鑽石,喀什米爾有著最罕有豔麗的藍寶石;最頂級的祖母綠,則經由當時由葡萄牙控制的果阿邦港口,從貿易途徑哥倫比亞運抵印度。

↑印度王室擁有深厚的珠寶文化

 

據記載的印度王朝傳統,大公的珠寶也是彰顯權威的重要象徵,而且因為坐擁鑽石寶山,當時統治者對寶石稀有度、物理特性和來源出處都格外重視。也因此,當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卡地亞與寶詩龍等歐洲高級珠寶商與之交流後大為驚豔,從印度擷取許多設計靈感,而由珠寶商引進的寶石切割以及金屬加工技術,也讓大公們的珠寶更為華麗璀璨,成為王室追捧的珍品。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也是卡地亞所接過最高價的訂單,是1928年為印度大公 The Maharajah of Patiala 製作於慶典配戴的鑽石項鍊,費時三年打造,其中重達234.65克拉的戴比爾斯主鑽,為世界第七大鑽石。

↑印度大公 The Maharajah of Patiala

 

↑印度大公 The Maharajah of Patiala 製作於慶典配戴的卡地亞鑽石項鍊

 

中性珠寶的召喚

男人熱愛配戴珠寶的歷史延續幾百年,直到19世紀後期,腕錶成為主流,加上社會文化價值觀的轉變,珠寶逐漸變成買來送給女性,由妻子或情人配戴來襯托自己的裝飾。時值今日,除了嘻哈潮流的街頭文化珠寶,珠寶多半讓人直覺聯想到女性。

但近幾年,隨女性配戴珠寶風格亦發強調個性,以及無性別時尚成為主流,愈來愈多高級珠寶品牌的入門系列珠寶都走中性風格,像是 BVLGARI 寶格麗的 B.zero1、BOUCHERON 寶詩龍的 quatre、Tiffany 的 T 系列或 HardWear 系列、CHANEL 香奈兒的 Coco Crush,以及 GUCCI 古馳最新發表選用三色貴金屬的 Gucci Link to Love 系列等,都是無分男女戴起來都有型好看的珠寶。

↑BVLGARI 寶格麗的 B.zero1 系列

↑BOUCHERON 寶詩龍的 quatre 系列

↑Tiffany 的 T 系列

↑GUCCI 的 Gucci Link to Love 系列

時尚男士的帶動也助長這趨勢,指標性的如 Marc Jacobs 鍾愛的 MIKIMOTO 珍珠項鍊,居家防疫時期他在 IG 的各種自拍照中都有這條項鍊,提醒我們在家也別忘了用珠寶讓自己保持儀態,另外如菲董(Pharrell Williams)在2016年戴珍珠項鍊現身香奈兒秀場、去年底成為127年來首位獨稱美版《VOGUE》封面的哈利斯泰爾(Harry Styles)也經常配戴珠寶,他出席2019年大都會博物館 Met Gala 時,配戴單邊珍珠耳環,也是毫無違和感。

↑Marc Jacobs 在 IG 的自拍照中配戴 MIKIMOTO 珍珠項鍊。

 

↑Pharrell Williams 戴珍珠項鍊現身香奈兒秀場。

 

↑Harry Styles 經常配戴珠寶,掀起男士珠寶的風潮。

 

除了入門款,愈來愈多品牌也在高級珠寶系列中注入男女都能配戴的無性別概念,像是 MIKIMOTO 與 Comme des Garcons 聯名推出的珍珠項鍊,形象照直接由男士來演繹,官方 IG 新曝光的耳扣也是男女都適用;BOUCHERON 今年初發表聚焦二零年代裝飾藝術的 Histoire de style, Art Déco 高級珠寶系列,也能看到男女模都能配戴的設計。

↑MIKIMOTO 與 Comme des Garcons 聯名推出的珍珠項鍊。

 

↑BOUCHERON 的 RUBAN DIAMANTS 鑽石緞帶

↑BOUCHERON 的 Histoire de style, Art Déco 系列。

珠寶,因其貴重稀有性,至今仍多少具有財富地位的象徵,但重要的是,自我風格的表述以及讓自己看起來更美好,從這點來看,珠寶該是打破性別的,只要出於喜愛、能為自己帶來美感的愉悅,或能表現自己的態度,誰說男人不能戴上美麗的珠寶呢?

 

◎Photo Via:BVLGARI, Tiffany, GUCCI, BOUCHERON, Instagram (@kinghenryviiitudor@robespierre_9@ondisdae@leroilouisxiv@hrithik_institution@livehistoryindia@portugalgemas@themarcjacobs@vinecagray@guardianweekend@official_mikimoto)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