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襲來超過一百天,大家除了習慣出門戴口罩、宅家下廚之外,「好想出國玩啊…」這一類的微抱怨文,應該是滑朋友圈最常讀到的吧。身為動不動就腳癢的旅行愛好者如你如我,相信一定很能感同身受。
↑作者帶讀者們看看台灣的城市之美。
在這段不出國的時間裡,我的止癢方案則是盡量懷著正在旅行的好奇心過生活。沒想到,連在家附近閒晃也能逛出讓我雙眼發光的「景點」,讚嘆自己所處的台灣原來那麼美好之餘,我也稍稍的跟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做了點和解。
於是,我想分享給同路的人們。那些景點可能就藏在你平時會走過的路上,可以是一方空地再造、一處頹傾的老屋重建、一條公共廊道的功能升級…。設計師把閒置空間搖身一變,成為每座城市裡的珍珠,等著識貨的你我去發現。
↑每個城市的角落都有很多驚喜。
↑每座城市都有珍珠,等著識貨的你我去發現。
景點 #01:高雄水水,Kaohsiung
如果可以,我想認真說三次我有多喜歡「高雄水水」這個地方。不只名字可愛、設計有梗,連它的存在都很有意義。位在鄰近港區的邊陲地帶,據說這裡曾經放眼望去,是眷村拆遷後附近居民口中的十年荒蕪。比鄰的老平房不復在,廢棄建材就地回填迫使樹紮不了根,而這一切都被這座會吐霧的混凝土山谷所取代。
↑「高雄水水」這個地方,不只名字可愛、設計有梗。
每 30 分鐘一到水霧準時噴灑,大人小孩就地集合,對四季如夏的南台灣而言是最令人期待的救贖。設計蜿蜒如河般的水泥牆,最高處約莫是我身長的兩倍,像一座山谷,全白的霧在身不見底的灰裡自然的蔓延開來,笑聲也是。短短五分鐘不到,走一圈就已經夠讓我心跳加速的了,更足以讓我用新的角度來看待曾經生活過的高雄。
↑這樣的小角落,為高雄帶來不一樣的城市風貌。
高雄水水: 高雄市中華五路與復興三路路口
開放時間:每日10:00-20:00
景點 #02: ParkUp ,Taipei
ParkUp 就我的理解,是一個 big idea 。它可能早就把離你最近的那塊空地,佈置成你可以去沉思放空的秘密基地,只是你還不知道而已。兩年多前「 ParkUp 古亭」誕生了,旋即成為 IG 上打卡的熱點。
↑「 ParkUp 古亭」誕生了,旋即成為 IG 上打卡的熱點。
設計師整理了被巷弄跟民居包夾的閒置用地,並安裝各種供拍照用的吊床、單槓、鞦韆等,讓附近的居民多了一處共同活動的空間。曬棉被、種花、做運動、乘涼…,鄰里間的交流於是活絡起來,學習著共享生活也照顧起附近的其他空地。
↑如果你最近剛好路過空地,不妨放慢腳步看,城市不一樣的風貌。
接著「 ParkUp 松菸」、「 ParkUp 樹德公園」隨後出現,也延續著相同的概念。如果你最近剛好路過空地,不妨放慢腳步看看是否有改頭換面囉。
ParkUp 古亭: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04巷16號
開放時間:每日06:00-21:00
台北夜晚的微醺浪漫從這裡開始 對我來說,認(過)真(勞)工作就是為了好好生活,尤其在經過一週工作摧殘的星期五,找上一個絕佳地點,大口吃美食、大口喝酒,這才叫人生吧!至於哪種類型的餐廳最適合呢?可以確定的是不會是需要許多規矩的高級餐廳,畢竟你工作已經夠多規矩,沒必要下班後吃個飯、喝個酒還要綁手綁腳。如果問我放鬆該去
|Wazaiii Street Snap|台北街頭潮魂-我每天都認真穿搭 就算只是出門買個小吃 DAY 1 「欸!你穿這麼好看,要去哪?」 當你看到好友或家人做出很「不一樣」的穿搭時,是否也曾這麼問過他?這不禁讓Wazaiii編輯部思索著,從小便被灌輸要「看場合穿衣服」的我們,難道只能在出席重要活動
景點 #03:心中山,Taipei
如何證明一個城市是否充滿活力?我認為最顯而易見的例子來自於,即便是到了夜晚,還是有許多人與人的對話在不同的街角展開。連接捷運中山站、雙連站間的帶狀路面所改造而成的「心中山線形公園」,串起鄰近街區,提供城市裡的居民得以開展更多對話的舞台。
↑「心中山線形公園」,串起鄰近街區,提供城市裡的居民得以開展更多對話的舞台。
我依稀記得這段路,曾經就是所謂的捷運站出口後面黑黑髒髒的行人徒步區,是女性友人們公認 feeling 危險的地方,現在卻脫胎換骨,成為台北都心最 hip 的休憩場域。巷弄咖啡、書店、百貨商圈,再加上鄰近台北當代美術館,濃濃的藝文氛圍在「心中山」沿線發散出創意市集、表演舞台、閱讀座椅等有意思的區塊。從路面拾級向上的觀景平台,正好給路過的你,在人聲鼎沸的城市中一個稍作喘息的機會。
↑這裡變成台北都心最 hip 的休憩場域。
心中山:捷運淡水線中山站至雙連站之間
相關活動公告:https://www.travel.taipei/zh-tw/event-calendar/2020
景點 #04:河樂廣場,Tainan
中國城對於很多從小生長在台南的人而言,都有一段屬於這裡的獨特記憶,也包括我在內。一個可以稱之美好的城市,我深信都要有一條河來妝點,台南的河,就屬運河了吧。而中國城正好就位於一條直通運河邊的大馬路上,嚴格說來是蓋在馬路的正中央,恰恰擋住了從路頭就可以直觀運河在路尾的絕佳視野。也因此,我對中國城的記憶是陰暗、是負面的。
↑「河樂廣場」,保留部分中國城原有老結構,還原百年前運河盲段的水景。
中國城拆除後停滯多個年頭的工地廢墟,終於在前不久改建成一處白色潟湖,廢墟清爽升級成親水公園。這剛對外開放的「河樂廣場」,保留部分中國城原有老結構,還原百年前運河盲段的水景。我最喜歡的是穿過橋下的親水設計,加上定時噴灑的水霧,充滿戲劇性的橋底空間於是出現。歲月如河,新舊在這裡交匯,我覺得簡單中頗有詩意,重新喜歡上了這裡。
河樂廣場 :台南市環河路、康樂街交叉路口
開放時間:09:00-22:00,每週二休園維護。
以上景點說實在的若不是因為疫情,我可能還沒有機會能好好的去發現去體驗。旅行我想不應該只是用距離來下定義,懷著正在旅行的好奇心過生活,在生活的城市中找亮光,其實美好可以那麼俯拾即是。
◎Photo Via:Shin Huang,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