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2024威尼斯美術雙年展剛結束,2026 台灣館代表又是誰?35歲藝術家李亦凡以 AI議題與影像科技,代言台灣精神,參加世界級藝術舞台”


Wazaiii

2024-11-30

2026 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名單揭曉!青年藝術家李亦凡以科技工具影像作品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新生代藝術李亦凡代表台灣!他是誰?為什麼?

雖然本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剛剛圓滿落幕,2026年第61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的參展藝術家已經揭曉!將代表台灣的藝術家是年僅35歲的「李亦凡」。根據提名委員會的說法,他的藝術作品常常使用遊戲引擎以及自製的影像工具,創作兼具當代最重視的「議題性」和獨特的視覺風格,手法更結合傳統錄像技術、數位媒體、實體造型物件,作品的虛與實將會帶給台灣館豐富感受。

↑2026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的參展藝術家「李亦凡」

讓金馬60、威尼斯影展響起槍聲的新星,《愛是一把槍》導演李鴻其,在子彈時間中實現未竟之夢|Wazaiii 專訪|

讓金馬60、威尼斯影展響起槍聲的新星,《愛是一把槍》導演李鴻其,在子彈時間中實現未竟之夢|Wazaiii 專訪| 像是要鳴槍一樣,李鴻其舉起手,恍惚間槍聲響起,台下觀眾都看著,當他拿下自己的獵物——一個導演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競爭的「未來之獅」,或稱威尼斯影展最佳首部劇情長片,「這是真的嗎?」他問,那一刻被凝結成永

超值得!不用飛英美,在台看世界頂級藝術—富邦美術館羅丹展、到奇美徜徉梵谷鉅作、高美館朝聖攝影大師,教科書經典看飽飽

超值得!不用飛英美,在台看世界頂級藝術—富邦美術館羅丹展、到奇美徜徉梵谷鉅作、高美館朝聖攝影大師,教科書經典看飽飽 喜歡到世界各地參訪美術館的你,今年夏天在台灣從北到南走一趟,就能網羅世界及美術館的蒐藏品。從美西最大且最有影響力的加州郡立美術館 LACMA 遠道而來的羅丹雕塑、印象派畫作;英國國家藝廊的四百年藝術

不只是2026 雙年展,早就揚名國際

獎項加身的李亦凡,光是今年便以錄像作品《難忘的形狀》得到「銅鐘藝術賞」、第 46 屆「金穗大獎」,先前也獲得2022「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項。不光如此,他也是國際展覽的常客,東京 NTT InterCommunication Center (ICC)的2024一年展「非常迫近的遙遠」、美國紐約雕塑中心( SculptureCenter )「小世界影院」都有他的身影(錄影?)。在國內的雙年展們,藝術家還是2023 台北雙年展「小世界」、2021  亞洲雙年展「未至之城」、2020 台灣美術雙年展「禽獸不如」的參與者。

↑藝術家李亦凡錄像作品《難忘的形狀》,2023
photo via:藝術家本人提供

↑藝術家李亦凡錄像作品《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 2021
photo via:藝術家本人提供

 

XR 沉浸式體驗走進 teamLab、梵谷、《厲陰宅》、《名偵探柯南》與《獵人》的世界,讓藝術展覽成為你的冒險!

XR 沉浸式體驗走進 teamLab、梵谷、《厲陰宅》、《名偵探柯南》與《獵人》的世界,讓藝術展覽成為你的冒險! 隨著互動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再加上身處一支手機人人就可以分享所見所聞的社群時代,越來越多的展演,以各種手法與科技創造出身臨其境般的「沉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是一種以「

藝術之秋泡美術館!高美館《瞬間》網羅名作、忠泰美術館點燃設計魂...4大近期台灣必看展覽|名建築蒸蛋的旅行筆記|

藝術之秋泡美術館!高美館《瞬間》網羅名作、忠泰美術館點燃設計魂...4大近期台灣必看展覽|名建築蒸蛋的旅行筆記| 我覺得看展是自私的,有自己的步調、有自己的喜好。懶得跟別人溝通的時候,我總想找個展覽,把自己丟在裡面獨享清靜。建築男友也很有默契,即便常一起逛,也一定是各走各的,反正會在出口相遇。且我覺得看展覽必須自

藝術家理念=不好意思+將就主義=台灣精神

李亦凡在創作藝術時,因為不敢麻煩他人,試著用 DIY 與科技工具取代電影工業的大量人力,「未完成」的作品質感在偉大志向與人力侷限的矛盾間誕生,也顯示台灣人的「歹勢」(pháinn-sè,不好意思)和「凊采」(tshìn-tshái,將就)。最近幾年,藝術家李亦凡也思考 AI 科技和內容監管、人類主體性的關聯,相信在 ChatGPT 等 AI 工具流行的當前,你我都對此題感到十分熟悉。第61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預計在 2026年4月舉辦,雖然展覽主題和多國參與者資訊尚未公開,李亦凡如何在全球藝術盛會中,提供有關資訊與影像的另類思考,並且給世界耳目一新的台灣影像,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2024 年第八屆銅鐘藝術賞得主李亦凡
photo via:翁氏工作室

 

 

◎Photo Via: 藝術家李亦凡本人提供,翁氏工作室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