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生活家

“2024最具藝術性的音樂祭「聲波薩滿」,從音樂與精神儀式的集體聚會,穿越差異、重新產生連結。”


Wazaiii

2024-10-11

2024最具藝術性的音樂祭「聲波薩滿」,4大看點、10組精選藝術家演出名單!從音樂與精神儀式的集體聚會得到療癒!

立方計劃空間將於11/23、30與12/1主辦第二屆「聲波薩滿音樂祭」,突破了傳統音樂祭的既有框架,大膽嘗試將獨立樂團、演講、實驗聲響、音樂與視覺藝術結合,打造成令人耳目一新的跨領域藝術盛會。前衛的策展概念加上脱格的命名,一時之間讓人難以理解這是什麼活動,Wazaiii 編輯幫大家整理重點,讓大家快速了解這個新奇好玩又充滿藝術量能的音樂節。

↑2024 聲波薩滿的主視覺和立方計劃空間
攝影:朱特

故宮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打造「大美不言」特展,穿越古今綻放典藏精粹的五種極致之美!|Wazaiii 時尚郊遊去|

故宮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打造「大美不言」特展,穿越古今綻放典藏精粹的五種極致之美!|Wazaiii 時尚郊遊去| 莊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若美的真諦能穿越時空與文化,會以何種姿態展現?國立故宮博物院偕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 Van Cleef & Arp

「地方創生」正發生!從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台東月光.海音樂會...看在地文化湧現新活力!

「地方創生」正發生!從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台東月光.海音樂會...看在地文化湧現新活力! 不研究不知道,「地方創生(Regional Revitalization)」一詞竟然源於日文漢字,最早出現在2014年,當時日本政府率先推出一條《まち・ひと・しごと創生法》(中文譯作《城鎮、人、工作創生法》),此條法規後來

聲波薩滿是一場音樂祭?

這是一場充滿藝術性的音樂祭,也是關於聲響的藝術節。「聲波薩滿音樂祭」突破了傳統音樂祭的既有框架,大膽嘗試將獨立樂團、演講、實驗聲響、音樂與視覺藝術結合,打造成令人耳目一新的跨領域藝術盛會。

活動邀請了國內外四十多組的樂團、藝術家、音樂家、學者、文學家等共同參與,包含知名作家吳明益+裝咖人、日本行為表演藝術家梅田哲也、泰國 DJ Nuh Peace、Dankwart(盧森堡)聲響工作坊、印尼電子聲響 Kadspat 與台灣跨域潮流文化音樂品牌 Melting Part,創作能量滿溢,在科學理性的基礎上建構靈性療癒的可能,並且創作向度多元,大家如果前來,聽覺、視覺、肢體...都能感受到全方位的體驗。

 
 

↑2022 聲波薩滿

 

這個音樂祭有主題:「穿越差異旅店」

主辦單位是深耕音樂與文化相關活動的「立方計畫空間」,這也使策展主題成為「聲波薩滿」的最大特色。策展概念以「穿越差異旅店」為主題,延伸出五個章節子題,並融合行為表演、舞蹈、短片放映、藝術裝置等內容,推進聲音、表演與藝術的邊界。

「穿越差異旅店」聚焦於反思當今科技驅動下的所造成的隔離、差異與冷漠,並試圖透過音樂與表演儀式,探索如何創造讓不同群體得以產生彼此連結、溝通和聆聽的空間。這個主題下,共分為五個章節:「媒介化的生活」、「差異旅店」、「聆聽的群島」、「感知的織毯」以及「聲之海」。這五個章節也將呈現於不同的場地和表演設計中。

↑立方計劃空間的三位策展人
攝影:朱特

多維度的沈浸式藝術設計空間

「聲波薩滿音樂祭」將視覺設計、空間設計與節目編排融合,主要視覺意象由台灣重量級設計師洪彰聯操刀,由林立翔、黃懷陞、Deka Dance 裝置團隊等與立方策展團隊共同打造出沉浸式空間。並且有多組藝術家的演出將突破舞台框架(如藝術家黃大旺、天團、江源祥與海筆子大樂隊等)走進人群,或是在不同空間走走,讓觀眾能身心感受藝術的魅力。

↑海筆子大樂隊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恆成紙業作為本次活動的共同合辦,也提供了自身場地作為表演空間,完成聲波薩滿「非典型表演場域」的空間實驗。觀眾走進平時難以抵達、且充滿有機感與工業風的紙業工作空間,以及由知名日本建築師青木淳設計的「忠泰RS289」場地參與這場音樂祭。

↑忠泰 RS289

Adele 愛黛兒反對的 TikTok 化音樂其實是「聲音迷因」?抖音歌讓獨立音樂人爆紅,卻也造成聽眾「多巴胺成癮」!

Adele 愛黛兒反對的 TikTok 化音樂其實是「聲音迷因」?抖音歌讓獨立音樂人爆紅,卻也造成聽眾「多巴胺成癮」! 短影音 有鑑於短影音(short-form video, SFV)的影響力,2024 年初,環球唱片公司(Universal Music Group)重新針對 AI 生成內容(主要是利用 

日本福岡咖啡 NO COFFEE 插旗台北中山!限定口味可頌、時髦聯名周邊,不只咖啡還是潮流選物店!

日本福岡咖啡 NO COFFEE 插旗台北中山!限定口味可頌、時髦聯名周邊,不只咖啡還是潮流選物店! 2015年誕生的 NO COFFEE,來自於「NO COFFEE NO LIFE」,對於許多人來說,咖啡就是生活上的重要因子。但對於他們而言還有另一層含義,「不只咖啡」還有更多有趣的事可以一同加入,因此所有商品也

10組精選藝術家演出名單!

1.馬來西亞點子聲響藝術家 Kamal Sabran:來自馬來西亞藝術家、學者、研究員。他的作品是跨領域的,處於藝術、科學、技術和靈性的交集處。他的藝術研究工作重點在於基於藝術的干預,以促進心理健康和福祉。IG: https://www.instagram.com/kamalsabran/

↑ Kamal Sabran

2.台灣跨域潮流文化音樂品牌 Melting Part: 以「現場音樂表演」為出發點,透過各式策展活動,將街頭文化(DJ、街舞等元素)與當代藝術、潮流、時尚接軌,創造場場難忘的體驗。自創立以來持續與橫跨多重領域以及國界的藝術家合作。IG: https://www.instagram.com/melting.part/

↑ Melting Part

3.Clara Emery+徐嘉駿 Live Cinema:Clara Emery 畢業於芝加哥藝術學院(SAIC)攝影創作碩士、明尼阿波利斯藝術,透過實驗錄像與大片幅攝影編織歷史、記憶和迷信。 徐嘉駿為實驗音樂家、活動策畫、獨立廠牌主理人。長年投入實踐無輸入反饋 (No-input Mixing Board) 演奏技術,並建立出其獨樹一格的語彙。2019 年三月起,他開始在臺北的各式公共空間 (如地下道、天橋、隧道涵洞等) 游擊演出〈Outer Pulsation〉,你很有可能已經看過他。IG: https://www.instagram.com/xu_jared/

↑ (左)Clara Emery and(右)徐嘉駿

4.印尼電子聲響 Asep Nayak:Wisisi 音樂(瓦梅納當地的傳統音樂 ),他在家用音頻軟體 FL Studio 把音樂變成快速、強烈震撼的版本,從家裡後院、叢林、學校、教堂、公共交通、傳統市場、足球場到藝術節等場所都能聽到它的播放,深受當地歡迎。 2021 年在日惹雙年展上首次演出,2023 年在柏林 CTM 音樂節亮相,YT 也聽得到他的音樂。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ep_nayak/

↑ Asep Nayak

5.日本行為表演藝術家梅田哲也:著目於環境、建築、聲音和光、人的舉動等眾多作品題材。他活躍在日本國內外,以日常生活中的物件為素材,將其重新構成,吸引觀者的參入彼種有交互性的裝置作品現場。此外,他也與其他音樂家共同演奏自制的樂器。官方網站:https://siranami.com/

↑ 梅田哲也

6.印尼電子聲響 Kadapat:認識 Kadapat 就意味著認識來自峇里島郊區的千禧一代,他們從小就學習甘美朗及其傳統,並在 Banjar (一個基於當地傳統和禮儀而建立的社區組織) 為傳統和宗教儀式演奏甘美朗。由巴加 (Barga Sastrawadi) 和尤基 (Yogi Sukawiadnyana) 在峇里島成立的音樂組合。他們結合峇里島的甘美朗 (竹和銅) 與電子元素,以探索聲音表達;將神秘主義,如黑魔法、傳說和神話,在想像的遊戲和對生活周圍問題的諷刺中進行詮釋和解構。IG: https://www.instagram.com/kadapat___/

↑ Kadapat

7.無相電子佛咒搖滾:由新銳電音製作人 Dusa Naga 與資深吉他手 Noki 所組成的音樂計畫,致力於將佛教音樂現代化,打破傳統宗教音樂框架。融合電子、搖滾、嘻哈、民族與世界音樂等多種元素,結合佛經、陀羅尼的持誦,創造其獨特的音樂風格。簡言之就是用搖滾的方式,認真唱佛經。YT: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1vpCGlUE8&t=2s 

↑ 無相電子佛咒搖滾

8.冰島聲響行為藝術家 Ásta Fanney Sigurðardóttir:創作跨越詩歌、視覺藝術和音樂。作品常常融合文字與視覺元素,創造出充滿詩意的藝術空間,讓觀眾在其中感受到強烈的情感和思考。她經常參與到公共空間和非傳統場所的藝術干預活動中,通過藝術來與社會互動和對話。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tafanney_art/

↑ Ásta Fanney Sigurðardóttir

9.新加坡實驗音樂、即興聲響藝術家 Bani Haykal:他是一位文本與音樂實驗者,也是 OFFCUFF及 b-四重奏(b-quartet)的成員、The Substation 的聯合藝術家。作品主要使用原音樂器,包括傳統的及實驗性的,研究圍繞於敘事、結構即興以及話語。IG: https://www.instagram.com/fdbckfdfwd/

↑Bani Haykal

10.盧森堡聲響工作坊 Dankwart:音響工程師、聲音藝術家和生態聲學家。作為電吉他手,他參與多個樂隊的演出,包括三人組“ARGON”。2014 年起,他以藝名 Dankwart 發表個人作曲作品。他的聲音藝術和研究成果已在盧森堡卡西諾當代藝術中心、多瑙河-奧恩國家公園遊客中心等地方展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am_dankwart_erpelding/

↑Dankwart

 

 

◎Photo Via:聲波薩滿、立方計劃空間、各藝術家、忠泰建設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