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觀察家

“《哥吉拉》、《假面騎士》、《鹹蛋超人》..等數之不盡的「特攝」作品,是許多人心中的集體回憶,更是至今仍讓人執迷不悔的滿滿收藏。”


哈姆湯郎

2022-7-18

《哥吉拉》竟是因《金剛》而生?日本「特攝」文化掀起全球的視覺革命!

如今,我們在看到「特攝」這兩個字時,會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日本那些由演員穿上道具服,飾演怪獸或變身英雄的獨特影劇文化。事實上,雖然日本的特攝文化確實有無數的支持者,但回到最初,對於「特攝」這兩個字的定義,卻與現在不太一樣。

所謂的「特攝」正如其名,是「特殊攝影技術」的簡稱,像1925年的《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便以定格動畫的方式,讓觀眾首度在大銀幕上看見會動的恐龍,就此掀起了一股視覺革命。

↑1925年的《失落的世界》

到了1933年,《金剛》(King Kong)一片的問世,則在背景方面採用繪製或投影技術,以及微縮模型等作法,讓人感受到金剛巨大的身形,並藉由沖洗底片的方式進行合成,將真人演出與微縮模型拍攝的畫面合而為一,以當年劃時代的作法,成功讓這部電影震撼了全世界。

↑1933年《金剛》

↑1933年《金剛》

《金剛》的出現,使一名日本的年輕電影工作者深感震撼,甚至更想辦法弄來《金剛》的膠卷,就這麼一格格的仔細研究整部電影,奠定了他也想拍攝此類作品的心願。

20首日本動畫主題曲:《灌籃高手》、《七龍珠 GT》、《數碼寶貝》...陪伴童年的日文歌,前奏一下就想哭!

20首日本動畫主題曲:《灌籃高手》、《七龍珠 GT》、《數碼寶貝》...陪伴童年的日文歌,前奏一下就想哭! 講到日本卡通,除精彩的劇情引人入勝,主題曲或是片尾曲亦是精髓之一。今回,Wazaiii 便整理出20部經典日本卡通,除簡述其故事內容之外,也會同步放送其主題曲(片尾曲),當然,若沒看過這些卡通,我們挑選出的

那些宮崎駿女主角教我的事

那些宮崎駿女主角教我的事 說到宮崎駿這位動畫大師,恐怕是無人不曉。跟很多人一樣,我也是宮崎駿迷。他創造的世界純真迷人,擁有獨樹一格的世界觀。雖然時空背景的設定想像佔大多數,但在他奇幻的宇宙裡,環保意識和反戰立場俯拾即是。無論你是什麼年齡,都可以從看似孩子氣的卡通中有所獲得,真是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1953年,一部叫做《原子怪獸》(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的電影,描述了一場在北極的核爆實驗喚醒了一隻遠古怪物,使牠因而在美國各地展開破壞的故事。而也正是這部電影帶來的影響,讓上面提到的那名年輕人,總算在20年後,得以推出他夢想拍攝已久的這類電影。

↑1953年《原子怪獸》

↑1953年《原子怪獸》

那個叫做圓谷英二的年輕人,在日後被《新世紀福音戰士》(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的創造者庵野秀明稱為「特攝始祖」,而他在1954年負責特效製作所推出的電影,則正是我們都無比熟悉的──《哥吉拉》(ゴジラ)。

一開始,圓谷英二原本想仿效歐美的主流方式,採取定格動畫的作法製作《哥吉拉》特效,但在考慮到上映檔期的緊迫程度後,使他決定改用讓演員穿上道具服扮演哥吉拉的方式取代,並曾直接表示,如果用定格動畫的話,他們恐怕得花七年時間才能完成《哥吉拉》,但若是用道具服,則只需要三個月即可。

↑(左)圓谷英二

這樣的決定,再加上大量微縮模型打造,仿製當時真實建築物而成的城市場景,使《哥吉拉》成為當年最具震撼性的日本特攝片,甚至就連歐美也對本片特效感到讚嘆不已,並於海外創下優異票房,因而也使得這樣的製作方式,就這麼成為之後數十年來,日本特攝作品的標準作法。

↑《哥吉拉》微模型打造的城市場景

隨著《哥吉拉》引發的熱潮,不僅相關續集陸續推出,就連其它電影公司也紛紛推出像是《大怪獸卡美拉》(大怪獣ガメラ)等作品應戰,讓接下來的日本電影市場,因而迎來了一波怪獸特攝片的榮景。

↑《大怪獸卡美拉》

到了1966年,另一波特攝文化的革命,則同樣在圓谷英二的推動下,將戰場從大銀幕轉移到了電視上頭。當時,由圓谷英二成立的特效公司「圓谷製作」,在 TBS 電視台推出了《超異象之謎》(ウルトラQ)這部劇集,使原本只能在電影院看到的巨大怪獸,就這麼出現在家家戶戶的客廳裡,因此創下了十分出色的收視率。

也因為《超異象之謎》太過成功,使得本劇仍在播映的階段,圓谷製作便打鐵趁熱的推出了他們的第二部特攝劇《超人力霸王》(ウルトラマン),透過來自 M78 星雲宇宙警備隊的這名經典角色,為特攝劇從此開啟一條嶄新路線,藉由可以變大的英雄與巨型怪獸間的連番戰鬥,就此與《超異象之謎》攜手開創了日後被稱為「第一次怪獸熱潮」的時代。

↑《超異象之謎》

有趣的是,由於電視製作經費的侷限,使《超人力霸王》因而出現了主角只能變身三分鐘的設定。但這樣的安排,卻也讓劇集增添了意外的緊張效果,導致後來由於預算較為寬鬆,因此取消這項設定的部份續作,反倒引起了部分觀眾不滿,可以說是十分有趣的現象。

↑《超人力霸王》漫威與圓谷製作合作

但在1968年時,由於《巨人之星》(巨人の星)與《鬼太郎》(ゲゲゲの鬼太郎)等動漫畫引發的運動與妖怪熱朝,使「第一次怪獸熱潮」就此告終,也讓特攝劇的榮景暫告停歇,進入了一段大型製作的真空期,一直到1971年,在先前那些作品仍不斷重播,玩具公司也陸續推出相關商品,並藉由銷量判斷怪獸熱潮將會復甦,因此積極推動新特攝劇製作的情況下,才使一切出現轉機,並迎來了日後被稱為「變身熱潮」的「第二次怪獸熱潮」時期。在「第二次怪獸熱潮」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肯定非1971年4月開播的《假面騎士》(仮面ライダー)莫屬。

↑《巨人之星》

↑《鬼太郎》

《假面騎士》的特色,在於主角並不像過去的主流特攝英雄那樣,可以變大與巨型怪獸展開戰鬥,而是始終維持真人的大小,與眾多體型相似的怪人們展開連番激戰。此外,劇中主角變身時的口號與動作,由於十分容易模仿的關係,也在兒童觀眾之間引發了驚人熱潮,紛紛將其融入到與玩伴的遊戲之中,因此也讓相關設定就此成為日後特攝劇裡的常見模式。

↑1971年《假面騎士》

除此之外,像是劇中被稱為「戰鬥員」的反派小兵,其身穿黑色緊身衣,老是一面發出怪聲,一面在主角四周翻來翻去的安排,也在以後的特攝劇裡成為了時常出現的景象。甚至還因為如此,在《假面騎士》的相關商品裡,與戰鬥員造型有關的週邊,也同樣是直至今日均大受歡迎的款式。

↑《假面騎士》主角

就在隔年的1975年,由於東映影視公司發現在《假面騎士》中,假面騎士一號與二號攜手作戰的安排相當受到觀眾歡迎,因此也使他們以「戰隊」作為主題,推出了《秘密戰隊五連者》(秘密戦隊ゴレンジャー),並由於兒童觀眾可以有更多人在玩耍時可以一同扮演英雄,使其受到了廣大歡迎,也因而成為了特攝劇中的另一項經典元素。

日本經典動畫《名偵探柯南》 ,27年來最紅的小孩跟黑衣人!

日本經典動畫《名偵探柯南》 ,27年來最紅的小孩跟黑衣人! 「唯一看破真相的,是一個外表看似小孩,智慧卻過於常人的……」拿這句話去問路人,幾乎沒有人接不出下一句:「名偵探柯南!」 ↑日本經典漫畫名偵探柯南已經連載了26年了。   他就是江戶川柯南,或著說工藤新一!由漫畫家青山剛昌於199

當蠟筆小新成為集體回憶,誰能不被這些動漫聯名感動呢?

當蠟筆小新成為集體回憶,誰能不被這些動漫聯名感動呢? 在前年那個還能出國散心跟趴趴走的年代裡,一如往常的會來個新宿 Beams Japan 走走逛逛。我通常都會住在這一區,畢竟睡過頭要去趕飛機樓下就可以搭接駁巴士,到了店門口,就看到幾個酒醉大叔,不停的喊著:「新醬~~~新醬~~~」然後開始模仿屁股見光外星人的動作

到了1978年,由東映製作的日本版《蜘蛛人》(スパイダーマン)劇集,也在故事與美國《蜘蛛人》(Spider-Man)原著漫畫全然無關的情況下,為接下來的日本特攝劇帶來了另一個重大影響。當時,漫威與東映簽訂了三年合約,讓雙方均可以自由使用彼此的角色。而東映版《蜘蛛人》為了符合日本觀眾的胃口,並考量玩具商品的販售,因此讓相關能力來自外星人的東映蜘蛛人擁有一架宇宙戰鬥艦,並且戰鬥艦還可以變形為一台名為獵豹金剛(レオパルドン)的巨大機器人,自此使特攝英雄不僅得要以肉身對抗敵手,還得操控機器人與巨大化的怪人們展開戰鬥。

↑1978年由東映製作的日本版《蜘蛛人》(スパイダーマン)劇集

既然都簽了三年合約,是以東映與漫威的合作自然也不會僅止於此。1979年,東映的第三部「戰隊」系列作品《Battle Fever J》,最初原本想如同《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那樣,將數名漫威英雄以日本版之姿結合為一個團隊,但最後除了「美國小姐」(Miss America)一角,其餘成員則都仍是東映自己原創的角色。

↑《復仇者聯盟》美國小姐

值得注意的是,自《Battle Fever J》開始,這個系列才正式以「超級戰隊」為名,並且承繼了東映《蜘蛛人》的安排,使巨大機器人就此成為系列裡的固定元素。更有趣的是,由於與漫威的合作關係,使《Battle Fever J》在漫威多重宇宙的設定裡同樣佔有一席之地,並被命名為 Earth-79203 。後來, Earth-79203 則被許多人視為是專屬於東映特攝英雄的平行宇宙,就連「假面騎士」系列的故事,也同樣是發生在這個世界裡。

↑《Battle Fever J X Marvel》假面騎士 Earth-79203

但「超級戰隊」系列的特別之處還不僅如此。1993年,由於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在全球引發的恐龍熱,讓美國這邊因此看上了「超級戰隊」第十六代作品《恐龍戰隊獸連者》(恐竜戦隊ジュウレンジャー),並僅僅保留主角們變身後的畫面與相關戰鬥橋段,透過另行配音,以及在角色露臉處全部找美國演員重新演過,並幾乎完全改寫劇本的方式,就這麼推出了讓許多台灣觀眾比「超級戰隊」還要更熟悉的「金剛戰士」(Power Rangers)系列,就此成為了將日本特攝文化真正在美國普及的重要推手。

↑《恐龍戰隊獸連者》

↑《金剛戰士》

也正是這麼多年來的持續累積,才使日本的特攝作品因此陪伴許多觀眾一起長大,並在每個不同世代均留下了各自的代表作,最終則透過各式各樣的週邊商品、與時俱進的時代主題,甚至是更新穎的特效手法,就這麼延續著這一門獨特文化,使得「特攝」這兩個字,在前述提及的《侏羅紀公園》使電腦特效成為主流技術以後,也逐漸成為了日本這類作品的專屬名稱,而不再是過去那個與「特效」其實較為接近的專業詞彙。那是數之不盡的大量作品,也是許多人心中的集體回憶,更是至今仍讓人執迷不悔的滿滿收藏。就連像是小田切讓、佐藤健、菅田將暉、赤楚衛二、福士蒼汰、竹內涼真、長野博與 DAIGO 等日本知名男藝人,也都曾經扮演過特攝英雄,甚至還有不少人是因此才邁出了成名的第一步。

↑《幪面超人W》(左)佐藤健、(中)福士蒼汰、(右)菅田將暉

而就在今年2月,由 Khara 、東映、東寶和圓谷製作等四間公司一同宣布的「新.日本英雄宇宙」合作企劃,也在庵野秀明的率領下,將先前的《正宗哥吉拉》(シン・ゴジラ)、《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シン・エヴァンゲリオン劇場版.終),以及今年的《新.超人力霸王》(シン・ウルトラマン)與預計明年上映的《新.假面騎士》(シン・仮面ライダー)等四部電影,作為「新.日本英雄宇宙」的首波系列。

↑《新.超人力霸王》

↑《新.假面騎士》

哥吉拉、超級力霸王與假面騎士。就這樣的組合來看,「新.日本英雄宇宙」這項企劃,也勢必會為特攝文化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究竟,這個屬於碩大怪獸、巨型超人與變身英雄的世界,還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呢?一切,就還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Photo Via:IMDb, Filmaffinity, Mydramalist, Wikipedia, Stereosound, Marvel, Suruga, jparticles, Movie Walker
◎Video Via:YOUTUBE (@Lionsgate Movies, @東映映画チャンネル, @東宝MOVIEチャンネル)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