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屆奧斯卡獎比今年的局勢更加混亂了!
原本被看好入圍的電影,意外一一爆出爭議。除了《粗獷派建築師 The Brutalist》(2024)陷入的 AI 爭議外,提名13項的《璀璨女人夢 Emilia Pérez》(2024)則受創最為慘烈,原本各界認為這部片不僅最佳國際影片在望,連最佳影片都有望。
⭡《粗獷派建築師 The Brutalist》中使用 AI 技術模擬演員的匈牙利口音
結果入圍最佳女主角獎的西班牙跨性別演員卡拉.索菲亞.賈斯康(Karla Sofía Gascón),其過去在X平台上的真心話推文被有心人士挖出,她不僅稱伊斯蘭教是人類病毒溫床,還稱遭到美國警察殺害的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是個騙子,因此人們指責她的言論涉及宗教與種族歧視,而這簡直犯了好萊塢大忌。賈斯康直接被甩入冷宮,賈克.歐迪亞(Jacques Audiard)選擇直接切割,操盤《璀璨女人夢》的Netflix(網飛)甚至一度拒絕提供她到奧斯卡觀禮的旅宿費用,直到典禮前一週才勉為其難邀請她出席。
⭡《璀璨女人夢 Emilia Pérez》由 Jacques Audiard 執導
最初,大家對卡拉.索菲亞.賈斯康在片中先以男性黑幫老大身分出場,再轉變成全然女性面貌的精湛演出,一致認同。在 Netflix 的行銷之下,會員們肯定也認為讓一位跨性別演員入圍奧斯卡、創造歷史,很具有吸引力。因此這個過去不隸屬於美國電影圈的西語系演員,就這樣被拉進了好萊塢大觀園。
⭡Karla Sofía Gascón 為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的公開變性演員
許多人批評賈斯康是一位種族主義者,但行銷預算花費上億的 Netflix 竟然絲毫未曾去爬旗下演員的社群,也讓人覺得著實荒謬。儘管賈斯康言論不當,但之所以她會出現在奧斯卡盛會,也是被眾人捧上去的,現在出了事,眾人就一起把她毀掉(連同片導演與演員也加入行列),無非過於殘酷無情,畢竟她過去就只是個無需顧及政治正確的一般人,並非掌握聲量與權力的知名演員,她從未接受過相關的公關訓練。
⭡《璀璨女人夢》劇照
這一切的奧斯卡亂象,也許正合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意,向來對好萊塢保持敵意的他,厲聲批評奧斯卡已不是一兩天。川普始終認為現在的好萊塢電影沒有真正反映民意,竟在一月時稱自己將聘請強.沃特(Jon Voight)、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和席維斯.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擔任特別大使,讓好萊塢再次回到「黃金時代」。
⭡Jon Voight 是川普的忠實支持者
其實川普的質疑本身並沒有錯,因為現代奧斯卡獎入圍電影通常帶有濃濃的左派色彩,尤其對性少數族群特別關照,並重視種族多元性,甚至最佳影片也不吝頒給《寄生上流 Parasite》(2019)這樣的非英語電影。向來主打「美國至上」的川普就曾為此公開抨擊,稱美國與南韓的貿易問題夠大了,「怎麼能把獎項頒給一部韓國電影」。
⭡《寄生上流 Parasite》劇照
不論這些電影本身品質好壞,但可以確定的是近年許多奧斯卡電影的確無法反應川普選民的心聲。在2024年總統大選,有高達7700萬名美國人投票給川普,而這個選擇背後當然是有價值取向的。這些美國人不僅支持嚴格驅趕非法移民,對跨性別權利等 LGBTQ+ 政策不滿,也反對槍支管制。換言之,這是文化與社會保守主義者的抬頭,而這些人通常對於自詡更為進步的好萊塢電影嗤之以鼻。
⭡在去年總統大選中,川普以312張選舉人票擊敗民主黨對手賀錦麗
過去美國從未如此撕裂,左派與右派即便意見不合,都至少能找到一定的共識,但川普不斷地說服他的選民,左派政策對美國社會絕對有害,甚至中止聯邦政府的 DEI 計畫(確保職場擁有不同種族、性傾向、性別與宗教的多元人才的政策)。而類似的原則正是影藝學院這幾年不斷在奧斯卡積極貫徹的,包括要求參賽作品也要在工作人員聘用比例之下達到族群多元。
⭡強調族群多元共融的 DEI 原則(即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的縮寫)
不過輪不到川普來批判奧斯卡,奧斯卡自己就陷入崩壞。奧斯卡就是一場選戰是人盡皆知的,但光是透過《璀璨女人夢》的爭議來看,就知道問題何在,即其核心早已偏離電影的賞析,其中一個演員的政治不正確發言,都可能讓整部片面臨被「取消」的命運。而這類取消文化的問題,恰恰也是川普與他的支持者最憤恨難平的社會現象。
⭡由於奧斯卡金像獎備受推崇,因此各大電影公司在「奧斯卡頒獎季」時會投入大筆花費進行公關宣傳
如果所謂的「進步」,是允許是如此冷酷地去對待一個犯錯的人,高高舉起,重重摔下,以達成所謂的表面和諧。那不也是很恐怖的事情嗎?
川普之所以竄起,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要代表什麼樣的人,而這樣的人數多到足以讓他坐上總統大位。透過自身人設的塑造,川普藉著自己的言行反映出這個群體的輪廓。就上一屆總統大選結果來看,我們可以說,有著川普思維的美國人,已經是主流了。那問題來了,請問有哪一部奧斯卡提名的電影反映了他們的意見呢?
⭡川普的崛起源於他清楚自己的支持群體,而這個群體龐大到足以助他當選
不過事實上,奧斯卡的確沒有必要如實反映這些人的意見,它可以走自己的路。但繼續往這條路走下去,前方又到底是什麼呢?
《洛杉磯時報》在今年一月發表了一篇〈論好萊塢如何輸掉文化戰爭 How Hollywood lost the culture war〉,內容引用了《傲骨之戰 The Good Fight》(2017-)第四季的開頭劇情,劇中主人翁戴安.洛克哈特突然出現在一個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勝選的平行時空;她喜不自勝,卻發現在這個時空裡,沒有 #MeToo運動,民主黨最忠實的支持者、好萊塢淫魔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也依然掌握權勢,而民主黨似乎還沉醉在象徵性地賦予少數族群一些肯定,例如把黑人廢奴主義者哈莉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印上鈔票。
⭡《傲骨之戰 The Good Fight》預告
這個高明諷刺,已經說明了一切。
◎Photo Via:達志影像
◎Video via:YouTube(@tvprom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