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AI)迅速滲透到各行各業,這當中受到矚目,而且引發討論的,不外乎是心理健康與占卜預測這兩項看似南轅北轍的人本領域。這兩種應用分別代表了科技對「實證醫療」與「個人信仰」的延伸與挑戰。一方面,AI 在心理治療與諮商中展現提升診斷精準度、擴大服務可及性的潛力;另一方面,AI也被廣泛應用於塔羅、西洋占星、中式命理等占卜工具中,為使用者提供所謂的「個人指引」與「命運解析」。
↑心理健康與占卜預測領域的人工智慧(AI)應用受人矚目。
AI 焦慮蔓延,怕被 ChatGPT 取代?劉軒:要好好把握這個全新時代!教你用正向心理思考身為「人」的價值,迎接未來|Wazaiii 專訪| 「你跟我訪談完,把錄音檔直接丟給 AI,然後下指令說用我的語氣、幫忙寫一篇專訪文章,其實就可以了。」 劉軒溫和地說。有點誘惑,有點挑釁;看似鼓勵,又語帶保留。我到底
新時代必學的四大 AI 工具:ChatGPT 當文字秘書、Flexclip 與 Capcut 一鍵製作影片,工作效率大提升! 人工智慧工具的問世與普及,從 ChatGPT 的成功開始,有更多人加入開發 APP 以及串連 AI 優化原本工具,幫助原本的程式在使用上更優化,而且更節省人力,以媒體產業來說,文字、影像的
AI 在心理治療的運用,已成為當代精神照護的新趨勢。從自然語言模型(NLP)到機器學習(ML)與擴增實境(XR)的輔助療法,這些工具能即時辨識情緒變化、預測心理風險並提供個人化建議。然而,AI 的冷靜語調與缺乏情感共鳴所能產生的情緒價值,仍被視為難以取代人類治療師的核心缺陷。
相較之下,AI 占卜的興起則多以自我探索、娛樂或紓壓為主要訴求。這些系統雖以心理學與大數據為基礎進行預測,但實際上多建立在模式比對與語義生成之上,並沒有真實的預測能力。儘管使用者普遍尋求的是一種「感覺被理解」的體驗,但倘若錯將其視為命運指南或心理治療替代品,可能會導致誤判現實、陷入焦慮,甚至作出重大錯誤決策。
↑AI 占卜的興起則多以自我探索、娛樂或紓壓為主要訴求。
AI 在心理健康照護的角色日益重要。透過大數據分析、語音與行為追蹤技術,AI 不僅能提升早期診斷的精準度,還能協助臨床醫師制定更符合個人需求的治療計畫。以 Dartmouth College 進行的研究為例,「Therabot」在八週內即幫助受試者減輕超過五成的憂鬱症狀,並提升整體情緒穩定度。此外,類似英國 NHS 所實施的 AI 輔助認知行為治療工具,也證明有助於提升治療出席率與病患回復效果。
↑Therabot 提升早期診斷的精準度,還能協助臨床醫師制定更符合個人需求的治療計畫。
這類科技的優勢,在於它們能突破傳統治療資源的不足、高昂的時間成本以及地域限制等瓶頸。然而,AI 的運作仍高度仰賴訓練資料的品質與多樣性;如果資料偏頗或缺乏文化敏感度,可能導致錯誤診斷或對邊緣族群的不當回應。此外,AI 系統仍無法捕捉非語言表徵如肢體語言與聲調細節,也難以真正建立情感連結與信任感,這些恰好是心理治療成功的關鍵。
↑中國的「DeepSeek」可模擬八字命理。
與醫療領域不同,AI 在占卜上的應用屬於低門檻、高吸引力的「個人導引」類型服務。大量年輕用戶使用 AI 塔羅、星盤與紫微斗數分析,不見得是為了預知未來,而是尋求自我認識、情感釐清與心理慰藉。例如中國的「DeepSeek」可模擬八字命理,西方的「Kundli GPT」則整合吠陀占星與生成式 AI 技術。儘管這些「預測」非建立於客觀驗證基礎,其主觀體驗卻足以讓使用者產生心靈慰藉或行為動機。這些平台往往結合心理測評、符號詮釋與語意生成,營造出一種模擬式的「心靈對話」體驗。從 DIKWP(資料-資訊-知識-智慧-目的)框架為此類系統提供認知模型,使其能從使用者輸入推導出具「引導性」的建議。
↑西方的「Kundli GPT」則整合吠陀占星與生成式 AI 技術。
不過,這類服務的準確性並無客觀標準可驗證。大多數 AI 占卜偏向提供正面回饋與中性描述,目的在於維持使用者參與感與滿意度。這種策略雖具有心理安撫作用,但也可能造成認知偏誤,尤其是對情緒脆弱者而言。此外,使用者在進行占卜時經常會提供出生時間、感情困擾與職涯疑問等個人隱私資料,這些資訊若遭濫用或販售,後果堪憂。
↑使用者在進行占卜時經常會提供個人隱私資料,這些資訊若遭濫用或販售,後果堪憂。
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平台沒有受到嚴格的監管,卻以權威口吻提供具決策導向的建議,甚至收取高額費用進行「深度解析」。若使用者過度依賴這類工具做出人生重大選擇,無異於將命運交由一個不具可解釋性的演算法裁定。而學界所稱之「科技版的安慰劑效應」,即使用者從系統回應中獲得心理慰藉的同時,也可能陷入錯誤認知,甚至影響真實生活的決策判斷。
↑使用者從系統回應中獲得心理慰藉的同時,也可能陷入錯誤認知,甚至影響真實生活的決策判斷。
AI 科技會如何發展?奇點理論是真的嗎?網路創業家蕭上農 Fox 白話解析三到五年內的的未來世界 由於最近兩年 ChatGPT 的問世,「奇點」這個字眼又再度常見於各種討論之中,什麼是奇點呢 ? 我們很古典的查詢維基百科,可以得出這樣的定義: 奇點,是一個假設的未來時間點,在這個時間點上,技術成長變得無法控
GPT-4o 來了!求新求快的 AI 與社群媒體時代,創造力的沈睡和覺醒,你看得清嗎?|Wazaiii 總編的話| 不論你對 AI 更新多少、令人瞠目結舌的技能知悉多少,這陣子 Open AI 的 GPT-4o 和 Google 的 Gemini 1.5Pro 的叫陣對戰,讓我既對未來的世界感到極度好奇與期待,卻
據報告的對照分析,心理治療 AI 的潛在傷害包括錯誤診斷、不當建議與資訊洩露,而其益處則在於提高效率、減少資源落差與促進早期介入;相對地,占卜 AI 的風險雖較低,但其可能導致情緒困擾、過度依賴與金錢剝削,尤須謹慎應對。值得注意的是,若 AI 占卜誤導使用者,使其誤以為可取代專業治療,反而可能延誤真正需要的協助,造成隱性傷害。
↑AI 無法取代人類的關鍵價值,也就是醫師的臨床判斷、情感共鳴以及倫理。心理治療師的聆聽、引導與共情;命理師的世代知識與文化連結。
在這兩個領域中,AI 皆無法取代人類的關鍵價值,也就是醫師的臨床判斷、情感共鳴以及倫理規範。心理治療師的角色在於聆聽、引導與共情,是 AI 所無法模擬的;而在占卜文化中,傳統命理師也承載著世代知識與文化情感連結,這些都是 AI 模擬再多歷史文本與演算法亦難以在現階段重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