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李安曾這樣評價張曼玉與林青霞的對手戲,他說:「任何人站在林青霞身邊,都很容易光彩全無。她們身上都缺乏林青霞那種無人能擋的巨星光彩和王者風範,但唯獨張曼玉是個例外。」
↑張曼玉的身上同樣散發著巨星光彩
男人會背叛妳,但肌肉不會!日劇女王天海祐希不將就於婚姻,氣場全開為自己「帥」出美好人生 日本媒體或雜誌經常舉辦「最具好感度女星」、「最帥氣女星」、「最理想的上司」、「最具領導風範」類似主題的票選活動,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永遠都在前三名之內,更曾經多次被日本年輕女性票選為「最想成為的人」第一名!她就是「天海祐希」!除了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從5部王家衛電影《重慶森林》、《一代宗師》…中的愛情金句審視人生價值 7/17王家衛生日快樂 水象星座的巨蟹,本來就自帶一股憂鬱卻又浪漫的特質,天馬行空的個性,讓王導的電影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相信每一位文藝青年,在那段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齡時,總是會背上電影中一些金句,配著
張曼玉,粉絲暱稱她為「曼神」。「神」字代表她是行業的天花板級別,也代表她身為演員難以超越的地位。2004年,憑藉《錯得多美麗》拿下坎城影后之後,她逐漸淡出螢幕,淡出人們的視線。
↑張曼玉憑藉《錯得多美麗》拿下坎城影后
只是,人不江湖,但江湖依然有她的傳說。
↑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飾演蘇麗珍
1964年9月20日,張曼玉出生於香港,父母都是上海人,而她和姊姊卻是道道地地的香港人。8歲時因父親工作之故,全家移民英國定居肯特郡。16歲時,父母離異,她跟著母親生活,畢業後因申請倫敦時尚學系未果,逐在一家圖書公司當售貨員,打工貼補家用。
↑張曼玉在《阿飛正傳》
那時,她唯一的興趣是看港劇,也是她離開香港之後唯一跟香港產生的連結。
↑《迷離劫》裡的張曼玉
1982年,她用打工賺來的錢帶著母親開啟了一趟旅行,從倫敦出發,經過丹麥、瑞典、俄羅斯,最後回到故鄉香港。本來只是打算待一段時間,卻因為在商場逛街時被星探發現,讓她萌生留在香港發展的念頭。隔年,她參加香港小姐選拔,得到亞軍、最上鏡頭獎,開始簽約香港無限電視台,正式出道。港姊,許多香港女明星的跳板,張曼玉也因這場選美,開始廣為人知。
↑張曼玉因獲得香港小姐亞軍、最上鏡頭獎,而開始廣為人知
80年代的香港影視正開始準備步入巔峰期,迫切地需要很多的新面孔。張曼玉身在其中,也算躬逢其盛。她稚嫩、青春、甜美,青澀,是優秀的花瓶人選。
↑張曼玉的稚嫩、青春、甜美,青澀,讓她成為優秀的花瓶人選
彼時,香港電影工業的產量極高,所有漂亮的女演員都需要在花瓶的角色中打滾,在一年十幾部戲中反覆嘗試扮演花瓶。剛出道的四、五年之間,張曼玉用天生的直覺演戲,接演的角色多半平庸,雖然努力敬業,但演技看不出任何層次。
↑剛出道的四、五年之間,張曼玉雖然努力敬業,但演技看不出任何層次
1988年是特別的一年,因為她遇見了王家衛,參與了《旺角卡門》的演出。因此,所有的事情後來就像她親口所述:「《旺角卡門》讓我開竅了,之後面對各種角色都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旺角卡門》中張曼玉與劉德華的對手戲
《旺角卡門》是王家衛的第一部電影,預計開拍時他就指定要張曼玉演女主角,男主角則是被公司雪藏一年的劉德華,以及歌手張學友。如今看來是夢幻班底的大卡司,當年都只是一幫小透明。
↑《旺角卡門》電影預告
香港黃金時代有一個特色,即人才輩出的導演界開始對一個個天賦型演員進行再次的深度挖掘與滋養。王家衛之於張曼玉便是如此。張曼玉第一次發現原來演戲需要全身心投入角色之中,並非給鏡頭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動作,把這些東西做準確就可以了。
《龍門客棧》、《臥虎藏龍》、《一代宗師》...十五部必看武俠電影,感受只得追憶的江湖精神 「武俠」是華人電影中的重要類型,主角要報仇,結合師兄弟幫自己的山頭打天下,同時還要隱藏對小師妹的情意,在江湖上行走,靠的是各種非現實的武功兵器。武俠小說的文本,從唐帝國的志怪小說,到五十年前租書店內容與印刷品質一樣粗糙的無名
40部信奉華麗美學的電影:從西方的《巴比倫》、《大亨小傳》一路看到東方的《花樣年華》、《一一》、《惡女花魁》,見識令人目不暇給的銀幕之美! 電影一直是讓人逃避現實的管道,早在默片時代,美國電影巨匠D‧W‧葛瑞菲斯(D. W. Griffith)就已經在長片《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o
《旺角卡門》中,單純天真的女主角阿娥與男友分別那一幕讓大家看到了張曼玉的蛻變。她眉眼低垂時,珍珠般的眼淚隨即從眼角滑下,沒有任何表演痕跡,自然又有衝擊。
↑《旺角卡門》張曼玉的這場哭戲衝擊了所有人
自此,張曼玉的演藝之路開始有一道清晰的分界線,《旺角卡門》確立了張曼玉日後的表演風格,她開始叩響獎項的大門,一顆華語電影中最閃亮的星正要冉冉升起。而王家衛與張曼玉的相遇,從此被稱為「香港最美麗的相逢」。
↑後來,張曼玉成為了華語電影中最閃耀的明星之一
1989年,張曼玉憑《人在紐約》斬獲了人生第一座金馬影后,導演關錦鵬形容張曼玉生性敏感,一點就通,是不可多得的用心演員。他們後來合作了《阮玲玉》,憑藉這部戲不僅把張曼玉推向國際,也再次得到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榮譽。
↑《阮玲玉》將張曼玉推向了國際
那時的香港演員都軋戲,一名演員會同時出現在三個甚至是四、五個劇組裡,一年接了好幾部戲,好幾部戲也同時開機。因為片約多,角色多,1993年的香港金像獎中,張曼玉才能同時憑《阮玲玉》跟《新龍門客棧》裡的金鑲玉兩個角色一起入圍,出現自己跟自己競爭最佳女主角的場面。在如此高密度的工作壓力下,張曼玉給觀眾看到的卻是高質量的演出。
↑《阮玲玉》是張曼玉的代表作之一
憑《阮玲玉》拿下第二座香港金像獎影后時,張曼玉站在臺上說:「拿幾次獎總會學會一些道理,比如事後總有人說『不應該她拿』,以前我會介意,但現在我學會:『獎在我手裡,你們說什麼我不理。』」
↑張曼玉藉《阮玲玉》拿下第二座香港金像獎影后
1993年對張曼玉來說是豐收的一年。當她拿下柏林影后、香港金像獎影后,金馬影后時也不過才29歲,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張曼玉終於不太在乎外界對她的評價,花瓶也好,為愛痴傻的女人也罷,她逐漸將更多真實的自己呈現在大眾面前,並用一個個令人難忘、驚艷的角色證明自己。
↑不管旁人怎麼看,張曼玉開始將更多的自己展現給大眾
90年代到千禧年初,張曼玉的身影遍佈華語影壇,無論是《新龍門客棧》裡潑辣刁蠻的黑店老闆娘金鑲玉、《青蛇》裡冶艷絕情的小青、《花樣年華》裡美麗憂鬱的蘇麗珍,或是《甜蜜蜜》裡直爽深情的李翹,都是經典且至今無人能取代的角色。
↑《花樣年華》電影海報
尤其《甜蜜蜜》中去停屍房認領豹哥屍體那一段哭戲,先是彷彿嘲諷命運如此荒謬的一笑,再來才是表情漸漸失控的崩潰。法國影后 Isabelle Huppert 評論這段表演說:「如果以後看到有人這樣演哭戲,不要懷疑,她就是在模仿張曼玉。」
↑《甜蜜蜜》的哭戲連 Isabelle Huppert 都為之折服
我最後一次在電影院看張曼玉的電影是2004年的《錯得多美麗》。她頂著一頭凌亂酷炫的爆炸頭,飾演菸不離手的搖滾歌手,也是想盡辦法爭取兒子扶養權的單親媽媽。在這部電影中,張曼玉開啟了英語、法語、粵語三聲道表演,還親自唱了片尾曲。
↑張曼玉在《錯得多美麗》中頂著一頭凌亂酷炫的爆炸頭
如果把這部電影拿出來跟她最早期的電影做對比,將會發現她一個人身上就承載了一整個香港電影黃金時代。她被香港這個母體撫養後,靠自己走了出去,並讓世界看見這位充滿東方色彩卻又符合西方審美的女子。
↑張曼玉承載了一整個香港電影黃金時代
從影的20多年來,她是華語影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個問鼎柏林、坎城國際電影節的亞洲演員,並曾擔任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擁有全球十個國際電影節榮譽、五座香港金像獎影后、四座金馬影后,以及其他十余項其他演員榮譽,是目前華人演員獎項中得獎最高的紀錄保持人。如果對張曼玉感興趣,從她的電影作品開始認識她無疑是最正確的方式。
↑如果對張曼玉感興趣,你該好好看看她的電影
有人說,張曼玉三個字不是一個名字,已經是個形容詞了。
↑張曼玉已經成為了一個形容詞
這句話是指──當有人說這「很張曼玉」時,就表示很有風格,很有腔調,很有品味的意思。不知道在那麼多張曼玉飾演過的角色中,你最喜歡那一個呢?我想,一定有一個角色會打動你。
↑張曼玉在59歲生日當天釋出了最新廣告
◎Photo Via:達志影像, 甲上娛樂, Instagram(@asian.filmm, @jingoothenerd)
◎Video Via:YouTube(HD Retro Trailers, 台北電影節, OLAY 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