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巴黎女人是最難撩的妹,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她們在想什麼”


凱特王

2018-3-21

巴黎女人對身為女人這件事,本身就充滿了自豪

巴黎女人的「優雅」就是在買了幾件衣服之後,還能給自己買幾朵玫瑰。在浮華的背後說穿了就是一份獨立自在的精神,她們是一群徹底實踐自由,以及最能誠實面對自己的女人。

我們經常聽到時尚人士說法式風格,說法國女人有多麼優雅、時尚、慵懶、性感、浪漫……,市面上到處充斥著「法國女人教會我的N件事」,有品味教學,有心靈雞湯,於是我們也被灌輸了相當籠統的概念,一旦談到法國女人,就會浮現出各種標籤,而其中最廣泛的就是「優雅」。

 

A post shared by Jeanne (@jeannedamas) on


在這裡我想表明,與其說法國女人代表法式風格,不如說巴黎女人才真正代表法式風格。巴黎獨立於法國之上,就如同紐約獨立於美國之上,不是行政隸屬的問題,而是文化與城市認同上的差異。城市文化的浸染,讓每個從四面八方來此居住的女人都染上了這個城市的風範。關於這一點,我們在神劇《Sex and the City》中應該已經理解的相當透徹,四個來到紐約的女人,活出了紐約客的風貌。這種感覺也很像外國人描述起台灣女孩時,大多數講的是對「台北女孩」的印象。建立起這個觀念之後,接下來我們談論法式風格、談論巴黎女人,甚至是法國女人才會有更鮮明確切的範圍。因此,如果你問我是否真有「法國女人」這種產物?這會不會只是某種商業操作模式?我的回答會是:「絕對有的,但更多指的是生活在巴黎的女人,她們代表了一種風格。」

有趣的是,生活在巴黎的人或許根本不在乎,或者描述不出什麼叫做法式風格、法國女人,但她們在外人眼中卻真真切切有著我們羨慕的法國風情。無法具體形容的東西最是潤物無聲,難怪海明威要這麼說:「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

 

A post shared by Jeanne (@jeannedamas) on


巴黎確實是一座很奇妙的城市,歷經數百年藝術與文化的洗禮,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散發著獨一無二的吸引力。有人感嘆,巴黎女人是最難撩的妹,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她們在想什麼。這句話細細思索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巴黎(或說法國)女人的『優雅』說穿了就是保持自主獨立,保持神祕感。」

太抽象了嗎?關於神祕感。好吧!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細聊所謂巴黎女人的「優雅」,說一說巴黎女人的「風格」。

 

A post shared by Passion Brocante (@chickitsch) on


↑從不同的Party Dressing也能看出法國與紐約女人的不同風格。(左為紐約女人,右為巴黎女人。)

關鍵是自我情緒的控制

如果你對巴黎的印象始於觀光,那麼出發前一定很多人跟你說法國人很冷漠。親自體會過後,我更傾向於把冷漠解讀成:「出於禮貌基礎下的保持距離。」

優雅的關鍵絕對是自我情緒的控制,一個過分熱情的人很難跟優雅靠攏,所以巴黎女人除了跟朋友在餐桌交談間能看出情緒外,面對外界時都是沒有太多情緒的。她們散發出一種「老娘懶得理你」的清冷高傲,可以一個人坐在咖啡廳外面的桌椅前發呆、看書、喝咖啡、喝紅酒、抽煙。這種狀態跟我們現在流行的厭世系很不同,不同在哪兒?在於她們這麼做並非想吸引人注意,而是一種日常。屬於情緒管理上的優雅與本身穿什麼並沒有太多關連,這或許便是當一個巴黎女人即使穿著牛仔褲、條紋衫,腳踏平底鞋依然可以讓你發出:「她好優雅」的讚嘆的原因吧!

因此,當你跟一位巴黎女人問路時,她們絕對不會給你一抹表示熱情的微笑。指引正確的方位可以,笑容,那就省省吧!畢竟,我沒有討好你的必要。

建立在我們看來略微「矯情」的生活習慣之中

朋友曾經以她待過巴黎好些年的經驗跟我分享:「要沾染巴黎女人的氣息,沒有與生俱來雲淡風輕的氣質,最起碼要有一顆文藝騷動的心。」

巴黎女人可以說個個都是文藝女青年,本身就活在城市古蹟之中,從小接觸藝文,這種屬於人文的自帶資產給了她們一代傳過一代的遺風。遺風像傳統滲入生活當中,成為我們眼中看起來略微「矯情」的生活習慣。

在巴黎這座古城中不難感受到行走的困難,崎嶇不平的道路很難讓女人穿著高跟鞋優雅步行。大多數的巴黎女人依靠自行車或者地鐵通勤,移動也多半靠雙腿,每天要走很多路,因此一雙好走的鞋子對她們來說格外重要,但這並不會讓她們從此放棄對高跟鞋的嚮往與需求。白領們通常會在辦公室放置幾雙高跟鞋方便上班時換穿,下班後如果要赴約也能馬上透過一雙高跟鞋變裝。她們鮮少出現「我今天穿得不夠美不想赴約」的狀態,因為她們深信高跟鞋的魅力,自然能忍受它帶來的不方便。

 

A post shared by Jeanne (@jeannedamas) on


此外,巴黎女人喜歡在家裡招待朋友,較少像我們在網紅餐廳呼朋引伴打卡秀閨蜜情。一個巴黎女人的氣質與教養往往透過她所置辦的家庭晚宴可以看出,那意謂著要親自採買、下廚並且佈置好餐桌,然後算好時間,將廚房清理妥當,自己化好妝、換好一身衣服(包含鞋子),從容地等待朋友到來。巴黎女人有幾道拿手菜並不讓人意外,維持對美食的要求不是只有懂得挑餐廳與評鑑,親手做出來招待朋友才算酷!然後要注意,進得了廚房這件事絕對不值得大肆炫耀,而且跟賢妻良母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是我懂得過生活。

很多人對巴黎女人都有一種她們似乎吃不胖的迷思。但身在美食城市,加上還有那麼多甜點選擇,法國女人怎麼可能有不胖的道理?其關鍵就在她們比任何一國的女人都懂得適可而止。要把一餐吃回本的觀念,基本上不在她們的腦子裡,她們寧可吃得精緻,也不要「吃粗飽」。與其埋頭大吃,不如盡情享受酒和社交。

2014年一本暢銷書《How to Be Parisian Wherever You Are: Love, Style, and Bad Habits》裡頭充滿了巴黎女人對自己矯情的自嘲,例如出席派對一定要遲到;好看是需要24小時維持的,但自然美才最高級;不詢問年齡,不為了臉上任何瑕疵塗粉底;出軌了絕對不會對男友承認……等等。巴黎女人的優雅源自於矯情中的任性、可愛,還有神祕感的維持,即便為了身材去健身,也不會一直拍照曬在臉書。這種背地裡費盡心神,表面卻雲淡風輕的特質,正是巴黎女人捉摸不定卻從容適切的所在。

我私自認為巴黎女人一定要有點「婊氣」,這裡的婊是一種褒意詞。


↑由四名來自於作家、特約時尚撰稿人、模特兒、電影製片人的巴黎女人共同撰寫的《How to Be Parisian Wherever You Are: Love, Style, and Bad Habits》,幽默地自嘲巴黎女人不完美卻迷人的魅力,將其看作是一本自在又傲嬌的女性宣言也未嘗不可。

寧可獨特,也不要美的雷同

巴黎女人很少對自己的長相不滿意,並不是她們天生長得好看,而是她們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在小針美容盛行的好萊塢中要辨別法國女明星其實非常簡單,皺紋多的就是了。她們寧可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琢磨演技上,也不願意多打一針。我想她們肯定明白讓自己獨特的並非樣貌,而是能力。巴黎女人可能年輕時都青春有活力,但越接近30歲越能有誰都模仿不來的魅力,有年紀的巴黎女人就更不用說了。

對缺陷的全然面對與接受正是她們穿衣打扮的獨到之處。隨性、自在、慵懶、浪漫這些關鍵字背後的意思就是:不用力過猛。

所以她們上粉底可以接受斑沒蓋住,塗唇膏可以不用唇刷細細描繪,頭髮偶爾蓬鬆凌亂也沒關係,不會穿不自在的衣服,不會出現眼花撩亂的指甲彩繪。

我曾經在一則網路討論巴黎女人的分享中看到一段印象深刻的文字:

「合身的尺碼賣光了,如果真的喜歡這件衣服,那麼大一碼有大一碼的風情;襯衫沾上紅酒漬的意外,不足以打斷你我之間的交談;點點雀斑的臉頰、未經矯正的牙齒是我之所以是我的證明。在考慮別人的眼光之前,我想先與自己和解。」

不經意的美相信是多數女人追求的極致,但如果沒有心態來配合,關起門來花再多時間營造不經意,看起來也很刻意。因此,巴黎女人身上不會有太多「此刻正在流行」的痕跡,她們會用最基礎的單品去覆蓋或掩飾潮流。妳以為這是自信,我覺得這是她們清楚自己是誰。

 
 
 
 
 
 
 
 
 
 
 
 
 
 
 

Jeanne(@jeannedamas)分享的貼文 張貼


↑妳必須關注的一位法國It Girl : Jeanne Damas(ig帳號:jeannedamas)。時尚媒體貼了好多標籤在她身上,例如法國版Alexa Chung、現代版Jane Birkin,但法國人更樂意將她與美國妞區別開來,因為她從來不跟隨流行。


↑Jeanne Damas創立的法國品牌Rouje和她個人的風格一樣,讓女孩們在生活中、舉手投足間都透露著一絲慵懶隨性,充滿文藝感。

終生保持關於兩性之間的曖昧

巴黎女人的端莊與英國不同,她們優雅且悶騷。

一段來自我北京合租屋朋友的告白:「家裡有位法國女室友。怎麼形容呢?她基本不在家睡覺,我也形容不出來。」

我當時聽完後笑到眼淚都飆出來了,想起看過的書中描寫的巴黎女人,她們隨時都準備「被豔遇」,因此往往不會邋邋遢遢出門去。而隨時是什麼意思?包含接送小孩子上下學的途中。

巴黎女人之所以被貼上浪漫的標籤絕對不是因為外表,而是她們內心永遠有戀愛的感覺。這種心態跟她目前有沒有固定的伴侶無關,跟年齡無關,也跟身份無關,卻跟她是位女人大大有關。

 
 
 
 
 
 
 
 
 
 
 
 
 
 
 

Sophie Marceau(@sophiemarceau)分享的貼文 張貼


↑法國女星蘇菲瑪索在鼎盛期間拍過多部探討情慾的電影,在80、90年代堪稱每個男人心中的女神,重點是女人也喜歡她。如果要從法國挑出一位符合全世界審美品味卻又同時代表巴黎女人的明星,毫無懸念一定是她。

如果稍微了解一下法國的政治情勢與實際的民情,會發現法國女性的地位有太多部份依然需要爭取。職場上,男女薪資不平等,可差到25%的情況;政府要職和議會中嚴重欠缺女性角色。原本已經立法的人工流產權、避孕藥普及等,在保守勢力抬頭的今天,也重新受到挑戰,讓許多女性,必須站上街頭,再次捍衛屬於女性的身體自主權。

真正的巴黎女人其實跟你我一樣,既要當現代女人有一份工作,又要擔起家務上大部份的責任。但為何巴黎女人能活成一種人人追求的風格呢?我想,其實不外乎巴黎女人對身為女人這件事,本身就充滿了自豪,這跟我們到處強調自己是名女漢子並沾沾自喜的偽女權文化不同。

所以,想要學習巴黎女人的優雅也好,隨性也罷,並不在於如何穿衣搭配、化怎麼樣的妝、剪什麼樣的髮型。也許就是放下關於愛情、男人、身份、階級等等與他人相關的一切,學會自己與自己愉快共處吧!

難怪老佛爺Karl Lagerfel曾這麼說:「做巴黎女人,妳不必是個法國人。」

↑最後推薦一部法國電影《她》。 該片能提名金棕櫚,顯然不是因為一樁強暴懸案,而是因為其中滲透出對女性的身份認同、角色和女性意識的追尋。當然,片中Isabelle Huppert的穿著打扮以及人物性格,也不失為對巴黎女人的窺探。

 

◎Photo Via:達志影像、instagram、Twitter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