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巴比倫》、《大亨小傳》、《花樣年華》、《一一》、《惡女花魁》,看完這40部華麗無比的電影,滿足你對於繁複美學的想像!”


黃大旺

2023-9-19

40部信奉華麗美學的電影:從西方的《巴比倫》、《大亨小傳》一路看到東方的《花樣年華》、《一一》、《惡女花魁》,見識令人目不暇給的銀幕之美!

電影一直是讓人逃避現實的管道,早在默片時代,美國電影巨匠D‧W‧葛瑞菲斯(D. W. Griffith)就已經在長片《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on,1915)賣座之後,推出四部構成的《忍無可忍》(Intolerance,又稱《黨同伐異》,1916),上映當時票房不佳,後來則因為觀眾終於看懂多線平行敘事,才被奉為經典。

美國電影巨匠 D‧W‧ 葛瑞菲斯(D. W. Griffith)

為了拍攝需要搭建的巨大布景與拍攝俯瞰鏡頭用的鷹架,以及大量臨時演員參加的場面,在當時都是好萊塢草創期的奇觀。故事將上古巴比倫、耶穌受難與法國宗教戰爭大屠殺三條主線交織在「現代」美國主軸上,對於蘇聯蒙太奇電影語言帶來極大啟發。

 
 
 
 
 
 
 
 
 
 
 
 
 
 
 

$@M(@samthebestest_)分享的貼文

《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on,1915)

發生於1572年的法國宗教戰爭大屠殺(聖多托羅買節大屠殺),在後人編寫成劇本與歌劇後,1854年被大仲馬改編成連載小說《瑪歌王后》(La reine Margot),《忍》著重在信仰新教禹格諾派的國王家族,紀念大仲馬小說發行一百周年拍攝,由法國一代巨星珍妮摩露(Jeanne Moreau)主演的版本,以及1994年由法、德、義共同出品,劇場導演派提斯‧薛侯導演,另一個一代巨星伊莎貝艾珍妮(Isabelle Adjani)主演的版本,不論是宮廷儀式場面與宗教戰爭的場面都相當壯觀。

↑伊莎貝艾珍妮(Isabelle Adjani)主演的《瑪歌王后》

好萊塢系列電影:漫威、玩命關頭、不可能的任務...賣座 IP 不斷衍生新作品,電影產業為搶票房也變成「快時尚」?

好萊塢系列電影:漫威、玩命關頭、變形金剛...賣座 IP 不斷衍生新作品,電影產業為搶票房也變成「快時尚」? 為了從票房搶錢,以好萊塢為首的電影產業,不論是自有片廠還是高風險投資業者都躍躍欲試。只要有一家製片廠推出賣座的作品,馬上就有其他人跟進。因應市場需求,就會出現所謂的快手導演。好萊塢在經濟大恐慌時期進入黃金

15部私選「壞品味」電影:《台北物語》、《一屍到底》...廢出名成另類經典、還創下票房佳績?《魔戒》導演、北野武都拍過「廢片」?

15部私選「壞品味」電影:《台北物語》、《一屍到底》...廢出名成另類經典、還創下票房佳績?《魔戒》導演、北野武都拍過「廢片」? 以下介紹的幾部電影,主要是因為創作者的「壞品味」而出名,一開始可能出自創作者的缺乏自覺,後來有些作品歪打正著說服了觀眾,創造票房奇蹟之後,有人專門做一樣的類型,有作品被跟風炒作,當然也

在1920年代後期歐美發生經濟恐慌之後,紐約百老匯為救亡圖存,許多歌手、舞者與技術人員紛紛橫跨美國大陸湧進好萊塢,米高梅1929年推出了第一部有聲歌舞劇情長片《紅伶祕史》(The Broadway Melody),

↑《紅伶祕史》(The Broadway Melody)

百老匯「世紀舞王」佛雷‧亞斯坦(Fred Astaire)與女星金姐‧羅傑絲(Ginger Rogers)搭檔主演數部歌舞片,也讓 RKO 順利度過了破產危機,幾家大片廠也養活許多娛樂從業人員。

↑「世紀舞王」佛雷‧亞斯坦(Fred Astaire)與女星金姐‧羅傑絲(Ginger Rogers)

經典黑白電影《日落大道》(The Sunset Blvd.,1950)與《樂來樂愛你》導演達米安‧查澤雷推出的《巴比倫》(Babylon,2022)都描寫了好萊塢經歷經濟大恐慌、有聲電影轉換期乃至戰後的紙醉金迷。

↑《日落大道》(The Sunset Blvd.,1950)

從這個時代發展出定型的好萊塢歌舞片,為印度電影帶來極大影響,即便是在串流當道的時代,轟動全球的泰盧固語史詩大片《RRR》(2022),也看得到大魄力的華麗歌舞場面。

↑《巴比倫》(Babylon,2022)

↑《RRR》(2022)當然有寶萊塢經典的歌舞場面

出身於電影世家的蘇菲亞柯波拉,音樂錄影帶色彩濃厚的《凡爾賽拜金女》(Marie Antoinette,2006)《魅惑》(The Beguiled,2017)都一如她的成名作《死亡日記》(The Virgin Suicides,1999),成為所謂「少女心文化(girly culture)」的體現。

↑《凡爾賽拜金女》(Marie Antoinette,2006)

《魅》發生在南北戰爭期間一間女學館,卻拍出女性角色為一個逃兵暈船的故事,是透過女性觀點對於西部片大導演唐西格與克林伊斯威特合作之「美式歌德」電影《牡丹花下》(The Beguiled,1971)的回答,片中大量寂靜、陰影、間接採光與燭光,全片仍然保有一種高貴的質感。

↑《魅惑》(The Beguiled,2017)

充滿大量原色與高反差視覺的漫畫改編電影《惡女花魁》(さくらん,2007)與《惡女羅曼死》(ヘルタスケルター,2012),都是「少女心文化」代表性攝影家蜷川實花在繁忙的攝影工作之餘,以導演身分拍出的搖滾電影。由於幾部劇情片在時尚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在中港台都造成一定程度的話題,中國古裝劇《蘭陵王》(2014)遂重金禮聘蜷川拍攝全劇的主視覺。

↑《惡女花魁》(さくらん,2007)

↑《蘭陵王》預告片(2014)

 

鈴木清順與石井輝男是為日本華麗銀幕美學奠定基礎的兩大導演。

鈴木清順

鈴木的「大正三部曲」《流浪者之歌》(ツィゴイネルワイゼン,1980)、《陽炎座》(1981)與《夢二》(1991),以及後來的《手槍歌劇》(ピストルオペラ,2001)與遺作《狸御殿》(オペレッタ狸御殿,2005)都令觀眾目不暇給。

↑「大正三部曲」的《陽炎座》(1981)

作曲家梅林茂為《夢二》譜寫的主題曲,不但被王家衛用於《花樣年華》(2000)與唯一英語長片《我的藍莓夜》(My Strawberry Night,2007),也被羅馬尼亞巨匠克里斯提安‧穆基用於他在坎城大受好評的懸疑片《仇恨謎林》(R.M.N.,2022)當中。

↑梅林茂為《夢二》譜寫的主題曲

↑王家衛在《花樣年華》採用同樣的曲子

石井輝男生平拍攝許多色情暴力與獵奇電影,擔任成瀨巳喜男與田中絹代等劇組副導演期間,學習許多有效率的拍片絕招,進入六○年代後,更大膽在片中啟用暗黑舞踏(例如土方巽主演的《江戶川亂步全集 恐怖奇形人間》1969),以及以家用格式(16毫米膠捲或DV數位影帶)拍攝的低成本電影,為八○年代的音樂錄影帶帶來許多啟發,在西方都有為數不少的狂熱愛好者。

石井輝男

澳洲大導演巴茲‧魯曼在美國資金下推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Juliet,1996)《紅磨坊》(Moulin Rouge,2001)《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2013)都是高度呼應古典歌舞片的視覺饗宴,由其賢妻凱瑟琳‧馬丁(Catherine Martin)指導的美術與服裝造型,更展示澳洲電影工業得以勝任好萊塢重要加工廠之一的深厚本錢。

↑《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Juliet,1996)

↑《紅磨坊》(Moulin Rouge,2001)

亞美尼亞民族誌電影《石榴的顏色》(The Color of Pomegranates,1969),以絢爛的視覺呈現亞美尼亞史詩的神秘美感。華語片由於技術落後與早期編導對古裝片與相聲以外的類型一竅不通,要等到關錦鵬導演的《胭脂扣》(1987)、《阮玲玉》(1992)以後,才看得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彩色影像,

↑《胭脂扣》(1987)(左)、《阮玲玉》(1992)(右)

華語片的美學經過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終於在王家衛的《花樣年華》(2000)達到巔峰;視覺表現上最華麗的兩部台灣電影,則是侯孝賢透過重現中國畫家陳逸飛油畫「夜宴」氣氛,詮釋張愛玲演義本的《海上花》(1998),以及楊德昌的遺作《一一》。

↑《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

↑《花樣年華》(2000)

↑楊德昌的遺作《一一》

日本東寶公司出品,《秋水伊人》賈克德米執導,英語發音的真人版《凡爾賽玫瑰》(Lady Oscar,1979,少女漫畫家池田理代子代表作)是實際租用凡爾賽宮拍攝的宮廷劇,女主角卡特麗歐娜‧麥考兒(Catriona MacColl)正是本片出資者之一—資生堂化妝品該年度春季化妝品的代言人。本片空有華麗場面與勒格杭譜寫的配樂,還是掩飾不了故事的空洞。

↑真人版《凡爾賽玫瑰》(Lady Oscar,1979) 片段

20多部燒腦電影片單:《鬥陣俱樂部》、《迷魂記》、《香草的天空》...探討潛意識與解放自我,深度影迷的最愛!

20多部燒腦電影片單:《鬥陣俱樂部》、《迷魂記》、《香草的天空》...探討潛意識與解放自我,深度影迷的最愛! 在近代心理學與精神分析許多理論,與精神醫學對峙之前,人的夢境做為一種潛意識的反射與自我暗示,一直是藝術史上重要的創作素材,繪畫與小說不斷呈現那些言語難以形容的意象,劇場與電影更進一步將之轉變成場景。

10位電影人的轉變之路:《鐵達尼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成功轉型,《星際大戰外傳》名導朗霍華也會演會製作...不當明星也能有自己的主場!

10位電影人的轉變之路:《鐵達尼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成功轉型,《星際大戰外傳》名導朗霍華也會演會製作...不當明星也能有自己的主場! ↑拍片中,除了明星還有許多職位不同的工作人員 電影工業的製片廠不僅是明星產地,也是許多電影從業人員搶出頭的地方。即使不是明星或導演,也可以在電影的其他環節發揮自己的本

畫家出身的格林那威,堪稱當代最華麗的電影作家之一。從《動物園的故事》(ZOO, A Zed & Two Noughts,1985)以來,他都與法國新浪潮攝影巨匠薩沙‧維爾尼(Sacha Vierny,而非本專欄之前提到的另一個新浪潮代表性攝影指導 Raoul Coutard)合作,直到《八又二分之一女人》(8½ Women,1999)為止。

↑《廚師、大盜、他的妻子與她的情人》

維爾尼為格林那威掌鏡的《廚師、大盜、他的妻子與她的情人》、《魔法師的寶典》(Prospero's Books,1991)、《魔法聖嬰》(The Baby of Mâcon,1993)等片,都充分展現了格林那威對於法蘭德斯畫派或巴洛克繪畫中那種燭光下肌膚的色澤、服裝擺飾反光等細節的異常執著。

↑《魔法師的寶典》(Prospero's Books,1991)

身兼舞蹈家、編舞家、創作歌手、詩人的女導演莎莉‧波特(Sally Potter)在推出轟動影壇的《美麗佳人歐蘭朵》(Orlando,1992)之後,大部分的製作都面臨拍片資金不足的問題,但她還是不以缺錢為藉口,繼續在電影中展現自己的美學涵養,

↑《美麗佳人歐蘭朵》(Orlando,1992)

其中就包括了由強尼戴普與克莉絲汀娜‧麗奇搭檔主演的《縱情四海》(The Man Who Cried,2000),本片雖然沒有為了呈現吳爾芙魔幻場面的絢爛宮廷戲效果,視覺上的質感仍有一定的水準。本片同時也是2001年往生的維爾尼,在創造無數新浪潮影像神話之後,掌鏡的最後一部電影。

↑強尼戴普主演的《縱情四海》(The Man Who Cried,2000)

已故航空攝影家齊柏林以畢生精力完成紀錄片《看見台灣》(2013),是台灣電影技術呈現自然風景的極限。

↑齊柏林的紀錄片《看見台灣》(2013)

談到壯麗的銀幕景觀,則首推美國實驗電影作家戈佛瑞‧雷吉奧(Godfrey Reggio)的紀錄片「生命三部曲」(Qatsi Trilogy)—《機械生活》(Koyaanisqatsi,1982)、《迷惑世界》(Powaqqatsi,1988)以及《戰爭人生》(Naquyqatsi,2002)。在當代音樂巨匠菲力普‧葛拉斯(Philip Glass)的緊中慢、慢中緊的極微主義反覆音形交織的配樂下、緊湊的剪接與縮時攝影為走向失衡的人類文明發展敲響警鐘。

↑「生命三部曲」(Qatsi Trilogy)

◎Photo Via:達志影像、INSTAGRAM(@make_believe_prop_replicas, @samthebestest_, @yotsuya21, @seinen_edge)

◎Video Via:YOUTUBE(@玉春雷娛樂文創, @とくたま, @梅林茂 - 主題, @clarencito, @台灣阿布電影, @TheLoftCinema, @NoraDeniro)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