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觀察家

“希區考克的秘密,就是電影的秘密。”


黃大旺

2021-4-27

《驚魂記》、《鳥》、《後窗》...驚悚恐怖片大師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的電影銀幕遺產

Alfred Hitchcock 希區考克這個名字,以及他執導的許多電影,都已變成世代通用的文化迷因:只要知道電影史,一定都聽過他的名字,不然就是他的過重體型與一貫的面無表情。進一步推可以提到他的招牌場面:《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1959)主角在大平原被飛機追殺、《驚魂記》(Psycho,1960)的浴室殺人場面(以及伯納‧赫曼 Bernard Herrmann,1911-75譜寫的尖銳弦樂合奏)、《鳥》(Birds,1962)毀滅整個小鎮的鳥群。影迷自然不會錯過在每一部片中找尋導演本人的蹤影。


 

↑希區考克的每一次客串。

由於在英國時期拍攝的電影一再締造出票房佳績,好萊塢大製片賽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監製影片包括《金剛》、《亂世佳人》與《黑獄亡魂》)便把希區考克找去美國拍片。

《蝴蝶夢》(Rebecca,1940)新人瓊芳登(Joan Fountain)被片場眾人冷落,卻成就銀幕神話,並在下一部與希區考克合作的電影《深閨疑雲》(Suspicion,1941)憑演技獲得奧斯卡影后。

Woody Allen 伍迪艾倫─愛終將逝去

Woody Allen 伍迪艾倫─愛終將逝去 只有一個愛字不能表達出我的感受, 我愛你,我很愛你,我永遠愛你 —《安妮 霍爾》 關於這位很愛自編自導又自演,自演就算了,卻又愛在電影中瘋狂碎碎念的射手座阿伯,先祝福他生日快樂吧。 他討厭人家說他是文青,嗯!我也不喜歡,尤其現在文青聽起

每一秒都是時尚大片,王家衛用影像與對白講述了一個個關於遺憾的美麗與哀愁

每一秒都是時尚大片,王家衛用影像與對白講述了一個個關於遺憾的美麗與哀愁 經常有人說,越是深愛的事物,妳越是難以直視、親近、甚至講述,做為王家衛的資深影迷,要寫王家衛實在是一件艱難的事,因為太多情緒、感動、悵然與心痛,會在不同的時間點因為不同的畫面而有不同的觸動。儘管很多人看不懂王家衛的電影,甚至連演員拍攝時都不曉

《意亂情迷》(Spellbound,1945)好萊塢心理分析電影的先驅之一,羅薩‧米克羅許(Rósza Miklós,《賓漢》、《亂世英豪》等)的配樂,採用了一種利用手與天線間的距離控制音高音量的的電子樂器theremin,產生一種撲朔迷離的效果;達利的超現實繪畫在片中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心理學、精神分析與精神醫學尚未明確區分的時代,希區考克即以一種高雅從容的手法拍攝人的狂亂。在拍攝《迷魂記》(1958)的時候,或許是因為女主角金露華(Kim Novak)不是導演的第一人選,就在拍攝期間強迫她演一些高難度的場面(例如讓不會游泳的她跳進太平洋),結果又獲得媒體一致好評。

↑《意亂情迷》的超現實場面。

↑《迷魂記》劇照。

如果把《救生艇》(Lifeboat,1944)的主要舞台,也就是漂在海上救生艇,想像成一種密室,《奪魂索》(Rope,1948)與《後窗》(Rear Window,1954) 都是影史上極重要的密室片,儘管角色不複雜,鏡頭運動與對白卻比近年大量使用電腦特效掩飾單薄劇情演技的超級英雄片更吸引人。後來美國短片導演 Jeff Desom以 Adobe 創意套件的圖片與動態視覺軟體(包括修圖軟體 Photoshop、特效軟體 After Effects 以及 Premiere)合成出《後窗》的舞台,並在 2012 年奧地利 Ars Electronica 電子藝術節得到數位影片大獎。

↑《奪魂索》劇照。

↑《後窗》搭景的數位重建。

希區考克以好萊塢的攝影技術,已經在《救生艇》等片嘗試過一捲底片一場戲,或是經由借位拍攝製造超過一捲底片長度,畫面也不間斷的疑似長鏡頭效果。到了後來不管是安東尼奧尼(Michaelangelo Antonioni)、柏格曼(Ingmar Bergman)、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安哲羅普洛斯(Théo Angelopoulos)等藝術片巨匠,到溝口健二、黑澤明、薩耶吉雷(Satyajit Ray)、拍出七小時魔片《惡魔探戈》(Sátántangó)的塔爾(Tarr Béla)、侯孝賢、蔡明亮、阿比查邦乃至用更激進手法玩弄影像的高達(Jean-Luc Godard)、蘇古洛夫(Aleksandr Sokurov)、諾埃(Gaspar Noé)不論是直接捕捉現場氣氛,還是透過後製企圖讓人更頭暈的長鏡頭,還是靠希區考克與他合作的幾位攝影指導、美術設計一起開發出來。環繞演員的手持鏡頭,以及利用變焦鏡頭與推軌移動之類的運鏡手法(dolly-zoom)也都從希區考克的電影之後,都被世界各地的許多導演引用。至於索爾‧巴斯(Saul Bass)設計的片頭,或是約翰‧惠特尼(John Whitney)以大型電子計算機設計的動畫場面,在美國與英國以外只能徒手繪製。

↑《後窗》劇照。

↑《迷魂記》經典推軌鏡頭的銀幕運用。

光是《驚魂記》那場在電影史上惡名昭彰的浴室殺人場面,就耗掉全片拍攝期間的五分之一,從女配角珍妮‧李(Janet Leigh)走進浴缸,到兇手離開浴室的兩分鐘場面,共分成七十八個鏡位拍攝,最後剪成五十二個鏡頭。為了通過美國的電檢,刀子沒有直接刺進身體(鏡頭的拍攝順序與定剪相反),沒有女演員(以及由花花公子玩伴女郎擔任的替身)的全裸畫面,從珍妮‧李瞳孔一邊旋轉一邊漸漸拉遠的鏡頭,也挑戰了當時電影工業的技術極限。這部原本只打算拍成電視電影的懸疑片,還有其他驚人的鏡頭運動,有時攝影機必須架在更高的位置。而光是貝茲旅館浴室中的沖水馬桶特寫,就已經震怒當時的美國電檢官員。

↑《驚魂記》。

盤點電影圈6大折磨人的變態導演—偏執狂、冷暴力、甚至差點害演員失明!?

盤點電影圈6大折磨人的變態導演—偏執狂、冷暴力、甚至差點害演員失明!? 因為性醜聞被韓國影壇放逐,2020 年 11 月在滿 60 歲生日前九天,就在拉脫維亞死於武漢肺炎的藝術片導演金基德,大部分電影都會出現男女主角被活埋的場面,而他也曾經因為拍片差點害死演員而暫時引退,其間還拍了紀錄片《阿里郎》懺悔,只是大部分

單身一人必看電影片單

單身一人必看電影片單 老祖先說過,人貴在慎獨。儒家思想特重君子不欺暗室,即使喜歡的對象陪你進房間看滿屋子黑膠也是一樣,手腳放乾淨,才是所謂「克己復禮為仁」。兩千多年來,任憑西風東漸、物換星移、江山易主、墻樓毀壞,口號還是口號,好聽話還是好聽話,理論還是理論,「是什麼讓人類活著?人類應該以野蠻的行徑活著」。但是一個

由短篇故事發展出的《鳥》沒有固定的配樂,赫曼的配樂者頭銜在本片改成「音響顧問」。除了角色在片中彈奏德布西鋼琴曲,以及小學生在被鳥群襲擊前合唱的蘇格蘭民謠以外,鳥鳴與振翅音效全部由西德的電子音樂家薩拉(Oskar Sala)在他的錄音室,以一種威瑪時代就開發出來,二戰後又進化的電子樂器 trautonium 以多軌錄音手法堆置而成。希區考克在二戰前就在柏林看過薩拉演奏 trautonium,對於事隔多年能與薩拉合作,可說是欣喜若狂。《鳥》不但成為動物災難片的先驅之一,也證明以非器樂的音響與無聲,可以產生管弦樂難以呈現的驚悚。本片更在迪士尼動畫製片廠的元老伊沃克斯(Ub Iwerks)的協助下,完成高階光學合成,以解決成本不足以拍攝實景的問題。

↑《鳥》。

拍完《鳥》之後的希區考克,或許是因為在女主角蒂比‧海德倫(Tippi Hedren)面前終於壓抑不住自己對金髮女星的偏執喜好(他自從黑白電影以來就偏好起用金髮女星),再加上年紀關係,所以拍出來的幾部片都沒有之前的好看,連赫曼都氣得從此不再與希區考克工作。在希區考克晚年,好萊塢諧仿喜劇天王梅爾‧布魯克斯(Mel Brooks)曾經拍過一部透過各種對希區考克名場面的諧仿向本人致敬的電影《高空驚魂記》(High Anxiety,1977),片頭直接打出字幕,以本片向懸疑片大師亞佛列德‧希區考克致敬。

↑充滿各種希區考克符號的《高空驚魂記》預告。

暴力片導演布萊恩‧狄帕瑪(Brian De Palma)在決定拍攝《迷情記》(Obsession,1976)的當初,希區考克曾經認為狄帕瑪只是翻拍《迷魂記》,而對狄帕瑪非常賭爛。本片找了赫曼譜寫配樂(與《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1976 並列遺作),除了可看出向希區考克致敬的企圖與橋段,也充滿老文藝片的昏黃色調。不少論點都認為,如果希區考克像狄帕瑪那麼年輕,也會用更有力的方法拍片。

↑塔倫提諾談希區考克與狄帕瑪。

1979 年美國國家電影學院(AFI)頒發終身成就獎給希區考克,與其他新浪潮戰友(雷奈、希維特等人)或敵人(羞愧轉生氣的高達)同樣敬重希區考克的楚浮,用他的 lo-fi 英文向希區考克致敬:「我花了五十個鐘頭訪問希區考克,以找出他拍攝電影的方法,最後發現希區考克的秘密,就是電影的秘密。」

↑楚浮向希區考克致敬。

 

 

◎Photo Via:IMdb

◎Vedio Via:YOUTUBE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