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伊利諾州清晨4點,氣溫 10°C,步行 32 分鐘抵達格蘭特公園二號閘門……睡前呢喃自語,檢查裝備、確認交通路線,北美中部時間2025年10月12日早上7:30芝加哥馬拉松正式開跑。

出發前的一切
時間回到距離起飛前的 24小時,人還在攝影棚趕著拍攝進度。
“ J: Iris, 我覺得下面兩組人都可以先請他們出發,我們應該拍得完,希望在我離開之前拍完所有人 ”
“ I: 好的,我已經都通知大家了。 ”
行李打包仍是零進度的我開始有點焦慮,回想這次芝加哥馬拉松的報名登記、中選,其實已經是去年的事了!不同標籤認證的馬拉松賽事,有著非凡的地位,跑者們趨之若鶩;而那些具指標性的人氣賽事,多半採登記抽籤制並付費報名,有著像是搶限量聯名商品般的難度。目前台灣共有兩場獲得世界田徑總會金標籤認證的賽事:台北馬拉松與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

↑2024年年底收到中選信件,真正的恭喜了!
格力高跑跑人原型是他—日本馬拉松之父金栗四三:推動女子體育、創立箱根驛傳,還是奧運史上最慢馬拉松紀錄保持人! 每屆奧運會的最後一場田徑比賽一定是奧運馬拉松,這已經是奧運會的傳統。第一屆的奧運馬拉松是在1896年由希臘選手斯皮里宗·路易斯以2小時58分50秒的成績奪冠。 ↑現代馬拉松賽事透過奧運會修訂
臺北馬拉松倒數一週!賽前做足5個功課:打包裝備、閱讀手冊、多吃碳水⋯讓比賽更省力 ↑臺北馬拉松賽倒數一週! 臺北馬拉松賽前一週還要練甚麼?長跑體能是靠時間累積而成的,至少要六週以上才能起生理效用,既然如此,只剩幾天就別練了吧。雖然這麼說,但只剩一週時間,其實仍有許多重要提點。 最後一週的調整,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可謂是跑者心中的最高殿堂!芝加哥馬拉松更是世界田徑總會認證的白金標賽事之一,象徵其卓越的賽事品質與規模。不過,有些賽事雖為白金標,卻未必隸屬於大滿貫,如此益加顯現「大滿貫星星」的稀有與珍貴性。而大薯人生中的第一場全馬,就是七大滿貫之一 ——初馬即一星,壓力可想而知。
準備這場賽事歷經了兩個月的密集訓練課表,包括了兩次長距離練跑:一次 21K、一次 30K。事實上,讓我真正覺得「準備好了」,竟是在起跑前的那一刻。

↑出發前訓練課表完成至少一次 30K 的長距離練跑。
芝加哥版本超大型跑班,一日限定
抵達芝加哥的第二天,我早起前往 Expo 領取物資。這天的天氣晴朗舒適,於是決定以散步的方式前往展覽館。途中經過比賽的集合場地,順道勘查一下當天的動線。在通過安檢後順利進入Expo會場,接著展開層層關卡:先憑報名QR Code領取號碼布與賽事規章,再進入場內兌換大會指定的寄物袋、服裝,以及各贊助商提供的小贈品。大會T恤則可在現場更換尺寸。

↑The Abbott Health & Fitness Expo 是賽事周邊的博覽會,除大會發放物資,也有相關商販參與,食衣住行育樂通通都有。
完成物資領取後,最重要的環節莫過於購買大會聯名的限定商品;因為穿上它,能讓全世界知道你不只是一位馬拉松跑者,更是一名「大滿貫馬拉松星級跑者」。此時,整個展覽館瀰漫著熱烈的歡呼與笑鬧聲,彷彿預告著比賽當天的熱度與音量將不容小覷。

↑提前一天到Expo領物資,其中包括號碼步、寄物袋、大會T恤、贊助商小禮等。
這天也是芝加哥馬拉松正式比賽的前一天,整座城市猶如化身成了一個超大型跑班;一旁有人在動態操,另一旁則有人在緩跑,轉角還能遇見剛跑完5K迷你馬(歡樂馬)的國際跑者。每個人神情堅定,用表情說著:「雖然我們配速不同,但目標一致,蓄勢待發,加油!」


↑芝加哥市中心化作大型跑班,整座城市都是你的田徑場。
我只多留這一天來調時差,事後想想這樣的安排並非明智之舉。因此,對於賽前的行程掌控得更精準,以確保能及時回到飯店休息,睡滿八小時,好準備迎接明天的初馬。
芝加哥馬拉松正式開跑,全民同樂 普天同慶
再次睜開眼看向窗外,天還沒亮,手機還握在手上,準備發行前裝備的限時動態。畫面裡,有被我剪成背心並別上國旗的大會T恤,是我參加海外賽事的小小儀式感,還有為這場比賽特別買的太陽眼鏡、各式補給品,以及最重要的碳板鞋...… Ok,點擊「發送」,成功。起床,準備出發。

↑跑者賽前待辦事項之一:拍裝備和補給發社群。
走在漆黑的密西根大道上,身邊盡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跑者。手錶這時跳出朋友們傳來的加油訊息,頓時暖心滿點。再度通過安檢,進入集合場域,寄物順利完成(幾乎不用排隊)。但就在如廁後,那份激動與興奮的情緒忽然間靜了下來,那是一種安定的感覺。嗯,我準備好了!

↑天還沒亮的密西根大道上,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跑者集合中。
從格蘭特公園出發,進入隧道,裡頭有DJ正播放舞曲炒熱氣氛,宛如大型派對現場,音浪震耳!接著跑進高樓林立的大道,迎面而來的是映照著朝日的天際線,美不勝收。沿途也經過芝加哥各個標誌性地標:芝加哥劇院、林肯公園、小義大利區,最後還穿過中國城等約29個社區。一路上,街景的變化像是提醒跑者們正不斷朝終點前進;而不變的,是沿途此起彼落的歡呼聲與加油聲。

↑跑進高樓林立的大道,迎面而來映照著朝日的風城最美天際線。
↑穿過隧道,開場 DJ 音浪震耳,真的是好大聲。
「Let’s go, bro!」「You can do it!」「Almost there!」全程不間斷地響徹賽道,絕大多數來自參賽者的親友團,也有為各種議題發聲的攤位,如 LGBTQ、環境保護、動物保育等。還有許多當地居民直接在家門口開起派對,有點像台灣中秋節家家戶戶烤肉一般,全民參與度百分百,正是普天同慶四字的完美演繹。
↑沿途的歡呼聲與加油聲,全程不間斷地響徹賽道大放送。
NIKE大裁員反映市場轉型!Lululemon、Alo Yoga、Salomon… 異軍突起,抓住網路社群商機:炫耀商品不如身心健康來得重要! 最近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注意,「Nike 大刀裁員 1,500 多人」,執行長 John Donahoe 表示:「Nike 最近業績大幅下滑,裁員將重振我們的成長。」而且這
韓國射箭「夢之隊」連續10屆制霸、英國馬術團體賽寫下歷史佳績!從奧運賽事到國民熱潮,解碼這些運動背後的文化根基 巴黎奧運的帷幕已經落下,各國選手將四年的汗水與努力在世界舞台上盡情展現。在這場全球盛事中,我們見證了許多國家在特定賽事中的連續制霸:南韓射箭「夢之隊」女子代表隊連續奪下10次奧運金牌、日本隊打包柔道金銀
開心跑過馬拉松半馬,再挑戰下半場賽道的無力深淵
由衷感謝賽道上的各種補給,讓跑者們能順利完賽。補給內容從官方提供的運動飲料、飲用水、能量膠、舒緩噴劑與舒緩膏,到當地居民自主提供的「私補」:飲品、水果、乾糧、凡士林,甚至還有啤酒或 shot,整個氣氛簡直像在開派對!
下半場更是看到台灣藝人艾力克斯和李詠嫻夫妻檔驚喜現身賽道,他們搭起了一張私補桌,旁邊插著一面大大的國旗,為台灣跑者加油助力!(其他跑者想進站應該也是可以的。)當下的我有點「I」,所以沒停下來打招呼。雖然台灣的加油團不算多,但我發現有幾組人會一路往終點推進,讓我們在整條賽道上,能不時聽見那句熟悉又親切的「加油!」聲,人數雖少,凝聚力卻強大得令人動容。

這次我意外地解鎖了「過半馬都沒走路」的新成就,進補給站也是跑著進、跑著出。就在這個階段,看到跑班學姐在群組裡更新進度:「傑克移動順利,已過半馬 2:26……」,當下真的感動到落淚。但是得意沒多久,過了30K之後,迎來全新的世界——前所未有的體感。雖然不太喘,但雙腿卻硬到不行、緊繃到極致,感覺肌力瞬間墜崖式的下降,只能開始跑跑走走。每到補給站都得擦舒緩膏,咬牙堅持到最後倒數2K,才慢慢再度跑起來,努力撐向終點。

↑過了半馬比賽才算正式開始!
↑看著主辦單位在建築物看板或是廣告車上設計的,看似幽默詼諧的標語笑不出來。
馬拉松的終點是人生的起點,「 堅持 」是跑向終點的唯一方向
帶著笑意、踩著輕快的步伐跑回終點,或許才是我這次真正設定的目標。獲得的,是一種心底踏實的回饋。感謝這條賽道,也感謝自己——很感動,但我沒有哭。我帶著自己來到這個終點,也在這裡,為自己開啟了下一段故事的起點。因為我知道,我會繼續跑下去。
跑在馬拉松的賽道上,一路起起伏伏,天氣時陰時晴;有人為你鼓掌喝采,也有人會推你、擠你,無論是有意還是無心。有些路段,你會與配速相近的人並肩前進;有些時候,你會落後,或看著他超前。不覺得這很像你我人生的這條路嗎?

無論配速快或慢,「 堅持 」是跑往終點的唯一方向,這是我最後想說的。突然覺得正能量爆棚,但這些的確是我在踩上終點計時感應器的那一刻,真實湧上的感觸,大概也是因為這樣,我的腦容量才沒有空間去哭吧。
最後,別忘了:領完賽獎牌、補水後記得吃點東西補充熱量,再找攝影師幫你拍下完賽美照,紀錄這段無與倫比的賽事體驗,豐富你漂亮又好看的精彩人生。

↑完賽後有更多補給等著你。

↑完賽後找官方攝影師幫你拍照,之後買照片才可以獲得這張與獎牌合影的美照 (記得轉向面光)。
"Exercise gives you endorphins. Endorphins make you happy. Happy people just don't shoot their husbands, they just don't". By Elle Woods from the Legally Blonde movie.
芝加哥馬拉松(Chicago Marathon)於1977年設立,每年舉行一次,是世界馬拉松大滿貫之一(其他分別是倫敦馬拉松、柏林馬拉松、東京馬拉松、紐約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和今年剛加入的雪梨馬拉松)。今年的芝加哥馬拉松超過16萬人報名登記,約5萬人中選。我的完賽成績是05:23:25,大會關閉賽道時長是6:30:59,雖然並不是跑得很快,好在有平安完賽。故事告一個段落前,還是要感謝我的跑班教練信和的諄諄教誨,和跑團彩虹守護者隊長Fink的督促日常,我們下個大薯旅誌見!
↑2026年芝加哥馬拉松,現正開放登記中
關於 Jack|大薯

現任創誼數位副總,擅長用簡報說服世界、用跑鞋逃離壓力。一位體能訓練愛好者,相信人生就像馬拉松—有時快、有時慢,但終點前一定要漂亮衝線。熱愛文字、旅行,挑戰極限,用腳步探索世界,也用故事精彩人生。
◎Photo Via:Jack|大薯, Instagram(@showcoav, @choosechicago, @nikerunning, @streetfactory, @chimara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