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60屆金鐘獎於10月17日-18日登場,停播10年的「康熙」終於來了,小S與蔡康永於典禮上的合體引爆話題。一連串的綜藝節目回顧,不只是懷舊的時刻,更是一場「台灣節目的世代召喚」。從《康熙來了》的巔峰到謝幕,綜藝節目的權力版圖也逐漸自電視轉移到網路。


決戰金鐘60!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影后」真實上演——謝盈萱、楊謹華、林廷憶同劇爭后,爭奪年度最受矚目的金鐘榮耀 金鐘盛會將至,今年「戲劇節目女主角獎」的決戰格外受到矚目,尤其台劇《影后》有三位主要演員同時入圍:影后常勝軍謝盈萱、戲精楊謹華、最強新銳林廷憶,宛如戲劇《影后》的真實戰場,這不僅是同劇演員間的競爭,更讓「
楊謹華憑《影后》再度問鼎金鐘!走過《敗犬女王》、《一把青》、《華燈初上》到《不良執念清除師》的她還需要再一座金鐘獎證明自己嗎? 看楊謹華演戲,很難不被帶入劇情的。不是因為她身為「影后」的演技,而是她總有能力讓人相信,她就是那個角色。記得在一個訪談中,她秀出一疊厚厚的劇本,上面滿出來的筆記,翻了翻,沒有一頁遺忘。語
近年來,不但掀起電視圈重量級主持人的數位轉型浪潮,連數位世界崛起的YouTuber們也開始嘗試製作大型節目;而「酷的夢」打造的《中文怪物》砸下500萬重金,所製作的場景、規模更是讓觀眾們讚賞!
↑YouTuber「酷的夢」以高規格打造的《中文怪物》掀起討論熱潮
《康熙來了》,真話與娛樂的黃金平衡
↑《康熙來了》雖然現已停播,卻依然是台灣綜藝與談話性節目的指標、造成廣大討論的文化現象
2004年開播的《康熙來了》,以犀利問答與自然互動重新定義綜藝訪談。小S與蔡康永創造了一種「既爆笑又真誠」的節奏,讓藝人們卸下防備,也讓觀眾看到明星背後的真實樣貌。在笑點和內容不靠浮誇包裝,而是憑真實反應與語言魅力來進行下,成為台灣綜藝創意的象徵。

開播12年的《康熙來了》最終選擇收場,並非因收視跌落神壇,而是懂得體面退場。帶狀節目的製作壓力、主持人的身心負荷,以及觀眾閱聽習慣的轉變,都讓節目難以延續原有節奏。特別是當社群媒體興起,觀眾逐漸分流,傳統電視製作的成本與時間開始難以對抗「即時娛樂」。

photo via: De Beers
節目收播後,台灣綜藝似乎進入了低潮期──那些熟悉的棚內遊戲、明星對談,霎時間不再是收視保證,電視台轉向購買他國綜藝節目播放的比率拉高,甚至是一再重播舊節目,這究竟意味著什麼?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強勢上線!誰是《影后》、《不夠善良的我們》…這些台劇的幕後推手?5位台灣編劇以多元跨界背景帶領台劇躍上 Next Level! 在日韓的影劇圈,編劇的地位甚高,尤其在韓國,編劇更是一部劇最重要的關鍵因素,不僅擁有極大的話語權,還有權選擇導演或演員。他們因寫出高收視率的作品而聞名,收入頗豐
用韌性破繭而出!曾莞婷重塑「花瓶」標籤,重新綻放演藝初衷,演繹人生新篇章|Wazaiii 專訪| 袁中道所言:「花為天地間,慧黠之氣所形成」,花是自然界中聰慧的象徵,代表著美與生命的力量。在我短短的編輯生涯裡,就遇見這麼一株,不僅有美麗外表,她的演藝生涯就如一株正在不斷成長的花,從含苞到逐漸盛開,每一步蘊藏著無限
綜藝產業的困境,小市場裡的創意求生術
事實上,在智慧型手機普及與YouTube崛起下,當演算法取代節目表、留言取代觀眾信箱,便一一改變了觀眾的娛樂收視習慣,而綜藝節目的權力重心也從電視台轉向社群平台。觀眾則不再只是收看者,更成為剪輯師、評論者、流量推手。傳統電視雖難以在如此節奏下競爭,卻也激發出新的創作動能。


台灣綜藝的另一個挑戰,是在於市場規模的侷限。相較於韓國與中國大陸,台灣節目的廣告預算有限,製作資本偏小,導致節目多以「小巧」取勝,棚景簡約、人力精實,許多經典節目能以小成本創造巨大迴響,正因製作人學會在有限資源中發揮極致。不可否認的是,「市場資本」一直是左右節目存續的重要關鍵。
大牌轉戰網路,從《木曜4超玩》到《下面一位》
在綜藝轉型浪潮中,一批原屬於電視主戰場的主持人率先「嘗試改變」。邰智源、KID的《木曜4超玩》,將綜藝精神搬上了YouTube,再融合實境、挑戰和粉絲互動,成功吸引年輕族群,其中的〈一日系列〉更讓觀眾瞭解各行各業的辛勞,創意十足。
↑《木曜4超玩》
此外,近兩年胡瓜也推出《下面一位》,以短訪談和即興互動回歸綜藝原點,不僅創下一年內將訂閱數衝上30萬的佳績,還豪砸2000萬圓夢舉辦《鑽石舞台之夜》。這波大咖轉型不只是平台遷移,更是綜藝語言再創造,節目的靈魂仍在,只是形式更靈活。
↑《下面一位》
《中文怪物》現象新世代節目的國際語言
法國YouTuber「酷的夢」以節目《中文怪物》打破國界,讓外國人說中文、闖關淘汰的設定掀起全台話題。其結合實境節目張力、語言學習的趣味性,和來賓真實又幽默的互動,呈現網路節目的迷人特質──即興、自然、無包裝.它象徵網路世代的綜藝價值觀:回歸內容本身的創意與誠意。而更重要的是主軸核心清晰:不斷透過節目推廣台灣文化的酷;並指出,「《中文怪物》就是要推廣中文」,也清楚台灣缺乏對國際的文化軟性輸出。
↑《中文怪物》
台灣不缺乏創意內容,少的是資本與市場的奧援,期望下面一位願意豪砸500萬推廣台灣文化與製作創意內容的YouTuber,會依然存在著。
◎Photo Via:三立電視, De Beers, Facebook(康熙來了)
◎Video Via:YouTube(我愛貓大, 木曜4超玩, 下面一位, Ku's Dream酷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