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超人,並不是做最完美的人,而是超越自己的人。我們身處同一片天空之下,卻擁有截然不同的樣貌。有沒有哪些故事,是有一個人放逐了自我,勇於面對內心真實的想法、過出不符當代框架,卻快樂且真實生活的呢?或許成瑋盛就是那個人。
成瑋盛創立逆風劇團即將邁進第九個年頭,Wazaiii 邀請他寫下自己面對當代世界的內心獨白:
「有人說,我帶著這些『非行少年』編戲,根本是瘋了,但我想說的是:陪伴他們建構自己故事的演出,參與他們的人生並且獲得青春少有對夢想的實踐,我非常榮幸、也很驕傲!」
經典國片《少年吔,安啦!》30週年數位修復上映!叛逆青少年電影里程碑,走出校園揭密黑幫的真實迷途歷程 台灣電影的靈魂是歌仔戲棚,電影文化的精髓是演員映後隨片登台獻唱,電影製作技術又與國際脫節,拍出來的電影,除了胡金銓、楊德昌,侯孝賢、蔡明亮等人的作品以外,只有鬼片與功夫片有那麼一點國際能見度。台灣舊電影銀幕(以及
環遊世界的理由是信念太強,攝影師 Gigi Chang 在非洲的天空下度過離家的第725天|Wazaiii自我放逐日記| 所謂超人,並不是做最完美的人,而是超越自己的人。我們身處同一片天空之下,卻擁有截然不同的樣貌。有沒有哪些故事,是有一個人放逐了自我,勇於面對內心真實的想法、過出不符當代框架,卻快樂且真實生活的
「每個『非行少年』身上無法消除的傷痕,我能陪伴大家一起走過生命低谷,在修復傷痕的同時,也一步步與他們看見自己的優點,並相信、證明自己的價值,讓未來的方向不再徬徨與迷惘。」
「在這條路上,我遇到了這些承載無數惡意的青少年,他們很多人並沒有放棄。只是還找不太到方向,從那些時刻起,我的世界更大了。」
「有時候我會想,逆風的意義是什麼?我認為是陪伴搞砸人生的青少年,重新站起來實踐自己的地方。相信一起度過逆風以後我們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同時成為更多逆境青少年的歸屬。」
「如果有人從逆風突圍,也和我一樣步上這條路,或許他們需要的是相信共好的力量,彼此成為彼此的力量,這條艱辛路上需要被支持的夥伴,一起凝聚強而有力的安全網。」
「有時候現實跟我想像的不一樣,時而美好,時而殘酷,但是我仍帶著對社會惡劣環境、對恨意,行走在持續向善與分享愛的路上,仍然相信生命影響生命的可能性。即便無法趕上惡意的力量,但持續下去總會有改變如雨後春筍般發生。」
打敗殘酷的超能力
國高中時期被社會貼上「壞孩子」、「就只會打架」等標籤,跌跌撞撞之後,18歲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志業,呼朋引伴成立了「逆風劇團」,聚集曾經和他同樣不被社會所認可的「非行少年」,一起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劇碼,找到新的可能,九個年頭過去,持續前進。成瑋盛,28歲的他,想要傳遞「善意」與「愛」給下一個需要的迷惘少年。
↑逆風劇團創辦人成瑋盛
從迷惘中看到力量
在超級英雄電影中,總是有著兇猛的外星怪獸需要被打敗。現實社會中最殘酷的攻擊,是來自於底層中我們看不見的貧窮與苦痛,所有的悲劇,都有一個無法抵抗的原因。成瑋盛歷經叛逆打架的少年時期,回頭來看,他說:「我人生中最大的資本是『迷惘』,曾經的徬徨無助,體會過岔路的滋味是什麼,所以才能看到那些社會角落中的家暴、貧窮,甚至是犯罪,那些別人無法看到的部分。」
↑逆風劇團深耕於關懷青少年,給予多元且長期的陪伴和扶助
甚至是在高二時休學,進入全台約30個安置機構中拍攝紀錄片,帶機構中的少年一起環島,聽了許多不幸福快樂的故事,「意識到我以前彷彿活在平行世界,很難想像這世界上有如此令人難過的事情。」在陪伴的過程中,慢慢看著這些少年眼中開始閃著希望。因為如此貼近,所以更清楚他們需要什麼,缺乏什麼。
↑逆風劇團開啟「夢想列車環島巡迴」計畫
或許,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閃耀到最後,如果如果,多一份善意與理解,這些少年的章節會不會就能改寫?瑋盛:「在我最迷惘的時期,看到機會願意把握,好奇別人做什麼,有勇氣跨出去。我也很幸運,在這過程中相信陪伴者,也沒有受傷。」因為接收到了陪伴者的善意與理解包容,成為力量讓他成長,甚至願意分享和給予。
↑透過陪伴與理解重塑少年的生命篇章
尋找情緒避風港:4大虛擬治癒處所,ness wellness、HeadSpace…從冥想指導到情緒管理,為心靈健康所帶來的無限可能 在這個充斥著喧囂與快速變遷的年代,尋找一片屬於自己心靈的寧靜角落,似乎成了一種奢侈。幸好,隨著科技的步伐,有了那些像是為心靈設計的 App 和網路平台,它們悄悄拂去了生活的塵埃,讓我
優人神鼓首度「念台詞」 全新《與你共舞》質問無邊生命|Wazaiii 時尚郊遊去| 靈韻,是我走進優人神鼓山上劇場,第一個直覺感受。 被火吻的月桃木裂出奇特的紋路、焦黑銅鑼被改造成藝術裝置,一場大火,燒毀了優人神鼓位於老泉山的殿堂基地,然而透過家園的重建,再度與山親密共處,誕生了優人神鼓新版《與你共舞》作品
陪伴與相信創造光亮
在過去那段挫折的求學時期,成瑋盛遇到了改變人生的陪伴者,一位是社工,「讓我覺得被好好相信,而且看到自己的優點。不會念書沒關係,但我很多想法,不要害怕說出來。」在社工的推薦下,他成為了兒少代表,遇到了吳政哲老師。
↑逆風劇團舉辦校園反毒劇巡迴
現在在演講台上侃侃而談的瑋盛,是從無數次的挫敗經驗中成就而來,「以前的我因為被罵到大、天生自卑,無法面對人講話;而即便我講得再爛,一直發抖,每一次有機會時吳老師都會讓我上台,直到我講了20場後,我發現台下眼神不同反應超好,從此我再也不害怕了。」此時的他,在心中醞釀了溫暖的善意,明白陪伴與肯定是少年們成長的必需,也希望能讓善意像聖火一樣繼續傳遞。
↑兒時經歷讓成瑋盛體悟到陪伴與肯定的重要性
「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我在非行少年的身上是沒得選的,一出生就看見惡,在家暴、犯罪、貧窮中成長,我希望能給他們一些希望,讓他們有機會選擇『善』或『惡』。」
↑非行少年們可能一出生就得在家暴、犯罪、貧窮中成長
謝幕帶來的感動,讓愛擴散
從高中時期接觸劇場的他,笑著表示:「以前一群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就是打架鬧事,看到警察就會怕。做劇場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演員、燈光、行政……等很多元,都有機會找到自己的興趣,一群人共同完成。」
↑在劇場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角色
原生家庭不完美,就不值得愛人?從自我察覺、嘗試跨出「依附關係」的焦慮感,不論受過多少傷,都要勇敢去愛 其實我對於長久關係總是抱有質疑。 真的有可能嗎?兩個人就這樣一直手牽手走下去?也許是因為我身邊並沒有太多正向的範本,許多人人稱羨的情侶,隨著時間消磨,要不是爭吵不斷,就是變成如室友的關係,明明沒有愛了,卻又
王可元專訪 — 《我們與惡的距離》童顏天菜背後,是曖曖內含光的獨特存在|Wazaiii 新發現| 還記得前陣子引起廣大迴響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嗎?(平常沒時間看電視的Wazaiii編輯也每週準時收看)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以「李曉明」犯下之無差別殺人事件,探討人性善惡及精神病患面臨的社會
更重要的是,還能彌補自己的遺憾:「謝幕時,家人朋友就坐在台下,他們親眼看到我的改變。」10年前,想讓第一部戲的感動擴散,於是成立了劇團,「在生命中你有多少機會,可以跟親密的家人好好說話、彌補傷痛?我希望能夠創造一個場景,少年能夠拿著邀請卡給家人。」戲劇只是媒介,除了找到興趣、完成作品的成就感,還能創造親密情感流動的契機。
↑瑋盛第一次站上舞台謝幕
就像上個月到花蓮的安置機構,帶著過動症、注意力不集中、身心問題、智能邊緣與觸法等18位少年,很難想像這些少年願意共同創作,最後就連原先最不願意參與的觸法少年,不但加入演出並且寄了邀請卡給媽媽,並在演出中唱了媽媽最愛的歌,走上前去擁抱媽媽,並說:「我不會再讓妳失望了!」故事說起來很簡單,從建立信任感,到情感陪伴、安撫情緒到協助排除問題,最終讓少年肯定自己,站上舞台,帶著當下的好走向明天。
↑運用戲劇做為橋梁,搭起情感交流與遺憾彌補的契機
超人也要顧身體
今年,「逆風劇團」邁入九週年,成瑋盛總是能在每個時期看到非行少年的需求,孕育出新的計畫;像是成立滿一年的「逆風樓」,是匯集、展示非行少年成果空間,也有讓少年學習技能,作為踏入職場環境的前哨站。腦中總是滿滿的想法,想和少年們一同成長與改變。
↑位於大稻埕一隅的逆風樓咖啡館
談到自己的夢想時,他笑了笑:「有時候我會忘記幫自己想,」沉默了許久,他才說:「我想到了『拍紀錄片』。」放下這些少年是他最不捨的,能夠握住一雙手不掉,就繼續堅持。「我現在要做的是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之前為了陪伴少年,熬夜、作息不正常、暴飲暴食,甚至是菸癮過大。我曾經胖到100多公斤,去年花了八個月減重並且戒菸,找回自己的健康。」
↑拍攝紀錄片一直是成瑋盛的夢想
我們都曾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這些「非行少年」,很多特質都是一體兩面,轉為正向或許會發現更多可能,正是「逆風劇團」發揮並且包容了「中二、叛逆、溫暖」這三個特質,讓他們能凝聚更多人的力量,懂組幫派也能將其中的特點化為優勢,「中二」的赤子之心,站在同一陣線保有熱情;「叛逆」化為勇氣,超越困難創造可能;「溫暖」真誠對待,相信彼此。電影超級英雄的正義聯盟,也是一種意氣相投的結盟幫派!在故事中打群架也能拯救世界,而且終究是正義勝利,但是現實呢?
↑逆風劇團將「非行少年」的挑戰轉化為持續前行的動力
他,持續和殘酷對峙。
逆風劇團的三個關鍵字
#中二
擁有保持赤子之心,站在和少年同一陣線,不會因為長大,忘記年輕時的樣態。
#叛逆
逆風三位創辦人都曾經叛逆過,都相信叛逆用在做好的事情,就會變為勇氣,化不能為可能,不只能組幫派,我們還拿到2022年的社區營造獎。
#溫暖
真摯以待彼此,我們在乎的,少年們也會跟著相信,
◎Photo Via:逆風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