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對於長久關係總是抱有質疑。
真的有可能嗎?兩個人就這樣一直手牽手走下去?也許是因為我身邊並沒有太多正向的範本,許多人人稱羨的情侶,隨著時間消磨,要不是爭吵不斷,就是變成如室友的關係,明明沒有愛了,卻又沒有勇氣分開。
↑很多情侶明明沒有愛了,卻又沒有勇氣分開
但即使有質疑,幾乎每次參加婚禮,我都會掉幾滴眼淚。爲什麼會感動得想哭啊,太奇怪了,明明沒有很相信一輩子的承諾這種事。
後來才發現,就是因為不太相信,才這麼感動。
↑幸福的婚禮總是讓人感動得想哭
從家庭、友情到愛情、寵物,簡單一句「我愛你」卻擁有無限力量,此時此刻就是最好表達「愛」的時機!|Wazaiii達人說愛| 解封之後的2023年,我內心有個塵封的角落忽然甦醒,那裡也許是在外飄泊多年從未碰觸的地方,因為一個長達三年的封印而蠢蠢欲動、伺機而出。待自由來臨之時,便一觸即發,不可收拾。 ↑經
職場二寶媽不被生活擊倒的秘密!家人的愛永遠在,除了在乎,更要珍惜彼此付出|Wazaiii 達人說愛| 今年這一年,我的生活又產生了許多的變化,最大的一點,就是我從一寶媽變成二寶媽這件事情了!去年為了想要第二個寶貝,努力做了試管三次,其實可能因為年紀大,身體狀況沒有那麼好,再加上中間還經歷了爸爸離開,每一次的失敗,
幾年前回台灣時,正好被邀請參加朋友的婚禮。收到邀請時其實有點驚訝,但也很替她開心。這是她的第二段婚姻,我還記得七、八年前,她發現前任丈夫外遇,痛得撕心裂肺,我看著她哭著說「我再也不要這麼努力付出了!不要再這樣認真愛一個人了!」
↑因另一半外遇導致婚姻破碎,往往讓人不想再這樣認真愛一個人了
她說她是由媽媽一手帶大的,她的父母也是因為外遇而離婚,她從小到大看到的只有彼此叫囂、大吼、齜牙咧嘴。一段健康的長久關係是什麼模樣?她沒有看過。
↑父母的負面相處,無法讓孩子知道健康愛情的模樣
原生家庭對我們價值觀、行為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如果一直以來看到父母的溝通方式都是以爭吵、冷戰的方式,那麼在未來的情感關係中也比較容易用同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或不安,而不是等待情緒較平靜後再誠實且理性地說出「這件事真的讓我很生氣,我們必須來討論以後怎麼避免同樣的事發生。」
↑情緒化的父母也影響著孩子對於情感表達的方式
也許父親與前任丈夫都是因外遇結束並不是巧合。在不穩定關係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對於親密關係會比較容易有焦慮感,這通常會導致兩種處理感情的方式:一種是因為太過擔心伴侶會離開,於是有更強烈的控制慾,或讓對方於取予求,只要不離開都可以。另一種則是因為太害怕被遺棄,所以在與人的關係太緊密的時候,就自己先離開,這樣別人就無法傷害自己了。這兩者都是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中常常提到的狀態。
↑依附理論中提到了親密關係的焦慮感
依附理論最早是由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的,講述孩童在原生家庭中所經歷的依附關係,將會進而影響未來的關係:友情,職場,當然還有愛情。我們可以將依附關係分為三種:焦慮型依附(Anxious attachment)、逃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
↑依附關係分別有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和安全型依附
先前提出的兩種狀態,分別是焦慮型依附和逃避型依附,在不穩定的關係中,如家人離開、常被父母忽視、被過分干預等的孩子,在成年後有很高的機率是這兩種依附型態。而安全型依附的特徵是不害怕承諾、能夠好好溝通,表達自己的感受、願意一起解決問題,不過度控制伴侶等。
↑安全型依附能夠好好溝通、表達自己的感受
「難道因為原生家庭不完美,我就不值得健康的關係嗎?」她當年因為無法走出前一段感情的傷痛而開始心理諮商,在了解依附關係後,她這樣問諮商師。
當然不是這樣的。
↑不完美的原生家庭,不代表不值得健康的關係
自我察覺便是第一步,當自己意識到自己在一段關係中不斷地重複一樣的行為時對自己的恐懼誠實,若能說出「我好害怕失去你,我知道這不是你的問題,但我們能不能一起面對、討論這份恐懼?」就是改變的開始。
↑要走出前一段感情的傷痛,自我察覺便是第一步
給女孩們的10個發光金句:請愛自己、相信自己!面對人生挫折記得自備「發電機」,找到獨一無二的美麗 #給女孩兒莫忘初衷的正能量 30多歲的那一年我,放下做得正順手的公關公司工作,對於未來有些徬徨,決定隻身前往紐約遊學,在種族融合文化多元的大蘋果,讓自己在不設限的冒險中,獲得了海闊天空的飽滿。爾後,進入到非常競
放膽嘗試、勇敢去愛,即使失敗也沒關係!服用一顆名為勇敢的上癮劑,別讓內心的猶豫熄滅創造人生故事的動力 Try more, Do more. '' You will never know, unless you hit the ball. '' 是當身邊朋友問起要不要去做某件事時,我會 look her/hi
參加完朋友的婚禮幾週後,我和她一起吃頓午餐,我告訴她我很開心她沒有因為前一段關係而不再去嘗試。她説:「因為我就是比較不服輸嘛!即使是在不完整的家庭長大的孩子,還是有能力去愛。」
↑即使是在不完整家庭長大的孩子,還是有能力去愛
飯後走回家的路上,我才發現我對長久關係的質疑也是來自於恐懼,不是真的不相信,而是害怕受傷。誰年輕時沒有受過傷?誰不知道結婚之後的相處才是真正的挑戰?誰不知道現在離婚率很高?就是因為知道經營一段關係不容易,但看著眼前這個人,還是覺得「嗯,如果是你的話,我還是想試試看。」
↑不管受過多少傷,還是要勇敢地去愛人與被愛
我猜就是那個明知道接下來的路會有很多辛苦的地方,還是願意一起嘗試,這樣無畏的態度,才讓我有時候在婚禮上哭得唏哩嘩啦。看到像她經歷過這麼多事情的人還是願意再相信愛情,也得到許多勇氣,不管受過多少傷,還是要勇敢地去愛人與被愛。
◎了解更多 Wazaiii 達人黃于洋:官網、Facebook
◎Photo Via: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