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性別從來不該是限制選擇的理由。所謂「女力」,不是對抗或證明,而是提醒我們不要被標籤困住:無論女性、男性或任何角色,都應該擁有追逐夢想的機會。這正是 Wazaiii 一日密集女力營的初衷——以學習與對話為出發點,讓大家在多元觀點中累積知識,拓展想像,並逐步描繪屬於自己的未來藍圖。
9位重磅級講師分別來自不同領域,討論涵蓋了家庭、職場、情感、科技、環境、領導力與自我實踐等乍看分散,卻皆圍繞於同一核心議題:如何不受框架拘束,走出自己的道路。以下,透過回顧每場講師分享的觀點與金句,為你拼湊出這場知識旅程的全貌。
86400 秒的角色穿梭任務!節目主持人蕭彤雯化身多重角色宇宙旅人,在失控與任務間,逐步找回真實自我|Wazaiii 專訪| 在忙碌的日常裡,你是否也曾在一天之內切換過三種以上的角色?對蕭彤雯來說,這不只是習慣,而是一場長年累積的多工訓練。無論任務怎麼切換、身分怎麼變動,她總試著穩穩著陸,以清晰的訊號和冷靜的行動
化作一顆璀璨的北極星!賈永婕不怕作秀,只怕沒人知道:「我會作一場大秀,而且會一直做下去。」|Wazaiii 專訪| 如果正義可以被量化成星等,賈永婕會是耀眼的北極星!無論是虐童案還是獵童案,沒有人願意出聲,他便率先發難,賈永婕的身影與決心一直在最前線瘋狂燃燒著,造就無數共鳴。 但越亮的星總是越引人注目,只要
知名主播/節目主持人 蕭彤雯|當父母變成孩子,我該如何照顧好彼此?
能力有限,愛卻無限。不勉強,也是對自己與家人的一種溫柔。
蕭彤雯以「三明治世代的多重宇宙」切入,道出父母並非「突然」變老,而是我們從未仔細觀察他們的身心變化。許多長輩被誤認為的「愈老愈難搞」,背後可能是老年憂鬱或生理衰弱的惡性循環。而長照不只是醫療,更需要同理心去理解「老」的真實感受。
她提醒,照顧是一場長期抗戰,耗盡自己只會讓雙方陷入困境。她提出「長照1234」:一工具(長照資源地圖)、兩電話(1966/0800-50-7272)、三步驟(盤點資源、家庭會議)、四包錢(服務、交通、輔具、喘息);同時強調「照顧不離職」的重要性,因為經濟崩塌會讓孝心成為枷鎖。承認能力有限,懂得借助專業,才是讓愛延續的方式。
仲誼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 岳啟儒|職業婦女的時間管理
你不是女超人,時間管理不是要做更多事,而是做對的事,活得更好。
岳啟儒提醒,時間管理的第一步不是排滿行程,而是盤點心態、健康、情緒與資源。心態上,不必比較,也不需凡事追求一百分;家庭責任應所有成員共同分擔。健康上,睡眠優先,飲食與運動同樣重要。情緒上,要建立「情緒分隔」,意即職場情緒不帶回家,家庭情緒不帶進公司,必要時學會暫時離場或尋求支持。
至於技巧上,她建議用「四象限」規劃任務,以避免被瑣事淹沒;零碎時間可靈活運用,大任務則要切割並留足完整時段。她也提出,彈性工作、外部資源與數位工具都是有效減壓的方式。她的核心觀點是:時間管理不是要成為全能,而是幫助我們活得更有秩序與品質。
元亨法律事務所律師 楊承璇|女性在職場必知的勞動權益
主張自己的權益並非找麻煩,每個人都值得在安全、尊重的環境中工作。
透過兩個案例,楊承璇揭示職場女性常遇到的隱性挑戰:林小姐因懷孕遭主管威脅解僱;陳小姐則因言語霸凌被迫離職。這些情況其實都有法律可做保障,沉默只會讓不公持續。
她整理出「職場工具箱」三大利器:《性別平等工作法》、《勞動基準法》、《職業安全衛生法》。這些法條保障著懷孕員工的權益,規範解僱的合法性,並要求雇主防治霸凌。她也特別指出,證據是最有力的武器,從對話紀錄到存證信函都能保護自己;而外部資源如勞動部1955專線與勞資爭議調解也能善用。當你懂得這些工具,就可以在職場裡挺直腰桿,不必被動承受所有的不義之事。
台北 101 董事長 賈永婕|女力不設限,堅持決定妳的可能性
真正的成長,從來不是等準備好才開始,而是先踏出去,再讓自己變得更好。
以自身經驗談「女力不設限」的賈永婕,接下台北101董事長並非因為萬事俱備,而是先踏出一步,在每一次挑戰裡逐步成長。她鼓勵大家勇敢走出舒適圈,把危機轉化為商機,讓「不設限」不只是口號,而是一種實際行動。
她也進一步談到「打破常規」的重要性。對她而言,101不只是象徵性的地標建築,更是一個能承載價值、影響世界的平台。她提醒我們,重點從來不是比別人更強,而是要有勇氣做自己。因為只有真實才有力量,「世界需要的不是更多複製品,而是敢於展現獨特的自己」。女力的核心,是勇敢擁抱真實的自己;而這份勇氣,才是推動改變的力量。
國立清華大學資工系教授 陳宜欣|人工智慧視角啟發生活智慧
有意識地接住錯誤並反思,挫折才會成為進步的燃料;否則,再多資源也只是徒勞。
陳宜欣教授將人工智慧比喻成人生的鏡子。AI 的學習過程就像人類:從模仿開始,透過錯誤回饋逐漸成長。如果沒有反思,經驗就無法轉化成智慧。她提醒,錯誤本身不可怕,真正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停下來檢視。
她舉例 Greedy Algorithm(經驗法則)比喻:我們常選擇眼前「最好」的答案,卻不一定是最優解;而 Transformer 的「注意力機制」則告訴我們,溝通不順有時只是專注點不同。這些概念轉換成日常訊息後,帶來的啟發很直接——不要被挫折或標籤困住,過度規劃只會禁錮自己,唯有彈性探索,才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領袖 100 創辦人 石恬華 Judy|30世代女性領導力
發現價值、找到熱情、打破框架、善用特質——這才是屬於妳的領導力。
Judy 用「蝴蝶與野玫瑰」比喻蛻變與獨特,提醒每個人都是不斷成長,卻仍保持獨特的存在。她強調,女性不需被性別框架束縛,而是應該專注於——我的特質能創造什麼影響?
她提出「4 in 1 領導力模型」:發現價值、找到熱情、打破框架、善用特質。領導不是討喜,而是能公平尊重,讓每個人發揮。她說,Hard on Objective, Soft on People——領導是一門平衡的藝術。當女性善用共感力與包容力,就能以不同於傳統的方式展現影響力。讓領導力的價值,不在於賺多少錢,而在於能否創造持續的改變。
無肉市集創辦人 張芷睿|從飲食開始的環保行動
一個選擇或許有限,但有限的堅持,能引爆無限的改變。
張芷睿的分享,讓我看見「選擇」背後的力量。無肉市集被喻為全台灣「最麻煩的市集」,因為現場不提供垃圾桶,所有餐點都必須裸買裸賣——從筷子到襯紙都拿掉。這份「麻煩」,其實是一種行動力的展現:提醒我們,地球的未來就藏在日常飲食與生活的細節裡。
她相信勇氣並不只是角色或自我定位的展現,更能延伸至生活方式。純植物飲食是一種慈悲,零廢棄市集是一種責任,跨領域合作則是讓理念走得更遠。「世界會讓路給,知道自己要去哪裡的人。」張芷睿的這句話不僅談永續,更像在鼓勵我們——當你活成自己相信的樣子,那些堅持或許看似孤單,卻終將累積成改變的力量。
時尚觀點自媒體人 凱特王|兩性情感的真相與女性自我價值
愛不會讓人失去自我,而是讓我們更靠近真實的自己。
凱特王的分享像是一面鏡子,逼我們直視關係中的脆弱之處。她拋出三個問題——愛情和婚姻有差別嗎?在愛裡,我怎麼不弄丟自己?不會愛自己,能愛別人嗎——她認為,好的親密關係並非零衝突,是願意面對並解決;愛也不是角色扮演,而是真實的交流。當激情退去,留下的是能否長期經營與承擔。
她點出,女性在關係中容易失去「主體性」,原因往往是對自我價值感的不確定——害怕不夠好、過度討好、甚至在對方評價裡尋找認同。當一個人能好好對待自己,就不會為了關係而勉強,也更能分辨誰才是真正尊重自己的人。愛情的本質不是迎合,而是帶著不完美,在關係裡練習與成長。
灣島皇后 薔薇 |做自己的皇后
變裝不是偽裝,而是讓我成為更像自己的過程。
薔薇的故事,展現了一種「勇敢做自己」的極致實踐。變裝皇后需要同時是服裝設計師、化妝師、編舞與導演,一場表演的呈現,如同一場完整的藝術創作。「面對不友善的眼光,專業讓我更薔大。」薔薇表示,在自學彩妝、燈光與舞台表演的過程裡,她一次次把嘲諷轉化成能量,把質疑化為舞台上的亮眼。
更觸動全場的是她談到與家人的互動。從最初被要求全副武裝以掩人耳目,到媽媽走進觀眾席、爸爸打造專屬 Drag Room、阿嬤甚至借出珍藏和服與假髮,她的家人們一步步打破框架,也重新定義了「家庭的樣子」。薔薇說:「家人的模樣不只一種,延續生命的方式也不只一種。」她提醒我們,每個人每天其實都在「變裝」——選擇如何打扮與展現自己,就是向世界說「這就是我」的方式。蛻變不只屬於舞台,而是任何一個願意真實生活的人。
「生而為女,我很__。」時尚觀點自媒體人凱特王的五種面向:當女生之前,先當自己。 凱特王專訪:凱特不是王,而是一位真真切切的真實女子啊!|Wazaiii 專訪| 凱特王專訪:凱特不是王,而是一位真真切切的真實女子啊!|Wazaiii 專訪| 我要自首。在成為Wazaiii主編前,其實我沒
台灣變裝皇后薔薇 Chiang Weiii 專訪 - 放下比較心態做自己、獨家透露新人格「雪柔」?濃豔的 Drag Queen 跟你我一樣充滿灰色地帶 每當提到變裝皇后,因其文化與舞台表演深度綁定的關係,大部分人的腦中應該會馬上浮現那些色彩高飽和、情緒滿溢的印象。然而,在變裝皇后文化中的認同議題與個人意志,卻不只
經過一整天的聆聽,我確信「女力」的定義遠比想像更寬廣。它不是性別對立,而是一種面對世界的姿態:敢於學習、勇於挑戰、持續成長。9位講師從家庭到職場、從科技到情感,傳遞的訊息一致——不要讓標籤替自己設限,而要用知識與行動拓展可能。最終,無論身處何種角色,唯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擁有選擇的力量。這場女力營,不只是一次講座,更是提醒我們:把學到的帶回生活,讓自己活成最想要的樣子。
◎Photo Via:Chris Yi 易志強攝影工作室(@chrisyi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