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懷疑中堅定、在脆弱中發聲、在彼此之間點亮力量的故事。她們來自不同世代、不同位置,甚至擁有截然不同的價值觀。我們相信,每位女性都有權利寫下屬於自己的「女力」。而她們的故事,最終都能集結成為一本「女力圖鑑」。”
自古以來,女性總被期待溫順、體貼、理解他人,卻很少有人問她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聲音總是被壓制,這種現象不只存在於職場,也反映在最親密的關係中;它發生在女性努力開口的瞬間,也發生在每一次沉默選擇服從的背後。
女性的需求經常被誤解為情緒化,女性的拒絕也常被無視或淡化。在如此的情景下,「勇敢說出來」不再是理所當然的事,而是一場對習以為常的不公的反抗。時尚觀點自媒體人凱特王、仲誼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岳啟儒、元亨法律事務所律師楊承璇的故事,是無數女性的縮影,但她們不再死守溫良恭儉讓,而是選擇說出真實的自己。
2025 Wazaiii 一日密集女力營再升級!101 董事長賈永婕、變裝皇后薔薇…9大女力代表傳授女性自我實現關鍵 妳/你是否也曾聽過這句老話:「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女性。」母親、伴侶、手足,甚至是孩子,往往奉獻自己的能量,成就他人的期望。當夜深人靜,妳/你是否捫心自問?自己的理想,究竟該如
女性成功有正確模板?領袖100創辦人石恬華、國立清華大學資工系教授陳宜欣、無肉市集創辦人張芷睿用不同的生命軌跡,照亮女性之路|Wazaiii 女力圖鑑| “那些在懷疑中堅定、在脆弱中發聲、在彼此之間點亮力量的故事。她們來自不同世代、不同位置,甚至擁有截然不同的價值觀。我們相信,每位女性都有權利寫下屬於自己的「女力
時尚觀點自媒體人凱特王:學會主動面對,才有機會找回屬於女性的聲音。
時尚觀點自媒體人凱特王,正是在這樣的反抗中,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聲音。
她坦言,在父權體制下,女性從小就被灌輸「妳天生該服從」的觀念,彷彿這是一條被安排好的命運之路。若在親密關係中失去自主性,往往不是轟然的一擊,而是從某個「不重要」的瞬間開始,一點一滴地削弱了自我。
直到凱特開始主動接觸外界、閱讀女性主義相關的書籍與思想,她才意識到,那些看似無形卻牢固的枷鎖,其實可以一個個被鬆開。「想要找回自我,最初或許是被動,但當妳願意質疑、願意思考,妳就會開始變得主動。」凱特表示。
↑時尚觀點自媒體人凱特王
談到女性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挑戰與轉變,她也有自己的觀察:「每個階段就是一個新的考驗,總會有一個關卡等著妳去突破。如果那時正好面臨挑戰,我會選擇用比較開放的心態去看待它。」這也延伸到性別的範疇,「其實男性也有自己的困境,只是被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凱特認為,無論女性還是男性,每個人處理、面對事件的態度,追本溯源皆來自成長背景與面對自我的方式。
然而,人生總是由一連串的關卡與轉變組成,對此凱特有很深的體會:「如果一個人天生比較膽小,可能就更不敢面對改變。」但也正因為改變不容易、充滿未知,女性才更需要學會主動擁抱它,哪怕只是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仲誼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岳啟儒:用健康的心態迎接挑戰,才是女性最大的力量。
這樣的思考方式,也呼應了仲誼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岳啟儒的觀察,她認為,現代女性正處於新舊價值觀交錯的「夾縫時代」,一方面,她們渴望突破傳統框架,擁有發揮能力與自我成就的舞台;另一方面,社會依然將「母職」與「家庭責任」視為女性的理所當然,讓她們在事業與家庭之間疲於奔命。
「職業婦女處在一個很矛盾的位置上。妳想發光發熱、想要證明自己有能力,卻也被從小灌輸『應該照顧家庭』的價值所影響。」岳啟儒直言,女性在追求自我實現的同時,所承受的心理與社會壓力,往往遠高於男性。尤其是當她們發現,人生最缺的從來不是能力,而是時間的空間與使用的主導權。
↑仲誼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岳啟儒
她進一步指出,時間管理對女性而言,不只是效率工具,而是一種在多重身分中協調優先順序的自我議題。「我們常說要『兼顧』家庭與工作,但兼顧的前提是時間允許,而非燃燒自己成全別人。」在她看來,真正的時間管理,是清楚劃定界線、懂得取捨,也願意承認自己的極限。
但她也強調,追求平權不該是對立的。「我們不需要苛責男性,而是更需要女性懂得如何自處,如何在現實條件中找出一條有效的平衡之路。」若用健康的心態迎接挑戰,從改變心態、認清自我價值開始,才能走得更長遠。
「不要因為自己是女性,就先把自己劃定了限制,覺得『我做不到』或『這不是我該做的』。」她說。與其被動接受他人賦予的角色,倒不如主動把重心放回事情本身,思考「我是否具備能力?」而不是「我是女性,所以不能。」
岳啟儒認為,當女性不再以性別作為選擇的前提,而是以能力、意願與時間資源做判斷時,才能真正脫離性別框架帶來的束縛。這不是忽視差異,而是用更平等與務實的方式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才是當代女性在職場與生活中最強大的力量。
凱特王的女性意識崛起之路!從歷史上的女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張愛玲...找到救贖與打破束縛的力量|Wazaiii達人時光機| 女人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是個女人」這件事,往往因為性別差異。七歲那年,父親意外過世,因為所生皆是女兒,按照傳統,將來會出嫁,而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名字無法刻在碑上立碑。家中長輩商議後,
從《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看女性敘事的撕裂:當「大女主」成為標準,受害者就不被允許存在嗎? 是弱女敘事還是大女主? 最近因金賽綸事件又重讀了一次《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自2017年問世,這是我第三次閱讀這本小說。上一次是為了寫《她和她的她》的劇評而翻閱,之後在許多類似的案件發生時,也成為我重要的參考書之一。
元亨法律事務所律師楊承璇:女力並非反抗,而是一種自我發聲。
元亨法律事務所律師楊承璇則是在一場場辯論與協商中,看見語言與權力的真實模樣。
楊承璇提到「女力是一種擁有選擇的能力」時,她說的不只是法律上的選擇權,更是一種根植於理解與知識所產生的底氣,一種明知道可以忍耐,但也能選擇不再沉默的力量。
↑元亨法律事務所律師楊承璇
這樣的力量,對她來說,不是與生俱來,是一步步累積而成。從接受委託、為企業提供法律諮詢與性平訓練開始,楊承璇逐漸走進「職場性別議題」的領域。她坦言,一開始並非主動選擇這條路,而是在企業需求與政策趨勢下,一點一滴累積了經驗,才意識到這些看似「法條內的服務」,實則攸關職場女性的尊嚴與選擇權。
「過去那些在影集裡出現的性別歧視情節,以為是為了戲劇化效果而呈現誇張的故事鋪陳;直到真實接觸了各種案件才發現,現實比起電視劇還要驚人。」她說,無論是婚育計畫遭到盤問、職場性騷擾被合理化、還是女性因為請育嬰假而被打上「不積極」的績效標籤⋯⋯,這些情況都並非個案,而是企業文化與性別刻板印象交織下的產物。
讓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那些看似微小卻積累壓力的細節。有些女性在職場遭遇騷擾卻選擇隱忍,不是不願說出口,而是根本不知道可以做什麼、該向誰求助,甚至害怕一旦發聲就會被貼上「麻煩製造者」的標籤。當法律走的比文化還快,若沒有足夠的法治教育與意識轉換,再多的制度也可能只停留在紙上。
楊承璇認為:「提升對法律的認識,其實就是為自己多爭取一種選擇的可能。」她相信,當一位女性意識到自己並非只能「忍耐」,而是能夠有所行動時,那一刻,就是她真正開始發揮女力的時刻。這並非只是為了反抗,更是一種溫柔而堅定的自我確認—「我知道自己的權利,我願意守護它,也願意成為改變的一部分。」
當說出口成為力量:不是為了反抗,而是為了看見自己。
回顧三位受訪者的生命歷程,無論是在親密關係中、在職場中爭取公平,或在社會中倡議改變,她們都曾面對被質疑、被否定、甚至被忽視的時刻。但是,她們並沒有選擇沉默,而是一步步找回語言的主導權,把「說出來」這件事,變成一種力量。
在這個每分每秒都被工作與家庭拉扯的時代,她們在有限的資源與精力中,練習為自己保留空間,讓工作與生活不是彼此消耗,而是相互支撐的節奏,更是一種對自我價值的捍衛。
所謂「女力」可以柔軟,也可以堅定;可以溫和,也可以有棱角。在這裡,這股力量不僅是個體的堅韌,更是整體忙碌中彼此激盪、彼此撫亮的集體力量。她們以自身為例,無數次經歷思想、職場、生活的轉變,但從不畏懼未知,也從不退縮。
更多女性的力量 8/27(三)一起從九大議題掌握新時代女性不可或缺的能力,點我報名「Wazaiii一日密集女力營」:https://wazaiii.online/2025WAZAIII一日密集女力營
。時尚觀點自媒體人凱特王『兩性情感的真相與女性自我價值』
。仲誼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岳啟儒『職業婦女的時間管理』
。元亨法律事務所律師楊承璇『女性在職場必知的勞動權益』
◎Written and produced by:Krystal Huang( @k_rystalhuang )
◎Photo via:哇哉上課,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