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當代藝術浪潮觀察報告!「多姆斯收藏 Domus Collection」共同創辦人 Rosy Wu 揭密藝術收藏家心得:「看見支持的優質藝術家在國際發光,這種喜悅是不言而喻的。」”


oopsWu

2024-3-6

藝術收藏家在做什麼?AI 科技、永續減碳將是未來藝術圈趨勢?「多姆斯收藏 Domus Collection」共同創辦人 Rosy Wu 帶你看當代藝術之浪|Wazaiii 浪潮觀察報告|

藝術藏家 Rosy Wu 與 Richard Chang 共同創辦「多姆斯收藏(Domus Collection)」以來,已逾14年的時間,總是在全球各大一等一藝術展中挖掘作品的她,這次特別受 Wazaiii 之邀帶我們一探藏家幕後,以及 Rosy 與當代藝術產生的藝術火花。

↑「多姆斯收藏(Domus Collection)」共同創辦人—藝術藏家 Rosy Wu 與 Richard Chang
photo via: Domus Collection
 

心態年輕最重要!從 DJ Mykal a.k.a. 林哲儀集合文字工作者與唱片行老闆的身份,看音樂人的長青關鍵!|Wazaiii 浪潮觀察報告|

心態年輕最重要!從 DJ Mykal a.k.a. 林哲儀集合文字工作者與唱片行老闆的身份,看音樂人的長青關鍵!|Wazaiii 浪潮觀察報告| 若回顧近期當紅的90年代及千禧年 Y2K 熱潮,其實台灣在當時也有跟上,而且還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人事物。再認真點說當時的流行現象,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潮流」,會發現「音樂」

小黨也能造浪!「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不被網路社群挾持,集結群眾的力量,期望創造「草根女性」的政黨|Wazaiii 浪潮觀察報告|

小黨也能造浪!「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不被網路社群挾持,集結群眾的力量,期望創造「草根女性」的政黨|Wazaiii 浪潮觀察報告| 台灣四年一度的大選甫過,從造勢晚會、線上網路宣傳、線下掃街拜票、各年齡層對於政治的關注度....等面向來看,放遠整個亞洲地區,像台灣這樣全民狂熱於選舉、將參與政治成為一種流行的現象並不

Q:請簡單分享您藝術專注的項目是?

A:我是多姆斯收藏共同創辦人,該收藏以東方與西方的當代藝術為主,目前西方當代藝術比重多一些。收藏沒有限定媒材,有油畫也有雕塑、裝置、影像等各種複合媒材。我們關注新銳的藝術家如 Nora Turato、Justin Caguiat、Jadé Fadojutimi ;亦持續收藏大師級女性藝術家如 Louise Bourgeois、Sturtevant、Joan Semmel 的創作。

Sturtevant, Elastic Tango, 2010, TV, 11 minutes
photo via: Domus Collection
 

Q:作為收藏家要如何安排時間?

A:收藏當代藝術要花的時間很多,包括跨時區、跨地點參與正在發生的藝術場景,要認識的藝術家還有周邊所有活動很豐富,包括畫廊和美術館展覽、拍賣會還有各式各樣的博覽會、藝術家工作室拜訪等,因此生活上要彈性面對時差(尤其是美國、英國),要保持學習新事物的心態。

↑Rosy Wu with Roselee Goldberg at Performa dinner in Grand Hyatt, Hong Kong
photo via: Domus Collection
 

Q:藏家必訪世界級的展覽有哪些?

A:我做收藏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了解自己關注的當代藝術場景的發生週期,所以會預作安排,藝術博覽會、拍賣會、雙年展還有一些特定主題的大展覽參與時間。

舉例來說,博覽會我一定會關注二月的 Frieze LA、三月底的香港 Art Basel Hong Kong、五月的台北當代、六月瑞士 Art Basel、九月 Frieze Seoul、10月Frieze London 、11月 Art Week Tokyo、上海021和西岸藝博會等,這些都是我們會關注、會盡量參與的場合。收藏必須看原作。此外,重要的雙年展和文獻展,像是威尼斯雙年展,各個城市的雙年展、德國文獻展一定在行程當中。

Rosy Wu at the summer exhibition in Royal Academy of Arts, London
photo via: Domus Collection
 

Q:用三個形容詞來描述您工作的特色?

A:時時刻刻、專注、耐性。

Q:以您的視角來看藝術產業,您認為目前有什麼樣的變化和發展趨勢?

A:潮流、還有非洲藝術家的作品前一陣子非常受到歡迎,最近相對冷靜,因為收藏家看重作品的質感與深度。當然啦,已經有穩定藝術史地位的藝術家還是會持續走紅。另外,我的觀察是旅居西方的華人或亞裔藝術家現在有越來越多嶄露頭角的機會。

↑Thomas Bayrle, Butteresser, 1962/2002, Silkscreen print on plastic
photo via: Domus Collection
 

Q:節能減碳、AI 等世界趨勢也影響了藝術圈嗎?

A:據我觀察,AI 發展會越來越快的情況下,AI 會越來越滲入藝術家的創作。可以參考藝術家 Refik Anadol 的作品,他的作品已經被 MoMA 收藏,很具創造力跟啓發性。

此外,亞洲藝術產業應該會響應世界趨勢,開始關注如何節能減碳。比如英國泰特美術館網頁就有介紹,他們如何將永續經營納入博物館的營運系統中:美術利用雨水回收來沖洗美術館的馬桶,作品的運輸包裝採用可回收的木頭材料。目前,歐洲已經有不少展覽是以環保為主題邀請藝術家創作。

↑英國泰特美術館已將永續經營納入博物館的營運系統中
photo via: unsplash

台灣喝咖啡的素質高!從 Goodman Roaster 與本日製作,看遍地開花的台日咖啡之浪!|Wazaiii 浪潮觀察報告|

台灣喝咖啡的素質高!從 Goodman Roaster 與本日製作,看遍地開花的台日咖啡之浪!|Wazaiii 浪潮觀察報告| 有沒有注意,近半年來,咖啡館陸續的開,手沖咖啡、精品咖啡這些字樣越來越熟悉能見。台北已經成為了世界咖啡的精彩城市,不論是國際品牌,或是獨立咖啡館,皆擁有著豐富的特色與故事,讓熱愛咖啡的朋

60歲阿嬤跟20歲少年沒兩樣的「消齡化」時代來臨!高信息化現象下,如何重塑受眾 TA 輪廓?

60歲阿嬤跟20歲少年沒兩樣的「消齡化」時代來臨!高信息化現象下,如何重塑受眾 TA 輪廓? 最近在一家咖啡廳裡,聽到幾位看來 80 多歲的老太太們聊天的內容,讓我大吃一驚。其中一個阿嬤說:「我覺得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應該就是在 80 歲這幾年。」另外一個阿嬤接著說:「對啊!80 歲真的很棒,對孩子們已經不用負

Q:未來幾年內,藝術行業可能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A:需要開始節能減碳是一個挑戰,然而這是不可忽視的一個趨勢,首當其衝就是落在各個博物館跟美術館身上;因為場館體積比較大,乘載很多使命感與教育意義,要如何兼顧機構本身的功能以及納入節能減碳的營運策略,這些機構需要有長遠的規劃,包括如何納入綠能、如何將展覽產生的廢料回收再利用等。

Tatsuo Miyajima, Mega Death, 1999, LED, IC, Electric Wire, Sensor, etc.
photo via: Domus Collection
 

Q:藝術如何啟發您,把當代藝術變成收藏的志業?

A:我喜歡當代藝術多元的創造力、自由以及非典型思維。當時唸西洋藝術史研究所時,藝術家于彭啟發我很多事。我會向他請益、聊藝術史、聊創作的想法。他的家經常是藝術圈的聚會地點,我實際接觸到活生生的當代藝術與社交場景,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回憶。

↑Wolfgang Tillmans, Freischwimmer 28, 2003, Inkjet print mounted on Dibond
photo via: Domus Collection
 

Q:如果再重新選擇,您還會再投入這個產業嗎?

A:會,彷彿這是宿命(笑),感覺自己上輩子也是從事創造力或是與美有關的事情。

↑Lee Lozano, No title, 1930-1999, Oil on canvas
photo via: Domus Collection
 

Q:您在這行遇到最開心的事情?

A:開心的時候是有緣能收藏到藝術家代表作或是巔峰之作。除此之外,當我們發現年輕優質的藝術家,從他們年輕時支持其展覽或表演項目,到最後他們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發光,被知名的美術館比如 MoMA 收藏時,這種喜悅是不可言喻的。

↑Damien Hirst, Contemplating the Infinite Power and the Glory of God, 2008, Butterflies and household gloss on canvas
photo via: Domus Collection

 

 

◎Photo Via:Domus Collection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