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性暴力、性剝削議題現今受到愈來愈多關注討論。受創的靈魂,往往會不自覺歸咎於自己,或因顧及旁人,而選擇壓抑或沈默,甚至得承受來自社會的二次傷害。他們,都需要被世界溫柔地接住。音樂劇《有真與有真》,正是這個時候,我們所需要的療癒出口。
「講黃色笑話,還好吧?」2025了還把性別歧視當幽默,社會集體意識出了什麼問題? 曾經有男性朋友跟我說:我覺得你提倡的女性議題都很好,扶持弱勢女性的立意也很好,但是我真的沒有覺得我身邊的女性受到任何壓迫,我的很多女性朋友都像你一樣獨立又自主,她們甚至比身邊的男性還強。 「權勢性侵」從何而
「權勢性侵」從何而來?熟人所為、身份制約,責怪受害者反而會更嚴重!「每個願意把傷害說出口的人都應該被好好接住!」 「你怎麼現在才說?!當時怎麼沒有反抗?!」這樣責怪受害者的問句,就是助長權勢性暴力的原因之一。 ↑責怪受害者正是助長權勢性侵的原因之一 剖析性騷擾背後的權力結構!尊重、
跟著角色一起揪心、成長、互相擁抱
由 C Musical 製作的韓版授權音樂劇《有真與有真》改編自韓國知名作家—李琴䬁的暢銷青少年文學作品,如今正式於水源劇場登場。故事從兩位同樣叫做「李有真」的少女相遇為起點,不同家庭背景與個性的她們,有各自的青春煩惱,卻有共同的創傷回憶。慢慢地,原本彼此抗拒的兩人,逐漸靠近、理解,最後成為彼此的救贖......
↑《有真與有真》劇照
隨著劇情推移,我們逐漸瞭解到那不堪的過去,即是童年遭受的性暴力。這樣嚴肅議題相當不容易處理,而《有真與有真》讓我們不只沈浸在音樂與戲劇之中,也跟著同理角色的情緒,一起揪心、成長;並深刻體認到:這不是受害者的錯!學會彼此理解、接納,傷口才能真正開始痊癒。
↑《有真與有真》劇照
剖析性騷擾背後的權力結構!尊重、同理並支持#Metoo受害者,讓我們成為她能勇敢發聲的後盾!|惡魔老闆養成記| 社畜如你,總覺得老闆愛找碴又難搞,活像個惡魔,但你可曾真的知道他/她在想什麼嗎?現在仲誼公關/Wazaiii/哇哉上課的惡魔老闆——岳啟儒親自告訴你,她在職場是如何一步步修煉成惡魔的,啊!不過玻璃心讀者
5部劇揭發性騷擾背後的權力勾結!《她有話要說》、《重磅腥聞》...性暴力是看不見的敵人,而冷漠是隱形的加害者 因在 Netflix 上架的的台灣原創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廣受好評,其中點出「職場性騷擾」劇情引發強烈共鳴,5月時,台灣社交媒體上發生一連串揭露性騷擾的事件,迄今已超過百件以上指控權勢者涉及性騷擾、性
金鐘主持人—陳明珠首次跨足音樂劇
作品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只有兩位女演員,她們還得在其中以不同的情緒與口氣,詮釋其他角色。中文版演員其中之一就是金鐘主持人—陳明珠。這更是她首次跨足音樂劇領域,在舞台與另一位女主角康雅婷對戲的每個分秒都讓人難以自拔。在歌裡唱到:「就算再難受,也是偶爾會再好起來的。」尤其戳心。
↑本次中文版演出陣容,除了由大甜、李玲葦、康雅婷擔綱演出,更迎來廣播金鐘獎主持人陳明珠的加入,帶來嶄新動人的演繹。
練歌、記台詞、走位、演戲...每件事情對陳明珠都是巨大的挑戰,但她說:「挑戰大,相對的只要願意堅持,收穫也是前所未有的。這段時間和團隊培養出的革命情感珍貴又難得;三個多月訓練下來,不論在歌唱技巧、演戲、劇場知識,我都大躍進!」陳明珠也推辭了很多工作,就是為了能夠專注在角色中,透過作品來告訴大家:「不論我們在如何的景況之中,背著如何不好的過去,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好起來的。」
製作人張芯慈:「如果劇團只能做一部戲,我想、也必須做《有真與有真》。」
音樂劇由張芯慈、李品濤共同製作。因為主題關係,兩人也格外花費心力處理,避免造成二次傷害;涉及敏感社會議題的作品,在未來面對市場相對艱辛,但兩人不管說什麼,也堅持要製作這樣帶有重大意義的作品。
↑製作人 張芯慈(右)&李品濤(左)
芯慈說:「韓方給了許多空間與我們和演員深入討論,希望讓作品可以最適切的讓台灣觀眾接收到想傳達的訊息。這是一部很溫柔的作品,告訴我們生活中的創傷你不需要強迫自己好起來,但我們可以一點一點的去相信,『就算難受也是偶爾,會再好起來的』。」
品濤說:「身為有一個4歲女兒的爸爸,我想把這個作品送給她;也送給所有有小孩的爸媽。希望我們都能在孩子身邊做最堅強也最溫柔的後盾,我們跟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找答案的過程,永遠比答案本身更重要。」
別怕,我們會接住你
不只是「兒童性剝削」,《有真與有真》也涵蓋了家庭親情、女性友誼以及自我和解等面向,更豐富了這部作品。在社會新聞頻傳、恐懼與紛擾籠罩人心的現在,很幸運能夠看到這樣的音樂劇,為身處黑暗的其他「有真們」帶來溫暖的光;也帶給我們足夠的勇氣,去抵抗這世界上的不公不義。
↑《有真與有真》劇照
◎Photo Via:C MUS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