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觀察家

“是幽默,還是歧視?當「黃色笑話」被社會集體意識默許,性別平等還有未來嗎?”


惡魔老闆岳啟儒

2025-3-8

「講黃色笑話,還好吧?」2025了還把性別歧視當幽默,社會集體意識出了什麼問題?

曾經有男性朋友跟我說:我覺得你提倡的女性議題都很好,扶持弱勢女性的立意也很好,但是我真的沒有覺得我身邊的女性受到任何壓迫,我的很多女性朋友都像你一樣獨立又自主,她們甚至比身邊的男性還強。

「權勢性侵」從何而來?熟人所為、身份制約,責怪受害者反而會更嚴重!「每個願意把傷害說出口的人都應該被好好接住!」

「權勢性侵」從何而來?熟人所為、身份制約,責怪受害者反而會更嚴重!「每個願意把傷害說出口的人都應該被好好接住!」 「你怎麼現在才說?!當時怎麼沒有反抗?!」這樣責怪受害者的問句,就是助長權勢性暴力的原因之一。 ↑責怪受害者正是助長權勢性侵的原因之一 剖析性騷擾背後的權力結構!尊重、

剖析性騷擾背後的權力結構!尊重、同理並支持#Metoo受害者,讓我們成為她能勇敢發聲的後盾!|惡魔老闆養成記|

剖析性騷擾背後的權力結構!尊重、同理並支持#Metoo受害者,讓我們成為她能勇敢發聲的後盾!|惡魔老闆養成記| 社畜如你,總覺得老闆愛找碴又難搞,活像個惡魔,但你可曾真的知道他/她在想什麼嗎?現在仲誼公關/Wazaiii/哇哉上課的惡魔老闆——岳啟儒親自告訴你,她在職場是如何一步步修煉成惡魔的,啊!不過玻璃心讀者

我聽了沒有生氣,我回答他這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同溫層,在你身旁的女性跟你一樣都是學經歷豐富或家世背景雷同,所以大部分能有所發揮,但是不能代表全體女性;另一個原因是男性的集體意識,讓你忽略了真實狀況。

我常發現同樣一件性別議題,不管是新聞、熱門話題,甚至是生活中發生的事,男性與女性感受既不一樣,反應也大不同。

↑因性別角度不同,男性與女性對社會議題的感受可能存在差異

今天我不想要大張旗鼓的吆喝鼓吹女權,把所有女性遭遇的不平等,都加諸罪名在男性身上,因為許多男性甚至壓根不知道他的思考模式或行為,對女性造成了歧視、貶抑甚至傷害,並非像殺人犯拿著刀有意圖的要殺人,有時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手上拿了一把刀!

我想要探討的是集體意識在性別平等議題連動的關鍵,特別是對於男性的影響。

集體意識在無形中也會影響男女之間的距離

在群體中,有人聊天在講黃色笑話,你的感受如何?

1.很好笑,讓氣氛很輕鬆呀!

2.現場有少數女性在場,好像不該笑,所以有點尷尬,但是大家笑我也一起笑。

3.我覺得很噁心笑不出來。

↑不是每個人都覺得黃色笑話幽默風趣

我相信大部分男性選1,大部分女性選3,選2的是少數的男性,甚至如果沒有女性在場,他就不會覺得尷尬。

不分男女對於黃色笑話的觀感都是,男生在一起就愛講黃色笑話,他們喜歡這種幽默,甚至用一起講一起笑博取同儕認同,但是女生卻對黃色笑話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適感。

↑大多數女生對於黃色笑話感到冒犯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落差?因為在傳統社會裡男性一直握有擁有權力,有權力者在言行舉止上不需要太多顧忌,而性別幽默、物化女性的話語長期以來被當作一種理所當然的文化。因此「開這種玩笑是正常的」、「這是一種兄弟情誼的展現」,久而久之,男性會對這類性別歧視的內容「無感」,這個社會化過程形成了男性的集體意識。

↑傳統社會中由男性掌握話語權

妳怎麼能笑呢?妳笑了就等同於放蕩、不守婦德!

這個觀念來自於父權社會裡男性為了掌控女性以彰顯權力落差,以性做為男性賜予女性恩寵的工具;所以女性被教育只能被動,不能對性有所追求,必須與性保持距離,關於性暗示相關的語言是不能碰觸的。即使現今社會風氣已開放許多,但是女性的潛意識中對於性相關話題總會隱隱感到不妥,當然就笑不出來,這就是社會文化中潛移默化的集體意識影響所致。

↑性別觀念會受到社會文化中的集體意識影響

加上現在女性的自我覺醒,又形成了另一種集體意識,講黃色笑話可能是對女性的騷擾、歧視、甚至與性暴力有關,女性被教育要警覺自身安全,聽到男性講黃色笑話更容易感受到不適。

社會對性別平等的認識逐漸深化,女性開始更加警覺自身的安全與尊嚴

男女集體意識的差距,就是為何建中30重聚活動引起重大討論的原因,很多男性覺得只是開開玩笑的菜單和現場佈置,何必大驚小怪?這就是我們男生的日常啊!我們又沒有真的要做壞事!的確他們從小到大都是這樣開玩笑的,沒有被提醒「這樣其實對某些人來說是不舒服的」,同時這類「幽默」對男性來說沒有負面影響,所以他們更難理解為什麼女性會對這類話題產生反感。

也因為這樣才會在一個事件裡看到女性的激烈反彈,覺得他們物化了女性,但我相信許多男性看到新聞還是覺得菜單很好笑啊,對於此事件的性別平等意識完全無感。

↑建中30重聚活動相關新聞

Netflix 台劇《她和她的她》金鐘58男女主角雙入圍!重溫許瑋甯、李程彬、吳慷仁、賈靜雯同台飆戲,揭開社會黑暗與性別暴力議題 ,或許你我身邊也有一個林晨曦

Netflix 台劇《她和她的她》金鐘58男女主角雙入圍!重溫許瑋甯、李程彬、吳慷仁、賈靜雯同台飆戲,揭開社會黑暗與性別暴力議題 ,或許你我身邊也有一個林晨曦 乖巧勤學、相貌清秀的林晨曦,在十六歲那年被十分信任又敬重的謝老師強暴。 ↑《她和她的她》探討女性與性侵受害者議題 「妳忍耐一下...忍

5部劇揭發性騷擾背後的權力勾結!《她有話要說》、《重磅腥聞》...性暴力是看不見的敵人,而冷漠是隱形的加害者

5部劇揭發性騷擾背後的權力勾結!《她有話要說》、《重磅腥聞》...性暴力是看不見的敵人,而冷漠是隱形的加害者 因在 Netflix 上架的的台灣原創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廣受好評,其中點出「職場性騷擾」劇情引發強烈共鳴,5月時,台灣社交媒體上發生一連串揭露性騷擾的事件,迄今已超過百件以上指控權勢者涉及性騷擾、性

什麼是集體意識?為何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社會文化長久的潛移默化,包含群體行為、社會規範、性別角色期待,就會形成集體意識,集體意識讓人不知不覺地認為某些思考與行為是天經地義的存在,事實上過於遵從集體意識,容易形成集體盲點,當多數人不覺得是問題,問題就會持續存在。

過度依賴集體意識,容易讓我們忽略其中的盲點

難道沒有人做叛逆的思考嗎?當叛逆者是少數,少數必須服從多數的同儕壓力,自然會壓抑了反思的想法。許多人為了獲得群體認同,不得不從眾,覺得黃色笑話不好笑或不妥也要笑,不然可能被排擠。「大家都沒反對,那代表這應該沒問題吧?」同儕壓力強化了集體盲點,沒人敢挑戰大家都認同的不妥思想與行為,在群體內成為一種正常,漸漸的不再有人察覺問題所在。

同儕壓力對個體思考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

不過是講黃色笑話而已,就算男性的集體意識偏差,有這麼嚴重嗎?

事實上當集體意識在犯罪行為上發酵時,會讓人做出可能平常不會做的犯罪行為!

為何我對於性別意識如此自覺?源自於我在高中時看了一部1988年茱蒂佛斯特 Jodie Foster 主演的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控訴The Accused》,這是一部寫實又殘忍的電影,卻成為我對於性別平等、父權框架、男性凝視、集體意識的啟蒙。

在電影裡茱蒂佛斯特是一個穿著性感在酒吧賣弄風騷的女子,與現場其他男性喝酒跳舞調情,竟引起男性的非分之想,引發在眾目睽睽下的被輪暴事件!這部電影涵蓋了幾個議題:

1.被強姦的受害者先被檢討穿著和行為,用女性不檢點的標籤定義被侵害是揪由自取的?

2.在場的人不論是圍觀叫囂助陣,或是冷漠視而不見,還是遠離現場躲避自保,看熱鬧或見死不救到底有沒有罪?

↑《控訴The Accused》預告

明明證人這麼多,在菁英權勢庇護下,原本無法將加害者繩之以法,最後檢察官出奇招,成功起訴了圍觀的人,既然圍觀有罪,性侵者就無所遁形一起被起訴了。

當時我很震驚,原來漠視犯罪也是有罪,更恍然大悟的是,我們從小的教育都明白不能做壞事,這原本是所有人的集體意識,卻可以因為一時的從眾行為而改變!

↑女性擁有絕對的穿衣自由

時間拉回到現代,離譜的事仍在發生!去年轟動法國的性侵訴訟案——吉賽兒佩利考控告她的先生,以及被她先生教唆來迷姦她的男性共51人;此案竟只有吉賽兒的先生,以及14個參與性侵吉賽兒的加害者認罪。整個事件最不可思議的是這些犯罪者,並非想像中的十惡不赦之徒,他們在社會上有正常的工作和家庭,就像你的親戚鄰居同事一般平凡,因此媒體把這些性侵的男性稱為「平凡人先生」。

↑震驚國際的法國迷姦案

為什麼這些人在犯下如此嚴重的罪行時,未意識到自己正在犯罪,並且似乎沒有罪惡感?我認為是集體意識的扭曲化所致。

很多人都參與了這場犯罪,他們遵循了這個群體的行為標準,即使這些標準違背社會道德,卻因為群體裡的其他人都同樣身處同一邏輯中,而降低行為道德的判斷,並洗腦自己這種行為是可以接受的,才會犯下平時不會做出的罪行。甚至因為從眾性導致他們參與性侵而不自覺有錯,當然也不會感到內疚。而社會對男性在性行為甚至性話題的某些寬容態度,也使他們放大了自己作惡的膽量。​

這個案子反映了男性集體意識在犯罪中的潛在影響,別小看「平庸的邪惡」,如果擴增為多數,在集體意識裡放大了內心的魔鬼,是有可能導致犯罪行為的。而開黃腔不就是平庸又普及的邪惡嗎?

當個體放棄道德判斷,盲目跟隨群體行為時,容易犯下平時不會做出的錯誤

如何改變男性對於女性歧視物化的集體意識?

背離群體的叛逆思考比例擴大到超越50%,自然而然集體意識就會開始轉變。我相信很多現代男性並非故意歧視女性,而是集體意識讓他們「察覺不到」行為不洽當,所以我們要鼓勵意識到開黃腔不妥的男性敢於糾舉發聲,當越來越多男性自發性的站出來,就能讓其他男性開始察覺到這樣的行為對於女性的影響,他們必須理解女性不是開不起玩笑,而是這些玩笑的本質不對,是傷人的。

尊重女性並非限制幽默,而是學會拿捏與人相處的尺度

集體意識更要打破性別同溫層,男性不該只活在男性同溫層,如果多接觸理解女性對這類話題的感受時,就會有同理心的應對,才能減少歧視物化女性的事件在生活中不斷發生。

期待男女平權的未來,性別平等這件事,需要男性的揭竿起義,一起突破集體盲點,改變約定俗成的集體意識!

 

 

◎Photo Via:Unsplash
◎Video Via:YouTube(@setnews, @bbcnewschinese, @paramountpictures)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