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在藝術史上扮演著要角,它既是靜物畫的基礎元素、也是文化符號與哲學隱喻的載體。從古埃及墓穴壁畫中的石榴、到文藝復興時期卡拉瓦喬(Caravaggio)筆下腐爛的水果,再到當代藝術家顛覆性的實驗,水果在藝術史中跨度千年,始終激發著藝術家的無限靈感。
水果在西方藝術中最早以宗教象徵出現。中世紀的聖經手抄本中,蘋果代表原罪、葡萄象徵基督之血。文藝復興時期,靜物畫成為獨立題材,水果的形態、色彩與質感是畫家探索技法的對象。例如,卡拉瓦喬在《水果籃》中近乎科學的精確描繪腐爛的水果,暗示生命的短暫;而荷蘭黃金世代的靜物畫中,堆疊的檸檬與滿溢的葡萄炫耀著財富。
不只是告白氣球!那些令人著迷的氣球藝術,勾起美好共鳴的同時,也蘊藏不為人知的訊息|當代藝術的一萬個為什麼| 色彩繽紛的氣球,總是跟愉快的記憶與想像力繫在一起,因此它一直是我們從小到大眼神追逐的東西。在全世界的美術館或藝術博覽會上,觀眾經常能看到當代的藝術家利用「哇!這看起來好好玩」的氣球,來表達發人深省的議題。
莫瑞吉奧·卡特蘭 Maurizio Cattelan 給了我們超現實主義風的 Kendall Jenner 、班克斯 Banksy 給了我們自毀的「氣球少女 Girl with a Balloon」…...現代與當代藝術裡的反藝術經典時刻 “Think outside the box, collapse the
在東方,宋代花鳥畫中的桃子與石榴寓意長壽與多子;日本浮世繪中的瓜果則體現季節之美。無論是寫實還是寫意,水果始終是藝術家觀察自然、訓練造型能力的起點,學習素描時,蘋果與梨的幾何結構是理解光影的基礎;水彩練習中,葡萄的透明質感考驗著色技巧。
當代藝術家將水果從靜物畫中解放,賦予其身份認同、流行文化或幽默解構等更複雜的趣味。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的南瓜,相信觀眾都不陌生。她出生於1929年,自小就立志成為藝術家,從10歲起,她便在家族的南瓜田中取得靈感,創作南瓜畫,而這也成為她的經典。在1958年移居紐約的草間彌生,正值抽象表現主義藝術、波普藝術,接著女權主義發亮的時刻,她親身參與世界的藝術前沿。1973年回到日本後,她開始將南瓜與無限之網結合,於是充滿點點的南瓜漂浮在她無線之網的畫作背景上,或是以大型雕塑裝置的形式,矗立在公共空間中,辨識度極高。
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將一根新鮮香蕉貼在牆上以藝術品《喜劇演員》亮相的新聞,相信觀眾在2024年底都有耳聞。2024年11月20日、《喜劇演員》在紐約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會上,拍出了624萬美元的天價(約新台幣187,941,936元,逾估價的六倍),競得者是中國加密貨幣富豪暨波場幣創始人孫宇晨 (Justin Sun),他並以加密貨幣支付此拍賣款項;而在付清款項時,還在記者會上表演吃香蕉秀。1960年生於義大利的卡特蘭,他的創作總是充滿著戲謔與驚奇。尤其自《喜劇演員》創下令人匪夷所思的天價後,香蕉也成為跨圈跨界的藝術奇觀,誘發藝術品的價值認定、競投者動機與加密貨幣的熱議。
Nicolas Party 的粉彩水果畫,視覺上既柔軟又甜美,讓觀眾不論在博覽會還是美術館參觀時總會過目不忘。他的靜物畫、水果畫並非為寫實的風格,畫面中的水果都是以簡單的輪廓呈現,色彩才是畫面中最重要的焦點所在。當綺麗的色彩被藝術家填到簡潔的造型時,一幅美好的、像是水果軟糖的樣貌就此呈現。Nicolas Party 於1980年在瑞士出生,那裡四季分明所造就的豐富風景變化,奠定藝術家對色彩的敏銳度。
藝術收藏家在做什麼?AI 科技、永續減碳將是未來藝術圈趨勢?「多姆斯收藏 Domus Collection」共同創辦人 Rosy Wu 帶你看當代藝術之浪|Wazaiii 浪潮觀察報告| 藝術藏家 Rosy Wu 與 Richard Chang 共同創辦「多姆斯收藏(Domus Collection)」以來,已逾
4組極繁藝術家 IG 帳號讓你看到停不下來!和 Helen Sellwood、Millie Putland、Cyril Lancelin… 從室內旅行到外太空、從虛擬飛向現實,一起進入繁複小宇宙 在這個千變萬化的宇宙中,有一件事恆久不變,就是物極必反這個道理。 於是當近年來「極簡主義」、「斷捨離」與「侘寂風
毛利悠子 (Yuko Mohri) 出生於1980年,工作和生活都以日本東京為核心。她能將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常材料,通過巧妙的空間配置之下自成一格而且點石成金的藝術家。而她也是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的代表藝術家。在日本館的 Compose 展覽中,她透過將電極插入水果並將其水分轉化為電流,產生了聲音和光。水果的內部狀態隨時間推移腐爛、散發味道,讓展場成為充滿實驗性的、光和氣味的獨特場域,讓觀者反思當代社會與氣候變遷下畸變的環境。
村上隆 (Takashi Murakami) 的創作恰到好處的融合日本御宅文化與超扁平美學。他在當代日本的動漫、漫畫和 Kawaii 中,鑽研出標誌性的視覺語言。櫻桃則完美體現出村上隆的俏皮美學;擬人化的紅櫻桃,有著大大的藍眼睛,它單純的笑臉,讓觀眾的心情不禁也跟著飛揚起來。
從古典到當代,水果從技法訓練的客體昇華為觀念的載體,它既可以是甜美的誘惑,也是腐敗的警示;既是日常之物,又能成為市場追捧的標的。當代藝術家通過「水果」持續追問,我們究竟應如何描繪與欣賞平凡?氣候與環境變遷如何異化生活?還有藝術價值如何在當代資本社會中被繼續哄抬?
◎Photo Via:Rosy Wu, 蘇富比拍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