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AI 知識型自媒體 Tenten:「多擁抱新的工具,不要覺得 AI 跟我無關,它就是很有關係。」


Wazaiii

2024-1-14

別讓 AI 科技成為知識隔閡,在發問中尋找人的不可取代性!AI 知識型自媒體 Tenten 示範文組生、創意工作者該如何學習與機器人合作|Wazaiii 專訪|

「當你發現一件事物很棒的時候,應該是拉近它跟別人的距離,而不是讓它束之高閣,把他們彼此推得更遠。」

這句大學哲學系教授的一句話,至今影響我甚遠。此話暴露了我、我關切之事物、他人,三者之間巧妙的關係,那種近遠距離至今是我努力不懈希望拿捏得宜的。

有些人天生就能做得很好,在網路時代裡,廣泛來講便是網紅們,再限縮一些,我想是致力經營自身內容的自媒體。他們接觸新事物、自我調適的速度很快,並且總是可以讓大家吞下最新的人事物消息。

自2023年 AI 元年開啟後,世界進入了另一種變革。隨著 AI 與相關技術、周邊產品還有服務的突飛猛進,有個人馬上成為了這個中介者。在大多數的普通人還對 AI 世界懵懵懂懂,感到焦慮與疑惑的時刻,她以 AI 相關延伸科技為內容,將之對於生活、創意、娛樂...的應用,以最白話、好懂的方式推向他人。

她是自媒體 Tenten(tenten.co),主要經營人 Rae。

↑IG @tenten.co 主要經營者 Rae。採訪時編輯與她討論了許多 AI 生成圖像的技術,並決定實驗於本次專訪中。

Wazaiii 新任總編輯廖秀哖的現在、過去與未來!跳脫傳統媒體框架、以數位人的身份書寫 AI 新紀元-再昏暗的地方,都有一扇能灑入微光的窗|Wazaiii 專訪|

Wazaiii 新任總編輯廖秀哖的現在、過去與未來!跳脫傳統媒體框架、以數位人的身份書寫 AI 新紀元-再昏暗的地方,都有一扇能灑入微光的窗|Wazaiii 專訪| 2024年的開始,一道光灑落為 Wazaiii 揭開全新序幕,我們迎來「新任總編輯」-廖秀哖。 ↑  2024年1月7日,Wazaii

【與 Wazaiii 學習愛 04】MBTI 16型人格怎麼愛與被愛?Sherry ’s Note 雪力的心理學筆記(夏瑄澧)—學會接受自身陰暗面,才能擁有「發光」的愛

【與 Wazaiii 學習愛 04】MBTI 16型人格怎麼愛與被愛?Sherry ’s Note 雪力的心理學筆記(夏瑄澧)—學會接受自身陰暗面,才能擁有「發光」的愛 「愛」是什麼? 人因愛而快樂、失落;最後終能成長、珍惜。 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答案; 也有許多人窮盡一生尋求解答。 跟著 W

想不到 AI 知識型網紅,是科技業與自媒體新鮮人

AI 指揮家、超強圖生圖神器 Reimagine XL、比特幣 SPA 挖礦能源新思維...Tenten 的內容從產業突破、新型工具到以 AI 技術為基礎的各式仿生物都有,觸腳寬廣;並以短影音方式,將生硬、難懂科技類知識,轉譯成60秒就能吸收的懶人包。

↑Tenten 社群帳號皆以懶人包式的影片,分享相關 AI 延伸科技、產品、新訊

充實的科技知識,成熟的社群技巧,加上持續穩定的更新頻率,令人好奇她的創作歷程,是先有科技還是社群?Rae 笑笑分享:「ㄧ開始經營 Tenten 是為了推廣老闆自己的『網站設計』線上課程。我就讀廣電系,上一份工作是科技業的國外業務,都跟 AI 沒有直接關係。」

從出社會後踏入科技產業,到現在任職的網頁設計公司 Tendemy 數位設計學院,除了自身公司的培訓、AI Workshop 等的機會,Rae 分享自學歷程:「目前在台灣報導這類內容的還是比較少,我都會找國外論壇、新聞資料。」身為一個文組人要跨足這個領域,其實真的沒有想像的遙遠,「就是要不斷的累績。」Rae 說。

↑左上為原圖,右上、左下、右下分別為透過 Canva AI 改成的夕陽景、午夜景,與窗外看出去是山景的版本

Tenten 的 AI 生成宇宙:ChatGPT 有一席之地,但我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在方法上 Rae 也積極嘗試新的科技與技巧,她甚至透露 Tenten 帳號上的素材,幾乎都是讓 AI 生成的。在職場生活中,AI 生成工具在她的世界已占有一席之地。像是錄影前,她會請 ChatGPT 幫忙寫腳本,雖然前幾次吐出的東西無法直接使用,「我會『請它再給我更多。』直到試出覺得不錯的內容,再把靈感轉成草稿、腳本或文案,並回頭再請 ChatGPT 幫忙修飾。」更多的時候,她會綜合 Bard、Midjourney、Canva AI…等多項工具交錯使用。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ChatGPT 或是其他 AI 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使用者縮短那段「無中生有」的痛苦過程;對於熟悉文字的編輯、寫 code 專業的工程師、語言能力卓越的譯者...來說,可以將基礎、庶務性的工作可以交給機器人,專注於掌舵方向、下決策、判別價值等需要智慧或經驗的高價值工作。

她繼續說:「我遇到很多人覺得 ChatGPT 很難用,但真正的問題是『他不會下指令。』」編輯想起曾聽過的一個說法,在未來不是 AI 淘汰人類,而是會使用 AI 的人淘汰掉不會使用的人,從事人文工作的編輯一直害怕那個人就是自己。Rae 分析:「對於相較傳統的創意工作者來說,營收多少會受影響,ChatGPT 才問世一年多,但是相關的工具每個月都在推陳出新。過去會找便宜外發廠商製作的東西,現在一支手機就能解決,更不用說搭配其他工具,對於比較小型的工作者來說確實蠻衝擊的,特別是沒有辦法快速適應新工具的人。」

↑(左) 原圖,(右) 請 Canva AI 將窗外景緻改成極地冰川的地景

愛是動詞:瓦城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吳丹鳳進軍社群、創造愛的影響力|Wazaiii 專訪|

愛是動詞:瓦城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吳丹鳳進軍社群、創造愛的影響力|Wazaiii 專訪| 提起集團的董事長夫人,或許會認為她們的生活很閒適,但瓦城集團的董事長夫人吳丹鳳 Kelly Woo(以下簡稱 Kelly )跳脫出了這個刻板印象。最大的孩子已經大學畢業,身為資深媽媽的 Kelly 經營自己的生活也有聲有色,除了

助攻林柏宏與許光漢 CP!《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導演程偉豪,入圍金馬60八項大獎,打造專屬「台味」電影!|Wazaiii 專訪|

助攻林柏宏與許光漢 CP!《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導演程偉豪,入圍金馬60的8項大獎,打造專屬「台味」電影!|Wazaiii 專訪| 程偉豪導演執導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入圍本屆金馬8項大獎,同時更代表台灣角逐美國第96屆奥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這部電影結合了傳統習俗與現代觀點,幽默與情感兼具,

如果機器人比你聰明,那人的不可取代之處是?

人會抗拒、害怕未知與新穎的事物。Rae 分享自身公司裡的例子,「曾有年資比較高的同事會排斥使用 Figma 或是 AI 生成相關的新工具。公司則是鼓勵他們先從小專案、小實驗開始,每天進步一點點。」最終他們都認同了這些工具真的不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對公司來說,這兩類人就會逐漸拉大優劣,比較隨之而生。

AI 對於人文產業的衝擊雖大,但 Rae 鼓勵大家:「多擁抱新的工具,不要覺得 AI 跟我無關,它就是很有關係。」不管你是不是科技人士,是不是不懂科技的文科腦,都應該勇於嘗試,在發問的瞬間打破那絕對性的分野,「讓機器幫你建構模型,你再加入自己的觀點,讓成果修成想要的、喜歡的樣子;第一次嘗試覺得不好用,我覺得你可以再多嘗試幾次,找到正確使用的方式,這才是人的不可取代之處。」Rae 說。

↑Canva AI 在原圖後方加入一幅宇宙圖像的掛畫

AI 可以無限的創造,但人能創造價值

非相關背景出生、不停歇的吸收學習與試錯過程,這些原本像是劣勢的條件,最終成為了 Rae 的養分。她分享之前在做公司 Tendemy 線上課程、與工程技術端人員合作的時候,很多專業內容她真的都聽不懂,「所以我自己在消化新聞資料的時候,會一直思考,怎麼再講得更簡單一點,因為不僅是這個頻道的受眾,可能世界上80%的人都是聽不懂這件事情的。」

Tenten 這個帳號從2023年4月才開始,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擁有11萬粉絲,除了議題新穎、動人,社群手法切中流量紅利,她能成功的將 AI 科技推向這麼多讀者,不是因為她懂得賣弄學問、創造隔閡,而是因為她理解他人並能共感他人。由此重新思考 Rae 與 AI 的關係——科技與創作者、賴以為生與趁勢而起、利用與共生——又可以發覺 AI 與人的關係真的很奧妙。延續同樣脈絡,希望本篇專訪也能為每一位讀者創造、激發同樣的思考。

後記

Canva 已是現今社群小編不可獲缺的工具之一,採訪中了解到 Rae 在做社群時大多時候也以 Canva AI 完成社群工作,於是在本篇專訪中,編輯皆以 Canva 中的 AI 功能為實驗手法,生成了充滿實驗性的平面影像。

生成圖像的過程中,Canva AI 可以在原圖上先選定想要生成的範圍,再下指令生成出想要的圖案或元素,有別於 Midjourney,Canva 可以在不改變原圖的樣子增加物件、或是修改細節。當然,大家也可以直接選取整張原圖,叫 Canva 改變圖片的結構或情境,但是原圖或多或少會改變。

實驗過程中,編輯發現即便是最方便、好入門的 Canva,要將圖片改的「擬真」也有一定的門檻。使用者必須精準的下指令,並且指令需與「構圖」結合,EX:增加的圖像各個要近要遠?光源從哪來?風格、角度、排序方式...腦中要有構圖(或是攝影知識),生成的元素才能與原圖完美融合。如果要改到「幾近神作」,可能連專業攝影師、繪畫者都有困難;但如果是簡單的修改,如換衣服、改顏色、加入刺青...那便是幾分鐘的事。而且,越用一定會越上手,指令越下,就會越熟能生巧。雖然本篇非 Canva 業配,但大家也可以去玩玩看噢!

 

◎責任編輯:@christinekuo_
◎Photographer: @kairchen
◎Production Assistant: @sunnieeyii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