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俗女養成記》、《茶金》、《女孩上場2》...台灣母語影劇新詮釋,翻轉「俗」的刻板印象,走進大眾視野,讓台灣人為母語驕傲!”


太郎

2024-6-7

台語/客語劇刮起新熱潮!《俗女養成記》、《茶金》、《奇蹟的女兒》...從這些優質本土劇看見多元台灣的生命力!

近幾年台劇復甦,本土戲劇在串流平台、國際影展中都有不錯的好評及迴響,其中包括許多「母語劇集」,打破刻板印象框架,呈現台灣真實的多元語言社會。在此之前,大眾對「台語戲劇」的印象停留在老三台、民視、三立電視台等播放的「八點檔連續劇」(或稱鄉土劇),因播出時段等因素,劇情內容大多俗套且狗血,並有大量超現實的誇張表現,雖有相當高的娛樂效果,但也使鄉土劇經常與粗俗連結。

↑安心亞演出客家電視台熱血籃球職人劇《女孩上場2》
photo via: 客家電視台、魔幻時刻電影
 

大眾對「台語戲劇」的印象多停留在八點檔鄉土劇

Netflix《模仿犯》吳慷仁、姚淳耀,Disney+《台灣犯罪故事》李銘忠、薛仕凌男主雙入圍,從金鐘58看台劇走出偶像劇套路,更加多元、接地氣!是戲劇變了還是我們變了?

Netflix《模仿犯》吳慷仁、姚淳耀,Disney+《台灣犯罪故事》李銘忠、薛仕凌男主雙入圍,從金鐘58看台劇走出偶像劇套路,更加多元、接地氣!是戲劇變了還是我們變了? 台劇從早期偶像劇,打造出許多偶像,像是《流星花園》、《薰衣草》、《惡魔在身邊》、《惡作劇之吻》等膾炙人口的偶像劇,近年則有更多時代劇《華燈初上

Netflix《愛愛內含光》挑戰尺度掀熱議!台劇新時代:《想見你》、《我們與惡的距離》、《華燈初上》...從國際投資到跨國合作,看「台流」浪潮席捲世界舞台!

Netflix《愛愛內含光》挑戰尺度掀熱議!台劇新時代:《想見你》、《我們與惡的距離》、《華燈初上》...從國際投資到跨國合作,看「台流」浪潮席捲世界舞台! 經常使用串流平台的台灣觀眾這幾年應該相當有感,由台灣本土團隊所製作的劇集,不只數量越來越多,也都越來越「知名」。雖然不見得一片壓倒性好評,不過每當一部新的台

事實上台灣在1970年代,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是全台語的布袋戲電視劇《雲州大儒俠》,並也拍攝了不少台語電影,然而因1970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接著引發與世界各國斷交的危機,國民黨政府急需鞏固台灣民眾對「中華民族」的信心,推出大量「愛國電影」及政策,其中包括「國語政策」,當時校園禁止學生說「母語」(「禁止方言」的政策),大眾媒體也將母語弱化,打壓使用母語的族群。

70年代最受歡迎的全台語布袋戲電視劇《雲州大儒俠》

比如在「國語政策」下,台語節目被歸類成「方言」節目,不僅失去在黃金時段播放權,製作單位、電影公司的預算也被大幅削減;於是台語電影從既有一年約百部的茁壯期一路下跌至個位數。除此之外,母語使用者也經常被塑造成「低俗」的形象,直到90年代的台灣偶像劇、綜藝節目都仍傳遞說台語的人是不入流的刻板印象。甚至一度在音樂、文化作品中出現「台」等於沒水準的負面標籤。

90年代台灣偶像劇幾乎不使用台語

直到政黨輪替,喚起台灣民眾重視母語消失議題,政府導入母語教育等,社會對台灣的多元型態逐漸有重新認知,態度也隨之改善(台灣的「母語」並非只有台語,目前在台灣各族群所使用的語言包括:客家語、華語、原住民語都是台灣的母語之一)。在眾人積極的母語運動與各方面努力下,本土戲劇重新走進大眾視野,也成功帶起本土文化創意熱潮,許多戲劇、電影主動將台灣鄉土文化、歷史事件作為文本,如2017年的《通靈少女》即是以台灣民間信仰和隨處可見的「宮廟文化」為背景(也是真人真事),內容既引發共鳴也不失戲劇性,在網路上擁有熱烈討論。

《通靈少女》劇情以台灣宮廟文化為背景

同年,《植劇場》推出的第七部作品《花甲男孩轉大人》,則是文學作品改編的鄉土劇。其角色多以自然的母語對話,故事並沒有太多灑狗血的俗套橋段,描繪鄉下大家族長孫的奮力一搏,並巧妙融入現代都市人也熟悉的親情疏離、隔代教養、城鄉差距等議題,使觀眾更容易代入其中。尤其劇中盧廣仲與蔡振南的三分鐘吵架畫面在網路上擴散,吸引更多年輕社群對本土戲劇的興趣。

↑《花甲男孩轉大人》吸引更多年輕社群對本土戲劇的興趣

2019年的《俗女養成記》改編自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描述邁入四十代出頭的單身女子陳嘉玲,在台北奮鬥了將近二十年卻失去工作,只好返鄉台南,面對下半場的人生。故事幽默有趣,加上女主角謝盈萱等演員精湛的演技,當時吸引大批很久未好好追劇的觀眾,每週定時衝回家準時收看,不只擁有高討論度,也獲得第55屆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及「戲劇類節目最佳剪輯」三項大獎,叫好又叫座,並在2021年順勢推出第二季。

↑《俗女養成記》逗趣的劇情吸引大批很久未好好追劇的觀眾

↑謝盈萱的精湛演技為該劇大大加分

十件《不夠善良的我們》Rebecca 張怡靜可以做得更帥氣的事—惡魔老闆岳啟儒觀後解析女人在感情與職場如何獨立自主!

十件《不夠善良的我們》Rebecca 張怡靜可以做得更帥氣的事—惡魔老闆岳啟儒觀後解析女人在感情與職場如何獨立自主! 《不夠善良的我們》這部戲兩大女主分庭抗禮,直接把女性剖成兩個樣子。我看第一集時以為是中年女性自覺的戲,追完才發現此劇核心老派,現代女性致力要擺脫的傳統框架,卻被再次扣回。我覺得女權開倒車問題最大的

金鐘58入圍大贏家!從Netflix《模仿犯》3大看點看台劇如何突破框架,以台味設定與歐美日韓熱劇競爭

金鐘58入圍大贏家!從Netflix《模仿犯》3大看點看台劇如何突破框架,以台味設定與歐美日韓熱劇競爭 「你相不相信所有人都可能成為殺人兇手?」,火速追完《模仿犯》,我腦子裡浮現「陳和平」的口哨聲。算是某種觀影後所產生的 PTSD 吧!隱約想起上次有類似症頭時,大概是 1998 那年,看了《七夜怪談》後出現的(笑

除大眾面向的喜劇,也有歷史電視劇《茶金》,於2021年推出,為台灣首部「海陸腔客語劇」;故事以1950年代新竹北埔的「客家茶」產業為背景舞台,描繪茶葉出口商家族的商場競爭與過程;以及改編記述「羅妹號事件」的歷史小說《傀儡花》之電視劇《斯卡羅》,劇中不只有原住民語,也有台語、英語;以歷史劇而言,美術與場景忠實還原,也很用心尋找各族群的演員,可惜敘事手法不夠大眾向,一般人會需要花費很多精神才能理解作品內容。

↑《茶金》為台灣首部「海陸腔客語劇」

另外,2018年有「時代迷你劇」《奇蹟的女兒》,改編自楊青矗的小說《工廠女兒圈》,劇情描繪台灣1970年代在工廠工作的「女工」們帶來台灣「經濟奇蹟」背後的遭遇與覺醒故事,值得一看;是曾獲得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最佳女配角獎」的温貞菱與連俞涵首次嘗試台語的演出;「母語」是「多元台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期待未來能在電影戲劇,以及更多的「流行文化」中看見台灣人驕傲的台語/母語形象。

 
 
 
 
 
 
 
 
 
 
 
 
 
 
 

A post shared by Han♉️ (@dearhan_ig)

↑時代迷你劇 《奇蹟的女兒》

 

 

◎Photo Via:三立電視, 達志影像, Netflix, 客家電視台, 魔幻時刻電影, INSTAGRAM(@huajia.official, @dearhan_ig)
◎Video Via:YouTube(三立台劇 SET Drama, 台灣文化, ETBox TV)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