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生活家

“歐美情境喜劇沒有特別凸顯任何一種族群的優越感,或是將少數文化形容成「不待見」的,而是忠實的去描述所有不一樣的特質。”


太郎

2021-8-30

《六人行》、《宅男行不行》、《摩登家庭》溫柔探討多次元文化,反諷幽默使歐美情境喜劇成為跨世代與國度的長壽經典影集

今年歐美影視圈的大事,就是 5 月 27 日播出的《Friends: The Reunion》,《六人行》​睽違 17 年後的重聚,雖然重聚篇只是穿插嘉賓的訪談形式節目,但光是六位演員重回那張沙發上的過往分享,也讓影集十幾年來的忠實觀眾們感動不已。

↑《Friends: The Reunion》官方預告

 

↑《Friends: The Reunion》劇照

恐怖片《女巫》、《毒鑰》、《紅衣小女孩》教會我的事:最懸疑驚悚的不是鬼,而是迷信的人

恐怖片《女巫》、《毒鑰》、《紅衣小女孩》教會我的事:最懸疑驚悚的不是鬼,而是迷信的人 迷信,指的是對神仙鬼怪的盲目迷信,或泛指缺少科學論證基礎的信仰。換句話說,迷信的產生是在於對人、事、物不抱任何的懷疑態度,對於未經科學證實的產物或假設深信不疑,這樣的行為容易招致欺騙、犯罪,更甚者還可能造成慘絕人寰的悲劇

《驚魂記》、《鳥》、《後窗》...驚悚恐怖片大師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的電影銀幕遺產

《驚魂記》、《鳥》、《後窗》...驚悚恐怖片大師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的電影銀幕遺產 Alfred Hitchcock 希區考克這個名字,以及他執導的許多電影,都已變成世代通用的文化迷因:只要知道電影史,一定都聽過他的名字,不然就是他的過重體型與一貫的面無表情。進一步推可以提到他的招牌場面:

《六人行》是一檔 1994 年至 2004 年在 NBC 電視台播出,總共有十季的情境喜劇,故事舞台為一群好友在紐約曼哈頓奇異又熱鬧的生活;此劇在九零年代大受美國本土歡迎,也在許多亞洲國家播出,因此成為許多亞洲人認識和理解美國生活與文化的入門,也可能是在全球最廣為人知的一部美國情境式喜劇。

↑左:《六人行(Friends)》第一季(1994)官方海報;右:《Friends: The Reunion》(2021)官方海報

↑《六人行(Friends)》劇照

↑《六人行(Friends)》劇照

《六人行》不只成為當代人心中「就算沒有全部看過也都知道」的經典美劇,也是不少人初次對於「美式幽默」的體驗。美式幽默和日式幽默有很大的不同,除了默劇是誇張的肢體語言以外,美式幽默絕大部分建立在對話溝通中,能不能理解笑點(get it)是需要經過思考的,尤其美式幽默中含有大量比日本雙人相聲的「吐槽」來得更尖銳的「反諷」(sarcasm)與類似嘻哈文化中 diss 的「嗆聲」,以及各種「雙關語」、文字遊戲的表達等等,對母語不是英文的觀眾來說,可能需要更多的文化理解,包括其社會時事和脈絡的基本認知,才能更良好的消化故事內容。

↑《六人行(Friends)》劇照

↑《六人行(Friends)》劇照

再說到「情境喜劇」,本來是一種在有觀眾的固定場景攝影棚內,以多台錄影機拍攝剪輯的喜劇演出形式,最原本在電視機前聽到的罐頭笑聲,其實就是現場收錄下來的觀眾笑聲,因為後來也有無觀眾的情境喜劇,「罐頭笑聲」便成為一種音效使用;整體其實與舞台劇很類似,注重現場觀眾的「反應」,《六人行》的演員和編劇就曾透露,他們過去有好幾次必須讓現場 250 位觀眾當場笑出來,如果現場沒有反應,導演就會喊卡,劇本就必須重新改寫!

因此以家庭和友情為中心,這類主打觀眾年齡層較廣的情境喜劇,它們的笑點就不會太「難」,不需要想很久,不會太過鋒利也不會太多腥羶色,主在引起全年齡層的共鳴,在所有戲劇類別中最「易看」,沒有太特殊的門檻,也更適合親朋好友一起觀賞,比如:

1. 早期迪士尼頻道的《小查與寇弟的頂級生活》

↑《小查與寇弟的頂級生活》官方海報

↑迪士尼頻道《小查與寇弟的頂級生活》15 週年紀念影片

 

2. 《追愛總動員》

被譽為新版本的《六人行》,對白相當機智!人物設定鮮明有趣,主線故事拖的比較久但是「可看性」很高。

↑《追愛總動員》官方海報

↑《追愛總動員》官方海報

↑《追愛總動員》官方海報

↑《追愛總動員》劇照

3. 《宅男行不行》

敘述四個加州理工學院高材生理工男一天公寓對門,突然搬進了一位金髮美女的戀愛故事;以精準的族群和生活描述引起巨大共鳴,打破多元次文化的隔閡與傳統偏見,既聰明又非常的蠢萌!

 

↑《宅男行不行》官方海報

↑《宅男行不行》官方海報

↑《宅男行不行》官方海報

宅男行不行》劇照

4. 《摩登家庭》

描述三代同堂之三個多文化家庭的日常瑣事;打破劇情與觀看者之間「第四道牆」的敘事方式十分新穎有趣,每個人對鏡頭吐露心聲所呈現的反差也都令觀眾會心一笑。

↑《摩登家庭》官方海報

↑《摩登家庭》官方海報

↑《摩登家庭》官方海報

↑《摩登家庭》劇照

Wazaiii 小編私心推薦!六部必看彩虹片單:《畢業舞會》、《性愛自修室》...為同志驕傲月喝采!

Wazaiii 小編私心推薦!六部必看彩虹片單:《畢業舞會》、《性愛自修室》...為同志驕傲月喝采! 愛不只一種模樣,也不該被貼上任何標籤!在六月同志驕傲月,跟著 Wazaiii 一起為平等與幸福發聲,也為勇敢做自己的朋友喝采!小編們也特別精選六部心目中最喜歡的 LGBTQ+ 彩虹電影推薦給大家,有感人、有爆笑,

《哈利波特》鄧不利多、《天橋上的魔術師》Nori...影劇裡性別流動的迷人角色

《哈利波特》鄧不利多、《天橋上的魔術師》Nori...影劇裡性別流動的迷人角色 現今性別、性向不再適用絕對二分法,而是像彩虹光譜般漸變、流動。近幾年熱門電影、影集裡,也出現愈來愈多性別流動的角色,像是《哈利波特》、《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系列裡的鄧不利多校長、《天橋上的魔術師》Nori、《女朋友男朋友》張孝全飾演的陳

親民的「政治正確」

以上這幾部美劇,在多元文化的議題都沒有太多偏頗,沒有特別凸顯任何一種族群的優越感,或是利用話語權將少數文化形容成「不待見」的,而是忠實的去描述所有不一樣的「特質」,比如《六人行》中,男主角之一 Ross 的前妻 Carol 其實是女同志,以及其他角色被誤認是同志的劇情,全劇並沒有針對 LGBTQ+ 身分貼上負面標籤或刻意放大同志身分的處境,相較於近幾年為了政治正確而政治正確的「強調正確感」,一部九零年代的情境喜劇能夠自然的呈現 LGBTQ+ 的樣貌是很難能可貴的,即便放到現代也不陳舊落伍,所以能夠擁有跨世代的觀眾群。

↑《摩登家庭》劇照

《六人行》中,男主角之一 Ross(最左)的前妻 Carol(最右)

或是在《追愛總動員》中曾出現過一段有趣的對白,男主角之一 Marshall 是一位身形非常大隻但性別特質不那麼陽剛的直男(異性戀男子),他喜歡很可愛的東西或是和朋友吃早午餐,但卻被其他人嫌棄。

於是 Marshall 就問:「Why can't two guys who are friends go to brunch?」

 

↑《追愛總動員》劇照

男主角 Ted(標準直男)和女主角 Robin 就回答他,因為早午餐聽起來有點「女性化」。

↑《追愛總動員》劇照

Marshall 困惑的回應:「Girlie? Breakfast isn't girlie, lunch isn't girlie, what makes brunch girlie?」(女性化?「早餐」聽起來不女性化,「午餐」聽起來也不女性化,那為什麼「早午餐」就女性化了?)

《追愛總動員》劇照

Ted 又說:「I don't know... nothing girlie about a horse, nothing girlie about a horn... but put them together and you get a unicorn.」(我也不知道欸,你看「馬」一點也不女性化,「角」也不女性化,但是把它們放在一起,就變成獨角獸了啊!)

這段對話真的很有意思,嚴格來說兩個人都沒有否定對方的觀點,而是藉由這段對話,拋給觀眾一個反思「社會為什麼會有這些偏見?」、「這樣的刻板印象或偏見是『合理的』嗎?」;甚至《宅男行不行》中敘述高智商理工阿宅和一般人美女佩妮的碰撞、文化衝擊,都是溫柔的探討如何「欣賞與包容對方的差異性」這件事,更完美呈現阿宅「對事物狂熱」那純粹的美好,從來都沒有嘲諷或醜化任何次文化愛好者。這些處理方式對經常「被貼標籤」而經歷過排外感的亞洲觀眾來說,是十分溫暖與友善的,因此廣受歡迎。

簡單來說,情境喜劇顧及了政治正確,也對各項文化議題適度的批判與討論,如果太深刻的話則會變成難度較高的政治嘲諷劇。市面上也有富含更多嘲諷度與不下流的黃色笑話且真的蠻「能笑」的情境喜劇,譬如《荒唐分局》、《破產姊妹》與《Sister City》這種人物講話都又快又多的劇集。只要保持開闊的心胸,記得調整個人道德尺,就可能自在的觀賞,無論是政治正確還是政治有一點點不正確,美國情境劇的歷史久遠、精神內核與架構都很完整,是很值得一看的。

↑左:《荒唐分局》的官方海報;右:《破產姊妹》的官方海報

 

◎Photo Via:IMDb, Unsplash, YOUTUBE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