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有看過發光的101吧!不論是因此而認出信義區的方位,還是被外牆打上的「台灣加油」激勵了,在晚間欣賞這棟標的建築,肯定跟在太陽底下觀看的感受不同。建築物的夜晚風貌相較於白晝有著截然不同的表情,燈光在其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照明也營造出氣氛。
↑你一定有看過發光的101吧!
從不修片的傳奇時尚攝影大師 Peter Lindbergh,黑白美學為 Dior、Alaïa、VOGUE...留下雋永影像、90年代超模推手,以真實為唯一指引,解放女性自然魅力。 修片太超現實了吧!真實是唯一指引的黑白攝影大師。 戀物癖是 Helmut Newton。性感尤物。主動。挑逗、挑釁、挑動的。透過
4位突破性別框架藝術家:Basquiat 巴斯奇亞、《丹麥女孩》Lili Elbe、《天才貓奴畫家》Louis Wain,充滿才華與獨特想像力,畫出自己的率真! ↑電影《天才貓奴畫家》 準備要寫「小男人特質藝術家」這主題之前,我想先弄清楚:小男人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於是請教了谷歌。卻驚訝的發
「夜間建築」(Architecture of the Night)一詞,是由美國建築師 Raymond Hood 在1930年,於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出版的手冊中提出。所負責設計多棟摩天大樓外部照明,著名的像是紐約地標 Rockefeller Center、Daily News Building 等,至此點亮現代城市夜晚的天際線。
↑紐約地標 Rockefeller Center
我的紐約鄰居,克萊斯勒大廈
說到標誌性的夜間建築,第一個在我腦中浮現的是克萊斯勒大廈。距離我曾經的曼哈頓公寓只有兩條街,算是我十多年紐約生活裡的鄰居,每每下班路過看著它準時點燈,那份儀式感吶~彷彿像在歡迎我回家!
↑曼哈頓入夜後的克萊斯勒大廈,是許多紐約客心中的精神象徵
這棟尖塔頂的傳奇建築物出自美國建築師 William Van Alen 之手。據悉,塔冠由七個十字型的拱、與七個同心圓所組成,不鏽鋼板呈輻射貌創造出三角形的開孔,燈光鑲嵌其中。這樣的設計更凸顯其 Art Deco 裝飾藝術的風格,像是一頂配戴在萊辛頓大道之上的皇冠,在夜晚發散出銀白色光暈,是許多紐約客心中的精神象徵。
↑在夜裡,克萊斯勒大廈的建築光影十分搶眼、迷人
建築男友參與設計的北京望京 SOHO
介紹完上世紀頗具象徵意義的夜間建築,時序快進到當代。Zaha Hadid Architects 所操刀的望京 SOHO,讓北京朝陽區東北角的夜晚出現了一處會發光的山谷。仔細一看,那是一座可容納三十萬人的社區,燈光設計在此就顯得更舉足輕重。
↑望京SOHO,就像一處發光的山谷
建築男友很榮幸的參與這群建築物外立面的設計。據悉在策劃前期,連燈光規劃都必須用電腦程式加以運算,模組化後預製,才能創造出眼前那般流暢的曲線效果,成為京城新地標。入夜後間接式的光影相對柔和,層層疊疊獨具美感,亮度不僅勾勒出建築群的外輪廓,也提供當地社區照明功能。
↑望京建築外立面燈光規劃利用了電腦程式運算,才能創造出流暢的曲線效果
馬上起飛朝聖!夜晚的東京公廁美學計畫
建築的夜晚風貌除了在上述大尺度的表現之外,也能將小規模的設計如公廁,妝點出獨一無二的氛圍。2020年開始進行的東京公廁美學計畫(The Tokyo Toilet)就在人潮熙攘的涉谷展開,由 Nippon Foundation 廣邀包括安藤忠雄、伊東豊雄、坂茂、隈研吾、藤本壮介、槇文彦等在內的十六位知名建築師共襄盛舉,對既有公廁進行改造。
↑小規模的設計如公廁,經設計後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景緻
與黑暗共存的光影藝術!從沉浸式展覽 teamLab、時尚品牌 Louis Vuitton、GUCCI…到金普頓大安酒店,感受如宇宙般的奇幻美學! 光與影,是相生而又相對的存在,有光的地方就會有影子,影子出現必定伴隨著光,如同雙子一般二元對立卻又不可分割的特性,使這兩個元素成為無數藝術家發揮的題材,從沉浸式展覽到大
出國必看6個全球超酷主題博物館:浮潛參觀、失戀收藏、還有280個 GG 標本、殺人魔開膛手傑克的挑釁信函...獵奇到讓你會心一笑!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去博物館參觀的經驗。除了珍貴的古文物或藝術品外,有些博物館還會以天文、地理或生物等自然領域的相關知識作為主題,充分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然而,在這個世界
觀看網路上的照片,其中最吸引我的作品是坂茂在代代木深町小公園、春之小川公園的彩色廁所。利用可變色的玻璃牆區隔廁間,無人使用時整間廁所為透明通透的;有人使用時牆面則顧及隱私而轉為霧化。夜晚看來這兩座活潑的公廁像是喧鬧城市中富有生命力的指引,人們行經於此便可得到徹底的解放。
↑坂茂建築師利用變色透明玻璃牆區隔廁間,有人使用時牆面因隱私而霧化,夜晚看來像是城市中富有生命力的指引
不用出國就能欣賞的台南美術館夜景
提到坂茂建築師,就不得不提他設計的台南美術館了。這棟建築物無疑是今年夏天台灣最夯的景點,殭屍展吸引參訪的人潮從不見消停,但隨著展覽落幕,鮮少有人真正留步於此,靜待去觀賞夜晚版本的場館樣貌。
↑入夜後的南美館亮起暖黃燈,館外空間變身為市民飯後休憩的垂直公園
交錯的戶外樓梯是南美館本身的建築特色,入夜後整座建築物亮起呼應周圍古蹟的暖黃燈,使館外的空間霎時變身為市民晚飯後休憩的垂直公園。拾級而上古都夜色在眼前展開,神祕的氣氛襲來,每個轉角都可以看見新與舊交會於此的台南。
↑達人 SSSHIN 有型觀點也到此一遊,拍下美麗、夢幻的照片
以上僅舉幾個例子作為案例分享,無論作為精神象徵、營造氣氛,抑或實際扮演照明的角色,建築在夜晚的風貌就像下了班的你我,換上完全不同的裝束、充滿亮點,值得為它們駐足。
◎Photo Via:Unsplash, INSTAGRAM (@shin_shin_s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