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對世界的荒謬做出回應,或許是一種「正能量不再無懈可擊」的顯示,黑暗、諷刺、迷幻、充滿不確定、不時以黑色幽默表達關注議題的「怪奇藝術」創作越來越多。在這類怪奇的藝術創作中,我們總是能看到藝術家們將人們刻意忽視的議題、與最真實的人性面向搬出檯面,讓欣賞者與創作赤裸的對話。同時,它們的黑暗與怪異也像是一道魔法,將所有難以吞嚥的話題裹上一層藝術的糖衣,讓追求獨特與真實的人們歡欣吞下。
LUPA 的迷幻世界
擅長利用壓克力畫作營造神秘氛圍的台灣藝術家 LUPA,喜歡用不規則的線條與色彩勾勒多變、一閃即逝的圖像世界。在她的創作中,沒有那種馬上要你知道些什麼的意思,反倒是在她如童話繪本的畫面結構裡,觀賞者總是會帶著好奇心走進她的黑色美學而不自知,最後迷失在她的魔幻境地。
夏卡爾:以愛為信仰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創作,在納粹政治迫害下綻放 已經忘記最初掉進夏卡爾(Marc Chagall)世界的確切歲數是何時了?但至今依舊清晰記得,為我打開這條道路的第一扇窗,是《我與村莊》這幅畫.......。當時小小年紀看這幅畫作時,第一直覺是眼睛好忙好忙,不知焦點該放哪兒?正左邊側著臉的牛頭裡,有一
畢卡索並不關心時尚,但時尚永遠離不開畢卡索 序,立體主義的二維意義 “Art is the elimination of the unnecessary.” (藝術是去除那些不必要之物。) ——Pablo Picasso西班牙立體派藝術大師畢卡索 2015年5月11日,畢卡索的名作
她的創作並不是全然的黑暗,反而不時充斥著花瓣、美人魚、小小人形這樣可愛的童趣元素,連《小王子》中的那朵紅玫瑰都被她以人形模擬畫出。但當花瓣隨著魔力成為花神的衣服,美人魚尾巴的另一端其實是吞食靈魂的鱷魚,LUPA 的魔法這才水落石出,那個穿梭在每一幅圖中的小小人形,不只是在探索世界,同時也被世界困著。
極為熟悉的違和感
除了繪畫作品,近代的超寫實雕塑藝術,也藉由對人物的逼真模擬達到有別於傳統創作媒介,更加詭譎、怪異的藝術體驗。澳洲藝術家派翠西亞.佩奇尼尼(Patricia Piccinin),就因將人與動物結合、創造半人形的超寫實雕塑而聞名。另一位澳洲藝術家榮‧穆克(Ron Mueck)善於將寫實的雕塑,透過不同的大小、動作與角度,帶來違和、不時令人驚艷又衝擊的人物雕塑。
超寫實雕塑的發展受相機影響,在於如實、逼真的重現雕塑對象,雖說如此,但當人物在特定情境下被過度真實的「複製」出來,反而創造了一種不真實的感覺。超寫實雕塑家除了用雕塑捕捉永恆的瞬間,也有像是藝術家伊凡‧佩尼(Evan Penny)一樣,用雕塑演繹變化的過程。他的壁掛式浮雕《潘那吉歐塔:對話1.變體2》,便是藉由延展與連續性傳達時間推移下的表情變化,恰好完美展現了另一種超寫實的「怪奇」嘗試。
↑藝術家伊凡‧佩尼(Evan Penny)特別喜歡玩弄特殊角度的雕塑,讓觀賞者在每個角度看到的畫面都不一樣。
東京藝術家 Hikaru Cho ——「 我的身體,我的權利」 「我腿太粗了只能穿這種剪裁的褲子。」 「好想去打一點肉毒消除臉頰上的贅肉。」 「出門前記得塗防曬以免變黑。」 「晚上6點以後別吃了,會胖的。」 相信以上這些對話各位一定不陌生,因為我們對於「美」的定義實在太狹隘了。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
玩具已經不只是玩具,而是新世代文化的演進 NETFLIX 在 2019推出了一個節目 《玩具的故事 The TOYS that made us》,用許多膾炙人口的主題作品,像是《星際大戰》、《芭比》、《樂高》、《Hello Kitty》這些世人熟悉的主題,從製作玩具、銷售的角度,作為紀錄片的靈感。而這些被上個世代
怪到極致後 還是回到自己
而說到將人解體、重組的詭異雕塑,自然不能忽略近來討論度非常高的日本藝術家金卷芳俊了。他的木雕雖然沒有像超寫實雕塑家,以塑膠製成的雕塑來的細膩與逼真,但人物被他以反物理法則的比例變化加以拆解後,顯得十分怪異、衝擊與矛盾。尤其他著名的「多臉」系列,以可愛的女性為角色居多,她們善變、多元的情緒各以不同的表情被「同時」放在一個身體上,如同殘影、連續正片在靜止的雕塑上播放。
以往這樣的藝術種類,總被歸類為次文化或小眾的藝術流派,但隨著世代的價值觀改變,它們的崛起反應了人們追求真實、拒絕夢幻泡泡的想法,社群上也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諷刺、黑色幽默插畫家,而金卷芳俊更在2021年與藝術家雙人組 Grag & Karl、英國普普金童 Philip Colbert 為 adidas Originals 創造聯名商品,他以最擅長的人物動態捕捉,在服裝上詮釋可持續的循環往復形態!
或許在黑暗、詭譎的作品背後,藝術家們想傳達的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實,只是直接講出來你我根本無感,因為我們都有可能是那個被諷刺的對象;但當它們被放到時尚聯名單品後,並不是代表它們不夠怪了,而是現下怪奇當道,簡直就是人不怪奇枉少年!
◎Photo Via:Instagram, 時藝多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