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知道在這個年代,誰的手機沒有下載(或沒有下載過)交友軟體(Dating App)? 根據2022的統計,全球交友軟體的下載已超過3億次。先定義一下:不是Facebook / Instagram 這類的社交軟體喔,我是指像Tinder / Bumble這類的「約會軟體」。身為一個「資深的」使用者(哈哈說出來好害羞),我想要以前輩的姿態,告訴你交友軟體的所有缺點,如果你不怕,或是免疫了,便可以放心下載使用。
↑交友軟體隱藏著很多缺點
4大心法防《Tinder大騙徒》,從 Netflix 紀錄片學習別在愛情裡當凱子被詐騙! 全新 Netflix 半紀錄片《Tinder 大騙徒》,紀錄名叫 Shimon Hayut 的無良騙子與其黨羽,以結夥詐騙的形式,冒充鑽石大亨 Simon Leviev(擁有鑽石礦的億萬富翁 Lev Leviev 的兒子
從交友軟體的速食愛情、各種事件懶人包到近期大熱的 AI ChatGPT,只有打開「 Turbo 模式」才跟得上「快轉人生」! 想像一下,在沒有手機的年代到陌生城市拜訪朋友,光是要找到正確的地址,就要緊抓著紙本地圖、問好幾個路人才能找到正確地址,現在卻只要一支手機就能讓你用最快的速度抵達。以前需要從書本、報紙上獲得
習慣以膚淺的角度衡量人:
交友軟體太方便了:從基礎資料的身高、體重、年齡、照片,到定位資料相距幾公里都交給你(旅遊者還可以「提前」先定位到即將旅行的地方混熟當地朋友)。而且還有「篩選器」:你可以決定只看「可愛型的人」,也可以限制「身高在??cm~??cm的人」,甚至可以限定交友目的:找愛情、找ㄆ(大家都知道我指的ㄆ是什麼齁?)、找一起喝酒的伴……方便沒有不好,但是當交友變成數字分析和篩選遊戲,你要不要乾脆去看股市線圖還能順便賺錢?
↑交友軟體讓我們習管以膚淺的角度衡量人
當我們習慣了用身高體型和照片篩選人,是不是放棄了很多人生風景?
會讓你的記憶碎片化:
我承認,我是臉盲,無論是照片裡的或是現實中看過的臉。我在交友軟體不只10次的被別人質疑:「我們聊過啊,你忘記了嗎?」
是的我忘記了。
有好幾次我都深切反省,到底為什麼這麼容易把人忘記。後來我找到答案:交友軟體經常會讓你「同時跟好幾個人聊天」(而且通常是膚淺話題例如你住哪裡),這樣麻花似的糾纏對話不會建構你對單一人士的立體印象。再加上現代人生活工作都忙,手機裡的訊息推播一件接一件讓人分心,記憶要碎成一片簡直輕而易舉。
↑「同時跟好幾個人聊天」會讓記憶碎片化
無所不在的詐騙:
不用多說,太帥的太美的跟你打招呼先別驚喜。你是可以花時間跟他閒聊,但如果他的話題一轉到投資或借錢,馬上封鎖!真的無須上演自我對話說「萬一他是真的怎麼辦?」,沒有萬一,來一萬個一萬個都是詐騙。
↑請馬上封鎖投資或借錢網友,來一萬個一萬個都是詐騙
無所不在的說謊精:
我遇過很多離奇的事,都跟說謊有關。我的交友離奇事件簿厚厚一疊,每個個案都值得寫成一篇文章(敲碗吧大家)。網路的性質就是匿名,網友就算是實體見面也很容易隱藏真實身分。那些負債的、酗酒的、用藥的、成癮的、妄想症的....我通通碰過,但他們一開始看起來都很正常。
↑匿名的交友性質,造就無所不在的說謊精
大量時間被浪費:
延續著上一點,因為一開始相信(或者是說還在試探)這些說謊精,你不得不投資一些時間相處:文字訊息的、語音通話的、影音視訊的、實體見面的……這些約會,難道都不是時間成本嗎?後來只證明了對方是說謊精,我不心疼被騙,我只心疼我珍貴的時間,以及回到原點的徒勞無功之感。
↑在交友軟體上所投資的相處都是是時間的成本
如果你什麼沒有時間最多,交友軟體真的很值得你拿來殺時間。
驚喜(嚇)包太多:
「濾鏡」究竟是人類偉大的發明,還是恐怖的創造?跟網友見面的第一秒,要使出表情管理大法抑制自己驚訝的情緒,壓抑的撼動又讓內心陰影面積不知多了幾平方公尺……這種感覺你有過嗎?
↑網友見面有如開盲盒
像素太低、戴口罩墨鏡、妝太濃、美圖秀秀開太大的照片……請謹慎服用,謝謝。
不會消除寂寞感,只會讓寂寞感更強:
在經歷那麼多人生震撼後,夜深人靜時,你捫心自問:當初為什麼下載這個軟體?我想七八成都是因為好奇及好玩。OK,玩了一陣子後為什麼繼續玩?可能會有兩派人馬出現:
一派是軟體真的符合需求,殺了想殺的時間、聊了想聊的天、見了想見的人、約了想約的ㄆ……甚至談了想談的戀愛、結了想結的婚,都是有可能的。
↑交友軟體也許符合一派人的需求:殺時間、聊天、戀愛、結婚
另一派呢?像我,一開始可能是想要藉軟體終結一些寂寞感,殊不知,越滑越寂寞。我不知道有多少比例的人像我一樣這樣感受著,但我肯定這比例不低。人們不說,通常只是愛面子或不夠勇敢審視自己罷了。
↑交友軟體越滑越寂寞的人肯定不少
速食愛情好與壞:各取所需、迅速滿足,卻無法長期經營,要完美愛情真的只能跟 AI 談戀愛? 先有速食時代興起,再有「 AI 世代」,光是不喜歡就換一個,愛情就像是麥當勞得來速一樣,連進門都不用就可以點好餐,有了 ChatGPT 連談戀愛都不用了,想聊天隨時可以聊,現在還成為許多寂寞人兒的「虛擬情人」,填補內心愛的缺
交友軟體不走心,滑出來的愛情可靠嗎? 滑出來的愛情可靠嗎? Netflix 上的韓國連續劇「喜歡的話請響鈴」,是改編自韓國高人氣的同名網路漫畫。故事很奇妙,是描述只要安裝了「戀愛鈴 App 」,開啟後,手機就能感應10公尺範圍內喜歡自己的人。劇情就靠著這個交友 App 超級展開。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是1
錯過真愛的機率大增、珍惜關係的觀念大減:
有數學家這樣算過: 如果你的人生只能約會100個人,而且一旦約會過的對象,就不能回頭再撿回來,那到底什麼時候該下決定?
純數學的觀點是:前37個都保持觀察和體驗,心中選出最理想的那一個,第38個以後,只要出現任一個比最理想的那位好,那就是他了,請停止繼續尋尋覓覓!
↑利用戀愛的「37%法則」尋理想真愛
有興趣的人自己查詢「最佳停止策略(Optimal Stopping)」或「37%法則」,理解它是怎麼運算的。
但是人生畢竟不是數學啊,比如說關於我個人,實體約會過的人數算不清楚,但是超過200人是肯定的(網路大大改變了約會生態啊),未來還會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會不會那個最適當的,早就淹沒在那200人了呢?
↑最適當的人也許已經淹沒在過去約會的人之中
這題根本不會有答案,唯一我很確定的是:交友軟體提供源源不絕的「候選人」和其快速方便的功能,肯定讓你錯過真愛的機率大增、珍惜關係的觀念大減。
↑交友軟體讓你錯過真愛的機率大增
你約過37人了嗎?(甜笑)
千萬不要這麼做:
說了那麼多,我不是要你移除交友App,而是想告訴你:價值觀很多元,你可以自己評估。唯一「不多元」的價值觀便是:請你保護好自己。
不傳裸照或裸影音、第一次實體約會不要在封閉環境、個資不要輕易給出……;有些事情,時代怎麼變,它都不會變,一定要牢記啊!
↑玩交友軟體也要保護好自己,請記得向不合理的事說「不」
◎Photo Via: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