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巴黎奧運在本月登場,作為全球最負盛名的運動賽事,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運動員都將齊聚一堂,共同競爭只屬於勝者的最高榮譽,而由於是高手雲集的體育盛會,歷屆奧運都會出現一些為人稱道,更可能世代相傳的獨特事蹟,其中甚至有些事件還被拍成了電影,用另類的方式留下紀錄,並啟發後代也同樣深愛著運動的選手們,今次,將要向讀者們介紹的便是,那些改編自奧運事件的精彩電影。
奧運史上第一次「戶外」開幕—「塞納河水上遊行開幕式」登場在即!精選往年6屆經典開幕表演為2024巴黎奧運暖場! 今年夏季最大盛事,「2024巴黎奧運」將於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國巴黎展開,也是法國相隔100年後再次舉辦夏季奧運(前回為1924年)。此次奧運開幕式將以「史上第一個不在體育場內舉辦的開幕
格力高跑跑人原型是他—日本馬拉松之父金栗四三:推動女子體育、創立箱根驛傳,還是奧運史上最慢馬拉松紀錄保持人! 每屆奧運會的最後一場田徑比賽一定是奧運馬拉松,這已經是奧運會的傳統。第一屆的奧運馬拉松是在1896年由希臘選手斯皮里宗·路易斯以2小時58分50秒的成績奪冠。 ↑現代馬拉松賽事透過奧運會修訂
《老娘叫譚雅》(I, Tonya)
於2017年上映,由 Margot Robbie 主演的《老娘叫譚雅》改編自出名的1994年冬奧攻擊事件,在該事件中,名叫 Tonya Harding 的美國花式滑冰運動員涉嫌指使他人攻擊同為選手代表熱門的死對頭 Nancy Kerrigan,因而舉世譁然,引發民眾對於身為事件主角的 Tonya Harding 生平、兩人之間的比較以及運動家精神、競爭意識等諸多問題的討論。
↑Nancy Kerrigan 曾在 1994 年冬季奧運前夕,於練習場遭人攻擊右膝而負傷參賽
在電影圍繞著 Tonya 所進行的各種描述中,她與 Allison Janney 所飾演的母親之間的關係和互動尤其深刻,在後者的執念之下,Tonya 自小就被迫使學習溜冰,而在教練 Diane Rawlinson 的用心教導下,Tonya 也確實成了國內數一數二的花滑選手,不過相對弱勢的經濟條件和文化素養也使她只能自製服裝且經常在選曲上不符常規。
↑Tonya 在成為花滑選手的過程中承受著許多經濟困境與文化挑戰
而母親那即便缺乏本錢依舊渴望女兒在花滑領域出人頭地的強烈慾望更將她壓得喘不過氣,甚至時常以自己為她付出了多少心力為由對其情緒勒索,對此,Tonya 始終知道,那一條表面上看似是為她鋪設好的冠軍之路,實則只是母親自私自利的表現罷了。
↑ Tonya 光鮮亮麗的成績背後暗藏母親給予的龐大壓力與情緒勒索
儘管因為母親的栽培,Tonya 確實愛上了花式滑冰並成為該領域的頂尖好手,但前者那高壓的控制式教育,卻也是一切悲劇的根源,從她叛逆式地結識不倫不類的男友並與其一同沉倫,到過度膨脹的競爭意識導致她以任何形式參與在襲擊 Nancy Kerrigan 的行動之中,全起因於她母親的執著,看清了這一點的Tonya在因襲擊案而被判永生不得參與最愛的花滑賽事後,最終選擇與母親斷絕往來,和前夫也不再聯絡,並於再婚之後有了兒子,她希望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和媽媽不一樣,是一位好母親。
↑歷經滑冰協會處以終身禁賽後,Tonya 轉往職業摔角、女子拳擊以及演藝圈發展
在許多社會案件的描繪上,媒體往往會聚焦在惡意以及奠基於其之上的攻擊行為等負面且相對平面的敘述,鮮少去深入探究背後的來龍去脈和當事人的成長背景等較為立體的觀點,這是凡事講求快速和精準的新聞必然的缺失,然而本作卻充分發揮了傳記電影的優勢,透過截然不同的切入點去展現此案的更多面向,以充滿溫度和人性的方式去說好一個故事,使觀眾更加認識 Tonya Harding 這個人,而不只是那名與攻擊事件劃上等號的運動員。
↑《老娘叫譚雅》電影預告片
《飛躍奇蹟》(Eddie the Eagle)
不同於《老娘叫譚雅》中對於夢想的執著與悔恨,《飛躍奇蹟》則展現了運動員對目標的堅持和享受,改編自人稱「Eddie the Eagle」的英國跳台滑雪選手 Michael David Edwards 在邁向奧運路上的奮鬥過程。這部於2016年上映,由 Taron Egerton 和 Hugh Jackman 主演的電影將 Eddie 那種不屈且樂在其中的追夢精神以十分勵志的方式呈現給觀眾,不僅感動了無數人,想必也鼓舞了許多仍努力不懈,掙扎著往上爬的運動員,是一部滿載著正面能量的作品。
↑電影《飛躍奇蹟》中展現 Michael David Edwards 不屈不撓的運動精神
雖然本作是改編自真人真事,但其實 Michael David Edwards 本人曾稱這部電影與自己的人生經歷僅有10% 到15% 的相似度,其中有許多角色或橋段是為了增添內容的豐富度和戲劇性而安排,像是由Hugh Jackman飾演,在片中負責指導 Eddie 的 Bronson Peary 實則並不存在,而是以多位 Eddie 的教練為靈感所創造的角色;而關於跳台滑雪,Eddie 亦不如電影中呈現的那樣毫無經驗,不過相比於曾讓他入選奧運隊伍的滑雪項目,當時跳台滑雪對他而言確實顯得相當陌生。
↑Michael David Edwards 的實際故事與電影情節並不完全相符
儘管電影劇情與事實有不小的出入,但那些深得人心的部分卻是絲毫不假,從參與滑雪項目的資格被取消後馬上轉戰跳台滑雪的行動力,到被專業選手消遣和貶低後仍不為所動的堅毅精神,再到比賽中不為贏過他人、只為戰勝自己的超然心志。
↑Michael David Edwards 患有嚴重遠視,參賽時必須在護目鏡下戴著厚重眼鏡
Eddie the Eagle 的故事之所以深深地吸引了眾人,是因為比起令人崇仰的不敗英雄,憑藉努力和強者平起平坐的凡人角色更有魅力,雖說 Eddie 最終在1988年冬奧的三輪跳台滑雪成績皆敬陪末座,但他依然向世界證明了人類有無限的可能性,凡是熱愛運動且堅持不放棄,任何人都有機會站上奧運的舞台。
↑《飛躍奇蹟》電影預告片
動畫《阿基拉 AKIRA》超前時代35年!賽博龐克 Cyberpunk 先驅、神預言東京奧運,連 Kanye West 都是鐵粉 寫在前面,還有 147 天 時間回到 2020 年 2 月 28 日。台灣迎來新冠肺炎第 34 例確診,而面對近千人確診的日本政府,宣布下週起全國停課來降低傳染風險。這天,距離
羽生結弦轉型不退役、出於愛而離婚...「花滑王子」堅信:即使努力會被背叛,但絕不會白白浪費! 羽生結弦他曾經在男子單人花式滑冰項目中連續兩屆奧運冠軍,並且在去年7月宣布轉為職業滑冰運動員,接著在今年8月公佈了結婚的訊息。當他的結婚訊息公布之後,隨著大量的祝福之外,卻也陸陸續續出現了許多的雜音,粉絲以及媒體都想要尋
《冰上奇蹟》(Miracle)
每逢奧運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都會受到觀眾和媒體的大量關注,畢竟為了個人勝利和國家榮耀拼搏的他們就是奧運賽事的主角們,然而,有時比起在場上發光發熱的運動員,在一旁指導、協助並鼓舞選手的教練更受矚目,像是接下來要介紹的這部於2004年上映,由 Kurt Russell 主演的《冰上奇蹟》便是其中較為人所知的例子。
↑ Kurt Russell 在劇中飾演奧運冰球教練
講述美國奧運冰球教練 Herb Brooks 在短短七個月內,將一支良莠不齊的隊伍打造成足以挑戰冠軍的球隊,《冰上奇蹟》可謂是最典型的好萊塢運動類電影,不被看好的運動員遇見看出他們潛力的教練,這樣的情節我們也曾在《卡特教頭》中看過,而正如後者的劇情中教練 Ken Carter 感人肺腑的教育理念,Herb Brooks 對於教學也有自己獨特的一套見解,他運用特種部隊新手營的嚴苛訓練方式,搭配巧妙的心理學操作,讓選手們的身心靈都獲得顯著的成長,甚至成長到能夠對抗在當時的奧運冰球項目中宛如絕對王者的蘇聯。
↑傳奇教練 Herb Brooks 在七個月內打造冠軍冰球隊伍
若要用具體的數據去量化蘇聯冰球隊的強大,在《冰上奇蹟》故事發生的1980年冬奧之前的六屆奧運會中,就有五屆是由蘇聯奪得,換言之,在當時要戰勝蘇聯隊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如同天方夜譚,再加上美國隊的球員都是來自大學的業餘選手,贏過由頂級職業好手組成的蘇聯隊著實是不可能的任務,不過對 Brooks 而言,他絲毫不在意他人口中美國隊與對手間的差距,他只不過是想實現自己作為選手時期未能完成的冠軍夢罷了。
↑1980年冬奧前蘇聯冰球隊擁有絕對的壓倒性優勢
《冰上奇蹟》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啟發觀眾並挑起他們的滿腔熱血,並不只是因為黑馬異軍突起扳倒傳統強權的精彩表現,更是因為在經歷了片頭透過蒙太奇手法呈現的「貓王Elvis之死」、「石油危機」、「水門案」等事件後,當時的美國民眾正需要一件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一個有如奇蹟般的瞬間,而美國冰球隊辦到了,在 Brooks 教練的帶領下,這群平均只有22歲,本不被期待的年輕球員們無疑在奧運賽場上演了一次「冰上奇蹟」。
↑《冰上奇蹟》電影預告片
每四年舉行一次的奧運及冬季奧運毫無疑問是所有運動員心中的最高殿堂,得以代表自己的家鄉在受全球觀眾注目的比賽場上大放異彩,將平時的日積月累全部展現出來,和世界最優秀的選手們進行終極的競技並一較高下,那是屬於個人的榮光,亦是屬於國家的驕傲,我想,正是因為奧運對於運動員而言就是具有如此重大的意義,上述那些傳奇般的故事才會誕生吧。你也對的2024巴黎奧運充滿期待嗎?最想觀賞哪一個項目的比賽?歡迎和 Wazaiii 分享。
↑奧運是許多運動員訓練生涯中的至高殿堂
◎Photo Via:達志影像, unsplash
◎Video Via:YOUTUBE(Rotten Tomatoes Trailers, 二十世紀影業, Trailer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