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躺臥裸女在西方藝術史中,是一個持續演化、飽含文化張力的主題。這些畫作不僅描繪了女性身體的美感與姿態,更反應了不同時代對性、權利、凝視與藝術本質的思辨。”


Rosy Wu

2025-9-7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高更《永不再來》...西方繪畫史中,躺臥裸女的象徵、隱含意義解析|當代藝術的一萬個為什麼|

躺臥裸女在西方藝術史中,是一個持續演化、飽含文化張力的主題。這些畫作不僅描繪了女性身體的美感與姿態,更反應了不同時代對性、權利、凝視與藝術本質的思辨。從提香(Titian)筆下帶有神話色彩的《達納厄(Danaë) 》,到珍妮·薩維爾(Jenny Saville) 《魯本斯皮相(Ruben’s Flap) 》,這些作品既挑戰了當代觀眾的視覺與道德觀,也為後世藝術創作鋪下不斷革新的道路。

↑Jenny Saville (1970-), Ruben’s Flap, 1998-1999
Photo Via:Rosy Wu 攝於倫敦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一起凝視維納斯、閱讀《春宮祕戲圖》,了解裸體藝術中的凝視與窺視

一起凝視維納斯、閱讀《春宮祕戲圖》,了解裸體藝術中的凝視與窺視 寫在前面,裸體、藝術與色情之間 2011年,法國教師 Frédéric Durand-Baïssas 在自己的臉書上傳一段影片,內容是介紹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派畫家 Gustave Courbet 的1866年名作「L'Origine du m

莫瑞吉奧·卡特蘭 Maurizio Cattelan 給了我們超現實主義風的 Kendall Jenner 、班克斯 Banksy 給了我們自毀的「氣球少女 Girl with a Balloon」…...現代與當代藝術裡的反藝術經典時刻

莫瑞吉奧·卡特蘭 Maurizio Cattelan 給了我們超現實主義風的 Kendall Jenner 、班克斯 Banksy 給了我們自毀的「氣球少女 Girl with a Balloon」…...現代與當代藝術裡的反藝術經典時刻 “Think outside the box, collapse the

文藝復興時期的提香的《達納厄》堪稱早期躺臥裸女的典範,在1534年的畫作中,它描繪了希臘神話中的公主達納厄躺臥在床上,迎接宙斯化作金雨而來。這幅畫初為神聖羅馬皇帝的收藏,其本質其實是透過神話外衣來合法化女性裸體的描繪。提香將女性身體置於視覺焦點,營造出既神秘又感官挑逗的氣息。在當時,如此明目張膽的情色暗示雖經過神話包裝,仍引發道德批評,特別是在新教改革的背景下。然而,提香也為後代的藝術家提供了一種模式:裸體女性不再僅是宗教象徵或是道德警示,可以是審美與慾望的主體。

↑Titian (1485/90-1576) Danaë 1534
Photo Via:Rosy Wu 攝於馬德里 Museo del Prado
 

到了17世紀,西班牙宮廷畫家委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創作了《鏡前的維納斯(Rokeby Venus)》。畫中維納斯赤裸地躺在床上,背對觀者,通過鏡子凝視著自己的臉龐。這幅畫不同於當時西班牙嚴格的宗教審查氛圍,不僅因其罕見的裸體主題,更因其引導觀眾與主角之間的視覺互動而被視為前衛之作。該畫作當時極具爭議,後來甚至在1914年被英國女權主義者拿刀毀損,作為對物化女性的堅決抗議。維納斯的凝視被解讀為男性觀看慾望的回應,提示女性主體性的存在。這件作品對後世,尤其是女性藝術家與女性主義有深遠的影響。

↑ Diego Velázquez (1599-1660), Rokeby Venus, 1647-1651
Photo Via:Rosy Wu 攝於倫敦 The National Gallery
 

法國現代主義開拓者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在1863年為其名作《草地上的午餐(Le Déjeuner sur l’herbe)》創作了多幅習作,畫中裸女與衣冠楚楚的男子共處一地,卻毫無羞澀之意,反而坦然自若。這種日常裸體打破了神話或寓言的藝術包裝,將裸女拉回了當代現實。這幅畫一經展出便引發巨大爭議,被譏為「不道德」、「粗俗」,甚至遭巴黎沙龍拒絕,只能在「落選者沙龍」展出。馬奈無意美化女性身體,而是揭露觀看者自身的視覺慾望。他開創的現代主義視角,為後來高更、畢卡索等人提供了新的方向。

↑ Edouard Manet, Study for “Le Déjeuner sur l’herbe”, 1863
Photo Via:Rosy Wu 攝於倫敦 The Courtauld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的《永不再來(Nevermore)》是他在大溪地創作的代表之一。畫中的大溪地裸女側躺在床上,背景中有兩隻渡鴉,在當時傳遞海島與異域風情。畫名來自愛倫坡的詩《渡鴉》,透露出失落與矛盾的氛圍。高更的這幅畫也飽受爭議,他將殖民地女性作為慾望與異國情調的對象,這幅作品在構圖與色彩上影響了現代藝術對「異國身體」的描繪,也引起對殖民主義下藝術倫理的深層反思。

↑ Paul Gauguin, Nevermore, 1897
Photo Via:Rosy Wu 攝於倫敦 The Courtauld

洛可可畫家 Fragonard《鞦韆》很煽情!古代上流階級玩多大?情慾享樂主題自古不敗

洛可可畫家 Fragonard《鞦韆》很煽情!古代上流階級玩多大?情慾享樂主題自古不敗 心神蕩漾玩《鞦韆》 鞦韆的歷史悠久,源自古埃及神話,經由地中海、印度洋傳播至南亞與東南亞,不僅作為娛樂遊戲,更具有儀式功能。或許是騰空飛起的感覺太愉悅,歐洲人曾經把它作為輔助治療工具,例如痛風、憂鬱症、相思病、暈船與性無

不抽象的抽象始祖!瑞典女性藝術家 Hilma af Klint 用直覺開啟靈性藝術

不抽象的抽象始祖!瑞典女性藝術家 Hilma af Klint 用直覺開啟靈性藝術 不相信「高我」(High Master)存在的人。也許就無法體會瑞典女性藝術家 Hilma af Klint 畫作的神妙! ↑瑞典藝術家 Hilma af Klint Photo Via:Hilma af Klin

義大利畫家莫迪里亞尼(Amedeo Modigliani)的《裸女(Nu Couché)》融合了東方雕刻的線條美感與西方裸女傳統。畫中的女子全裸橫臥,姿態柔軟,眼神卻直視觀者,充滿挑釁與沉靜之間的矛盾張力。莫迪里亞尼筆下獨特的藍色眼窩,既可以被解讀為與藝術家(或觀者)的靈魂交匯,亦可想像為即將高潮的張力,強調情感與情緒存在的重量,為現代女體畫創造新的可能性。

↑ Amadeo Modigliani, Nu Couché, 1917 
Photo Via:Rosy Wu 攝於2023年巴黎 Musée de l’Orangerie
 

進入21世紀,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延續了現代裸女的寫實主義傳統。他的《莉亞,裸體肖像(Ria, Naked Portrait)》描繪一位年輕女性裸體側躺,皮膚的紋理、肉體的下垂與重力感皆鉅細彌遺。這種極致寫實與殘酷誠實挑戰了傳統審美,打破「美」與「裸」之間的關聯,畫中的女性非理想化,卻更具人性與真實存在感。弗洛伊德不再追求「美的身體」,而是揭示「身體的現實」,這種思維也深刻影響當代裸女畫的倫理與形式探索。

↑ Lucien Freud, Ria, Naked Portrait, 2006-2007
Photo Via:Rosy Wu 攝於2024年倫敦佳士得秋拍預展現場
 

作為女性主義代表,珍妮·薩維爾在《魯本斯皮相》中則呈現大尺幅的女性裸體,不同於傳統理想化的柔美體態,畫中女子身體肥厚、膚色不均,甚至局部變形。薩維爾挑戰西方繪畫中由男性主導的裸體傳統,以女性視角重構身體敘述。她借用大師魯本斯的豐滿形象,卻賦予現代語彙,迫使觀者面對身體的真實、重量與複雜性。這幅畫不僅是一種視覺衝擊,更是女性在藝術史中自在表達身體形象的里程碑。

↑ Lucien Freud, Ria, Naked Portrait, 2006-2007 細節
Photo Via:Rosy Wu 攝於2024年倫敦佳士得秋拍預展現場
 

從文藝復興到當代,西方藝術中躺臥裸女的形象始終糾纏著審美與道德、慾望與權利、凝視與自我。提香、委拉斯奎茲等奠定了裸體藝術的形式,而高更與莫迪里亞尼則擴展了這一形式至文化與心理的層次。進入20與21世紀,弗洛伊德與薩維爾的創作不再迷戀形式之美,而是探尋肉體真實與人性深處的複雜性。這些作品不僅呈現藝術家對人體長期的執著與探索,對於不同世紀的觀眾、也是解鎖想像與慾望的一把鑰匙。

 

 

◎Photo Via:Rosy Wu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