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產業與大眾的距離,在遊戲規則因社群媒體、自媒體平台崛起而改寫以前,有如築起高牆的殿堂,高端奢侈品牌總刻意和消費者保持一定的距離,因此伸展台前的光鮮亮麗和後台神秘,一般民眾根本遙難以觸及。但是當 Facebook 首度開通直播功能,讓原本「關起門來」舉行的時裝秀,直接敞開大門向大眾即時傳遞,今日的你我只要你想參與,都能透過各個平台第一時間與 first row(前排)的重量級時尚人同步觀看。而各種秀評、紀錄和個人意見從 Instagram 的圖解揭露、YouTube 毒舌解析,甚至 TikTok 的數十秒短評,全球新世代評論者正重新定義「看時尚」的方式;其不僅挑戰品牌對外溝通的掌控力,也讓更多人能以不同方式參與其中。以下六大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時尚觀察創作者,邀你一同認識。
↑自媒體的崛起,讓時尚更貼近大眾,重新定義時尚。
聖羅蘭 Yves Saint Laurent 不可撼動的時尚大師!吸煙裝、蒙德里安洋裝、畢卡索裙...傳奇設計不斷,震撼保守思維! 如果你在乎時尚,那麼「聖羅蘭 Yves Saint Laurent」這個名字你一定有印象。因為被譽為時尚大師的伊夫・聖羅蘭在這個產業不只創造了許多經典,更樹立了許多典範,讓時裝產業的
若只懂時尚,在這圈子就別想混下去! 90後的朋友對於Michael Kors這個品牌的印象,應該是停留在「輕奢品」,也就是上班女郎提升質感的必備單品,對吧?如果你對他的印象只停留在實用的皮件設計、紅透半邊天的金色大錶、大大的「MK」標誌,那麼這位同學,你的時尚課程可能要回家重修一下。
Diet Prada
IG:@diet_prada 343萬粉絲
素有時尚界媒體法官之稱的 Diet Prada,於2014年創立以來,從匿名帳號起家迅速攀升成至今擁有340萬粉絲的全球最具影響力時尚「監督型」媒體。而一切的源頭就從 Tony Liu 與 Lindsey Schuyler 兩位創辦人日常閒聊、嘲諷設計抄襲時,隨手開了帳號,卻得到意想不到的發展。
↑當初為吐槽隨手建立的帳號,如今演變成人民的「時尚判官」。
出身自設計與產品開發的兩人,懂專業門道又火力全開的評論,引爆產業內的省思巨浪。他們從最初的對照圖調侃,一路搭生規格並直指文化挪用、勞權侵害、名人失言……等,帶動了一場場網路公審。Diet Prada 的內容形式簡潔卻致命:迷因圖加短文點評能讓讀者瞬間秒懂誰「借鑑」了誰,哪家品牌的公關又踩地雷……尤其,一針見血的「對比帖」不僅速讀性強,還在發文相當具即時性而兼富含新聞價值,使一個個品牌的錯誤幾乎無所遁形。Diet Prada 最難得之處在於其受眾的破圈性,不論是時尚人或路人都能在此找到共鳴。而有些事懂的就懂,看熱鬧的也有瓜吃,大眾無不樂於見到第三方視角能讓大品牌們正視抄襲與不當行為,如此年輕設計師與小品牌也能得到更為公平競爭的機會。對粉絲來說,Diet Prada 是一個透明度、社群感和網感都很高的平台。
↑兩人專業犀利的評論,加上顯而易懂的對照,讓 Diet Prada 在年輕一代快速傳播。
HauteLeMode
IG:@hautelemode 52萬粉絲,YT:將近99萬
Luke Meagher,以網名 HauteLeMode 活躍於網路,是典型生於網路、長於網路的新世代時尚影音評論者;其自學生時期開始經營 YouTube 與 Instagram,並以毒辣直白又毫不做作的評論迅速竄紅。風格上,有料但不至於浮誇;語速快、點評犀利但不針對失誤深踩;善於用精簡語言點破秀場的荒謬,有時戳破品牌敘事的漏洞,盡將時尚花邊、設計師八卦、網路流行語等,融會貫通絲滑演出。至於頻道內容,透過 YouTube 長片與 Instagram 短影音,不僅展現大秀現場評論,還有坎城影展、MVA 等重要典禮的明星穿搭,以及名人衣櫥開箱……等。大部分的評論直白輸出,如誠實講出「大家總期待明星好好地走紅毯,但他根本沒有在認真穿搭」,如此的點評大快人心。目前,HauteLeMode 的 Instagram 粉絲數為50萬, YouTube 逼近百萬訂閱,Luke 將原本高冷、距離遙遠的時裝週與品牌故事拉近至觀眾的日常對話裡,成為娛樂化的評論家與時尚解碼者。
↑Luke 將原本高冷的時裝週與品牌故事拉近至觀眾的日常對話裡,成為時尚解碼者。
Style Not Com
IG:@stylenotcom 52萬粉絲
在「視覺先行」的時尚產業裡,近年來能靠著一張張藍底白字的極簡「資訊卡」傳遞時尚新聞,直接殺出一條血路則非 Style Not Com 莫屬了!
如今有51萬粉絲,由喬治亞籍創作者 Beka Gvishiani 所開啟的Instagram 的帳號,最初低調而行,但在聲量快速累積下,已成為品牌與大眾追從的目標。不同於其他時尚網紅喜歡加入個人觀點、辛辣評語的方式,Beka 以極簡至近乎冷靜的風格為特色,BOF 更稱他「傳播最新時尚新聞時毫不掩飾」;專注於資訊本身的他,幾乎不摻雜個人情緒,這份中立與精準反成為他的招牌。Style Not Com 以「社群新聞卡」作為核心內容,由於短小、清晰、易於轉發,能讓使用者在滑手機的零碎時間快速掌握最新動態,甚至常常比主流媒體還快一步(畢竟不用作圖)。同時,Style Not Com 也與品牌合作,將這種極簡模式延伸為具廣告價值的內容企劃。
↑Style Not Com 靠著一張張藍底白字的極簡「資訊卡」,以最快速的方式傳遞時尚新聞。
Style Not Com 的粉絲數規模雖較大型傳統媒體平台略遜一籌,但在「即時新聞速遞」的賽道上,因為擅長將原本冗長、艱澀的時尚新聞壓縮成一則輕薄短小、無壓力,但夠精準、易讀的字卡(本季開始搭配秀場影片),無非讓專業的圈內人或普羅大眾能輕鬆對焦時尚界的大小事,這對追求速度與效率的讀者來說,Style Not Com 提供了最簡易的入口。
↑輕鬆簡潔的貼文設計,成為大眾接收時尚資訊最簡易的入口。
Loïc Prigent
IG:@loicprigent 54萬粉絲,YT:將近70萬
身為法國資深時尚紀錄片導演的 Loïc Prigent,長年專注於拍攝設計師脈動故事與秀場後台,並以鏡頭捕捉高級訂製與時裝週最真實的瞬間,並順勢成為時尚產業中不可或缺的觀察者。Loïc Prigent 既擁有導演的敘事力,也具備記者般的直擊視角,總能精準捕捉設計師、伸展台、秀場後台……等那些迷人的小細節,而其敘述的語氣也深刻透顯出對時尚的熱愛。Loïc Prigent 的受眾絕非是看熱鬧的一般大眾,幾乎各個是時尚界信徒。他以自己一貫的邏輯解構:各種形形色色,各式天花亂墜的設計,讓設計師的親身解說忠實呈現;形式上,多透過紀錄影片來融合採訪、歷史脈絡,清晰理出這個看似浮華卻龐雜的時尚產業運作。如今他的影響力跨越社群,進一步延伸至電視與影像媒體,目前為 Louis Vuitton [Extended] Podcast 節目的主持人(至第二季),也是 Chanel 影片長期的合作對象。Loïc 最獨特的價值,在於將每一季流轉的秀台故事轉化為可反覆檢視的文化檔案,讓時尚不僅是新聞頭條,更是一部能被書寫、思考、收藏的歷史文本。
↑法國資深時尚紀錄片導演的 Loïc Prigent,透過紀錄片融合採訪的方式,將神秘的時尚產業揭示於大眾。
時尚選品店 Club Designer 創意總監陳怡專訪—見證 Michael Kors 品牌成長;相中 Alexander Wang 爆紅...時裝買手的銳眼與創意,是在產業站穩的最有力籌碼|Wazaiii 專訪| 你可曾想過,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設計師,曾經也是默默耕耘的新銳設計師?當時的他們與現在有什麼不同?當
台灣時尚KOL Pupupepe 浿機的一天優雅揭密: 一人包辦企劃、拍攝還要邊趕稿邊保養!超過四千萬瀏覽的亮麗人生,背後是分秒必爭!|Wazaiii 專訪| 你知道 Blog 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嗎?他的原身其實是「Web + Log」兩個字,Web是網路,Log是記錄,也就是在網路上記錄事情,用久了就變成縮寫「B
Lyas
IG:@ly.as 39萬粉絲
近年在 TikTok 與 Instagram 崛起的時尚網紅 Lyas,用自己的語言解構「不夠民主」的時尚,善於以非常個人化的切角呈現時尚產業周邊的獨家碎片,例如用一隻手機開箱瑪丹娜的家並翻衣櫃;街頭突擊還隨機將路人帶進秀場坐在第一排看秀……,因此他被稱為「時尚敘述者」而非評論家,這聽起來十分貼切,因為用影片說故事是他最擅長的事。歷經11年戲劇學校訓練的他。不僅磨練了表演技巧,也重塑看待時尚與敘事的方式;Lyas 的時尚內容往往蘊含一種戲劇性節奏與層次,語氣年輕且情緒到位,使的論述既有跳框觀點又不失趣味。社群粉絲正以驚人速度成長的 Lyas,其影響力在於即時解讀和論述的普及化,他能將專業的設計觀點轉化為網路世代易於理解的語彙,讓大眾能在最短時間內掌握一場秀的精髓,並進一步推動討論時尚的民主化。
↑Lyas 利用自己戲劇的背景加上鮮明的個性,將時尚「民主化」。近期舉辦的 La WATCHPARTY 也因秀場搬至大眾眼前而蔚為風潮。
Aha Lolo
IG:@ahalolomay 9萬粉絲,YT:20萬
在疫情期間迅速竄紅的華語圈雙人組合 Aha Lolo,藉由 YouTube、Bilibili 等影音平台累積龐大的流量,而時尚知識含量高,歷史爬梳著墨極深,語言既精準又全面,更是 Aha Lolo 的最大特色。此外,兩人的喜好標準鮮明,視角極為細膩,卻又不失幽默戲謔;尤其 Aha 學的是珠寶設計,因此對於服裝材質與做工線條上的理解,堪稱是設計師等級。他們總能把自身與時裝的關係轉換成知識交流,像是拆解品牌八卦與奢侈品消費文化,語言犀利卻充滿娛樂感,精準對接華語年輕世代的節奏與喜好。
↑Aha(左)、Lolo(右)
頻道內容涵蓋品牌新聞解析、名人趣事、消費觀察,影片形式靈活多變,而兩人默契十足的互動,更讓影片添加可但性。目前 YouTube 有20萬訂閱,再加上中國平台龐大的觀看量,足以展現 Aha Lolo 在華語圈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同類型評論者。而 Aha Lolo 也扮演「本地化翻譯器」的角色,把全球時尚事件轉譯為華語圈熟悉的笑點與語境,使得國際品牌議題能迅速滲透入在地的討論場域,成為連結全球時尚與華語社群的重要橋樑。
↑兩人的 YT 頻道涵括時尚史、秀場解析等,其精闢的見解,提供大眾以全新視角看待時尚。
從 Diet Prada 的法庭公審、HauteLeMode 的娛樂化解碼,再到 Style Not Com 的快訊發布、 Aha Lolo 的「時尚史、紅毯史」長篇幅解析,以及 Loïc Prigent 的紀錄片與 Lyas 所代表的新世代社群力量;他們共組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觀察網絡,讓時尚不再是單一、扁平的樣貌,轉而成為日常對話的一部分。時尚評論也從少數學霸學姊記者的殿堂專業,解構成跨平台、多聲部的公共討論;對大眾而言,再也沒有一個創作者或平台足夠全面權威,而是尋求更多元的時尚體驗。
↑社群世代使時尚不在是專屬於特定族群,也透過這些時尚內容創作者,讓更多的聲音被聽見。
◎Photo Via:INSTAGRAM(@diet_prada, @hautelemode, @stylenotcom, @loicprigent, @ly.as, @ahalolomay)
◎Video Via: YOUTUBE(@LoicPrigent, @hautelemode, @ahalolo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