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Swart Huang專訪-如果買東西或是成立品牌的前提都是可以「炫耀」或是有「目的性」的,那豈不是很累嗎?”


Wazaiii

2018-3-25

Less is More:穿梭在次文化的Swart Huang|Wazaiii 專訪|

「你好潮喔!」如果是你是1990年後出生的朋友,對這句話肯定不陌生吧(好啦!如果是2000年後就不要笑Wazaiii編輯年紀大)!

小時候,下課時間一到,男同學總會把腳舉起來,大聲的介紹今天又穿上哪一雙球鞋,逼大家對他的新球鞋發出讚嘆(Wazaiii編輯就是只能發出讚嘆的那位同學);不管校規有多嚴,甚至得冒著風險跟學校教官玩起「你追我跑」的遊戲,在校服外面套上一件昨天才買到的戰利品,當然也是家常便飯。當時的年紀,「追逐潮流」是一件很熱血的事情。 

從看雜誌到每個月購入各大品牌的新品,Wazaiii編輯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看到台灣潮流的崛起、興盛,到現在百花齊放,不僅衣櫃塞好塞滿,在心靈上也隨著「潮流」的改變有所成長。好啦!用「成長」這兩個字是有這麼一點矯情了,但可以保證的是,品味肯定是進步的。 

在Wazaiii編輯成長過程中(其實是購物方面的成長),Less Taiwan這間選品店的主理人, Swart Huang,可說是我的領路人。不管是面對面地聽他分享品牌故事、流行文化及潮流歷史,或透過社群平台咀嚼他對於潮流、生活、音樂的觀點,從他那兒輸出的每一則資訊總是如醍醐灌頂般強而有力。

潮流也好,次文化也好,二者的本質與時尚是一樣的,他們都是文化,也都是一種生活態度,並非三言兩語或是短時間內就能全面精通的,必須透過不同媒介才有機會更接近這文化的核心,而音樂、服裝、塗鴉、舞蹈…等等,都是通道,目的地是熟悉一種文化。

為這次專訪搜集資料時,Wazaiii編輯再次瀏覽Swart的社群平台。那過程就像是閱讀一本記錄生活態度的刊物,訴說著一則又一則直接了當的觀點,播放著一首又一首曲風跳耀的音樂。正因如此,也讓我們更加好奇,Swart面對潮流圈的更迭時是否也是這般直率?Wazaiii編輯這就帶你們一探究竟! 

「音樂」是敲門磚

「您從小就喜歡音樂,也從事六年的DJ,怎麼看現在的音樂跟流行文化的連結?」

『我們那個年代因為沒有互聯網,必須買雜誌或看電視,才能聽到或看到新的音樂,現在則是從google、youtube可以很方便的得到你想要的資訊。就算網路這麼方便,我卻很少遇到一個去研究任何一樣事物的年輕人。很多年輕人喜歡聽trap,認為trap就是hip hop,甚至認為Kanye West是球鞋設計師,不知道他對於音樂有更大的影響力。其實要知道這些資訊不難,動動手指,Google就好了啊!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卻很少人願意做。把視角拉遠一點,不只聽音樂,在台灣有個很怪的現象,很多人都說不想跟別人一樣,但大家卻都在做相同的事情,講最近很紅的夾娃娃機好了,西門町現在三步就有一間,就是跟風啊!我覺得不管挑選衣服、音樂,甚至是工作,思維不應該是跟身邊的朋友比較而已,而是要看整個大環境,我們一定要跳脫出來,才會知道與別人的差異性在哪裡!我在經營Less也是啊!不是只與周邊朋友比較,而是台灣沒有什麼,我們就要引進那樣東西。我一直很想把Less變成全台灣喜歡潮流的人到台中「必須朝聖」的一間選品店。我希望大家都可以跳脫思維啦!讓視野廣一點,不只會挑到好音樂,也會買到好衣服。』

 

A post shared by Swart Less (@lessswart) on

↑熱愛音樂的Swart與台灣知名饒舌歌手蛋堡關係緊密

「從開始聽音樂到熱愛次文化,哪一個人物影響您最深?」

『這幾年,影響我最深的當然是川久保玲。不論是設計美學、選品眼光,川久保玲對時尚與潮流圈的貢獻,真的像是一部傳奇。她也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子弟兵品牌,像是阿部千登勢的sacai、高橋盾的undercover。以時裝來講,川久保玲是最早與supreme聯名的品牌, 而Dover Street Market更是這幾年名聲最響亮的選品店。另外一位就是Nigo,從他多年的購物經驗中,他悟出一個道理:「如果你沒有使用過高級東西,怎麼會知道那個東西做得有多好?」我覺得確實是如此,當你用過好的東西,才會做出相同水準的商品啊!當然,我也從購物經驗中體會到,這些高端品牌的技術或是設計是台灣還沒有辦法完成的,也希望Less的自有品牌能發展出更成熟的技術,給台灣更好的商品。』

 

A post shared by Swart Less (@lessswart) on

↑喜歡川久保玲的Swart也收藏了川久保玲與Supreme聯名的零錢包

「美感」只是開端

「請問您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流行文化?是透過什麼媒介?」

『我真正接觸到服裝文化是念國三的時候,透過甚麼媒介?當然就是第四台(有線電視),特別是美國的MTV頻道。1994、95年正是嘻哈往全球擴展的時候。當時很多國外饒舌歌手的音樂錄影帶,給我很大的視覺震撼。國內的話,像我們這種年紀,一定都聽過「LA boyz」,相較那時候的「小虎隊」,「LA Boyz」是三個在饒舌音樂中加入scartch(DJ在唱盤上來回移動黑膠唱片,做出特別的音效。)的ABC,造型更是與當時台灣流行很不同,他們都穿上90年代美國嘻哈文化當紅的「oversize」服裝,在視覺、聽覺上有很大的衝擊。那時很多人都因為「LA Boyz」,會想學習街舞、學習穿搭,說穿了,就是想要有點hip hop的樣子,我也是這樣接觸街頭文化,開始會打扮自己。 』

「時下年輕人很多都是透過網路媒體獲得資訊,您怎麼看紙本雜誌與網路媒體的差別?」

『一個得用錢買,一個不用錢。網路媒體其實就像男孩子下載A片,他就快轉、快轉、再快轉,不好看就刪掉,音樂聽不到十秒,不好聽就刪,就是來得快,去得也快。紙本媒體跟買CD一樣,一張CD丟在車上聽,最後會發現主打歌不見得是最好聽的,舉例來說,張震嶽的專輯可能B面的最後一首,與你的生活環境相符,或觸動你的心,就會有共鳴。雜誌這種東西,我不會只看一次,有時候睡不著就會拿出來翻,我還會放一些雜誌在廁所,有時候翻到五年前的雜誌,依舊會發現新的東西。實體雜誌帶給我的影響不會只有在當下,同一本雜誌,五年後、十年後,我都可以在裡面發現我喜歡的東西。』

「從您的穿衣風格及品牌設計,發現您對「美學」有獨到的見解,請問您的美感是如何培養的?」

『我一直都很喜歡畫畫,所以在國小、國中就讀美術班,且獲得美感的啟發。長大後,不只玩塗鴉、學著欣賞各種攝影作品,也會看《i-D》這本將次文化發揚光大的雜誌。現在我的手機裡面有很多設計素材都是來自雜誌中的造型照片或是路邊的塗鴉作品。』

「台灣的品牌、消費生態出現「跟風」、「潮流複製人」的現象,請問您有什麼看法?」

『我真的無法忍受「複製人」出現,這樣的現象其實是「美感」出了問題,店家、媒體都有責任,當然台灣人「愛湊熱鬧」的性格也是問題,像是前幾年,因為颱風誕生的歪腰郵筒,大家不畏風雨的跟歪腰郵筒打卡拍照;去年瘋寶可夢,大家就連晚上都在抓寶,當然在穿搭這件事情上也是,跟風現象越來越嚴重。人都是一樣的,沒有看過的東西你可能就不會買,但我喜歡買來試看看,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會做選品店,就是我們買過覺得那個很棒才會選,多看多買對我來說或許也是培養「美感」的一種方式。選品店的重要任務就是,永遠都要提供新的東西給顧客,如果客人要什麼才給什麼,那就不是選品,那叫做委託代購。』

「店鋪」是知識的集散地

「您當初怎麼會選擇開店呢?」

『我開店的過程很有趣!在九零年代末期,我跟四個同學很喜歡音樂,開始研究各種音樂風格,也嘗試與音樂型態相對應的穿搭,本來想要一起成立一個樂團,但最後就合夥開了一家古著店。那家店的名字跟音樂也有關係,大家應該都有看過李安的電影《胡士托風波》吧?胡士托音樂會可是搖滾樂史上重要的音樂盛會啊!所以我們那時候名字叫做「1969的Woodstock」,故意在取名上跟文化有點關係。』

「從第一間古著店到Less Select Shop中間又是什麼故事呢?」

『Less應該是屬於我快三十歲的事情。

年輕時與朋友開過古著店,讓我對服飾產業更有興趣,二十一歲,我當兵前開了一間代理美式streetwear為主的服飾店—Pi Original,Pi-Original這間店,對我而言其實是服裝概念的根,它實現我對於街頭服飾店的想像。經營一陣子之後,我覺得Pi-Original給消費者的既定印象太亂了,所以在2005年,我跟我弟決定用正統紐約的風格再開一家店,因為我們都受到Supreme還有美國東岸音樂的影響,這間店的概念發想正是紐約的Lower East Side,下東城,店名就叫LES。2008年我們推出一款帽子,之後便玩票性地半年出一個帽子,沒想到很迅速地就賣完了!到了2010年我們才開始做一些衣服、褲子,做出更完整、多元的collection。至於選品店,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有一次我到日本旅遊,發現很多品牌專賣店都門可羅雀,就像我高中跳舞的時候,我很喜歡 tribal gear跟joker,可是到了一個年紀,我會尊敬那個牌子,可是卻不會穿,經過品牌專賣店時,我也不會進去。看到這個現象,我更想要經營選品店,讓我的店裡有更多品牌,滿足廣大年齡層的需求,像二十歲的小朋友會買破的牛仔褲,五十歲大叔需要的可能不同,因為到了一個年紀,他們家裡衣服都很多了,買的要精,而不是多。這個思維正符合「Less is more」這句俗諺,更是Less Select Shop的想法。』

↑Less Select Shop店景一隅

「請問您覺得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經營一間選品店?」

『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一定要去服飾店工作過,可能一開始用「購買」去學習,實體店鋪是可以讓人與人交談的地方,這是網路購物絕對無法取代的,如果你不是很會穿搭,那你在網路上看到某個單品的照片,根本看不出來這樣單品的特別之處,這時候「實體店面」就很重要了,店員怎麼介紹或是怎麼搭配,都會影響消費者,反之,店員的眼光也會成長。再來就是要有品味,像我現在很喜歡紐約設計師鈴木大器,他的設計並不是擁有最火紅的元素,卻也不會退流行,像是Drake、木村拓哉這樣的明星都是這個品牌的愛用者。品味不是一直追流行,比如最近Balenciaga Triple S Trainers或是adidas的yeezy season,現在很夯,但流行一旦過了,就不會再討論了。

「在經營店鋪的過程中,請問您曾經遇到過什麼挫折嗎?請問您是如何度過挫折?」

『有很長一段時間生意很差啊!「一定要讓店存活下來」是我最重要的堅持,所以我會去兼職其他的工作,讓這家店維持下去,因為我堅信這家店一定會從客人身上得到回饋。我已經在服飾產業二十年了,未來的二十年,我會用選品的方式,接觸年齡更大的客層,目標是讓我的店可以像雜誌介紹的那樣多元,爸爸穿neighborhood、wtaps,兒子穿supreme、huf,滿足爸爸需求的同時,兒子也可以買到喜歡的衣服。』

「潮流」是一門學問

「許多消費者對「潮流」有負面印象或是不保值的,請問您有什麼想法?」

『潮流或streetwear就是非正式服裝,可用在休閒、運動或日常生活穿啊!台灣人卻認為穿得跟別人不一樣就叫潮流。我很不喜歡「潮流」這兩個字,我從沒有想過穿衣服保不保值,我只是穿Tshirt,穿毛衣,這就是服裝而已,但很多人就會說我在玩潮流,我覺得很奇怪。而且大家口中的潮流,根本不是全面的,有多少人知道FTC找過奈良美智做聯名?真正的潮流是一門藝術,而不是台灣人口中的「潮牌」啦!Supreme保不保值?Supreme找過知名藝術家—村上隆合作過啊!這東西肯定會保值。美國網站Complex也有寫到,任何商品都會有高點、低點,就像前幾年Jordan球鞋是高點,這幾年應該就是yeezy吧!這些大家口中的「潮物」跟精品一樣,在不同時間點,都會有增值或降價的幅度。如果你有心啦!當一個潮流再售商,也可以賺大錢啦!』

「這幾年高端時裝品牌不斷得與潮流品牌合作,您覺得潮流跟時尚的界線還在嗎?」

『Streetwear的服裝、媒體等相關產業,全球年產值高達八兆美金,比蔡總統的建設預算多非常多,時尚當然也想要分這塊餅。這幾年出現了遊走在時裝與潮流中間的High-end street brand,像Off-white或Hood By Air,品牌形象經典的 Dior上一季甚至出了腳踏車跟滑板。下一季supreme可能要跟勞力士聯名,我會覺得這是一個指標,也是潮流歷史新高度。但精品不會因此變成street brand,之後會怎麼變就不知道了,但我確定LV或是其他時裝品牌的地位還是不會變啦!』

「台灣有許多自創品牌,但能長久經營的品牌卻不多,請問您怎麼看這個現象?」

『以前服飾品牌不多,但做出來的東西非常精緻,現在卻是量多不精。消費者也是,以前為了買一件衣服,他們願意用「不吃飯」來存錢,現在年輕人可能不存錢了,只想快速地拿到,快速的跟上潮流。臉書的文化也改變很多,今天吃到「一蘭拉麵」、扭蛋扭到什麼或夾娃娃機夾到什麼,都是直接po文炫耀!我覺得這些行為都只是在追求快,或是有目的性的買一些東西或做一些事情。現在我如果看到年輕人背一把吉他或是拿一塊滑板,我會很開心,因為現在年輕人願意努力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比什麼都重要。如果買東西或是成立品牌的前提都是可以「炫耀」或是有「目的性」的,那豈不是很累嗎?』

 

A post shared by Swart Less (@lessswart) on

↑Less深耕台灣潮流圈之外,也時常與日本品牌合作。

「觀察」是眼界的關鍵

「這幾年,日系選品店進軍台灣市場,例如:Beams、United Arrows、Journal Standard等等,身為台灣選品店主理人,請問您如何做出市場區別?」

『選品這個事情啊,有點像是選音樂,首要條件是不能有先入為主的想法,不能因為種族或是文化而剔除掉一些優秀的布料或傳統工藝啊!在Less,當然是強調一些台灣文化的東西,像我們今年把很多東西改為在台灣製造、使用台灣布料、與台灣國內的品牌聯名,自有品牌的設計當然也會做出一些本地創作。』

 

A post shared by Swart Less (@lessswart) on

↑Less在設計上,經常使用中國或東方元素。

「你怎麼看「穿搭」兩個字?」

『我覺得穿搭很有趣!看什麼樣的場合、或是自己是什麼樣的年紀,就能穿出適合的風格。我很喜歡看lookbook跟電影造型,電影給我很多服飾方面的靈感。我會把自己設定成某一部電影的角色造型,例如:我今天想要穿的很像喬治克隆尼,那我就會把頭髮梳成油頭配上一套新的西裝,這要打扮就會很帥。』

 

A post shared by Swart Less (@lessswart) on

↑Swart的穿搭風格總是多變

「Swart常在世界各地旅遊,特別是亞洲地區。請問您台灣與其他國家,在穿搭上有何不同?」

『像日本上班族會把錢投資在通勤的皮鞋上,會把襯衫修改的合身一點,帶著皮質公事包去上班。泰國人受美軍的影響,喜歡穿古著,他們不一定很有錢,但一定會把自己打扮得有型。反觀台灣,許多品牌的商品款式多半比較保守,年輕人喜歡的東西款式也不多,但可能景氣不好吧!我發現這兩年,年輕人很愛買黑色的衣服,因為黑衣比較不容易舊。台灣的傳統觀念就是男生不需要打扮,認真賺錢就好,做個工程師以後娶網美,我覺得很可悲啦!連我女友都覺得男生不要打扮,幹嘛那麼愛漂亮?我年輕的時候一直買,當然就一直被罵,長大之後,能靠這個賺到錢了,就不會被罵了。我的觀念是上班穿帥一點也會感覺心情比較好,比較有精神一點,我自己也很喜歡拆開新衣服穿新衣的感覺,那才叫「fresh」!』

 

A post shared by Swart Less (@lessswart) on

↑Swart與日本品牌FAT主理人為多年好友

「對你而言,時尚是什麼?」

『就是讓自己變更好的一件事,不要以跟大眾比較,時尚或時裝聽起來比較高價位,但用日文來說其實時尚跟時髦一樣叫「Oshare」,讓自己看起來時髦一點是對自己的尊重。這個東西不只是衣服啦,還牽扯到很多產業,香氛、室內裝潢、生活風格都是啊!時尚其實是一件可以讓生活變得美好的一件事。』

後記:

「成立自己的品牌」是Wazaiii編輯人生清單中的待辦事項,在這次訪問中,透過立足於台灣潮流圈十餘年的選品店主理人Swart Huang的觀點,讓我們更了解在快時尚氾濫的時代,消費者與品牌端是如何相處。 

訪問這天,Swart Huang維持一貫的穿衣風格,長大衣搭配米色羊毛高領衫,戴著搖粒絨的短帽,低調的將個人品味用服裝表現出來。說到自有品牌的設計到潮流產業結構,Swart有如連珠砲一般,滔滔不絕的與Wazaii編輯部分享。縱使在流行產業中耕耘20年,Swart一提到次文化與服飾設計,眼神依舊散發熱情,但從Swart每次提到潮流圈時流露出的焦慮語氣,我們也聽得出台灣潮流圈正處於「戰國時期」,品牌林立、店家遍佈、風格迥異的潮流大混戰,如何在這股洪流中穩住陣腳,對Less Select Shop肯定是最大考驗。

Wazaiii編輯帶著見偶像的心情完成這次專訪,就如同與潮流圖書館對話,領略次文化世界二十餘年的變遷,我們也發現,隨著Swart年齡增加,在服裝設計、品牌挑選都日趨成熟,唯一不變是對於台灣大環境的憂心。世代交替的台灣潮流圈,Swart之於Wazaiii編輯部就像是川久保玲之於Swart,持續探索新知、保持創作熱情,Wazaiii編輯也抱持著這份心,朝著將潮流的既定印象翻轉,讓它成為台灣人認定的一門「藝術」之路上前進。需要多久?我不知道。但Swart都付出他的二十多年歲月了,我想我也可以。

 

關於Swart 

台灣服飾品牌Less Taiwan創辦人之一,曾擔任台中多間夜店駐場DJ,並於2008創辦Less Select Shop,十年營運期間,代理60餘個品牌,目前在台灣共有五間店舖。

 

◎Photo Via:育嘉, INSTAGRAM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