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在重建中迎向第五個年頭,於2019年的那場大火中毀損的塔尖,還原的結構已清晰可見。負責監督重建的公共機構主席菲利普·約斯特(Philippe Jost)表示,大教堂重新開放的日期定於今年底的 12 月 8 日。正如法國總統馬克宏於災後所許下的誓言,「我們將把大教堂重建得更美麗,希望它能在五年內完工,無論復原古建築的過程如何艱辛。」
終於,我們得已看見,曾遭祝融侵襲的聖母院煥然新生,再次向世人敞開大門。為此,12月8日至15日更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也讓遊客能預先登記免費入場,見證這座蘊含豐富歷史、代表巴黎文化的象徵性建築地標。
↑巴黎聖母院歷經多年修復後,日前正式重啟
↑巴黎聖母院特地舉辦重啟儀式,以及大火後的首次彌撒
而古建築除了富含歷史與藝術等價值意涵,更是傳承給下一代的文化資產。不僅法國對修復任務充滿使命感,地球彼端的日本以及台灣,也在同樣課題上展現出高度重視。古建築的重建之路想來必定不易,究竟藉由無數雙巧手回復原貌的背後,有著哪些故事呢?
↑攝於巴黎聖母院橋
|從故事看珠寶|微型建築 對於喜好在買進與賣出中贏得勝利的操盤手而言,珠寶已成為越受歡迎的投資標的物,就像一座只需方寸之地,便能隨時攜身而走的微型豪宅 。 珠寶設計師總是從各類型藝術創作中取材。雷諾瓦畫裡的油彩,能成為寶石配色中的比例原則;牡丹花裡的花瓣層次,能成為鑽石鑲嵌的層次安排,就連蕭邦曲中的起承轉
三大建築師 Frank Gehry、Zaha Hadid、Rem Koolhaas 跨界時尚玩設計,飾品、手包、鞋履無一不玩! 記得好多年前,在 BBC 的紀錄片《Sketches of Frank Gehry》裡看到一幕。建築大師本人隨手將紙一揉、丟到會議桌上,指著紙團跟員工說:「Make it quirkie
巴黎聖母院:借助《刺客教條》遊戲的美術資料庫,重返八百年歷史建築。
↑大火重創前的聖母院塔樓,以及從塔樓頂鳥瞰巴黎
很幸運地,在大火重創「巴黎聖母院」前有過幾次入內參觀的機會。還記得陽光透過巨大的玫瑰窗,塵埃在光芒中緩緩落下,點亮教堂內無數的雕刻細節;途經十字廊道,登上塔樓近距離觀看著名的「石像鬼」,哥德風的肋拱式穹頂襯著塞納河景。如詩歌般地,果然是此生必訪啊!
↑著名的石像鬼,曾是雨果筆下《巴黎聖母院》的靈感來源
在那場被稱作「法國近代文物浩劫」的大火後,塔尖與屋頂幾乎付之一炬。修復過程據悉曾參考《刺客教條:大革命》(Assassin's Creed Unity)的遊戲資料庫,利用開發團隊耗時多年所建構的3D 模組,輔助建築物細部復原。發行該遊戲的碧娛樂公司(Ubisoft)更捐款助力重建,並公開提及「非常樂意以任何方式提供專業知識協助聖母院重返現實世界」。
會津蠑螺堂:盤旋的木構組合近乎數學難題,地震後修繕需要達文西的頭腦來解。
↑會津蠑螺堂是世界唯一一座雙螺旋迴廊的木構古建築
《米其林綠色指南》(Le Guide Vert)裡對於「會津蠑螺堂」(さざえ堂、Sazae Temple)的敘述是這麼寫的,「不可思議的雙螺旋迴廊木結構,像螺的姿態,世界唯一!」這座位於日本福島會津若松市飯盛山上的佛塔,具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建於江戶時代的六角形木造建築;同時,也是福島地震後少數輕度損毀的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
↑像螺的姿態,從江戶時代始開放庶民參拜的佛堂已有具兩百多年的歷史
蠑螺堂的結構基於力學,正反兩個螺旋式木階,其間沒有交錯,連接成一條貫穿三層樓的參訪通道。狹窄的進出口位於建築兩側,設計概念提供了不與他人搶道的巡禮過程;只要走完一圈,便能將全部三十三座觀音像參拜完全。
↑於福島震後倖存的蠑螺堂,著重於木結構扶正及木雕修補
震後復原計劃著重於木結構扶正,以及木雕刻細節修補。特別的是,結構計算的部分不只求助結構技師與建築師,更多次協詢工藝修復師、文史專家、工學博士等多方意見。成為日本境內面積最小,卻集結最多雙巧手回復的古建築案例。
4個在夜裡閃閃發光的迷人建築!克萊斯勒大廈、望京 SOHO、台南美術館...入夜後它們是城市歸客的精神象徵 你一定有看過發光的101吧!不論是因此而認出信義區的方位,還是被外牆打上的「台灣加油」激勵了,在晚間欣賞這棟標的建築,肯定跟在太陽底下觀看的感受不同。建築物的夜晚風貌相較於白晝有著截然不同的表情,燈光在其中
台中文青新聚落 1035 collab,匯集4個品牌打造重啟文化傳遞的老宅新作! 台中車站前的中區,這個發展百年的歷史街區,因為商圈轉移,是有著沒落凋零的歲月。但這裡保有著許多舊時代的建築與文化,即使商業活動的外移,人們對於這一區依舊保有著豐富與精彩的回憶。近幾年,原本蕭條的街道開始陸續有著年輕人,滿懷著
臺南美術館一館:修復與擴建並行,台日協作下的完美升級的建築作品。
↑臺南美術館一館是臺灣古建築修復的最佳案例之一
臺灣對古建築的維護事實已行之有年,除了法條有明確的修繕規定,地方政府也逐年增加相應預算。拿臺南美術館一館來說吧,就是個修復與擴建並行的案例,更是台日協作下完美升級的建築作品。
↑左圖為新增的展場空間,右圖則是原始建築內修復的樓梯扶手壁及鏤空裝飾
一館原為1931 年落成的臺南警察署,隨後閒置,由日治時期臺南州技師梅澤捨次郎設計、臺南州土木課營繕係設計監督。根據美術館內資料所述,於2010 年時任臺南市長的賴清德(總統)宣佈臺南第一座美術館將選址於原警察署,採古蹟修復的方式保留古建築、老樹中庭,並於後方新增展場空間。由曾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日本建築大師坂茂操刀設計,與臺南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合作完成。
↑從新展間看原警察署的視角,具有文化傳承之意,續寫關於古建築的故事
屋頂桁架而門窗為木構,兩翼則是磚造,接續成樸質混凝土的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的建築立面;從新展場向中庭的方向看去,回首重建之路的不易,映入眼簾的是那棵依舊佇立的老榕,同樣的陽光下同樣的景致,在不同的時代表達對歷史、對藝術與文化的重視,續寫關於古建築的故事。
◎Photo via: SSSHIN 有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