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愛吃食物的範疇之深,甚至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冷知識。
「要不要吃糖果?」我一副慈眉善目,端出 DIY 成品作勢請朋友小孩品嚐。「er…我們家不給吃糖喔,會 sugar high!等等買你愛的給你吃,還不快點跟『姐姐』說謝謝。」友人同時向我跟她的孩子宣布,並回以一個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當下,我彷彿讀懂了幼兒的心情,跟我一樣酸甜酸甜。
↑以前的科學家研究指出小孩吃了糖會過動,所以現在很多家長不會給自己的小孩吃糖
個人沒有育兒經驗,也沒有小孩。所以每當家裡有孩童作客,前述這種微尬的狀況總會出現。抱著「十萬個為什麼」的好奇心,我於是上網科普。竟發現小孩愛吃的食物範疇之水深吶,甚至還有許多不為父母知的冷知識,值得羅列出來分享討論。
|Wazaiii編輯部提案|我都吃這些「懷舊零食」長大的……你呢? 「媽咪,我想吃那個。」(指)(被溫柔的拒絕) 九零後出生的我們,對於小時候貪嘴的記憶,無非就是便利超商那些唾手可得的、從日韓歐美進口的零食櫃,不斷推陳出新的口味、裝飾主義至上的包裝,嚐來新奇、帶去學校挺有面子,卻不總是留下多深刻的印
現在一定有更多比這些更好吃的零食,但我們還是偏好這一味,這大概就是歲月 很多令人最懷念的零食,大概都是從小就開始深植在記憶裡的滋味,但味覺這個感官,其實是會隨著社會進步,甚至飲食習慣而有所改變,可能從前愛吃的小零嘴,隨著現在的選擇增多或是衛生條件考量,有些東西慢慢的消逝了,就算有些商品會重新再推出,但我相
燕麥片
相較於市售的含糖玉米片,無添加的燕麥片常是孩子們早餐桌上的風景(事實上也是我的)。除了成分單純,主要更是因為吃起來方便。僅需加入牛奶等液體飲品泡軟,不出幾分鐘即可食用。說到燕麥片,我想大家心中一定有出現 logo 是戴帽子外國人的那個品牌。但有人知道「他」是誰嗎?
↑Quaker 燕麥片的 logo 是一名清教徒的男子形象。
根據「桂格」官網,這個戴帽子、中長髮的外國人為一名清教徒的男子形象。1877 年於美國俄亥俄州,The Quaker Mill Company 創辦人之一的 Henry Seymour,以一個穿著清教徒服裝的男子註冊為桂格麥片的商標。據說,是基於百科全書裡讀到關於基督教新教貴格會(Quaker)的教義。含有正直、誠實和純潔等意涵,被稱為 Religious Society of Friends,與桂格燕麥公司欲傳達其產品的來源單純、良心的形象相符。
↑燕麥片不只是小孩喜歡,也常常是我們早餐中會出現的食品
薯片
對比燕麥片的營養價值,小孩愛的食物裡當然也包括零食了!像是薯片,就連大人如我也同為淪陷。再對比燕麥片由良心而生的冷知識,薯片背後則有個因「歹心」(?),才偶然被創造出來的有趣故事。
↑薯片是一名美國廚師誤打誤撞之下所創造的料理。
時間回溯到1853年的紐約州,位於度假勝地的 Moon Lake Lodge 長期供應紅到大西洋這邊的法式馬鈴薯。某天廚師 George Crum 被客人指責,其製作的炸馬鈴薯過於肥厚;於是喬治「故意」將馬鈴薯削得薄如蟬翼,佐以大量的鹽巴調味,打算讓奧客難以下嚥。沒想到,此舉竟招致大量的好評!轉眼成為該店的招牌,敲碗不斷、紅遍全球,時至今日演變為大人囝仔都愛的薯片。
美食接龍玩巴黎!4大法式經典菜 x 必去名店:法式薄餅、蝸牛...跟小編玩食字路口巴黎版,用舌尖探索花都浪漫! 塞納河在白天披上金箔似的陽光、巴黎鐵塔在夜晚比星光還燦爛的閃動...巴黎的美讓人嚮往、讓人懷念,但要真正認識她,看當地著名地標是不夠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食物」!浸淫在巴黎美食的香氣與滋味,才能真正了
從 Netflix《世界小吃:亞洲篇》看5城市特性:東京講求精細工藝、首爾將在地推向國際、台北匯集不同民族...那些與時裝週相扣的生活文化 最近 Netflix 有許多世界小吃為主題的片單,讓我們在這個不能自由移動旅行的疫情時代裡,還算是可以過過乾癮。有時候工作完畢打開投影幕,看著不同地區的美食、精美的拍攝、一個
雞蛋糕
小孩愛吃的食物裡,還有一項我自己也非常著迷。那就是每見必買的雞蛋糕!外脆內潤的質感,嘖嘖~真的一口會讓人返老還童。事實雞蛋糕的成份很純粹,僅有雞蛋、麵粉、牛奶與奶油,如能掌控加入的糖量與慎選泡打粉的種類,嚴格說來還稱不上垃圾食物。
↑為了不浪費物資而出現的尪仔餅(雞蛋糕)。
而雞蛋糕也有鮮為人知的冷知識。據悉會出現的契機是由於光復初期物資匱乏,雜貨店家為了不浪費破裂的雞蛋,便加入麵粉水與鹽、糖攪拌,於碳爐上烤炙成家喻戶曉的點心;隨後更有攤販使用動物烤模,變身為我印象中童年最奢侈、最喜歡的食物——「尪仔餅」。
↑並非小孩愛吃的食物就等於垃圾食物,健康享受食物在親子生活中所帶來的樂趣。
因撰寫本文收集到不少關於孩子們愛吃食物的資訊,我認為有個迷思應該要重新看待:「並非小孩愛吃的食物就等於垃圾食物,在適量的搭配下偶爾也能讓孩子享受 guilty pleasure」。讓「罪」愛不是負擔,健康享受食物在親子生活中所帶來的樂趣,也讓沒有小孩的大人如我長知識了!
◎Photo Via:Pexels,INSTAGRAM(@meis_eats ,@quak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