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生活家

“理解自己理解他人,放下偏見與歧視去尊重每一個個體與族群,才是 2020 年代的我們最需要的新時代素養。”


土屋阿娜

2021-6-23

同志文化裡的刻板印象與歧視:健身、異男樣、拒娘拒C...撕下標籤才是真平權

記得之前在臉書上看過一個影片,內容在說一個住在小鎮裡的男同志搬到了大城市後,進入了同志交友圈。他開始到健身房健身,認識了一些朋友,開始跑趴,他的打扮舉止,或在臉書上曬的肌肉與生活,也逐漸被被同化成為同志光鮮絢爛生活印象裡的一部分。這個影片的目的,是要鼓勵男同志做自己,而不被刻板的同志印象或生活方式所宥。

打破性別標誌,大玩男裙時尚,當男人再次穿上最古老的服裝之一「裙子」!

打破性別標誌,大玩男裙時尚,當男人再次穿上最古老的服裝之一「裙子」! 男生穿裙裝是離經背道?還是時髦表徵?看看今年的秋冬男裝就會發現,裙裝絕對是男士時尚的全新代名詞。 不信嗎?看看5月初甫落幕的設計周裕穎《先驅者沙龍》大秀,透過30套舊衣再製的服裝回顧25年的創作生涯,其中「人生跑馬燈」系列特別以一

《哈利波特》鄧不利多、《天橋上的魔術師》Nori...影劇裡性別流動的迷人角色

《哈利波特》鄧不利多、《天橋上的魔術師》Nori...影劇裡性別流動的迷人角色 現今性別、性向不再適用絕對二分法,而是像彩虹光譜般漸變、流動。近幾年熱門電影、影集裡,也出現愈來愈多性別流動的角色,像是《哈利波特》、《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系列裡的鄧不利多校長、《天橋上的魔術師》Nori、《女朋友男朋友》張孝全飾演的陳

任何刻板印象的投射當然都帶有一定的既定偏見,任何標籤也一定會帶來反標籤的批判,而一個文化性標籤隨著時間過去,意義也可能演化得更狹隘或更廣義,或是帶有褒義與貶義。舉個例子,在台灣,「文青」一詞曾經是小眾族群反大眾流行、反俗媚的自我期許,是關於酷的。如今隨著時間過去,大家眼中的「文青」一詞已經未必是褒義,而那些曾自稱文青的人,現在大概也都不想要再被稱為文青。「你好文青喔。」試問現在聽到這句話,我們還會覺得完全是在稱讚嗎?話說回來,當我前面說到小眾等於比較酷,是不是也是我自己的偏見?

今天,我們要談的是一個相當嚴肅的話題:同志社群的自我認同,以及主流同志文化和邊緣族群之間的矛盾。話說在前頭,阿娜是個百分百直男,當初在接到這個邀稿的時候,我認真思考了一下,自己是否有立場或資格來談論這件事情⋯⋯隔天,我前往常去的串燒店,酒過三杯後,有一位同志走進來,他是我不熟的店裡常客,我決定以他作為這篇文章的見證人。

「我最近準備要寫一篇同志自我認同跟主流/邊緣文化的文章,我想了解,同志中有所謂的主流文化的嗎?或者有所謂主流的同志樣貌?」

「當然有。比如說要練得很壯啊、皮膚健康色、短髮之類。」

「那同志在交友軟體上真的會強調自己是異男樣,或說拒 C(娘)嗎?」

「當然有,那其實是把異男的厭女情結放到同志族群裡面。」

「這樣,那你覺得同志存在哪些刻板印象?」

「有才華、身材好、時尚會打扮啊。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這樣的刻板印象造成很多的同志都是複製人。不過,我剛說的這些,只有同志自己可以說,你不能說。」

原來,評斷同志文化的事情,直男不好說。不過如果我真的是第一個公開談論這件事的直男,就讓它去吧(顯示為已打預防針)。

其一,同志文化的主流化與主流同志文化

大家必須理解,同性戀在不遠的半世紀前是犯法的行為,即使不再被壓迫,來自保守傳統思想的不解與歧視,依舊讓同性戀在 20 世紀下半形成一種近乎封閉,而且連接緊密的社群。曾經,Gay 吧是同志文化絢爛奔放的所在,而如同許多地下文化,能夠維持非主流性最原汁原味,也最純粹的樣貌。

然而,隨著這十年、二十年來同志文化的公開出櫃並且成為主流文化裡的一部分,原本的非主流性勢必會被沖淡。美國一位與另一半領養有兩個小孩的同志專欄作家 David Morse 曾在 2016 年寫過一篇關於同志文化主流化的文章,他提到三個讓同志文化不再那麼「同志」(de-gaying)的三點原因:

1.大眾人口接受同志的比例提高。

2.千禧世代 LGBTQ+ 比較有可能不把性取向當作是自我認同裡最重要的部分。

3.運用社群媒體來找到其他同志——並且約炮——的可能性大增,大大減低了 gay 吧或是其他聚集場所的需求。

 

即使我們都知道還存在許多認真恐同、認為同志的性向有問題、認為同志需要被治癒,以及其他種種石器時代的落伍人種,現在其實已經是老早超越「接受同志」,而是「同志結婚已經是文明社會現象」的時代。不過,就跟任何族群與文化一樣,在經過時間的打磨後,如今的同志文化裡,也逐漸產生所謂的主流,如健身、跑趴、時尚...這些經常被投射在媒體裡的形象,以及另外一個原先跟同志無關的元素:種族。根據同志媒體《GAYTIMES》的研究報導,有色、亞裔與少數族群人種的 LGBTQ+ 族群會傾向選擇遠離主流(白人)同志文化,以免受到歧視。這代表的意義其實很簡單,對一個已經發展非常成熟、不再是異數的族群與文化來說,同志文化也存在主流與邊緣、歧視與矛盾的現象。

其二,異男樣

第一次聽到所謂的「異男樣」,是在接到邀稿後做功課的途中發現的說法,為了知道在交友軟體中是否有這樣的現象,上網搜尋了一下,以下是我在 Dcard 彩虹版找到的匿名留言:

「有人聽到『像異男樣』或『不像圈內人』會高興,其實某方面也是一種對同志刻板印象所造成的,不認同自己的族群,對自己族群認識也不夠深。」

「同性戀喜歡的是男生,不是像女生的男生。」

「同志樣的,真的不用硬說自己是異男樣。說異男樣結果約出來是個姊姊,真的是會硬不起來,真異男樣的同志可是很優的。」

「強調異男樣不是說要歧視誰,就像 1 喜歡 0,0 喜歡 1,不會因為有人說喜歡 0 你就覺得他歧視 1 吧?就每個人的喜好不同而已,我就喜歡行為跟想法都不會 gay gay 的人啊(至於何謂 gay gay 的也很難講,每個人認定不同)講異男樣也沒罵到 C 類的 gay 啊,不懂這麼氣幹嘛。是說現代人太常把很多事情都套上「歧視」的字眼了,只要不符自己想法又剛好跟自己有點關係的都可以罵歧視⋯⋯所以是要說我歧視我自己的身分還是我不認同我自己嗎?又或是我在裝清高嗎?(當你這樣講就表示你本來就有「異男樣比較高尚」的心態了)」

↑「異男樣」其實就是「厭女情結」。

「#異男樣#低調#深櫃#雙#不喜C,假清高組合大禮包^_^」

「難道異男就沒有陰柔類型?一直異男樣異男樣到底是在說三小⋯⋯這詞本身就是個刻板印象/歧視了。異男樣這三個字在我眼中超負面的啊,你們腦海中可能都是浮現陽光運動帥哥吧,但我眼中的異男都是像我室友那樣的整天摳腳大笑待在宿舍打 lol 的肥宅 zz。」

「我的行為舉止就是像異男,這就是我在圈內的類型,我沒有刻意,不會沾沾自喜,也不覺得高人一等,我對我的自我認同更是沒有問題。」

這些說法,再加上我的串燒店見證人所說的「厭女情結」,我想,所謂「異男樣」的產生,跟「高富帥」一詞一樣,不過就是一個文化裡由大多數人投射出來的某種美好想像而已。至於究竟是拒 C 還是厭女,這必須留給同志們去思考與回答,因為我還得努力消除直男社會中的厭女情結啊。

交友軟體不走心:滑出來的愛情可靠嗎?

交友軟體不走心,滑出來的愛情可靠嗎?  滑出來的愛情可靠嗎?  Netflix 上的韓國連續劇「喜歡的話請響鈴」,是改編自韓國高人氣的同名網路漫畫。故事很奇妙,是描述只要安裝了「戀愛鈴 App 」,開啟後,手機就能感應10公尺範圍內喜歡自己的人。劇情就靠著這個交友 App 超級展開。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是1

晏人物 攝影師專訪─鮮肉、天菜、猛男全是收服在鏡頭底下的─晏:活著就是要拍照│Wazaiii 專訪│

晏人物 攝影師專訪─鮮肉、天菜、猛男全是收服在鏡頭底下的─晏:活著就是要拍照│Wazaiii 專訪│ 藝術本身是件主觀的事。透過鏡頭,端看你如何欣賞及詮釋。尤其在這個數位發達的時代,圖片、影音充斥著你我生活,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社群版面上的攝影師, 對於觀看影像的尺度及創意也越來越多元,如何找出個人特色及作品魅力,

其三,刻板印象與主流的反思

同樣來自同志專欄作家 David Morse 的文章,他提到實境秀影集《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酷男的異想世界)中負責改造異男生活的同志,其實是媒體多年來對同志的刻板印象,包含有文化、幽默、品味絕佳、會打扮、時尚等等,而這種“urban sophisticate archetype”(都會精緻典型),其實是投射了多年來社會對同志唯一的正向印象。

↑實境秀影集《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酷男的異想世界)第七季預告

或許我們可以說,有許多對同志的刻板印象,其實都是主流文化一手造成的。那種感覺像是,因為主流文化一開始能夠接受某些樣貌或特質的同志,久而久之,那些樣貌或特質,就逐漸潛移默化成為同志文化裡的主流。說實在,無論是不是同志,並不是每個人天生就很知道自己要什麼、想要與眾不同、懂得如何不隨波逐流,或是有意識的不被媒體洗腦。而主流文化裡那些唾手可得的價值觀與意識型態,自然就成為了一種可信的、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

如同大眾社會,同志族群裡也有所謂的「hipster 文青」(這裡的「文青」是第一代文青的意思),若是我們把眼光放在時尚圈,那直男就是弱勢了。換句話說,在同志文化已經完全融入生活的現今,我們不該用性取向來定義同志,而他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替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美妙的樣貌。所謂的主流與非主流都是社會的一部份,無所謂對錯好壞,而理解自己和他人,放下偏見與歧視去尊重每一個體與族群,才是 2020 年代的我們最需要的新時代素養。

 
 
 
 
 
 
 
 
 
 
 
 
 
 
 

@elliotpage 分享的貼文

↑接受變性手術後的加拿大演員 Elliot Page 在 Instagram 發表近況。

然後,非常替 Elliot Page 高興,雖然腹肌很迷人,但你的笑容才是無價。

寫在最後,忘記標籤

再講另一個看過的影片。A、B、C是室友,三位都是同志,A 與 B 一直覺得外表蒼白嬌弱的 C 一定是 0 號。有一天,C 帶了男朋友 D 回家,是一個身形健美的男子,A 與 B 立刻說,男朋友應該是 1 號吧,沒想到 D 立刻小鳥依人害臊的說「我是 0 號。」A 與 B 又說怎麼可能,C 就表示自己是鐵 1,而 D 說自己是鐵 0。正當 A 與 B 還是不相信,C 就把自己的褲子脫了,A 與 B 才點頭如搗蒜恍然大悟。

這整個影片當然是充滿刻板印象與反刻板印象的刻意操作,我們當笑話看看就好,不過阿娜想要套一句我 gay 友人曾經說過的話:「0 號或 1 號沒有絕對,大家都是『一陣子、一陣子』。」

 
最後,無論是不是同志,希望大家都放下偏見忘記標籤,自在的活著,這個世界會美好很多。

 

 

◎Photo Via:Unsplash,  INSTAGRAM(@elliotpage)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